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標準範本

2021-02-23 時氏文化

點擊上方「時氏文化」免費訂閱  

關注時氏文化了解時氏文化弘揚時氏文化


【導讀】

《家譜標準範本》


時氏家譜目錄

第一章  

譜序   

       譜序是每部家譜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家譜卷首應有數量不等的序文。譜序包括新序、舊序、闔家或某幾位族人撰寫的序和當時名流、族外人寫的贈序、客序,以及跋語等。譜序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家族世系淵源、傳承關係、修譜緣由和經過以及修譜任事人員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譜的直接切入點,是了解我時氏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資料。

主要說明了為什麼要進行此次修譜以及如何組織此次修譜等內容。

【續譜時間】2012年。  

 【地點】XX省XX市XX縣XXX鎮XX村。   

【續譜主持人】族長XXX及各支系長者等族人。   【執筆人】XXX等。  

 【說明】修譜小組說明: 

   1.據2017年統計,XX村共有登記在冊人口XXXX人,其中X氏總人口XXXX人,佔全村人口的XX.X%,其中本支系共有XX戶,人口XX人。戶口在外地、國外居住工作的人口約XX人,本支系合計有XXX人。(此處以此次修譜具體人口統計數字為準)    自XX二年X氏始祖由XXXX縣XX遷徙到XX省XX縣XX莊(現XX市XX縣XXX鎮XX村)XX多年來,世代繁衍,根深葉茂,現已繁衍到了第XX代,現在是X世同堂。各分支系長者均參與了本次修譜事宜。

   2.修譜有一個原則,即可以補敘、補遺、補新等,但不能對先人的修譜予以修改或評論,其目的是避免引起其支系後裔的異議,避免產生族群矛盾。   

 3.本次新修譜包括總目錄、正文、後記總共XXXX字(標點符號在內),不包括書封計有XX幅照片、圖片。  

  全譜用16開本印刷,共計XXX頁(不包括所附空白頁),共一卷。       

  此說明的目的是,一旦家譜遇到特別原因而破損,後人也能知道到底是部分散失還是大部散失。

  【時氏家譜的修譜定義與內容結構】    

是一種特殊的文獻,亦稱祖譜、宗譜、族譜、世譜、支譜、系譜、統譜、家乘、私譜、譜傳等。    我X氏家族按始祖的習慣統稱為家譜。 

       一部完整的家譜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的百科全書。通過一部家譜,可以了解到我X氏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變遷、婚姻狀況;我家族成員在科第、官職等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跡;我家族的經濟情況和婚配、喪葬、禮典、家規、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譜也正是將這些內容以書、圖、史、表、志的形式記錄下來,成為寶貴的文史資料。   

        家譜以文字內容為主,圖片資料為副,不局限於文字記錄,將好圖片、地圖、照片、合影、遺像、正面肖像畫納入家譜,更能反應時代風貌和精神氣質,並節省許多文字描述,成為記載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歷史圖籍。

       據現代有關資料統計,中國家譜保存至今較為完整的以清代和民國的為主,約佔全部數量的將近90%。儘管家譜有多種形式,其編纂內容有所不同,但其格式和重要內容大致相同,有章可循。  

       有的用圖表裱制垂掛於中堂,也有的裝訂成冊供家人翻閱。歷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採用裝訂成冊的家譜。而平民百姓、經商士紳、豪門則多為中堂懸掛供後人供奉的、一目了然的圖表式家譜。二者各有所長,我X氏家族採用二者並存用的傳統習慣。圖冊家譜對逝者、健在人均有記載,由各支系長者珍藏,圖表家譜只記載乘鶴之人供全族後裔供奉。  

       中堂又稱堂幅,將料紙全開或比全開稍小而單獨或並掛於楹聯間之條幅。其畫幅既寬又長,主要懸掛在堂屋正中。    條幅與手卷:條幅寬度不及中堂的直幅書畫,可卷可掛。手卷是把書畫裝裱成卷子形式,手卷有大有小,不可懸掛、只可展閱。

第二章  譜例與譜論  

       譜例和目錄是識譜的入門緣徑。

譜例又稱凡例,是用條文形式來闡明族譜纂修原則和體例以及類目安排的理由。    譜例強調家族血緣的純潔性,維護以男子為中心的倫理綱常,表示繼續遵循「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修譜原則。    譜論是先賢名儒闡述修譜方法及重要意義的譜說要點集錦,對修譜有重大指導意義,也是研究譜學的寶貴資料。  

       譜乃一家之史。我X氏家譜是系統記述我X氏血緣世系族人及其有關情況的歷史圖籍。X姓即是我族同宗共祖血緣關係的標識符號。我X氏家譜的基本內容有譜序、姓的起源、氏族世系圖表、字輩譜、氏族文化(藝文、宗規、字據、服制、習俗與禁忌)、名人傳記圖說和後記等部分。    X氏祖訓有曰:三世不修譜為不孝,故譜不可不修。望我後裔秉承遺訓敬重修譜事宜,以尊祖、敬宗、睦族為宗旨進行自我約束,堅持倫理道德和優良傳統,約定每15年周期續譜一次,不得中斷,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我X氏家族的血緣關係和整體狀況務求十分清晰地記載到家譜中。記載時須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簡明扼要的記載同宗共祖血緣世系人物和事跡等要點,記載各個支系家族子孫的世系傳承狀況。即使老的家族繁衍成許多新家族後,以及新家族再演變之後,務求各家族之間的血緣關係也必須記載清楚。

       編寫家譜要廣泛收集資料,要從歷史古書、現代各種媒體查閱本族古今各行各業的名人。這一過程需要大量時間,要翻閱各類史稿,查閱各種人物辭典。這些工作由修譜小組來負責完成。    各支系的族長要將X家修譜這一大事讓各個家長知悉,並以戶為單位按修譜要求的樣表格式統計出來,務求真實,按時上報給修譜帶頭人,以便及時將原始資料匯總,以利順利完成此次修譜大事。家譜也正是憑藉上述內容將家族的歷史淵源、遷徙情況、歷代英賢等保存下來,並流傳後世。    家譜定稿後,書寫或印製應選用質地良好的紙張或布料來製作,開本與圖幅大小應適中並符合傳統習慣,力求色彩永不掉色,以利珍藏並世代相傳。    家譜修好後,在派發給族人前,應對每部譜加以編號,並籤收。    為尋根問祖,繼往開來,家譜要妥善保管,永不失傳,使之成為增強我X氏家族凝聚力的紐帶之一。       由於受到文革等因素的幹擾,修譜事宜拖延,向祖宗致歉。

 第三章  時氏的姓氏起源與歷史名人   

  【時姓的起源】  

  【時姓的歷史名人與典故】    

  【X姓的讀音、寫法與釋義】

  【「時」字的讀音演變與成因分析】  

       

第四章  族規與家訓   

 族規與家訓是宗族家族成員共同制定的、用以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規,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名稱各異,種類很多,諸如家規、家約、家教、家法、家禮、家典、家儀、族規、族約、祠規、祠約、規矩、規範等。    始祖曰: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一定的族規、家法和治家教子良策不行,要用一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族人和家人,啟迪後人,維護族群、家庭團結和睦,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制秩序。因此,家訓、族規是每次修譜的重要內容之一。  

       1.此次修譜我X氏家族成員仍一致秉承老祖宗的遺訓,繼續大力提倡:尊祖敬宗,睦族興旺,誠實自信,與時俱進。  

       2.此次修譜我X氏家族成員仍一致遵守老祖宗的遺規:為保證我X氏家族健康繁衍,直系親屬五世之內的男女嚴禁通婚。(有家譜可查,這一嚴格族規已有XX多年歷史且沿襲至今未變。)  

       3.我X氏家族的成人婚禮應堅持漢族人的婚禮習俗、典制。伴侶若來自少數民族者則不受此限。  

       4.我X氏家族的父系所生育子女從父姓。若從母姓、隨繼父姓、自行改姓將不受歡迎,即視為與本族脫離關係,後譜也不再記載。  

       5.堅持勤勞致富、精打細算、勤儉持家的光榮傳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6.以身示範,合乎禮教,忠孝節義,孝敬贍養老人,尊敬長輩,教子成才,勤奮向上,知書達禮,報國盡忠。   

       7.尊重國法,禮儀廉恥,樂善好施,睦鄰友好,家和萬事興。   

       8.歷史在發展,族規也要與時俱進。本次修譜,對原有女兒不能繼承、只有兒子繼承父母遺產的習慣做法予以修改。現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本著男女平等的原則,只要盡到了贍養義務,子女均有權繼承父母的財產,或在逯氏長者等人的調解下,本著友好協商的原則解決遺產繼承問題。    

      9.出繼子女的財產繼承:按照繼承法,繼子女有權繼承繼父母的遺產,他人不能也無權剝奪或幹涉。       10.關於墓地的問題:我X氏家族仍按老祖宗的習慣做法,各支系族人的長者在百年之後可以自由選擇風水寶地入土為安,近親屬應參加祭禮。墓碑、墓誌由直系子女撰文並自費負責設立,以示明志。墓誌是介紹墓主的生平事跡的。逝者墓地所在地一般不在族譜中記載,由祖輩口傳或由支系族人自行記載地名、方位、界址、墓圖等。   

 11.祠堂是記載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歷史,介紹祠堂的建築規模、地理位置,收錄有關祠堂的碑文、詩文、祠聯、祠匾、祠堂圖,建祠捐資人名,記錄祠堂內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況等。祠堂屬於族產,族人有維護管理之責。

       據稱時氏祠堂因為歷史上的戰亂原因毀於一旦,至今未建。供奉始祖之地是在本族長者的廳堂內。

 第五章  家族世系圖、表  

這是家譜中的主體部分,作為家譜中最重要的內容在所有的中國家譜中都有,也是家譜區別於正史、地方志的最明顯的標誌。  

       世系圖表能反映出一個宗支的遷徙、發展、沿襲、變化的總體情況。對於支系龐雜的大族、姓源不同的氏族,這部分非常重要。無論是採用蘇洵、歐陽修式圖譜,還是寶塔圖、垂絲圖、牒記式圖譜,簡而言之,世系表就是清楚、真實記載祖先後裔每一個家族成員名字的易看易懂的圖表,層序分明。即某人的所承世系,屬於何代、父子、兄弟間的相互關係。

第六章  譜系排行詩(字輩譜)    

又稱作世序、排行、派行詩、派語、派引、行第等,專門登載族內成員姓名排行的字語。    承蒙天地厚澤,我x氏宗族世代旺盛繁衍,心連心,根連根,根深葉茂,人才輩出,衣冠爭榮。至今,本族X氏已繁衍到了XX代,排到了第x代是「x」字輩,第x代是「x」字輩,以此類推。望我後裔秉承祖訓將下述輩分排字予以傳承。

     以上輩分排行詩登載了我x氏族人的排行字輩。雖然  輩份詩在家譜中所佔的篇幅極小,但非常重要,這是我族男性成員取名的依據,能直接反映出家族內部不同輩分成員之間縱向的稱呼與前後相繼的關係,以及橫向的相同輩分成員之間按年齡大小稱呼的關係。

    我時氏家族排行詩寫就是很有講究的:

    1.為方便計算輩分,第一組詩採用的是五句四字詩,共xx個字分別代表xx個輩分。第二組詩採用的是四句五字詩,又是共xx個字分別代表xx個輩分。那麼,繼往開來的第三組詩則應採用四字五句詩寫就,以此類推循環。

    2.在寫就排行詩時,要選擇吉祥文字成詩,字字句句斟酌,力求完美,橫看成詩,豎看成句,既上口又便於記憶。    我x氏家族男性成員的取名一般是三個字(乳名除外),即x+名字兩個字,名字中其中定有一個字是表明其輩分的排行字,除姓必須放在第一位外,至於輩分排字在名字中的先後次序則由當代的族長與支系代表協商後決定,並周知大家。

第七章  時氏家譜的世系圖解   

 我x氏家譜的世系圖解採用的是垂絲圖,其寓意為我世系子孫根深葉茂、垂柳絲絲,綿延不絕。    世系圖以五世為一圖,下五世格盡另起。始祖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尊佔一行,以此序列圖解,清晰可考。    以下是我x氏家譜的世系圖解:   

 (此處將新的世系圖補上)    (作為家譜中必不可少的世系表,將按家族輩份、長幼序列,各具派名、字號、生卒年、官階爵次、婚配、子女情況列表)    我時姓後裔人才輩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據不完全統計,已先後湧現出x名少將、x名廳級幹部、x名縣團處級幹部,科級幹部若干名.    .(詳文在此省略)

 第八章  五服圖   

 五服圖又稱服製圖。所謂五服,就是指古代喪服制度中的五種服色,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喪服是根據生者與死者的遠近親疏關係而穿著的一種服飾。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與死者的親疏遠近關係,同時又表明與死者同有關係的生者與生者之間的遠近親疏關係,所以不僅在執行喪禮時要涉及到,而且在執行宗族、家族事務及執行法律時也必須涉及,所以家譜中一般都載有五服圖。

第九章  傳記 

       家譜中的傳記又稱行狀、行述、行實、事狀、志略等,其體裁有傳記、行狀、壽文、賀序、墓誌、祭文以及抄自史傳中的資料,主要載錄家族成員中「方行可書」的「忠臣孝子」、「節婦義夫」的事跡和傳記資料。    一般家譜都有先祖像讚、小傳,把本族先祖中有顯赫身份的人繪成遺像載諸譜端,並附像讚。    撰寫家譜要著力寫好名人傳記以榮耀家族,對本族有名望、有功德人列傳志行。對入譜人物,應如實摘用歷史定論,但不要妄加評論。傳記部分應有恩榮錄行述,包括功績、著述、成果、冠禮、褒獎、詔命、賜諭、告身、祭文等。主要記載縣級以上政府及官員對家族成員的封贈、賜字、賜匾、賜詩、賜聯、褒獎文字、獎勵和表彰、重要榮譽稱號與官階、職稱等內容。使後代明了其對國家、民族、社會、地方、家族的貢獻,(對家族的貢獻包括出資修建詞堂、祖墓、修譜、修建馬路、橋梁等。)反映本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家傳一般分為:列傳、內傳和外傳等。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內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時氏家族的名人傳記應包括女性內傳和外傳。    傳記中可配有相關人物的畫像或照片,讓後代讀來倍感親切、生動。

       其他家族成員則按世系圖表中所列各人的先後次序編定。分別介紹各人的字號、名諱、行次、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諡號、姻配等。這些介紹性的文字要簡明扼要,長者50餘字,短者僅二三字,實際是人物小傳。這一部分所佔家譜的篇幅較大。

       傳記應真實,以直敘為主,用詞樸實,溢美之詞可摘自權威評價並註明出處或物證。

         契據文約是專門登載與記錄和族產有關的契據文約、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內部關於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書及契約。

       記載族中公共墳地的情況,包括墓地圖、墳向、祖墳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名跡錄是記載與本族或族中成員有關的山水橋梁、亭臺堂舍、庵寺書院等。  

        任宦記是記載族中成員歷代官宦名人事跡,其內容與傳記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歷、科第、政績、功勳、著作、學說等。    年譜是按照年、月、日專門記載一個人生平事跡的一種體裁。    藝文是收錄家族、宗族成員的著述,包括奏書、殿試文、萬言策、詩詞和各式文章等。 

       纂修、捐資人名錄:家譜的纂修或續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許多人員,且須動員全族成員捐款助修。

          續後篇或稱餘慶錄。是指家譜修完後,專門留空白紙數頁,留待後世子孫續寫,寓意世系綿延不絕。 

          ●氏族文化。包括族人的著述和受獎;先祖留下的遺蹟;祖先們用的命名序,族規、族訓等。並對中華傳統美德賦以新的內容。   

         ●領譜、修譜與捐款。修譜是族人共同關心的一件大事,也是積善成德的好事,也是族人對修譜的認同和對後裔應負的責任,一定要敬重,還須族人捐款。修譜要選德高望重之長者作為領譜人,組織各支系長者共同參與,並指定執筆人一至兩名,待初稿完成後再一起討論協商,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最後定稿並付諸印刷或書寫,分發給每個支系一本惠存。

  ●後記。這部分包括成書過程,需要進一步查詢的問題,感謝對修譜有貢獻的人等內容。    故居、村莊圖:除記述居址遷徙,還以精美的版圖,印製出家族的庭院、樓閣、書齋、房舍等。

      ●風水圖(祠堂圖、墓圖)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古代更是家族聚會之所,所以一般的家譜均有記載和刊載建築物版圖、描繪實狀,有的還附有墓圖與地理方位。因祖先相信風水,認為一個家族的興衰和祖輩所居住陽宅、陰宅有很大關係,所以也被稱為「風水圖」。

供稿:網絡

編輯: 時江恆

審核:時禮震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請隨手分享到朋友圈

讓您的朋友關注時氏文化了解更多時氏文化

時家人都在關注〖時氏文化〗,時姓族人都在這裡!

       

相關焦點

  • 北京湧現代修家譜公司 壽辰送家譜成為新時尚
    代編家譜最高叫價80萬  京城湧現代修家譜公司 壽辰送家譜成為新時尚  日前,本報報導了民間興起了修家譜熱潮的新聞。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除了個人修譜外,一些代修家譜的公司也紛紛出現。修一份家譜,最高價格可達到80萬元。
  • 家譜:明辨祖宗世系、重溫先祖門風、教育鞭策後世
    家譜,是以特殊的形式記載家族世系和事跡的歷史圖籍,其價值和意義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家譜,後輩或不明祖宗,三代之後世系無以傳承。一、明辨祖宗世系傳承家譜的基本功能是延續血脈親情的載體,是孝道文化的重要體現。一部家譜記載著家族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人口變遷等,通過修家譜,可以明辨祖宗世系傳承,尋根問祖,受到親情教育。
  • 新時代家譜,女子入譜的標準格式是什麼?
    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家譜是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以人物為核心的歷史文獻。家譜不僅能體現出中國人尊祖敬宗的優秀品德,還能教育後輩子孫。鞭策後輩成才。隨著隋唐五代的結束,修譜之風逐漸在宋朝從官方流向民間,出現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的局面。蘇洵和歐陽修兩人創立的家譜體例,開創了家譜體例之先河。
  • 從家譜到家譜圖
    (廈門某氏家譜)改革開放以後,興起了修家譜的熱潮,許多年齡偏大的同宗前輩,如果有點文化,又愛追憶過去,再加上身體好,就會廣泛聯絡,把擱置多年的家譜拿出來,進行更新和增添。我見過的家譜都不複雜,就是一個個串聯起來的名字。
  • 家譜凡例的重要性
    編修家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凡例的制定。凡例的重要性和作用,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凡例。
  • 歐陽修創立圖表式家譜範例
    在重修歐陽氏族譜過程中,他引入編修史籍的經驗,創立了圖表式家譜基本範例,還總結出十六字祖訓:「以忠事君,以孝事親,以廉為吏,以學立身。」激勵後世子孫,成為後世修家譜的範本。 歐陽修為什麼要修家譜呢?張書慧講道,中國的家譜(學名譜牒)產生極早,商代就設有掌管譜牒的官員,並建立了譜牒檔案。漢代逐漸增多,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政治仕途、擇偶婚配等方面注重門第,強調血緣關係尊卑,因此修家譜之風盛行。 宋代,是中國家譜的重要轉型時期。
  • 夏氏標準格式的家譜大全(完整體例,收好備需)
    原標題:夏氏標準格式的家譜大全(完整體例,收好備需) 一部體例完整的家譜,大致應有以下 24 項 一、譜名 、傳芳集清芬錄家傳薄世恩錄先德傳族譜圖譜志略大同譜、大成譜、家譜彙編、家模彙編、源流大典等,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跡為中心的歷史圖籍。
  • 「家譜」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就是家譜。家譜、族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中國家譜一般都有家規族訓,對於規範人生和教育子弟有著積極的意義。
  • 數典不忘祖,家譜是個什麼存在
    修建家譜之風的興起與發展 家譜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跡為主要內容,因此可以說,家譜是中國歷史上影響人數最多、影響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書籍之一。宋代修家譜關注的重點在於「尊祖敬宗收族」,以保持家族內部的團結互助。由於與選官沒有關係,官府自然不再過問, 因此宋代以後都是私人自行修家譜。隨著家譜政治功能的消退,家譜逐漸從官府、從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 家譜中的精華——談名人的家譜
    名人家譜是家譜中的精華,也是研究名人家世、生平事跡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怎樣判定一部家譜為名人家譜      名人家譜,簡單地說就是記載了本族中一個或數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家譜。試想,一部假定首次修纂於明末清初的家譜以五百年前的名人作為自己的祖宗,所憑又有何據?故判定一部家譜是否為名人家譜,應以名人的產生與家譜的修纂時間相距不遠為準繩,再參考其它資料而確定。筆者業餘時間在整理、研究家譜的同時,陸續收藏了一些名人家譜,今擇其要而羅列之。
  • 家譜是如何從貴族走向百姓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家譜發展的繁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家譜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當時從選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譜為憑,家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魏晉南北朝時期家譜發展的重要標誌是國家設立譜局和譜官,專門從事譜牒編修和保管工作。國家設立官員與機構管理譜牒,前代也是有的,例如秦漢時就設立宗正一職管理譜牒。
  • 如何寫家譜「凡例」
    家譜「凡例」是「家譜行為」的「準則」、「尺度」、「規範」,是家譜譜書不可缺少的部分;換言之,沒有「凡例」就沒有辦法修編家譜。
  • 新家譜的體例
    家譜在初創時期,只有單一的世系和人名,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兩個高峰期後,到宋代,家譜體例基本定型,就是「蘇歐體例」,到明清時期,進入成熟期,家譜體例更加完善。今天,我們正處在社會主義事業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藝術、外交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分工更加細密,出現了許多新興產業,新生事物像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社會生活更加多樣和豐富,舊家譜的體例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創新不是完全拋棄舊體例,另搞一套,可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構建社會主義家譜的新體例。
  • 家譜凡例的意義與內容
    歷代編修家譜都同時有序言、凡例,也有序言和凡例合在一起的,稱序例。凡例是編纂家譜必須遵循的準則,具有「法」的性質,對偏修家譜具有重要的意義,表現在:(1)凡例是編修家譜的綱領和規則一部家譜內容龐雜,又出自眾人之手,譜書要成為一部內容和形式統一的有機整體,如出一人之手,編修譜書就得有編修人員共同遵守的規則。
  • 2020版:《離婚協議》標準範本
    說明: 本範本根據2019民政局內部範本,增加了注釋、精神賠償金、補助金條款、轉移隱匿財產條款、違約責任條款、約定管轄條款等。 離婚協議書標準格式(範本) 男方:××,××年×月×日出生,住××市×××路×××號,身份證號:××××××××××××××××××。 女方:××,××年×月×日出生,住××市×××路×××號,身份證號:××××××××××××××××××。
  • 家譜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現代修建新家譜應記載哪些內容?
    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和發展,家譜記載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內容也越來多。在上古時期家譜是口頭家譜和結繩家譜,只有單一的世系,先秦時期有世系和姓名。在宋代家譜由官修進入民間,私修家譜最有代表性的是歐蘇體例家譜,主要內容有譜序、譜例、世系、世系錄和先祖考辨等。明清時期的家譜更加豐富完善,基本上都有世系、官職、遷徙、贊像、祠堂、祭田、墳墓、恩榮錄、五服圖、字輩譜、家訓家規、人物傳記等等,歷代不同的家譜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風貌。 新家譜要充分反映民主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突出家譜的特點和時代的特點。
  • 耶穌家譜的信息
    但從來沒有機會傳講,也沒有聽過,或讀過任何教牧發表耶穌家譜的信息。聖經用了不少編幅記載人類的家譜,如:創世記第五章亞當至挪亞的十代家譜,創世記第二十二章二十至二十四節拿鶴的家譜,創世記第二十五章亞伯拉罕和以實瑪利的家譜,歷代志上第一章至九章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家譜,特別提到掃羅王的家譜,歷代志上第八章三十三至四十節;第九章三十五至四十四節等。
  • 明星藝人的離婚聲明標準範本
    離婚原因雖然不明,但可以看出兩人屬於和平分手,雙方不僅沒有互相指責對方,反而選擇互留體面,讓對方感受到彼此最後的溫柔,這樣的文案可以作為離婚聲明的標準範本了吧!文案雖好,卻總讓人感覺缺了點什麼,到底少了什麼呢,一時又形容不上來。
  • 孫氏家譜、孫氏族譜、孫氏家譜文獻目錄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
  • 家譜的格式
    所謂家譜的格式,就是指家譜的編寫體例,即如何合理地將家譜所記載的內容按照一定的方式排例起來,以充分表現自身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