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考不好,總以粗心為藉口?大錯特錯,根本原因是這幾點...

2020-09-06 江陰琳老師



很多家庭一定有這樣的現象,明明自己家的孩子很努力,很認真的學習,但是考試成績就是不好。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出在哪裡,一句粗心了事。家長無從下手,感到十分的挫敗,只能說下次注意。這種現象很常見,林老師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每次考不好,都說自己是粗心看錯了。但真的是這樣嗎?一次粗心,林老師不會說他什麼。兩次粗心,林老師會讓他注意。但第三次粗心呢?真的僅僅是粗心?還是根本不會?


如果每次考不好,都把錯誤歸咎於粗心。找不到錯誤的真正原因,你將永遠無法進步。大家想想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找不到原因,就無法解決。解決不了,就繼續犯錯。久而久之形成惡循環,成績怎麼上的去呢?


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要養成好的習慣。看到做錯的題目,我們不能一帶而過,訂正完就結束了。要問問自己,是哪方面沒有做對。是審題出了問題?是計算出了問題?還是根本就是概念不清楚?


其實,要林老師說,考試失誤的主要原因還是練習的太少,熟練度不高,準確度自然而然的就不高。所以說,考試根本沒有粗心這一說法,我們要透過「粗心」看本質。那孩子粗心的本質原因是什麼呢?



勤能補拙,多加練習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包括林老師也遇到過這種現象。老師上課講過的知識點,你問他聽懂了沒,學生點點頭,但是要做的時候就做不出來。你以為你會了,其實你就只是學了個皮毛。


有位老師做了一個實驗,找了兩位剛學完一次函數的同學。經過初步測試,同學A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為98%,同學B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為60%。然後,這位老師給同學B專門練習這個知識點,同學A則不做幹擾。2個星期後,再次對這兩位同學測試。結果如大家所料,同學A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降到了50%,同學B則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上升到95%。

這個實驗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就算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老師一講就會。但是你不練習,結果就像沒學一樣。同理,你可能在剛開始學的時候,沒有完全搞懂。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刷題,也不比別人差。


林老師在這裡強調一下,刷題也是需要技巧的,不是說隨便刷刷就有用。實驗證明,對於一個知識點,至少要做6次以上同類型的題目,並且每次都要有思考和反思的過程,才會熟悉並產生記憶。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同學刷題能刷出好成績,有些同學卻沒什麼效果的原因。

學習習慣是一大重要因素

很多同學的學習習慣十分不好,做的時候不專心,東張西望。不打草稿,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完總是忘記檢查,直接就交作業了。這些都是學習習慣不好的表現,可怕的是有些同學還不以為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 審題:

在做題目的時候,要仔細讀題。一邊讀,一邊思考,並且把有用的信息記載下來,做題的時候就能正確的運用已知條件了。這樣一來,還會不小心看錯題目了嗎?

  • 合理規劃草稿紙:

在考場中,有些同學的草稿紙整整齊齊,題目的解題思路一目了然。有些同學的草稿紙就真的是草稿,東一塊,西一塊。到了要檢查的時候,找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林老師不是說要同學們一定要寫的工工整整,起碼有條不紊吧。這樣在檢查的時候,也能方便點,不用翻來覆去,找不到位置。

  • 檢查:

做完題目一定要檢查一遍,不要對自己太過自信。在檢查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一些審題出錯,計算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還可以多拿個幾分,省的老是以粗心為藉口。這個時候,整齊的草稿紙就發揮了作用,檢查起來一清二楚。



一錯再錯要不得,善用錯題本

很多同學在做錯題本上的題目時,看到錯題大眼瞪小眼,完全沒有印象,就跟沒做過一樣。這說明在訂正的時候,沒有搞清楚原因。有些同學會重新梳理一遍問題,查漏補缺。而有些同學,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試卷抄一遍就結束了。

這就失去了整理錯題的意義,下次遇到,還是一頭霧水。如果你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出錯的原因找到,並且解決掉,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還要學會善用錯題本。把題目分門別類,定期去做一做,看看自己有沒有遺留的問題。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有疑問,請後臺私信林老師,隨時歡迎!


相關焦點

  • 考試考不好,總以粗心為藉口?大錯特錯,根本原因是這幾點……
    每次考不好,都說自己是粗心看錯了。但真的是這樣嗎?一次粗心,林老師不會說他什麼。兩次粗心,林老師會讓他注意。但第三次粗心呢?真的僅僅是粗心?還是根本不會?如果每次考不好,都把錯誤歸咎於粗心。找不到錯誤的真正原因,你將永遠無法進步。大家想想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找不到原因,就無法解決。
  • 拆穿教育最大的騙局:考試根本沒有粗心、馬虎這回事!
    >孩子和父母自我安慰的藉口很多同學在考試成績出來後,總難免要感嘆:「這個題我會做,考試有一步計算錯了!」……很多同學在發現自己計算錯誤後,往往以「粗心」為由原諒自己,為自己開脫。並且還在心裡有意無意地把因這種原因被扣掉的分加上去,心裡想著我的水平應該是多少多少分。不僅是孩子,很多家長也喜歡拿粗心來安慰自己。
  • 北大學霸告誡父母:別讓孩子拿「粗心」當藉口!
    文/王老師的教育觀王老師有話說:粗心,是孩子安慰自己的藉口,也經常被家長用來安慰考砸的孩子。北大學霸在一次演講中,談到父母對她從小的教育,其中涉及到關於」粗心「的點。01、為什麼大家都願意用「粗心」當藉口呢?其實,成績不好的同學,反倒不會用「粗心」的藉口。
  • 初中生成績不好,根本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積懶成笨」(附提升建議,轉給孩子)
    來源:教師E家(ID:edu589)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考試考差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本來會做的,一不小心做錯了」。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所有家長看看並轉給自己的孩子。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1.
  • 數學考試粗心,是藉口還是理由?怎樣快速解決這個問題?
    最近很多學校的同學都進行了這學期的第一次考試——月考,老唐的私信裡面簡直成了一個喊冤衙門。差不多都是以下這些情況,老唐給大家還原一下。「冤枉啊,真的是沒看到啊,要是我不粗心這題沒丟分,就及格了啊。」「真的好煩啊,那道題我真的會,就是大意了,不然這次還能多考XX分」「哎,大意了,這次試卷拿下來看到真的好簡單,沒認真,考差了。」粗大大意,馬虎丟分,這個是事情的結果不是原因,一般這個結果都是由以下幾種情況導致的。一、其實並沒有掌握到知識點。
  • 不要用「粗心」為考不好的孩子開脫,真正的原因是這些
    又一學期結束了,昨天有個媽媽發了孩子的數學期末試卷給我,說:「這些考試題目不難,但孩子成績不好,因為他很粗心,老是犯些低級錯誤。」聽了這話,我有一瞬間不想跟這位媽媽對話,因為類似的話我聽說過很多,也多次強調過不要用粗心為孩子開脫,但每次考試後,總有些媽媽一再強調說自己孩子不是不會,只是粗心。
  • 孩子考試出錯,不能總讓「粗心」背鍋,你需要弄清本質問題
    這幾天宅在家裡,跟親表嫂通電話,不可避免的談到了孩子的考試成績。表嫂說侄女的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語文基礎題錯了10來分,不是聲調標錯了,就是偏旁部首寫錯了。至於數學,把6+4看成16+4,把8:00看成8:30,更是常有的事兒。仔細問下來,孩子都會,但是考試太粗心了,她說這就是一些小問題,再認真些就好了。
  • 孩子考不好不是因為粗心,而是「積懶成笨」(家長必讀)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考試考差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本來會做的,一不小心做錯了」。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 班主任提醒:孩子做錯題,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
    每次考試沒考好,有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會這樣說—— 孩子說:「我太粗心了,會做的題都沒有做對。」 家長說:「孩子這次因為粗心沒考好,下次注意就行了,下次一定能考好!」 真的是這樣嗎?
  • 2020四川農信社招聘筆試備考別再用笨和粗心當藉口
    2020年四川農村信用社筆試開考前,總是有許多人找各種各樣的藉口不肯吃苦複習,把成績差的原因怪在了自己不聰明上面,這樣長期下去,別說根本無法好好學習,更不會在通過相當長的時間複習之後,成績顯著提高了。複習就應該有一個複習的樣子,不要再把自己笨,自己總是做題粗心當你的擋箭牌了,成績上不去,這些藉口是在為你的失敗請求別人的諒解,為什麼不用這些去找到使你成功的方法呢?
  • 你還在為孩子的粗心煩惱嗎?粗心的本質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粗心的本質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不夠孩子之所以粗心並且老是犯同樣的毛病,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自己並不覺得粗心是個很嚴重的問題。為什麼孩子對粗心這件事並不覺得是個嚴重的問題呢?背後肯定有家長的錯誤認知。我們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我家孩子其實成績都很不錯,就是有時候粗心,所以考試考得不太好。家長這樣說,他的孩子在心裏面也就認為我其實很優秀,就是有點粗心。為什麼家長會講這句話呢?
  • 考試從來就沒有粗心這回事,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孩子考試做錯了,當你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的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很多真相,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 老師說的「孩子粗心」其實是這個意思,家長們竟誤會了這麼多年!
    今天就讓口袋名師來為家長們正確解讀一下,家長口中的「粗心」和老師難口中的「粗心」的區別。家長對老師說的「粗心」1、 家長:「老師,我們孩子沒考好,主要就是他總粗心」家長內心解讀:其實我們家孩子都會,就是粗心造成的沒考好。
  • 小孩子平常成績好,但是考試緊張粗心怎麼辦?聽聽一線老師的看法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壓力山大」——考不好父母會給孩子來個「男子單打」、「女子雙打」或者「男女混合雙打」,如果孩子一直處於這種「不打不成才」的緊張氛圍中,那麼孩子考試的時候不緊張才怪。另一方面,孩子考試的時候太過粗心不僅僅是因為緊張造成的,還因為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存在的「短板」造成的。那麼,孩子在考試的時候太過緊張,而且又特別粗心該怎麼辦呢?
  • 如何才能避免數學考試中因為馬虎粗心犯下的錯?
    努力將馬虎粗心之類的降到最低即使是學霸,每次考試都會有不滿意的地方,通常出現在粗心馬虎這類細節問題上.若不犯這些小錯誤,那很多同學的分數將在此基礎上提升一個檔次,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其實要將失誤降為0的話,有非常大的難度,也幾乎不可能做到
  • 孩子考不好,老說是粗心怎麼辦?
    相信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都碰到過類似情況:「那道題我明明會的,只是粗心而已。」面對這種情況,那到底是不是孩子的一種藉口呢?還是孩子真的就不會做呢?更有人說過粗心≈不會做;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認為我們每個人在學生時代也有過粗心的經歷,那究竟出粗心是什麼呢?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它呢?粗心其實是一種外在的結果和現象,那反應到學生的內心,是因為學生對這道題的相關知識點不是非常熟練,出現模稜兩可的情況,才會出現在做題的時候,有一種似是而非的現象,好像會又不會。似而非的感覺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我沒有仔細看,我粗心了,所以我做錯了。
  • 考試時簡單題目老做錯——原因只是粗心嗎?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或孩子對考試錯題進行分析時說:&34;似乎一句&34;就可以為運算錯誤開脫。粗心往往是和滿分對照而言的,看似每個知識點都掌握了,卻很難在考試中的到滿分,便會被歸咎於粗心。還有不少孩子寫語文作業的時候,總愛寫錯別字,還有的時候明明答案是三個字,卻經常寫兩個字。
  • 「平時都會,考試不對」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老師們給家長看看。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 期末考試後,孩子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很多孩子做試卷時,有瞻前顧後的壞習慣。先做簡單的,先做耗時最長的,先做有把握的……正因為三心二意,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漏做了題也不知道。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答題習慣,但一定要仔細閱卷,慎重答題,尊重每場考試。
  • 孩子做題粗心背後真正的原因,就落在這些經常被忽略的細節裡
    確實,每次孩子考試回來反思的都不是會不會,爸爸媽媽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粗心、粗心和粗心。家長一看到數學試卷,孩子因為粗心問題本來可以考90分,最後只考了75分,內心的火一下就上來了:「你怎麼又這麼粗心!單位又沒有寫、計算又錯了、題目不看完就開始算。你有沒有長眼啊,說了幾遍了你怎麼還是這麼粗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