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和發展,家譜記載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內容也越來多。在上古時期家譜是口頭家譜和結繩家譜,只有單一的世系,先秦時期有世系和姓名。在宋代家譜由官修進入民間,私修家譜最有代表性的是歐蘇體例家譜,主要內容有譜序、譜例、世系、世系錄和先祖考辨等。明清時期的家譜更加豐富完善,基本上都有世系、官職、遷徙、贊像、祠堂、祭田、墳墓、恩榮錄、五服圖、字輩譜、家訓家規、人物傳記等等,歷代不同的家譜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風貌。
新家譜要充分反映民主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突出家譜的特點和時代的特點。續修家譜是我國家譜發展的歷史傳統,新家譜要貫通古今,記載內容要全面、真實。
新家譜要記載這些內容:
姓氏源流
姓氏源遠流長,一個家族的姓是很複雜的,考證起來十分不容易的。考證姓氏源流,就是考證始祖是誰,家族的根在哪裡,說明家族的姓的緣由和意義。所以姓氏源流,要慎重、認真去考證,千萬不要使家譜成為無源之水。
居住地
居住地信息是新家譜一項重要的內容,記載家族生活的地理環境、經濟環境,參加的政治活動、社會活動、經濟活動等等,突出族人居住的地方特點,同時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料。
遷徙詳情
社會發展帶動了人們活動範圍,逐步從家鄉向外擴張,進而發生家族的遷徙。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尋根情懷,讓人們對家族的發祥地有著深深的眷戀。傳統家譜記載遷徙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世系錄內作簡要的記述,二是在世系圖表上加注說明。新修的家譜多數會採取單獨立篇目,用文字或圖表集中記述家族的遷徙詳情。
世系圖表
世系是家譜區別於其他史類書籍的重要標誌,長幼輩分分明,準確無誤地記載。記述世系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世系圖和世系錄並用形式,先在譜書卷首列出家族世系總圖表,採用世系錄從世祖開始,記述家族各支系及其族人的基本信息,世系錄內容有成員姓名、生卒日期、官職、婚嫁、子女、遷徙等。二是採用世系排列法,主要以世系圖表記載家族世系,大部分採用橫式排列法,少數採用豎式排列。
人物傳
人物傳在家譜中佔據重要位置,是家譜重要的組成部分,人物涉及到立傳標準、範圍和評價,在人物傳中詳細敘述。
大事記
記載各個時期發生的大事和要事,編修新家譜是列為家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廣泛採集資料,資料要真實準確,來源要有根有據。涉及不同時期的時間和不同類型的人物,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特點,實事求是,反映事情的本來面目。
字輩譜
現代編修新家譜,字輩譜仍然是家譜必不可少的內容。字輩譜是將家族中不同輩的人共同用字排列起來,反映家族血緣、長幼輩分的文字。編寫字輩譜,要繼承傳統方法,選擇吉祥、幸福含義的字,採用四言、五言或者七言格律詩形式排列,字輩譜既有思想性又有文採性。
家訓家規
家訓家規體現一個家族的倫理道德和法律意識,反映中華數千年的家庭教育傳統。新家譜的家訓家規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與關聯家族實際制定,規範家族成員行為,提高家族成員的思想法律道德素質。
祠堂
新家譜中應記載始祖或始遷祖,以及重要人物的墳墓。相關的祠匾、祠聯、詞賦有價值的可以收錄,先祖墓碑的墓誌,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也要收錄新家譜。
文獻資料
家族先輩的著作、詩詞歌賦、聯名、書畫、墓誌、契約文書有選擇地進行收錄。族人詩作、書畫、建祠譜記、修譜簡報也要錄入新家譜。
圖表
圖表是來表示家族世系,成為編修家譜的體裁之一。圖是指世系圖、示意圖、人物照片等;表是各種統計表。圖可以保留歷史的真跡,證實歷史的真實性,統計表形式簡單,條目清楚。圖表要有選擇,不能過多、過濫,要置放恰當。
關 於 本 文
作者:寬寬
來源:百家有譜(ID:fakejiecom)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臺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