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湯魚火鍋
特點:
「老湯魚火鍋」是結合川菜和粵菜烹調方法創製而成的一種半滷半涮的火鍋。它集中了南北火鍋的優點,具有湯料濃淡相宜、醬香濃鬱、回味悠長、營養滋補等特點。「老湯魚火鍋」先採用粵菜中小火煲靚湯的方法,煲出一鍋營養滋補的老湯後,再用川菜的調味方法調製出紅油、蒜泥、麻醬、魚香等味。
然後涮燙和蘸食各種葷素原料。
燙食的原料:
「老湯魚火鍋」燙食的原料以淡水魚類為主,如鯽魚、鯉魚、草魚、桂魚等;燙食的葷類原料有羊肉、毛肚、黃喉、鴨腸、鵝掌等;燙食的素菜有生菜、油麥菜、豌豆苗、白菜、土豆、粉絲等。此外,還可燙食其它海鮮原料。其方法是,先燙食魚類原料,再燙食葷類原料,最後燙食素菜。
調製味碟
紅油味碟:將蔥花、香菜末、熟芝麻、精鹽、白糖、紅油等調勻即成。
蒜泥味碟:將蒜泥、精鹽、香油、熟芝麻等調勻即成。
麻醬味碟:將芝麻醬、豆腐乳、韭菜花、香菜末、蝦油等調勻即成。
魚香味碟:將泡辣椒茸、豆瓣醬茸、姜米、蒜米下鍋後,用少許油炒香,再調入白糖、醋、蔥花即成。
此外,還可以將火鍋底料中的湯汁舀出,調入精鹽、味精,製成原湯味碟。
製作方法:
(1)熬製老湯
原料:豬棒子骨2500克、老母雞1只、老鴨1只、豬肘1個、火腿250克、比目魚500克、生薑30克、大蔥100克、料酒250克、八角10克、三柰5克、桂皮5克、小茴香5克、草果3克、砂仁3克、豆蔻3克、紫蘇3克、良姜5克、香草5克、排草3克、茯苓5克、香葉10片
製法:
1、豬棒子骨洗淨敲破;老雞宰殺後治淨(留下雞雜作它用);老鴨宰殺後治淨(留下鴨雜作它用);豬肘刮洗淨;火腿、比目魚分別洗淨。然後將豬棒子骨、老母雞、老鴨、豬肘、火腿、比目魚等投入沸水鍋中焯一水,撈出;生薑拍破;大蔥挽結;另將八角,三柰、桂皮、小茴香、草果、砂仁、豆蔻、紫蘇、良姜、香草、排草、茯苓、香葉一起裝入紗布袋中,製成香料包。
2、將豬棒子骨、老母雞、老鴨、豬肘、火腿、比目魚放入不鏽鋼桶中,摻入清水,加入生薑和大蔥,用大火燒沸後,撇淨浮沫,再加入料酒,放入香料包,轉用小火慢熬4~5小時,最後打去所有料渣即得老湯。
(2)老湯熬好以後要調味,老湯調味:
原料:海鮮醬100克、蠔油100克、魚露50克、花雕酒150克、玫瑰露酒50克、生抽100克、老抽50克、美極鮮醬油50克、冰糖100克、精鹽、化豬油、雞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化豬油、雞油燒熱,下入冰糖熬化,放入海鮮醬和蠔油炒散,接著調入精鹽、魚露、花雕酒、玫瑰露酒、生抽、老抽和美極鮮醬油,稍熬後起鍋倒入裝有老湯的不鏽鋼桶內,再上火熬約半小時,即成。
(3)老湯調好味後,便可製作「老湯魚火鍋」底料了,製作火鍋底料:
原料:薑片10克、油炸蒜子20克、蔥節50克、淮山藥3克、白芷2克、鮮靈芝片3克、桂圓5克、紅棗6枚、枸杞3克、熟芝麻3克、調好味的老湯1500克
製法:
將上述原料一起放入砂鍋內,隨酒精爐上桌點燃即成。
[注]「老湯魚火鍋」底料中還可以加入特製紅油。即製成「紅油老湯魚火鍋」底料。
兩款酸菜魚火鍋配方解析
一號配方解析
酸菜魚火鍋源於重慶,魚與泡酸菜同烹,以其獨特的風味,風靡神州大地。
鍋底配方:
主料:鮮活草魚1 000克,泡青菜梗200克。
調助料:蔥段20克,薑片15克,蒜片10克,野山椒100克,精鹽5克,胡椒粉5克,料酒20克,蛋清澱粉漿25克,雞精5克,味精3克,豬骨鮮湯1000克,豬化油200克。
豬骨鮮湯:
特點:色澤乳白,湯稠味鮮。
原料組成配方(以製作直徑為50釐米,高度為50釐米的湯桶一桶為例):
主料:豬棒骨15千克。
輔料:老母雞1500克,老母鴨2000克,豬肘2000克,豬肚1000克。
調助料:老薑300克,大蔥500克,白胡椒3克,料酒500克。
製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將雞、鴨宰殺後剖腹,治淨。豬肘、豬肚刮洗至淨。豬棒骨洗淨,敲破。將豬棒骨、老母雞、肥鴨、豬肘、豬肚入沸水鍋中汆一水,取出用清水衝洗,瀝淨水。老薑拍破,大蔥挽結。
(2)鮮湯熬製:將豬棒骨、老母雞、老母鴨、豬肘、豬肚、老薑、大蔥、白胡椒、料酒入湯桶中,注入清水,旺火燒沸,撇淨浮沫,用中火熬至湯色乳白、鮮香味濃時即可。
適用範圍:多用於製作白味、雞、鴨、魚等火鍋,以及不喜食牛肉味食客使用的火鍋。
技術揭秘:清水須一次性加夠,中途不加水。水不宜摻得太滿,以免沸後溢鍋。需旺火或中火熬製,小火熬製湯色不白。
特薦燙食原料(5人食用):白肉片150克,肉丸子150克,酥肉150克,火腿腸150克,腦花1副,午餐肉200克,金針菇150克,鮮香菇150克,豆腐皮100克,藕200克,白菜心200克,青筍尖150克
特薦味碟:香油蒜泥味碟;香油蒜泥味碟;
特點:鹹鮮味醇,蒜香濃鬱熟。
原料組成配方(以5份為例):
主要調味原料:大蒜 20克。
輔助調味原料:精鹽2克,味精3克,熟芝麻5克,香油350克。
製作程序:
(1)烹前工作:大蒜去蒂、去皮、去斑點,洗淨,晾乾表皮水分,入砂缽中搗成泥狀。
(2)味碟調製:蒜泥均勻入5個專用碟中,調入精鹽、味精,舀入香油,撒上熟芝麻即可。
適用範圍:麻辣火鍋、全牛油火鍋、鴛鴦火鍋等。
技術揭秘:以選蒜香濃鬱的紫皮種蒜為佳。蒜須搗成泥狀,不能是顆粒狀,以使蒜味濃鬱。
鍋底製作程序:
(1)烹前工作:草魚去鱗、鰓、內臟,清洗乾淨,魚頭從中對剖,魚肉斜片成長約6釐米、厚約0.2釐米的片,魚骨斬成塊。魚頭、魚骨、魚肉加適量精鹽、料酒、胡椒粉、蛋清澱粉漿勻、碼味。泡青菜梗切成片。野山椒去蒂,剁成顆粒狀。
(2)鍋底製作:鍋置中火上,加豬化油燒至四成油溫,下蔥段、薑片、蒜片、泡青菜、野山椒炒香,摻入鮮湯,調入精鹽、料酒、胡椒粉,放魚頭、魚骨,熬出味後將魚片抖散入鍋中,燒至剛熟,加雞精、味精起鍋人盆中,鍋底即製成。
食用方法:鍋底置爐具上,不點火,味碟上桌,攪勻,鍋內食物蘸碟而食,食完後點火,燙食原料經加工後分別整齊入盤,圍在鍋的四周,汤滷燒沸後,入鍋涮燙,熟後蘸碟而食。
技術揭秘:
1、魚片須大而薄,煮至剛熟即可。
2、野山椒、泡青菜梗須炒香,以利酸香鮮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