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聰不聰明,主要看手!這些動作不會做,可能出大問題,快查!

2020-12-12 科學家庭育兒

前段時間,科大大收到了這麼一條留言:

據這位家長所說,她給娃試聽的一節關於精細動作的早教課,只是夾夾小球就花了100多,還不知道是否有用。

其實提到精細動作,很多家長都會感到陌生,它一般是指娃手和手指的動作,例如抓握、拿捏、翻書寫字等。

如果精細動作發展不好的話,直接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一篇有關精細動作發展的論文也曾指出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可以說:判斷一個娃聰不聰明,就看他精細動作發展得怎麼樣!

那麼今天,科大大(Id kexueyuer2012)就好好給大家說說,精細動作,到底如何訓練,幫你立省幾萬元

1

娃變笨、自卑,原因竟是TA!

要說這寶媽們一碰在一起,就會聊起自家娃的發育情況,尤其愛聊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情況。但對於寶寶的手部發展,卻很少有人提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科大大要在這給大家提個醒:各位家長千萬別小看這小小的手部動作,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發展不好,還會有以下危害!

1、最扎心:影響大腦發育、智商發展!

就拿十分常見的精細動作訓練方法之一,搭積木來說。

它在考驗寶寶手部抓取能力的同時,還會讓寶寶思考自己想要搭出的樣子。

比起在外面瘋玩一天,這項遊戲往往會消耗更多腦力,能讓娃越玩越聰明,對認知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影響娃的自理能力!

精細動作,直接決定著娃是否可以

自主進食、獨立穿衣等。等到以後上了小學,書法、繪畫的水平也和它息息相關。

想想看,如果娃一直得不到表揚,難免會產生落差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什麼都做不好。日子久了,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精細動作的發展這麼重要,那作為家長,要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發育正常呢?

跟科大大往下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自查!你的娃符合發展規律嗎?

為了幫寶爸媽們更好地評估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情況,科大大這裡整理了一份寶寶精細動作發展規律表。寶爸媽們可以根據娃的年齡對號入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如果對照後感覺自家娃發育慢了,先不要太擔心。寶寶

大運動

發育正常的情況下,可能只是精細動作沒有得到充足的訓練,那麼家長只要加強訓練就可以了。

但如果出現了以下幾種異常情況,科大大建議你,一定要儘早去醫院找專業的兒科醫生檢查!

因為它可能預示著寶寶大腦損傷、發育遲緩、自閉症或者視力方面出現了問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我們該如何訓練娃的精細動作呢?

首先,家長一定先自查有沒有這兩個習慣,它會阻礙娃的手部發展!

1、追著娃餵飯

因為寶寶在自己吃飯的過程中可以很好鍛鍊手部抓取能力,對發展精細動作有很大幫助。所以當發現寶寶用手抓飯「玩」,或者用不好勺子的時候,家長都先別著急阻止。

2、什麼都不讓娃幹

有時候家長覺得有些東西太危險或者太髒,就什麼都不讓娃碰,甚至包辦了一切,但這也剝奪了寶寶用雙手感知世界的機會。

那接下來,就是本文最值錢的部分!

看之前別忘來個轉發,不僅自己省錢,也要讓親朋好友也省了這份錢!

3

抓住黃金期,分年齡訓練!

俗話說得好,不分年齡就提訓練方法的都是耍流氓!

訓練的前提是要符合寶寶的年齡、能力,那麼科大大根據寶寶不同的階段,分別整理了一些訓練方法,寶爸媽們自行對照哦!

① 1歲前

這期間是手部發展的關鍵黃金期,不同的月齡都有不同的特點。

所以科大大下面會按月,詳細地給大家說說要怎麼做:

1~2個月

在寶寶醒著的時候,可以輕輕幫寶寶鬆開緊握的小手,通過按摩來刺激手掌心。

3~4個月

準備毛絨玩具、塑料、羽毛等不同材質的物品,讓寶寶去觸摸並鼓勵寶寶抓取。

5~7個月

給寶寶一些書籍,讓他鍛鍊翻頁的能力。同時輔食中添加一些手指食物。

8~12個月

訓練寶寶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小物件,也就是。並且這期間可以開始引導寶寶使用勺子,自主吃飯了。

除此之外,科大大再推薦幾個這階段寶寶在家就可以完成的小遊戲: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接下來,就是1歲後的寶寶了。

② 1-2歲:

引導寶寶玩積木搭高樓、翻書、拿捏物品等遊戲。

③ 2-3歲:

除了以上的遊戲,可以陪孩子進行串珠、夾豆子、摺紙等活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④ 3歲以後

等到3歲以後,家長們就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興趣,選擇他喜歡的活動。

比如帶著孩子進行剪紙、做手工,以及一些益智類的遊戲活動,如陶藝、比賽繫鞋帶、拼圖等等。

最後,記住任何時候,家長都可以充分利用家庭這個天然練習場!

吃飯前讓寶寶擺好碗筷,洗好衣服後讓寶寶分類,吃麵包時讓寶寶幫忙塗果醬等等都可以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總而言之一句話,別讓寶寶的小胖手閒著!

最後科大大想說:

不要因為怕髒怕亂,就阻止寶寶亂扔、亂摸、亂碰。

請在他對周圍最好奇的年齡,陪他一起,用他的雙手,一點點探索整個世界。

相關焦點

  • 娃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了,這些動作不會做,可能出大問題
    只要是正在做幹預的家長應該沒有不知道「精細」這個詞的,有些家長跟我們說之前在早教機構一節精細課只是夾夾小球就花了一百多,都不知道管不管用。其實說起精細動作,還有很多家長不了解,通俗一些來說的話,就是指孩子手和手指的動作,比如抓、握、拿、捏、夾等等。
  • 李玫瑾教授:娃聰不聰明,從他的「手部」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important}導讀:孩子到底聰不聰明,這對於家長來說是一件極為關心的事情,因為聰明的孩子在成長中總能比他人領先更多,做事情也會更容易上手一些。但孩子到底聰不聰明,卻是一個很難判斷的標準,有時候還要看孩子上學之後的表現才能評判一二。
  • 寶寶聰不聰明,從小手就能看出,有這4個特點的娃智商不會低
    比如說,家長們可以多觀察下寶寶的手部動作,靈活的小手可是寶寶們智商高的特徵表現之一。一、有這4個特點的娃智商不會低很多明星在生娃後都喜歡拿寶寶的小手拍照,一家人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的照片也成了新生兒擺拍的標配姿勢。通常,小傢伙們的小手都呈自然握拳的姿勢,這讓他們看起來更加萌萌的。不過也有一些明星父母希望寶寶能夠擺出比較「特別」的手勢。
  • 孩子以後聰不聰明,看他手部發育就有跡可循,不用等娃長大
    從小就會帶孩子去看各種中醫,去某些機構幫孩子做檢測,甚至還找人看相。我們能夠理解父母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情,但是判斷孩子智商發育良好與否,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手。許多家長都會忽視孩子的手,其實手部的變化大有講究。高智商的表現都在手上得以體現!正所謂手腦相通,我們的手能夠完成許多高級的動作。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手的幫助,各種困難就會浮現出來。每當大腦發出指令,手都能快速跟上,從而完成高效工作。因此,這裡注重的手部發育可不是手相、紋理這些迷信的東西。
  • 李玫瑾教授:寶寶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有一次她在孩子智力有關的講座上說了這樣一句話:「寶寶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了,父母就看他手上有沒有這些表現。,大多數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小時候總喜歡自己拆東西或者做一些有趣的小玩具。就比如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就有很強的動手能力,雖然成績是班級的最後一名,但是就憑藉著自己聰明的智慧,發明出了造福人類的電燈。
  • 李玫瑾:孩子未來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孩子的智商還是停止不前,其實我們做這些功課都是無用功。其實孩子未來能不能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來,不用非要等到她長大。李玫瑾教授在演講的時候也說過這樣的問題:孩子未來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的出來,何必等大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過一個節目,這個節目叫《最強大腦》看了這個節目伊媽唯一的感受就是,智商被碾壓啊,很多人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就感覺到人與人的差距還是有這麼大。很多人覺得聰不聰明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表現出來的,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在嬰兒時期就會有所體現,在加上後天刻意引導,那麼你的孩子在以後一定會有一番成就那麼寶寶聰明的表現有哪些呢?
  • 寶寶將來聰不聰明,從一雙小手就能看出來,以下小信號家長別錯過
    一切還要從寶寶那雙小手說起。事實上,寶寶將來聰不聰明,從他的一雙小手就能看出來,只不過有些小信號太過微弱,讓很多家長不小心錯過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寶寶的小手對於智商的重要性,主要與精細動作有關。比起大運動,手部的精細動作就成了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卻不知道精細動作恰是寶寶智商最直觀的體現之一,因為寶寶的小手上密布著敏感的神經,當手部動作越靈活,代表寶寶的探索能力越強,而探索能力則是寶寶心理發展和社交能力雙管齊下的結果。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都有哪些智商上的預兆呢?
  • 娃聰不聰明,幼時睡覺就初見端倪,四大表現多數為「天生」高智商
    也不需要查血型、稱體重,從孩子睡覺時的四個「特殊」舉動就能看出來。娃聰不聰明,幼時睡覺就初見端倪,四大表現多數為「天生」高智商1)「大」字型睡姿心理學家曾做過研究,發現不同的睡姿暗示了不同人的性格特點:手腳蜷縮著睡覺的人缺乏安全感
  • 李玫瑾經驗分享:孩子以後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不用等他長大
    相信很多父母都懷抱著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可以是個高智商的聰明孩子。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會想著用盡一切辦法鍛鍊孩子的智商。殊不知,他們找到的這些方法毫無根據可言。
  • 李玫瑾教授直言:寶寶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必等長大
    說到李玫瑾,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她對教育有著獨特的見解,曾直言:寶寶聰不聰明,從&34;就能看出來因為手和腦部是相通的,大腦負責想像,而手就可以負責表達。因此如果寶寶手部有這些特徵的話,說明他們的大腦發育非常不錯,長大之後肯定會很聰明。
  • 娃聰不聰明,看1歲的時候有沒有這4個表現,全中說明很天才
    導讀:娃聰不聰明,看1歲的時候有沒有這4個表現,全中說明很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聰不聰明,看1歲的時候有沒有這4個表現,全中說明很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手上有這樣信號的孩子更聰明
    文/小朵朵說育兒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見到這個孩子就感覺這個孩子很聰明,對比之下就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很笨,還有孩子愛說話,就很討人喜歡,對比之下自家孩子就會感覺很木訥,但是寶寶聰不聰明並不是從性格表現出來的,判斷寶寶聰不聰明還是需要找到科學方法。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得出來,何必等大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過一個節目,這個節目叫《最強大腦》看了這個節目唯一的感受就是,智商被碾壓啊,很多人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就感覺到人與人的差距還是有這麼大。很多觀眾都以為他們是通過後天練習才培養這樣的智商,可是通過節目組對他們的採訪發現,他們普遍表達出來的一個意識就是,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吃力,感覺什麼事情都是很簡單,很多我們覺得很難的東西,別人自然而然的就會了,說白了,就是比我們聰明很多人覺得聰不聰明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表現出來的,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在嬰兒時期就會有所體現,在加上後天刻意引導
  • 寶寶以後聰不聰明,看他手部發育就知道,高智商的表現都在手上
    導讀:寶寶以後聰不聰明,看他手部發育就知道,高智商的表現都在手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以後聰不聰明,看他手部發育就知道,高智商的表現都在手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腦發育好的孩子,他們的「手」通常有這些特徵
    怎麼看一個小孩子,長大後聰不聰明呢?小鬥出生後,媽媽細心照料。可媽媽發現,這孩子不哭不鬧,跟正常娃比起來,也太安靜了吧?媽媽很擔心,生怕這寶貝有問題。婆婆知道兒媳婦的擔心,卻安慰道:「別怕,這孩子不光沒問題,將來還會很聰明呢!」婆婆跟兒媳婦講:別看這娃安靜內向,不愛哭鬧。但是啊,娃的小手可沒閒著,他一直在抓啊、摸啊,這就證明這娃很聰明。
  • 還為孩子做智力測試嗎?李玫瑾指出,看他的「手」就知道聰不聰明
    還為孩子做智力測試嗎?李玫瑾指出,看他的「手」就知道聰不聰明 現如今孩子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各個家庭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畢竟孩子的教育質量是否到位直接關係著孩子的未來人生發展,因此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也是不遺餘力花費重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成為一個有前途的人。
  • 寶寶聰不聰明,從這些方面就能看出來,3歲前見智商高低
    有娃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的孩子天生慧根、才華卓越,成為「小天才」,可是你知道嗎,其實孩子聰明不聰明,智商高低,從小通過這些方面就能看出來。一、小寶寶拳頭打開早、手指靈活,說明大腦發育好。由於嬰幼兒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當中,手掌上神經元佔比較大,所以隨著大腦皮層發育完善,寶寶的小手會慢慢打開。研究數據顯示,拳頭打開早的寶寶,智力水平往往也更高。此外,這類寶寶手指往往更加靈活,手部精細動作掌握得更快、更早,而小手的活動反過來又能促進神經系統成熟,大腦皮層中樞發育程度更深,寶寶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發育都得到提升,寶寶越聰明。
  • 寶寶聰不聰明,從他的小手就能看出,尤其是在這4個年齡段
    大多數寶爸寶媽們看孩子智商發育的怎麼樣,都喜歡去看孩子面部的一些表情變化。根據孩子的各種表情以及動作,來判斷孩子的是否正常成長發育、以及聰不聰明。其實大多數寶爸寶媽們不知道的是,孩子聰不聰明,從孩子的小手就可以看出來。
  • 寶寶「7滾8爬」不稀奇,能做這3小動作才是真聰明,你娃會幾個
    寶媽A:「孩子身體怎麼樣主要看發育,人家都說7滾8爬,我兒子7個多月就能爬,小腿倒騰可快了,沒多大會兒就能從床頭爬到床尾,將來一定很健康。」寶媽B:「那你們家孩子發育確實不錯,我還聽說啊,孩子發育快,腦袋也聰明,你們家這種情況,孩子以後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