薛丁格的貓在講一個什麼道理?真的存在「既死又活」的狀態嗎

2020-12-22 無極限的小宇宙

量子世界是個奇妙的世界~對量子力學的研究也給我們帶來非常非常多的想像空間以及未來的可能性!學物理的朋友對「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是非常了解的吧?但是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可能大家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門的吧?

「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思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這裡必須要認識量子行為的一個現象:觀測微觀世界的物質時,粒子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觀物質以波的疊加混沌態存在;一旦觀測後,它們立刻選擇成為粒子。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並放置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一半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也有一半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這項實驗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那麼,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如果我們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薛丁格貓,則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只有當你打開盒子的時候,疊加態突然結束我們知道了貓的確定態:死,或者活。

那麼薛丁格用這個這個實驗的本意是與愛因斯坦一起抨擊量子力學的工具!(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波粒之爭)那麼這個實驗說的是當你對某件事物在觀測時你的觀測會使事物原本的狀態發生了改變那麼這時你所得出的的結果並不是原本事物的本來面目而是被你觀測時的觀測行為幹預後的結果!那麼在微觀世界裡也就是量子世界裡物質到底是以波的形式存在呢還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他們明白粒子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的話就不會有物理學史上的波粒之爭了!

那麼微觀世界中的物質到底是粒子還是波呢?本文認為是粒子,如果有波狀表現的,只是粒子以波的形式表現而已!這裡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粒子與波的產生機制與產生過程,粒子本身是描述物質的形狀而波只是描述粒子的運動狀態(注:這裡的運動並不包括粒子的自旋!)波的產生是粒子的除自旋以外的自由運動狀態!粒子的形成與產生是先于波這種現象的!

那麼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和一個人在奔跑狀態,(波粒之爭其實是對於事物的理解產生了重大的認知問題所導致的),跑步的現象就是「波」那麼這個人就是「粒子」那麼「波就是」人在跑步的現象!這裡並不存在什麼我觀測這個跑步現象時這個跑步現象就變成了人?如果永遠不觀測這個跑步現象的話那麼這個跑步過程中的人就永遠的不是人了嗎?所以我們的觀測並不會決定事物的本質只會決定事物的表現!在對微觀世界的事物的運動進行觀測時,事物的本身有著其自身的邏輯穩定性!(也就是本質屬性的穩定)那麼觀測手段只會破壞事物的運動的表現並不會影響到事物的本質!

在這裡可能有很多人會想要問我是怎麼這麼肯定微觀世界中的物質是粒子的!對吧?其實這是個關於我們已知的宇宙中的物質形態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文章裡我會專門的給大家做解釋的!我會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明這個問題的!我希望我能用我愚民只見為我國物理研究事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那麼這裡薛丁格的貓所講是什麼道理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事實上自然界更本不可能存在什麼「既死又活的貓」!只存在我們未明白的事物基本原理!好了本文觀點來自於本文所著的《宇宙密碼與物質密》一書中的《論粒子物質》一文!本文作者擁有智慧財產權,請勿抄襲!那麼關於「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各位網友大神們怎麼看?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裡留言討論!您的觀點或許是通往真理的捷徑哦~喜歡本文觀點的朋友們請為我點個讚、關注、收藏或者轉發一下吧~

如果大家如果喜歡什麼樣的問題歡迎大家私信或者留言哦~本文會就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在之後的文章進行討論哦!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
    主要是這些概念實在太違背我們已經既定的定律或者定理,比如最著名的要數薛丁格的貓,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一隻貓它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兩種狀態疊加在一起,當我們打開盒子時,波函數坍塌那麼貓的死活就瞬間確定。在我們宏觀世界怎麼可能接受一隻既死又活的貓呢,根本無法理解。薛丁格的貓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個。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梗?為何一會死一會活,一會既死又活?
    關於生命只有兩種可能,非死即活,而在實驗中的貓有了第三種狀態,既死又活,因為它是一隻代表「電子」狀態的量子貓。波爾說電子即在那,也在那,所以薛丁格說:「如果波爾說的是對的,那麼貓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如果你打開箱子想看看它到底是死是活,不好意思,結果是隨機的,變成了要麼死,要麼活。」
  • 當量子力學遇上貝葉斯理論,薛丁格的貓終於不用既死又活了
    哥本哈根詮釋認為波函數是客觀存在的,但「測量」會破環這種客觀存在,使原本的量子疊加態塌縮到一個具體位置上。量貝模型則認為波函數並非客觀實在,而是取決於每一個代理人,它依賴於代理人的知識與經驗,它只是觀察者所使用的數學工具,是主觀的。波函數的塌縮也不是一個物理過程(測量引發的態的變化),而是在獲取新信息後通過貝葉斯定理對概率的重新估值。
  • 一隻既死又活的貓——通俗易懂解釋薛丁格的貓原理
    薛丁格的貓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種理想實驗假說。實驗中,我們在一個封閉不透明的盒子中放置一個放射性原子,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隻貓,一個錘子,一個放置劇毒的瓶子。如果放射性原子發生了衰變,粒子探測器就會接收到粒子,發出信號打碎瓶子,貓必死無疑。另一種是粒子不發生衰變,貓活著。然而,實驗不能受光和其他因素的幹擾,所以人們無法查看實驗結果。這樣一來,薛丁格的貓就是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了。人們打開盒子查看是一種宏觀活動,而實驗研究的是微觀現象。打開盒子,就會使微觀和宏觀發生錯亂。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比如你有個老婆,你不確定她愛不愛你,這個時候在你的思維中只會有兩個結果,愛或不愛,你不問,這兩個結果永遠存在,科學上把這個稱作《既愛又不愛》,這個也就是對應薛丁格的貓裡的,既死又活的狀態吧。  只有你問了,才會有結果,但是一旦你問你老婆,這個結果就會被決定。而這個結果是由於你提出了問題所導致的,也就是你的提問直接幹預了結果。
  • 除了薛丁格家「又死又活」的貓,物理學「四大神獸」還有什麼?
    就算沒辦法全部叫出來名字,起碼薛丁格的貓還是聽過的。這四隻神獸分別對應著量子力學、微積分學、經典力學、熱力學第2定律。說起來這四隻神獸還挺厲害的,像極了仙俠小說裡的人物。又是縮地成存,又是推演萬物,甚至還能逆轉陰陽,逆亂生死。而且它們還充滿邪性,帶給有些科學家一生的困擾。今天就讓小編來帶大家細數一下這四隻「神獸」吧。
  • 薛丁格的什麼貓?
    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對這個回答大為不滿,因為波可以疊加(不妨類比兩圈水波在空間疊加),而概率波的疊加意味著,粒子可以部分處於某種狀態,部分處於另一種狀態。在直覺上,兩種狀態總是互斥的,例如在某一時刻,粒子在這裡就不會在那裡,自旋向上就不會向下。但由于波的疊加,粒子可以時刻處於既此又彼的狀態。
  •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觀察者決定了「量子」的狀態演變要說在物理學當中,最神奇的一種「生物」,莫過於「薛丁格的貓」了。這隻貓到底是死是活,許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科學家,而且除了科學家,也讓許多的的科學愛好者同樣滿頭霧水。
  • 大學物理中「既死又活的貓」要來了,怕不怕?
    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圖片來源:網絡)但是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貓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的貓」
  • 簡單科普,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隻貓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它所表達的又是什麼意思,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說一下。薛丁格全名埃爾溫·薛丁格,是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和格拉茨大學教授。 也是量子力學的大佬之一,而他的貓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這裡要說的就是著名的假想,薛丁格的貓。
  • 薛丁格的貓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圍棋死活題。實際上它有一個巧妙的隱喻。原題設計者把它叫薛丁格的貓。下面這一段是從百度上摘下來的介紹(註:本來不想加這段,但公眾號規定文章必須夠300字才可以發,所以摘一段貓的介紹。已經知道這個概念的可以跳過這段,沒有新內容。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的人,如果讀了這段,而且搞懂了,或許這是你今天上網的最大收穫)。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如果你對這些科學不感興趣,不想被這隻貓給「整死」,那麼建議你不要看此文。首先我所說的被薛丁格的貓給害死,並不是指這隻貓真的害死了大量人的性命,這裡的「害死」主要是指精神上的考驗。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這項實驗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 薛丁格的貓在盒子裡,可否看出它是死是活?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文/仗劍走天涯薛丁格的貓在盒子裡,到底能不能看出它是死是活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量子力學被全人類都認為是最高的育種學碩也是最難與學透學懂的一種學說,是全世界高知識分子所研究這一種科學領域。普通人是根本沒有辦法去理解量子力學其中蘊含的道理的,薛丁格的貓被放在科學實驗的盒子當中,它到底是死還是活著的呢?薛丁格的貓這一個實驗也是世界上被譽為最難以去解決的一個難題。還能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進行對他的測量。
  • 薛丁格的貓——箱子裡的貓既是活的又是死的,直到我們看到它
    這篇文章自此被暱稱為「薛丁格的貓」;許多人曾經絞盡腦汁試圖凸顯或破解這一則薛丁格所述的悖論,包含量子物理學家在內。這些年來,許多獨具想像力的奇特解答陸續被提出,包括向過去的時刻發送訊息,以及意識心智的力量足以改變事實存在等。薛丁格提出的問題是,如果將一隻貓跟一部蓋格計數器以及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一起放在一個密閉箱子裡一段時間,會發生什麼事。
  • 科學史上最負盛名的貓——薛丁格的貓,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說起科學界的貓,沒有比薛丁格的那隻貓更神奇的了,縱觀與量子理論有關的所有奇談,或許只有這隻既生又死的貓更懂量子理論。當然,這並不是一隻真正意義上的貓,而是一隻和貓碰巧有關實驗。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物質在微觀尺度上存在兩種完全相反狀態並存的奇特狀況,這被稱為有效的相干疊加態。由大量微觀粒子組成的宏觀世界是否也遵循量子疊加原理?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為此在1935年提出著名的「薛丁格貓」佯謬。一隻貓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
  • 薛丁格的貓在盒子裡,到底能不能看?看了可能就死了,或者活了
    量子物理學很難解釋,薛丁格的貓在盒子裡,能不能看?看了它可能就死了或者活了,因為它在盒子裡既是死的也是活的,觀察者一看就會改變了狀態。廣島大學霍爾格·F·霍夫曼副教授和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卡蒂克·帕特卡爾試圖解決量子物理學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如何在不改變量子系統的情況下測量它?
  • 西方對「薛丁格的貓」理論感到弔詭之時,佛教卻已踐行了3000年
    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的貓」。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貓,貓到是死還是活,則必須在打開容器後才知道結果。多數人都不會將這隻「「薛丁格的貓」與現實社會聯繫起來。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這個黑箱子中有一個存放放射性物質的毒氣裝置,該物質可能發生原子衰變、也可能不發生原子衰變,這兩種過程的概率相等.倘若發生原子衰變,這個原子會觸發這個裝置,放出毒氣,貓咪就會死亡,若沒有衰變,貓咪則一切安好。那麼,如果我們不打開箱子,這隻貓咪是死是活呢?
  • 歷史上最著名的貓《薛丁格的貓》,這裡講的很清楚
    (這點很重要)這下把奧利地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給惹惱了,因為按照傳統物理學,只要知道物質的運動參數,所有的事情都是確定,為什麼到微觀就變成不確定性呢?於是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圖片來源網絡2.思想實驗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
  • 薛丁格的貓,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甚至引發了哲學思考
    即使是研究量子力學的科學家,也有無數的疑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薛丁格的貓。這隻貓是一個猜想,這個猜想帶來的疑問引發了一系列哲學問題。薛丁格設想,在一個密室中有一隻貓,還有裝著毒藥的瓶子和食物。瓶子上有一個開關控制的錘子,錘子落下來一定會砸碎瓶子,從而釋放毒藥毒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