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具有行業風向標意義的第32屆國際玩具及教育產品(深圳)展覽會(以下簡稱「深圳國際玩具展」)延期半年後將於8月6日到8日移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新館)舉行。玩具產業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作為世界最大玩具生產和出口國,中國玩具產業在這場還未停歇的疫情風暴中到底經歷了什麼,未來走勢如何?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廣東省玩具協會和部分玩具企業。
趨勢:短期看漲,長期卻並不樂觀
3月份國外57%的品牌玩具商取消或延遲生產訂單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供應世界玩具市場70%以上的產品,世界經濟好壞與中國玩具產業息息相關。2019年中國玩具市場銷售概算為849.2億元人民幣,與2018年估算的680億元市場規模有較大提升(24.88%)。廣東是我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2019年廣東玩具出口215.09億美元,佔全國份額69.1%。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1-6月中國玩具出口連續負增長,1-2月同比下降25.7%,3月下降16.1%,4月下降13.5%,5月下降11.8%,6月下降9.1%,從數據看,情況有逐步好起來的趨勢。
據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介紹,年初為抗防疫情蔓延不少城市實施社區隔離,不少玩具企業一度「停擺」,但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緩解,4月開始國內玩具銷售率先顯現回暖態勢,兒童節前甚至出現銷售小高潮。值得關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玩具網上銷售增長迅速,積木拼插類玩具、玩偶、童車等產品在電商平臺上較為俏銷。國內的主流電商平臺「淘寶」「天貓」「京東」等,一季度玩具銷售數據明顯增長。「京東」得益於自身較強的產品投送能力,銷售同比上升55.2%。據廣東省玩具協會綜合研判,2019年玩具網上銷售佔比估算達35%,約為297億元人民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促使更多的民眾消費習慣改變,預計未來玩具網上銷售的佔比會進一步提高。」
短期看漲,長期卻並不樂觀。作為外向型產業,玩具產業受到的影響是很明顯的。記者了解到,不少玩具銷售商仍看空後市,3月全球疫情爆發嚴重的時候,國外57%的品牌玩具商取消或延遲生產訂單,國內自營出口玩具企業訂單大幅減少,導致中國不少玩具生產企業因訂單不足至今難以完全恢復正常運行。7月中旬,廣東省玩具協會按照國務院研究室要求進行企業經營狀況調研,半數以上受訪企業的生產訂單同比下降,幅度大多在30%以上。
千童星食品(深圳)有限公司的食玩產品主要出口到中東、歐洲地區。2月下旬復工後,因為內銷未恢復,人手也不足,千童星主要生產一些年前接的外貿訂單,然而隨著疫情蔓延,他們相繼收到了客戶要求訂單延期的通知。訂單只是延期還算比較好的情況,更嚴重的是訂單取消甚至沒有訂單。汕頭市澄海泰真玩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季表示,生產好的貨積壓庫存在澄海區很普遍。「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所有的外銷訂單都取消。已經生產好的貨,客戶不要了,就全都堆積在倉庫裡了。」
同業競爭趨向激烈更是讓玩具企業備受考驗。據統計,中國有出口紀錄的玩具企業2017年已達14573家,國內巨大的玩具消費潛力近年來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市場開拓,目前玩具反鬥城、哈姆雷斯(Hamleys)、樂高等世界知名玩具公司悉數到場。同業競爭持續加大,如簡單的積木,目前便有數個知名品牌企業開拓出數百款產品,而不知名企業生產的產品更多。去年開箱玩具(盲盒)熱銷後,不少企業紛紛跟進,市場一時供大於求,結果是企業的盈利水平許多都不理想,增產不增收的情況客觀存在。雖然2019年玩具市場需求較為旺盛,但奧飛娛樂、星輝娛樂、實豐文化、邦寶益智、高樂股份5家玩具上市公司中4家的玩具營收負增長,市場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突破:出口轉內銷,發力跨境電商
深圳國際玩具展「電商元素」突出
經濟下行將影響市場需求,貿易保護主義繼續抬頭……我國玩具產業未來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不少。如何打破困局,玩具企業積極尋找著突破口。
「玩具產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李卓明表示,疫情雖然令玩具市場需求在一定時期內萎縮,但玩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備的生活用品,企業只要開發出足夠創意的產品便能激發出市場需求。記者了解到,由於市場前景還不明朗,部分玩企表示今年對推新會相對保守。今年的新品還是授權玩具比較多,但越來越多企業入局教育玩具領域,尤其是STEAM玩具備受關注。
海外市場走不通,國內市場成為重點開拓的對象。廣州創漫圖玩具有限公司從事彩泥類玩具貼牌代工業務超過20年,該公司銷售總監黃永新介紹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們的訂單推遲了,到5月才逐步恢復生產。雖說他們已經在2016年開始拓展國內市場,但這部分訂單還不足以支撐企業的運轉。為了維持經營,創漫圖加緊對國內自主品牌的運營,以及國內OEM業務的拓展。「做國內市場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會有些客戶找來合作。還有一些跟電商客戶合作的OEM業務。」
跨境電商領域是玩企看重的一大發力點。疫情期間,傳統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亞馬遜、eBay、速賣通等的玩具銷售大幅增長,新型電商渠道諸如Youtube、臉書(facebook)、抖音、微信、微博朋友圈等也異軍突起,有企業通過網絡一分鐘就賣出1萬套積木。在各方面的助推下,包括玩具在內的多類商品跨境電商交易活躍。
李卓明表示,玩具傳統銷售渠道如商城、超市、批發市場等短期內受壓,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等網銷渠道則迅速填補空白,發展很快。深圳是我國電商和跨境電商產業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僅在深圳,跨境電商小賣家已經超過15萬家。本屆深圳國際玩具展一大特色就是「電商元素」非常突出,預計將有大批電商、跨境電商入場參觀採購,與數千玩具企業積極對接,激發產業潛能。
「中國玩具產業領先世界水平的優勢短期內不會改變!」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表示,中國玩具產業經過30多年發展,已經是世界最大玩具生產和出口國,供應世界玩具市場70%以上的玩具,形成了完善的玩具產業鏈配套:企業先進的生產技術、高素質的生產管理和技術工人等優勢。而產業鏈的形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因素聚合,縱觀有意發展玩具產業的東南亞地區國家,目前仍沒有一個有條件、有能力快速形成產業鏈去取代中國玩具製造業。他肯定地說,「相信中國玩具業一定可以成功升級轉型,突破以代工生產為主的限制,發展成為複合型現代化玩具製造業。」
圖片提供:廣東省玩具協會
讀創編輯姚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