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出錯,不能總讓「粗心」背鍋,你需要弄清本質問題

2020-12-11 桃夭娛樂園

這幾天宅在家裡,跟親表嫂通電話,不可避免的談到了孩子的考試成績。表嫂說侄女的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語文基礎題錯了10來分,不是聲調標錯了,就是偏旁部首寫錯了。至於數學,把6+4看成16+4,把8:00看成8:30,更是常有的事兒。仔細問下來,孩子都會,但是考試太粗心了,她說這就是一些小問題,再認真些就好了。

其實這可不是什麼些「小問題」!它們是很重要的大問題,並不小。表嫂把問題的原因歸於孩子馬虎粗心,這個可是大錯特錯了。

因為你一說孩子因為馬虎粗心才錯,孩子就會覺得:我還是什麼都會的,只不過因為馬虎粗心而已。

但是這馬虎粗心只是表面現象,而不是問題本質所在。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孩子做錯了就一定是因為馬虎粗心呢?原因在於我們習慣把以下幾種情況歸結於粗心:

1.很簡單的題做錯了;

2.平時做對了,考試時卻做錯了;

3.題意沒看清。

其實,這裡存在著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自以為是。

家長會覺得這麼簡單的東西不可能不會,平時也做對過但考試時做錯了,那這肯定是因為馬虎粗心,而不是孩子不會。

但是很可能孩子就是不會,就是模稜兩可,平時做對了不是真的理解,而是恰好蒙對了。至於有的題,變了兩個數字孩子就做錯了,那很有可能,他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理解這道題的意思。

孩子做錯的真正的原因未必就是馬虎粗心,而是以下幾個原因——

1.平時會考試錯,其實就是不會。

前面說過了,平時會做考試做錯,其實很有可能平時做的就是蒙對的,並沒有徹底掌握,孩子對基本的知識點根本沒有真正的掌握。

2.出現低級錯誤

比如把6+4看成16+4,把8:00看成8:30,寫串行了等等。

這說明孩子平時寫作業的時候,並不仔細也不細心,寫完作業就交差,從來不認真檢查。養成這樣的習慣了,考試再出現同樣錯誤的時候,當然就檢查不出來,這其實是一種學習習慣上的誤區。

3.而如果不能真正的理解題意,那就說明,他可能是在語文和閱讀上出了問題,而不是馬虎粗心沒有看清楚那麼簡單。

只看到粗心大意的表面,而忽略問題本身的實質,會有什麼樣的危害和後果?

第一,孩子會認為自己什麼都會,而不去分析出現錯誤的真正原因。

還有寫錯字,做錯題很有可能他本身對這個問題就不肯定,或者是蒙或者是猜,有的時候對,有的時候當然就錯。而你簡單的說他粗心,他還不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掌握這個知識。

比如筆畫寫錯,把三劃寫成兩劃,很有可能他就是不知道這個字到底是三劃還是兩劃。把8:00看成8:30,很有可能他就是在最初學習的時候,對於整點和半點的意義是混淆的。

這其實不是什麼馬虎粗心,而是對知識點掌握的根本就不牢靠。

第二,當孩子認為只是粗心的時候,他就不會靜下心來踏實學習。

其實學習沒有什麼捷徑,現在的孩子智商絕大多數又是差不多的,天才畢竟是極少極少數,差距的拉開,就在於你肯不肯踏踏實實的多寫幾個字,多做幾道題。

找到了孩子,出現錯誤的本質原因,家長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1. 先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孩子所有做錯的題分門別類的羅列在一起,然後認真的給孩子講解一遍。當孩子真的掌握這類題型之後,就變換題型讓孩子做,讓孩子真正做到觸類旁通。

2. 我們不能跟我們的家長一樣,認為孩子讀一些閒書雜書就是在耽誤時間,實際上我們身邊這樣做的同齡父母真的不少。可是孩子只有大量的增加閱讀,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他才不會犯一些所謂的低級錯誤,才能真正知道這道題在問他什麼。

3.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告訴孩子審題、弄懂題意是第一步。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你都要知道這道題在問你什麼。監督孩子不要偷懶,做題的時候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少。

完整的做一遍題,才知道這道題到底是怎樣的,這些知識點又是怎樣的。最後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做完了之後檢查一遍的好習慣,而且是要獨立檢查,千萬不能孩子做完作業,檢查的任務就交給了家長。我們要知道,在平時做作業做題的時候,做對了不是目的,而是要讓他通過這個過程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

所以啊,所謂的粗心馬虎只是結果,而不是真正的本質,家長不能只看表面,而是應該發現問題的本質,找到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法。

相關焦點

  • 孩子考試馬虎、粗心大意總出錯?改掉孩子粗心毛病父母用好這3招
    最近女兒班裡老師經常會有一些測試,每次拿回來的卷子,發現很多錯題都是因為她粗心導致的,比如比較大小,就因為她看錯了數字,而出錯了,類似這樣的錯誤有好幾道,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粗心馬虎」是他們常見的現象。
  • 孩子考試馬虎、粗心大意總出錯?改掉孩子粗心毛病父母用好這3招
    最近女兒班裡老師經常會有一些測試,每次拿回來的卷子,發現很多錯題都是因為她粗心導致的,比如比較大小,就因為她看錯了數字,而出錯了,類似這樣的錯誤有好幾道,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粗心馬虎」是他們常見的現象。
  • 孩子粗心老出錯,成績上不去怎麼辦?三招實用方法,建議家長收藏
    同樣的道理,孩子的作業出錯,考試失誤,每次都需要"粗心"來背鍋嗎?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以下幾點才是孩子出錯的關鍵原因:1.真正理智的家長往往能平心靜氣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從而糾正孩子的這一不良行為。1.追根究底,和孩子展開一次真誠的對話鄰居小豆芽的媽媽最近收到老師的一條信息,大概內容是這樣的:豆芽近來表現良好,聽課很認真,課堂上也積極回答問題,但是寫作業的時候總出錯。
  • 孩子做題總出錯,別急著責怪孩子粗心,其實是「視知覺缺陷」的錯
    孩子做題時不是漏題就是錯寫;讀課文時不是多讀就是少讀;記作業時不是記錯就是沒記。對於孩子出現的這些情況大部分家長都將其視為粗心,但是不管家長提醒了多少次孩子依舊改不了這個毛病,也因此這個「粗心」成為了家長擺脫不了的噩夢。但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真的是家長認為的粗心嗎?答案是否定的。家長們別再將孩子做題總出錯的問題歸結在粗心上面,這實際上是「視知覺缺陷」造成的結果。
  • 孩子考試粗心,是因為性格原因,並非不能改,但需要父母長期堅持
    很多孩子成績不理想,都被老師和家長歸類為馬虎和粗心。每次考試前,父母就抓著娃像馬景濤附體一樣搖:崽啊,認真點啊,細心點啊,保證不要為了粗心丟分啊!然後孩子就像瓊瑤女主小白花一樣委委屈屈地說:我保證!最後考完了卷子發下來一看,父母又氣了個倒仰,各種抄錯,漏看題,還是因為粗心扣了分。
  • 考試考不好,總以粗心為藉口?大錯特錯,根本原因是這幾點...
    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出在哪裡,一句粗心了事。家長無從下手,感到十分的挫敗,只能說下次注意。這種現象很常見,林老師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每次考不好,都說自己是粗心看錯了。但真的是這樣嗎?一次粗心,林老師不會說他什麼。兩次粗心,林老師會讓他注意。但第三次粗心呢?真的僅僅是粗心?還是根本不會?
  • 考試考不好,總以粗心為藉口?大錯特錯,根本原因是這幾點……
    很多家庭一定有這樣的現象,明明自己家的孩子很努力,很認真的學習,但是考試成績就是不好。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出在哪裡,一句粗心了事。家長無從下手,感到十分的挫敗,只能說下次注意。這種現象很常見,林老師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
  • 非常簡單的題總出錯,僅僅是粗心嗎?
    如果您的孩子在上小學,相信您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每次做題或者考試,非常簡單的題,孩子總會出錯,仔細看,你會發現不是孩子不會,而壓根兒就是粗心。我說你自己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下一次考試一定會做到的。我們很開心進行下一個活動。
  • 你還在為孩子的粗心煩惱嗎?粗心的本質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粗心的本質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不夠孩子之所以粗心並且老是犯同樣的毛病,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自己並不覺得粗心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其實很吃虧,因為他讀書同樣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就是細節方面不注意,以至於損失非常大,最後還不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為什麼孩子對粗心這件事並不覺得是個嚴重的問題呢?背後肯定有家長的錯誤認知。我們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我家孩子其實成績都很不錯,就是有時候粗心,所以考試考得不太好。
  • 家長:孩子粗心的毛病總是改不掉,老師:要從這3點做起
    這個學期的一半又結束了,期中考試的成績就是對前半學期孩子學習情況的最好反饋,成績考得優秀,說明孩子在前半學習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紮實,成績考得一般,自然對之前所學的知識就掌握的一般,當然,不管是成績的好與壞,期中考試總歸已經過去了,取得好成績的戒驕戒躁,後半學期再創佳績,成績差點的也不要氣餒
  • 孩子做題粗心老出錯?背後3大原因,你知道嗎
    最近隔壁鄰居來我家老和我抱怨,她家孩子快上初中了,不過做題還是老出錯,有些很簡單的計算都會算錯。每次開家長會問老師我家孩子學習上的問題,老師也是反映孩子做題粗心,明明很聰明,有些比較難的題都能做對,卻每次扣分扣在很簡單的題上。
  • 粗心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快來看看孩子粗心背後的5大問題!
    特級教師李鎮西曾經對女兒說過一句話:孩子,不要用「粗心」來原諒自己。粗心幾乎是學生的通病,也是他們用來掩蓋自己沒考好的藉口。殊不知,粗心只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粗心的背後其實掩蓋了學生學習上可能存在的五大問題。
  • 孩子做錯題,真是粗心惹的禍嗎?教師:粗心背後有4個原因
    孩子做錯了題,很多孩子甚至老師往往在分析孩子為啥出現這麼多錯誤的時候,大多數的題目錯誤最後歸結為粗心引起的,教師往往會說,「這題目我都講過,你為啥出錯呢?」,孩子會說,「沒注意某個知識點,其實自己都會,就是有點粗心!」。真是粗心導致錯題太多嗎?
  • 期末考試後,孩子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孩子的專注力不夠經常有孩子因為審錯題,嚴重丟分。舉個例子。語文試卷的最後一題是作文,要求按話題寫一篇記事作文。有學生沒看清楚題目,編了個故事,還跑題了。本來40分的作文,只得了16分。在任何考試中,審題的正確率比什麼都重要。
  • 孩子粗心老出錯?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孩子平時作業做錯了,當你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的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很多真相,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不要總覺得是因為粗心才錯了!
    其實這是誤區,當學生考試時遇到這樣的題目時,還是不會解。這是給孩子的一點學習方法,有些孩子除了在校內課堂的學習,也在課外進行輔導班的學習,可是在課餘時間自己複習的時候卻不知道怎麼複習。孩子數學很好,就是總是計算出錯,不仔細,怎麼辦?不要給孩子找藉口,他還是不會。
  • 總是粗心出錯?我總結了4個原因,3大技巧合理解決
    「這麼簡單的題都錯,太粗心了,下次一定要注意」……「怎麼又錯了,還是太粗心了,得該」,這樣的場景很多家長和同學都遇到過,做作業或考試時做錯了簡單的題目總是用「粗心馬虎」來應付,卻頻頻因為粗心而出錯,如果總是粗心出錯,那就要深究粗心背後的原因,找到本質,避免粗心出錯。
  • 孩子的粗心大意不能忽視,4個方法幫助孩子糾正粗心的壞習慣
    化完妝後,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上周才結束的期中考試,大家紛紛表示這次考試孩子的成績退步了,主要表現在粗心大意,讓原本不應該扣分的題也被扣分了。他們很有可能會這樣說:「如果不粗心,我這次考試絕對可以得滿分!」話語中還隱約流露出些許自豪感,好像不會做是不能原諒的,而原本會做但只是粗心大意丟了分就可以原諒。這樣的孩子還挺多的,而且很多家長也是這種心態。
  • 考試時簡單題目老做錯——原因只是粗心嗎?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或孩子對考試錯題進行分析時說:&34;似乎一句&34;就可以為運算錯誤開脫。粗心往往是和滿分對照而言的,看似每個知識點都掌握了,卻很難在考試中的到滿分,便會被歸咎於粗心。還有不少孩子寫語文作業的時候,總愛寫錯別字,還有的時候明明答案是三個字,卻經常寫兩個字。
  • 小學數學考試,孩子總是粗心,是小問題還是大問題?
    這次數學期末考試,拿到兒子的試卷,差點氣暈,只考了90分,不得已翻看兒子的數學試卷,全是計算錯誤,應用題算式寫對了,又算錯了,11.5-6.5居然還等於5.5,應用題5分沒了,哎,看到兒子的試卷,真的太扎心了,作為家長,首先我就自我反省,也怪自己平時對他的教育太大意,一直以為他學習比較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