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玩具工廠」的地位,會被搶走嗎?【付費閱讀】

2020-12-20 中外玩具網

中外玩具網 5月21日訊】據《中外玩具製造》雜誌報導:古語有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在中國內地成為「世界玩具工廠」之前,日本、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以及香港地區、臺灣地區也都曾經擔任過同樣的角色,當玩具製造業重心轉移至中國內地之後,它們也努力尋求出路,走出了各自的一方天地。

在探討中國代工企業出路時,一方面可以借鑑這些「前輩」們的經驗,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了解虎視眈眈的後來競爭者,知己知彼,方能有的放矢。

而在遠離全球玩具製造主場的歐洲,捷克卻以另一種優勢,緊隨中國,成為全球另一個玩具製造業重心,它的經驗也值得留意。


目錄:

(一)回顧:經濟是產業遷移首要因素

(二)現狀:曾經的「世界工廠」因地制宜轉型

(三)未來:虎視眈眈的後來者各有優劣

(四)結語:打造複合型現代製造業


(一)回顧:經濟是產業遷移首要因素

總體而言,世界玩具製造重心經歷了4次大規模遷移。經濟因素就影響了其中兩次,是產業遷移的首要因素。

經濟、技術、政治因素是全球玩具製造重心遷移的三大推動因素

▌第一次遷移

從德國到美國:技術發展

早期的玩具僅為手工製品。受限於當時低下的生產效率和文化認知差異,各國只能自產自銷,並未形成規模,更別提放到國際市場上進行貿易了。20世紀初,德國的錫制玩具風靡市場,在玩具研發、手工業水平方面形成規模效應,成為當時的世界玩具製造重心,並大量出口。直到一戰爆發,中斷了玩具國際貿易。

一戰後,玩具成為兒童撫平戰爭傷痛的工具,需求大增。而德國所擅長的木製、金屬玩具由於工藝所限,產量跟不上。塑料,作為一種新興材料,被大量應用到玩具製造中,通過注塑工藝,實現了大規模量產。在此背景下,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美國進入電氣化時代,工廠生產形成流水線批量、標準化高速發展,帶動了玩具製造業的騰飛,產品大量出口。技術的更新,推動了第一次玩具產業遷移。

▌第二次遷移

從美國到日本:政治因素

第二次產業遷移發生在二戰結束後的20世紀50年代。日本作為戰敗國,很多工業設施都在戰爭中被摧毀。戰勝國美國出於自身政治利益考慮,扶持日本,將其作為西方的「亞洲工廠」加以改造,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而玩具製造業被指定為出口產業,賺取外匯以幫助日本政府購買食物和其他急需的進口物資。玩具產業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代工時代,為美國美泰、費雪等玩具商生產產品。在此期間,工業團體成功地引入了質量認證系統,從而幫助該行業迅速發展並確立了玩具作為日本重要出口產品的地位。  

▌第三次遷移

從日本到亞洲四小龍:生產成本

由於傳統玩具製造業是勞動密集製造型產業,機械輔助僅在生產過程中佔很小的比例。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當日元持續升值、用工成本不斷提高時,在日生產的美國玩具商,還有早前發展起來的萬代、多美等日本本土玩具商因經濟壓力,開始尋求新的生產基地。

此時,韓國、香港地區、臺灣地區都因為和歐美、日有著政治親近關係,加上相對完善的模具業、注塑製造業與五金零件業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為基礎,廉價的勞動力為優勢,承接了美、日的玩具製造,並先後享有「玩具王國」的名聲。玩具製造業和其他製造業一道,為上述三地的經濟騰飛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四次遷移

從亞洲四小龍到中國內地:生產成本

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人力、土地成本上漲,以及1979年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政策效應,美、日、韓以及港臺等地產業資本紛紛到中國內地的珠江三角洲、福建、山東等東南沿海地區投資設廠,將傳統玩具生產線轉移至此。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內地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玩具工廠」40年,時間比前面幾位「前輩」都要長得多。

東莞某玩具廠

(二)現狀:曾經的「世界工廠」因地制宜轉型

由上述的全球玩具製造重心遷移的歷史來看,玩具製造產業有類似候鳥現象。那麼,當玩具製造業遷出之後,曾經的「世界玩具工廠」又如何自處呢?從著名的產業鏈「微笑曲線」來看,玩具製造處於產業附加值的底層,利潤有限。因此,日本、韓國、香港地區紛紛根據自身條件,往附加值高的一端轉型。

曾經的"世界玩具工廠"紛紛因應自身情況往產業鏈高附加端轉型

……

微信掃一掃付費閱讀全文▲


訂閱《中外玩具製造》

一起關注玩具代工廠生存現狀▼


備註:本文由《中外玩具製造》雜誌獨家授權中外玩具網(id:ctoy-gdta)付費閱讀,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玩具工廠」地位還能保持多久?
    ,中美兩國發生大規模貿易摩擦,大量製造業工廠向海外市場轉移的消息甚囂塵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又不斷拋出吸引工廠從中國遷回本國的計劃……玩具行業是中國製造頗具代表性的行業:中國早已是世界最大的玩具製造和出口國,世界玩具市場上銷售的產品超過70%由中國製造。
  • 中國「世界玩具工廠」的地位依然穩固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記者皮澤紅報導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令世界經濟受到重創。但在驚濤駭浪中,中國經濟卻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短短數月間,各項經濟指標便已企穩向好。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健全的產業鏈、國內供應鏈和生產體系,龐大的市場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動能的構建等正是其中的關鍵。中國玩具產業,作為我國特色輕工產業,也正積極創新發展,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的衝擊。據悉,經過長達半年的嚴防嚴控,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展覽業也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重啟。
  • 第32屆國際玩具展舉辦 中國「世界玩具工廠」地位依然穩固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玩具網上銷售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增長迅速。不少家庭為使孩子安心居家往往會在網上購買玩具,積木拼插類玩具、玩偶、童車等產品在電商平臺上較為俏銷。國內的主流電商平臺「淘寶」「天貓」「京東」等,今年一季度的玩具銷售數據明顯增長,「京東」更得益於其自身有較強的產品投送能力,銷售同比上升55.2%。
  • 第32屆深圳玩具展舉辦!中國「世界玩具工廠」地位依然穩固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玩具網上銷售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增長迅速。不少家庭為使孩子安心居家往往會在網上購買玩具,積木拼插類玩具、玩偶、童車等產品在電商平臺上較為俏銷。 國內的主流電商平臺「淘寶」「天貓」「京東」等,今年一季度的玩具銷售數據明顯增長,「京東」更得益於其自身有較強的產品投送能力,銷售同比上升55.2%。
  • 印度「利誘」中國玩具工廠投資 中國貨印度造?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6日報導:大紅色的填充玩具艾蒙(Elmo)堆的到處都是。有些還在縫製,有些電池需要檢查,有些正在被打包裝入整整齊齊的小盒子。   艾蒙出自電視劇《芝麻街》。和慣例沒有區別,這是中國公司製造、用於出口美國市場的。
  • 深圳商報:「世界玩具工廠」地位依然穩固
    作為世界最大玩具生產和出口國,中國玩具產業在這場還未停歇的疫情風暴中到底經歷了什麼,未來走勢如何?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廣東省玩具協會和部分玩具企業。 趨勢:短期看漲,長期卻並不樂觀3月份國外57%的品牌玩具商取消或延遲生產訂單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供應世界玩具市場70%以上的產品,世界經濟好壞與中國玩具產業息息相關。
  • 中國雖為「世界玩具工廠」 但利潤卻十分微薄
    中新社北京一月六日電  今天的中國實際上已成為全世界的「玩具工廠」,目前中國出口玩具企業已達六千家,玩具出口額去年逾八十億美元,但利潤卻十分微薄,玩具業賣多賺少現象已引起行業關注。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現在出現在國外各大商場貨架上的玩具,百分之七十的中低檔產品均來自中國,而其中的百分之七十又來自廣東。
  • 工業逐步轉到越南、印度等國,我國「世界工廠」地位會被取代嗎?
    、亞洲四小龍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世界製造業中心之所以會發生轉移,主要是由於區位條件的改變,工業的區位條件包括原料資源、勞動力、市場、動力、科技、交通、政策、集聚、產業基礎等等,隨著時間的發展,某一區域的區位條件也會發生改變,從而促使工業發生轉移。
  • 孩子的玩具被搶走或被欺負,怎麼辦?
    二、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被欺負、玩具被搶之後,首先要與孩子共情,感受孩子的內心是傷心的、委屈的、憤怒的還是不安的?然後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愛他,當他們遇到危險時,父母會第一時間出來保護他。比如毛豆的玩具被搶走了,他難過的大哭起來,我就蹲下身,與他平齊,看著他的眼睛,說:「你的玩具被人搶走了,你一定很難過吧。」
  • 疫情過後,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會改變,美國教授這麼說
    《參考消息》3日刊登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文章《疫情過後,中國還會是「世界工廠」嗎》。文章摘要如下: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新冠疫情的暴發和政府出臺的種種控制措施給全球供應鏈帶來影響,工廠突然停工,超市無法補充庫存,不少貨物出現緊缺。
  • 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別人搶走,家長幫孩子「搶回去」很重要
    玩具,能帶給孩子快樂美好,但也往往會帶來很多爭端。對於幼小的孩子們來講,玩具就是他們的精神世界。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私信:孩子的玩具總是被其他小朋友搶過去,是孩子太內向了嗎?大人是否應該鼓勵他搶回來?或者應不應該參與其中?
  • 樂高在中國浙江開了亞洲首座玩具工廠
    世界知名玩具公司樂高近日在上海宣布,在1993年開始對華出口玩具23年後,其投資「數億歐元」的中國工廠正式在浙江嘉興啟用。據新華社報導,樂高集團總裁兼執行長約恩·維格·克努德斯託普介紹,中國是繼丹麥、匈牙利、墨西哥和捷克之後,樂高開設工廠的第一個亞洲國家。
  • 以後微信訂閱號要付費閱讀?你會買嗎?
    以後閱讀微信公眾號要付費了嗎?如何開通微信付費功能?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宣布,微信正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 「世界玩具工廠」遭遇訂單荒,「活下來」究竟有多難?
    「世界玩具工廠」遭遇訂單荒「去年公司總體的外貿訂單佔比是公司總營業額約30%,受到疫情影響,外貿訂單佔比曾下降到5%左右。」陳卓越此前向記者表示,接到退單通知,整個人都蒙了。「長時間停工本來就是在吃老本苦撐著,原本打算收到訂單尾款後能緩解一下,全沒了。」
  • 玩具巨頭關閉東莞工廠 6000餘工人面臨失業(圖)
    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團旗下兩工廠倒閉。有專家分析指出,從影響和知名度來看,這被稱為美國金融危機波及中國實體經濟企業倒閉的一案。  合俊旗下兩廠倒閉  合俊集團是港資上市公司,年銷售額超過7億港元,在玩具界舉足輕重。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個品牌的製造商。
  • 中國超級大型玩具工廠-華盛集團
    (中國)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於1976年在香港成立,是一家合約製造商。世界同行業名列三甲。華盛集團宣傳片華盛玩具開始從事自有品牌業務。1979年,隨後成為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和原始設計製造商(ODM)。在過去的30年裡,隨著不斷的改進和發展,我們已經成長為世界上最大和領先的OEM和ODM玩具公司之一。
  •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保?外企紛紛搬往這個國家,如今怎麼樣了
    文:加七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一直是一個代工大國,有很多外國企業都很願意在中國建代工廠。而在我國最有名的就是「血汗工廠」富士康,富士康的代工產品非常多,蘋果公司就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戶,其大多數利潤都是來自蘋果,當然除了電子產品,富士康還代工優衣庫耐克等服裝品牌。
  • 中國工廠推遲復工,美國玩具巨頭「沒貨了」~
    據外媒消息,MGA娛樂公司(MGA Entertainment)位於中國的部分工廠最遲要3月開工,受此影響的大多將是其針對2020年聖誕節的玩具。資料顯示 ,MGA娛樂公司80%的產品都是中國製造,由約50家中國工廠生產。此次疫情已經嚴重擾亂了其品牌在中國的生產,包括其全球發行、囊獲2019年「玩具奧斯卡」之稱的TOTY Awards四項大獎的「LOL Surprise」系列玩具。
  • 「媽媽,他搶走我的玩具」,娃受氣只會找家長,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文/小庚庚爸爸玩玩具,搶玩具。這兩件事似乎貫穿了孩子的童年。現在生活好了,所以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買很多新奇有趣的玩具,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家裡的玩具堆成山,但是玩都不玩一下,一旦到了小朋友的家裡,就開始「搶」別人的玩具玩。
  • 豆瓣入局內容付費,文化內容付費市場會迎來第二春嗎?
    豆瓣FM、豆瓣閱讀等子產品更是直接提供文化內容消費。現在,豆瓣已是一個內容平臺,覆蓋了文化、旅遊、美食、生活諸多內容。我觀察到,豆瓣去年就在強化平臺的內容屬性。去年豆瓣4.0改版,原創內容以信息流的形式出現在用戶首頁,背後是「編輯+算法」的推薦。在內容變現方面,豆瓣很早就進行過相關嘗試,比如豆瓣FM的會員模式、豆瓣閱讀的付費電子書,還有付費的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