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裡長胎兒!西南醫院成功進行世界首例腹腔鏡下終止脾臟妊娠手術

2020-12-25 中國軍網

本報訊(通訊員 何雷 王吟雪)7月15日16點30分左右,在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正在進行一次緊急手術,肝膽科和婦產科正緊密合作,為一位十分罕見的宮外孕患者進行部分脾臟切除手術。在切除的一半脾臟裡,一個嬰兒已發育約有3個月大小,肉眼可見清晰的頭、臉、鼻子、眼睛、四肢等。

「我佩服他頑強的生命力,但我們只有通過藥物和手術結束這次『異位』妊娠。」手術的主刀醫生,西南醫院肝膽外科李建偉副教授說,如果任由受精卵持續發育長大,會很快把母親的脾臟完全「頂」破、從而造成大出血。

女子發現有喜了 但檢查卻沒找到胎兒

今年30歲的王婷(化名)家住重慶市巴南區,她平時身體一直不錯,和丈夫之間感情很好,前些年第一個孩子的健康出生也讓整個家庭充滿喜氣。

意外開始於6月初,王婷的例假沒有如期而至。6月15日一大早,她在藥店買了驗孕棒自行驗證,結果提示她懷孕了。隨即,她前往西南醫院就是否懷孕進行確診檢查。當天抽血結果顯示她有明顯受孕跡象,但盆底彩超未發現子宮內有受精卵。

「當時由於才檢查出『懷孕』,因為受孕時間太短,醫生按照常理推斷覺得可能是受精卵還沒發育,所以B超顯示不出來。」王婷說,醫生告訴她應該是懷孕了,然後請過10天再複查B超等檢查,確認胎兒情況。

6月26日,王婷選擇就近到了另一家醫院進行產檢,儘管抽血結果仍然顯示她處於懷孕狀態,但複查B超仍然沒有在子宮及其常見出現宮外孕的盆腔內發現胎兒蹤跡。該院醫生推斷,有可能受精卵沒有正常在子宮內著床發育,已經意外掉落、流產,未確保沒有意外,建議她再過幾天再去醫院複查。

但6月30日和7月11日,王婷兩次去該醫院複查,抽血指標仍然顯示她處於懷孕狀態,但腹部B超仍然未發現胎兒。該院醫生懷疑王婷並不是懷孕,而可能是患滋養細胞腫瘤,從而造成抽血結果顯示懷孕,建議她住院全面檢查、確診。

意外轉折!胎兒竟然長在脾臟上

7月12日,擔心自己患「癌」(滋養細胞腫瘤是惡性腫瘤,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癌症)的王婷在家人陪伴下,前往另外一家醫院檢查,想再次檢查、確診。

該院的B超醫生再次檢查子宮及其盆腔,仍然沒有發現胎兒。但那位醫生的「多嘴囉嗦」扭轉了結局。如果沒有他較早的發現了王婷的異位宮外孕,或許只有等到脾臟被胎兒長大頂破裂的時候,才可能發現胎兒長到了脾臟上去。

「想非常感謝那位做B超醫師,他當時檢查時候反覆說,怎麼可能,怎麼可能,要不我給你檢查一下其他部位吧!」王婷回憶說,那位醫生說,儘管沒發現胎兒,但抽血結果顯示應該有啊,是不是非常非常意外到其他地方去了。他在檢查過程中和王婷溝通,希望她增加一項檢查項目,看看身體其他臟器器官,或許會有意外發現。

王婷同意了該B超醫師的意見,增加了肝膽胰脾腎超聲檢查項目。隨後,脾臟部位,一個活生生的胎兒被發現。

相關焦點

  • 一孕婦脾臟裡長胎兒 成功為其實施妊娠終止手術
    一孕婦脾臟裡長胎兒 成功為其實施妊娠終止手術 原標題:   央廣網重慶7月19日消息(記者陳鵬)7月15日16點30分左右,在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正在進行一次緊急手術,肝膽科和婦產科正緊密合作,為一位十分罕見的宮外孕患者進行部分脾臟切除手術
  • 曲靖市一院完成首例小兒腹腔鏡脾臟切除術
    掌上曲靖訊 近日,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小兒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9歲兒童實施腹腔鏡脾臟切除術。據市一院兒外科主治醫師陸觀介紹,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創傷小,住院時間短,其原理是在患兒腹部開3到4個小孔。
  • 26歲姑娘肚子長了10釐米大腫瘤!高難度手術切除病灶留住脾臟
    為了儘可能保障女孩的脾臟功能,醫院為她行了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Kimura法切除術,術後6天女孩順利出院。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肝膽外科成功為一名26歲女孩兒施行了完全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腫瘤切除術(LSPDP),這一手術屬於肝膽外科領域的高難度手術,術後當天患者下床活動,6天後順利出院。
  • 3D腹腔鏡手術中引進智慧機器人臂輔助
    去年,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脾甲狀腺外科成功完成佛山地區首例智慧機器人臂輔助3D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智慧機器人臂的使用,意味著順德地區臨床智慧機器人時代已來臨。藉助高新醫學手術儀器和設備,肝膽脾甲狀腺外科完成了多例高難度的腹腔鏡手術,其高超技術也得到同行的高度認同。
  • 十歲女孩腹腔長4個脾臟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7月21日訊 4小時緊張手術,僅僅通過4個直徑1cm的孔洞醫生就將十歲女孩腹腔內4個脾臟全部切除。昨天,一場特殊的腹腔鏡下「遺傳球」脾切除術在淄博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完成,為患兒切下的脾臟足足有4斤沉。目前,患兒恢復恢復良好,已經轉至普通病房。
  • 脾臟腫大可引發牙齦出血
    最近,他因腹部飽脹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原來是患上了巨脾症,正常的脾臟只有拳頭大小,而他的脾臟長到了30cm,脾臟腫大導致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所以他才會經常牙齦出血。這幾年,張先生每天刷牙時牙齦總是出血,有時無緣無故也會出血,以為只是上火引起的,一直沒有理會。近半年,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肚子越來越大,很容易有飽脹感,吃一點東西就飽了。
  • 南華附一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首例腹腔鏡超聲引導下肝癌微波消融術
    紅網時刻衡陽1月8日訊(通訊員 唐衛平)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陳國棟主任團隊成功實施區域內首例腹腔鏡超聲引導下肝S8段微小肝癌微波消融術。術後,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術後6小時即恢復飲食,術後第3天,患者康復出院。
  • 十歲女孩腹腔長4個脾臟 4小時微創小切口手術全部切除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7月21日訊 4小時緊張手術,僅僅通過4個直徑1cm的孔洞醫生就將十歲女孩腹腔內4個脾臟全部切除。昨天,一場特殊的腹腔鏡下「遺傳球」脾切除術在淄博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完成,為患兒切下的脾臟足足有4斤重。目前,患兒恢復恢復良好,已經轉至普通病房。
  • 10歲女童身患罕見病,脾臟重達兩公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偉宏 通訊員 宋天印 張濤昨日,淄博市婦幼保健院開展了一場特殊的手術,手術中的患兒是一名十歲女孩,叫盼盼(化名),與正常孩子不同,從出生那天開始,盼盼便長有一主三副四個脾臟,不僅如此,因為身患極其罕見的「遺傳球」疾病,讓媛媛一直飽受折磨。
  • 女子確診罕見「肝臟妊娠」 懷孕14周胎兒長在肝臟裡
    把寶寶懷到了肝裡,成了名副其實的「心肝寶貝」。  如此罕見的情況,當地醫院搞不定,將該女子轉到自治區人民醫院。經抽血化驗、B超、CT、MRI等檢查後,她被確診為世界上極其罕見的「肝臟妊娠」。據2015年國際上最新的英文文獻報導,過去60年裡,此類病例全球僅報導22例,其中我國報導過6例。  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趙仁峰介紹,該女子的情況是「罕見中的罕見」。
  • 華西醫院完成國內首例全腹腔鏡下活體右半供肝切取移植術
    2015年10月14日,經過較長時間的前期準備,華西醫院在普外科主任李波教授主持下,肝臟外科及肝移植中心魏永剛副教授與肝膽胰微創中心李宏宇主治醫師成功完成我國首例全腹腔鏡下活體右半供肝切取的成人活體肝移植。
  • 湖南首例全腹腔鏡下巨脾切除聯合膽囊切除手術在湘雅醫院完成
    &nbsp&nbsp&nbsp&nbsp紅網長沙1月30日訊(通訊員 黃辣 曹明)近日,湘雅醫院肝膽腸外科傳來喜訊:一月前,該科腹腔鏡微創外科專家彭健教授主刀完成的極高難度的完全腹腔鏡下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性巨脾聯合肝中葉肝癌切除患者,返院複查,腹部CT掃描未見腫瘤殘留及復發、再發、轉移徵象,肝功能
  • 翻「山」越「嶺」拿下「隱秘角落」腫瘤,為年輕女孩兒保住脾臟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肝膽外科成功為一名26歲女孩兒施行了完全腹腔鏡下保留脾臟的胰體尾腫瘤切除術(LSPDP),這一手術屬於肝膽外科領域的高難度手術,術後當天患者下床活動,6天後順利出院。5月31日,來到醫院就診,並收入院。病人腹部CT提示胰腺體尾部直徑10cm大小囊實性腫物,與脾門和脾血管關係密切,初步診斷為胰體尾囊腺瘤可能性較大,需要行手術切除。
  • 新洲男子牙齦老出血以為上火 原是脾臟腫大超常人20倍
    記者 胡勇 通訊員 劉姍姍 阮喆48歲的張先生牙齦老是出血,以為是上火,最近他因為腹部飽脹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原來是患上了巨脾症,正常的脾臟只有拳頭大小,而他的脾臟長到30釐米,脾臟腫大導致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所以他才會經常牙齦出血
  • 獨家:青島首例腹腔鏡下宮頸環扎術患者順利分娩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記者從青島市婦兒醫院了解到,近日,青島市首例接受了腹腔鏡下宮頸環扎術的延女士在醫院順利分娩,通過剖宮產下一個健康的男嬰。醫生表示,如果沒有這項尖端技術,她恐怕就沒有 機會當媽媽了。
  • 市三院普外科實現市屬醫院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零突破!
    近日,西安市第三醫院普外科二病區(肝膽胰脾外科)完成高難度手術!完成市屬醫院首例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LPD)微創技術再創新高。從開放的胰十二指腸切除(PD)跨越到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LPD),是西安市第三醫院普外科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手術 肚臍小孔來完成名山區人民醫院開展首例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
    四川新聞網消息近日,一名年輕女士因異位妊娠在名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就診,主管醫生李雅玲為其成功實施醫院首例經臍單孔腹腔鏡患側輸卵管切除術,沿肚臍作一笑臉型小切口,為瘢痕穿上一件美麗的「隱形衣」,開啟了區人民醫院婦科微創手術的新時代。
  • 病人做胰腺手術脾臟被切除 整個過程毫不知情
    做胰腺手術 病人毫不知情被切除脾臟  「我做的是胰腺手術,醫生卻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我的脾臟切除了。我作為一名患者,知情權何在?」從法院走出來的王某心情沉重,為了治療慢性胰腺炎,他失去了脾臟。昨日(2月25日),這起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在五華區法院正式立案。
  • 第一人民醫院完成首例腹腔鏡下子宮+雙附件全切術
    近日,泰安第一人民醫院婦產二科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下子宮+雙附件全切術。手術是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婦一科主任、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一科第一主任曹章指導下,婦產二科主任趙豔紅帶領團隊實施的,這是泰安第一人民醫院與中心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以來的又一重大突破。
  • 一度被下病危通知書 「小黃人」切掉3公斤脾臟
    一度被下病危通知書的潘斌,沒想過自己還能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他和家人都很高興,說出院後要做面錦旗送給市海滄醫院的醫護們,謝謝他們幫助自己在30歲時開啟新人生。  曾被下病危通知 出院2天又有所好轉  今年8月中旬,家人接回在泉州被下病危通知書的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