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業已進入大眾旅遊時代 對旅遊公共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2020-12-18 中投顧問

  中國已進入大眾旅遊時代,這就對各地的旅遊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慶有多寵遊客」上了微博熱搜。

  據報導,僅國慶放假首日,重慶解放碑區域人流量就達到40萬人次,朝天門區域達到40萬人次,洪崖洞遊客接待量達到14萬人次。10月3日,重慶市公安局、市文化旅遊委發布「溫馨提示」,請廣大市民錯峰出行,把更多空間留給外地遊客。

  兩部門的「溫馨提示」一出,立即在網友中引發熱議,成為「現象級」話題。有網友留言:太寵粉兒了吧!

  為了不給乘客添堵,以官方名義呼籲市民錯峰出行……顯而易見,在服務好外來遊客、給他們更好的旅遊體驗方面,重慶花了不小的心思。而那些表示讚許的正向輿情,也表明了公眾對此舉的認可。

  無獨有偶,就在這兩天,江蘇揚州和浙江衢州將機關停車場向外地遊客開放,也引來點讚無數。從態勢上看,地方政府發展旅遊更注重從公共服務著手提升遊客出行體驗,而不只是重視景點規劃和建設,已然成為趨勢。

  這也合乎公眾之需:當下,旅遊業的發展、旅遊市場的競爭,早已不是「景點為王」的時代,而已進入「服務為王」的時代。換言之,景點的數量和質量作為城市的「硬實力」,「權重」在降低,作為「軟實力」的旅遊公共服務是否完善和人性化,則日顯重要。

  無論重慶,還是揚州、衢州,其服務創新的價值即在於此。

  節日期間,人多車多是很多地方的現實痛點,而重慶呼籲本地民眾錯峰出行,著眼的就是儘可能保障交通網絡的暢達便捷。旅遊出行停車難且貴,就餐不易,同樣是老大難問題,揚州、衢州充分挖掘機關內部資源,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這些指向善待遊客的努力,當被肯定。揆諸現實,地方層面能為公眾提供的旅遊公共服務,還有很多,如更公平的交易秩序,更安全的治安環境,更統一規範的公共標識,更讓人放心的食品安全管理,更高質量的旅遊基礎設施(包括道路、公廁、綠化)……這些都能給遊客以更好的滿意度,給地方旅遊形象大大加分。

  在當下,有些城市景點資源並不算出眾,但憑著善待遊客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務,照樣對遊客有著極強的吸引力,乃至成為網紅打卡地。而有些景點景區本身「稟賦」挺好,卻因為漠視遊客的需求,服務不盡如人意,最終一手好牌打爛了,遊客對其只是敬而遠之。

  前些年,有些旅遊地發生天價宰客等亂象,就給自身旅遊形象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故欺客宰客也成了很多地方旅遊市場治理的先手棋。

  如今,中國旅遊業已進入大眾旅遊時代。在大眾旅遊時代,旅遊消費正向「休閒化、品質化」轉型升級,這就對各地的旅遊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方面,重慶、揚州、衢州無疑樹立了標杆。

相關焦點

  • 在大眾旅遊時代下,旅遊的小眾化服務不可忽視
    ▲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12月13日,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出席並作講話。「十四五」時期,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構建現代旅遊業體系,一是要豐富產品供給;二是要大力發展大眾旅遊;三是要發展智慧旅遊;四是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五是要強化市場管理。
  • 《旅遊綠皮書》解讀中國旅遊發展十大熱點
    《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國家公園建設方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入實施階段,我國國家公園體系初步完成主體架構搭建。熱點二:新時代紅色旅遊綻放新光芒近年來,紅色旅遊逐步增溫,熱度不斷攀升,實現較快發展。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紅色旅遊深受市場歡迎。紅色旅遊是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 宋子千:優質旅遊與新時代旅遊文化建設
    4月20日,2018中國旅遊科學年會暨首屆全國旅遊管理博士後學術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年會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攜程旅行網協辦,人民日報客戶端旅遊頻道作為獨家媒體支持。在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研究員宋子千發表了主題為「優質旅遊與新時代旅遊文化建設」的精彩演講。
  • 智慧旅遊:小康旅遊時代的新期待
    事實上,為了適應人民在大眾旅遊新階段或者說小康旅遊時代對美麗風景和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政府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很早就提出智慧旅遊的建設思路。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數位化科技企業的進入,進一步增強了旅遊產業創新發展的動能。
  • 拙政園旅遊服務中心啟用 完善旅遊公共服務功能
    中國江蘇網5月2日訊 為進一步完善拙政園周邊的公共運輸服務功能,有效解決遊客停車難的問題,拙政園管理處新建的旅遊服務中心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啟用。在新建的佔地4000多平方米的拙政園旅遊中心有一個亮點,就是打造了一個智能停車場,地下停車位達到了208個,駕駛員只要把車停進智能車庫, 就可以實現全程的自助停車。拙政園旅遊服務中心位於百家巷,總投資近6000萬元。通過監控可以看見,一輛車只需要三分鐘就可以有序地停到相應位置。不光停車快捷,取車過程也實現了全自助。
  • 中國旅遊服務標準2015年將與國際水平接軌
    根據國家旅遊局與國家質檢總局27日在京籤署的合作備忘錄,兩局將全面合作,推動中國旅遊服務領域質量標準到201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為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精神,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和旅遊業發展水平,國家旅遊局與國家質檢總局27日在京籤署《貫徹質量發展綱要 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合作備忘錄》。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講話中表示,《質量發展綱要》中明確要求「到2015年,旅遊、文化體育產業等服務領域質量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 以「廁所革命」帶動旅遊公共服務品質提升
    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李三旗表示,接下來,貴州將在旅遊「廁所革命」的責任機制、培訓機制、投入機制、宣傳機制、考核機制等方面繼續加大探索,進一步推動以旅遊廁所為主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提高旅遊服務滿意度。
  • 河北高質量推進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建設
    今年以來,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公共文化改革任務、文化惠民「七進演出」、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旅遊「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探索文化與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路徑,努力推動我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的效能與品質,奮力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聯合發布旅遊復興大數據 「網際網路+旅遊...
    而在線旅遊平臺成為新品類新消費的孵化器,「網際網路+旅遊」在我國旅遊消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旅遊,六大新玩法關鍵詞,你體驗了嗎?報告提出,疫情後旅遊需求並沒有消失,但已經發生變化。六大旅遊新消費成為「網紅」:登山、滑雪等「主題旅遊」興起;「私家團」小團旅遊崛起成為新常態;「直播」帶動高星酒店、自由行成為恢復龍頭;「定製遊」走向大眾,高端定製分化;「景區預約」成為習慣,智慧景區進一步普及;「租車自駕」成為年輕人的旅行生活方式。通過在線旅遊平臺,這些新品類產品、新消費方式快速擴大了用戶人群,成為服務消費的亮點和潛力點。
  • 李金早: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全力推動優質旅遊 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
    回顧我國30多年的旅遊發展歷程,以景點景區建設和賓館飯店建設為主的景點旅遊模式歷史性作用功不可沒。但在大眾旅遊時代,景區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旅遊業發展的需求,自助遊、自駕遊,非景點旅遊遊客已經佔了總額的80%。在住宿領域,更多遊客喜歡住進百姓家裡,更多體驗全域旅遊帶來的美好,感受現代休閒的歡樂。短短兩年,各地全域旅遊發展如火如荼。
  • 優質旅遊,來了!
    會議傳達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做了題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奮力邁向我國優質旅遊發展新時代》的工作報告。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李世宏、魏洪濤,中國旅遊協會會長、世界旅遊聯盟主席、首旅集團董事長段強,中國旅遊集團董事長萬敏出席會議。
  • 旅遊管理與服務
    ▲▲資料:2014年度杭州市十佳旅行社名單(排名不分先後)杭州市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浙江省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中青國際旅遊有限公司、浙江中山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杭州海外旅遊有限公司、浙江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浙江光大國際旅遊有限公司、杭州假日國際旅遊有限公司、浙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國際合作旅行社有限公司。
  •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即使是自然資源,很多也富含人文要素、打上文化烙印,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人文色彩越濃厚的旅遊資源就越有魅力。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進入大眾旅遊新時代,單純以觀光看景為主的旅遊已經不能滿足遊客「求新、求奇、求知、求樂」的旅遊願望。
  • 氣象與旅遊保險等部門共推旅遊天氣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報導  9月2日,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公服中心」)與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及同程旅遊網達成戰略合作三方協作,針對旅遊人群推出一系列基於旅遊場景的天氣保障服務。
  • 開創智慧旅遊新時代!「遊山西」App進入試運行階段,全省旅遊產品和...
    ▲圖為智慧旅遊雲平臺指揮中心。 青山綠水、繁花遍開。線上預約、雲出遊方便了遊客的同時,也讓「五一」假期更安全。 4月30日,「遊山西」App進入試運行階段。這標誌著,全省所有旅遊產品和服務在山西智慧旅遊雲平臺(以下簡稱雲平臺)上線上雲,實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文化旅遊行業一個軟體、一個系統、一個平臺管全省,提高旅遊服務、管理、營銷、體驗的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部署,加快推動雲平臺融合建設和產品服務上雲工作。
  • 旅遊為中國經濟添活力
    新華社記者陶 明攝  2020年,中國旅遊業經歷了極其特殊的一年。旅遊人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國內遊的消費信心正在復甦,產業動能正在積聚。未來,中國將迎來小康旅遊新階段,實現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的新發展。這是從近日召開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傳出的聲音。  發展大眾旅遊  旅遊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選項。
  • 戴斌:美好生活是優質旅遊新動力
    受益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家旅遊業正在迎來大眾旅遊新時代、全域旅遊新方位、優質旅遊新戰略的歷史機遇期。1999年的「國慶黃金周」開始,我國就不可逆轉地進入國民的、大眾的、現代的旅遊經濟發展新軌道。2009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 2017河北十大旅遊公共服務項目
    2017年,河北省旅遊行業以提升旅遊發展質量為目標,以滿足遊客需求為宗旨,加快補齊全省旅遊公共服務短板。強化頂層設計、培樹示範典型、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形成了旅遊公共服務齊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 馬蜂窩等旅遊平臺用內容重塑旅遊市場新秩序
    延伸到在線旅企,可以說進入到一個新的市場語境,應對這些變化必然涉及兩塊:一方面,在疫情前既有的用戶體量基礎上,在線旅企面臨著更多可尋求轉化變現的流量與需求;另一方面,用戶需求在變,對於觸達的內容整體要求更高,包括對能獲取的產品要求也更高。陳罡的對於內容價值鏈的闡述,更明確地說明了內容的價值:旅遊內容的價值鏈分為內容、信息、知識和價值四個層面。
  • 雒樹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即使是自然資源,很多也富含人文要素、打上文化烙印,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人文色彩越濃厚的旅遊資源就越有魅力。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進入大眾旅遊新時代,單純以觀光看景為主的旅遊已經不能滿足遊客「求新、求奇、求知、求樂」的旅遊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