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太極拳「凌空勁」現象

2021-02-13 漾太極

文/ 唐才良

《不用接觸就能將人擊倒?話說拳勢與凌空勁》在漾太極平臺發表後,得到不少讀者的點讚與鼓勵,也有讀者留言談他的看法,編輯希望我能對讀者作解答,那就恕我再羅嗦幾句吧。

一、凌空勁是太極拳研究的課題

凌空勁的怪現象經常會沉渣泛起,不時攪動武術界的好奇,贏取眼球,網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太極拳究竟有沒有凌空勁?如果有,應該研究總結,並很好地去傳承;如果沒有,應該理性地去剖析,揭穿真相,以免謬種流傳歪曲了太極拳。筆者以為凌空勁是一種心理現象,是由心理畏懼而產生的異常反應。

筆者對凌空勁持懷疑批判的態度,因為它違反物理學基本原理。當然這樣批判不足以說服人,簡單粗暴的否定,與盲目迷信的肯定一樣,都不是探索真相積極的態度。如果太極拳確實有凌空勁,我們應該在技術上研究它、從理論上去總結它,這是關係到繼承傳統文化的一件大事。如果太極拳不存在凌空勁,那麼也應該從道理上分析清楚,讓人們明白地了解凌空勁的虛假,以免誤導他人;以免由於過度神化而戕害了太極拳;以免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欺騙的工具,所以凌空勁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課題。

有人或將某些奇特的自然現象,或氣功、特異功能,甚至某種巫術來論證凌空勁的存在,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討論前提是「武術」與「凌空勁」,首先要限定在「武術」與「凌空勁」的範圍內。不所屬於武術範圍裡的東西,如特異功能、魔術雜技、瑜珈氣功、宗教巫術等等,暫且不要一鍋粥地混在一起討論,否則只是雞鴨對話,毫無意思。

作者拳照


二、凌空勁曾經時髦過

上世紀六十年代,樂奐之、尤彭熙的凌空勁表演,曾經極為時髦地炫耀於上海灘,吸引了許多粉絲。當年褚桂亭、濮冰如、張玉、顧留馨等著名的武術家,認為耍把戲的凌空勁只會歪曲太極拳,誤導武術愛好者,所以他們挺身而出抵制這股歪風,周元龍甚至帶人到人民公園,去公開挑戰凌空勁。褚桂亭當著自稱有凌空勁的拳師面,把火柴合子放在茶桌上,讓他隔著桌子發勁,看能不能憑空把火柴合颳倒;濮冰如也說「在我們中間懸掛一張宣紙,你們隔著紙發勁,只要不破這張紙,即使你發勁打傷我,我也就認了」。結果那拳師連出手試的勇氣都沒有,凌空勁在上海就很快失去了市場。

褚、濮、張、顧都是中國頂級的武術大家,也許樂、尤的凌空勁在這種氣場面前被嚇掉了。褚桂亭、濮冰如用實驗的方法,證實凌空勁並不存在,方法非常直接有效。當然樂、尤兩人的太極功夫不算差,但凌空勁畢竟是噱頭,在他們徒弟面是前很靈光,雙方表演默契確實很迷惑人,如同魔術表演一樣很難被人識破。所以凌空勁現象還需要進一步用科學知識來剖析。

作者拳照

三、凌空勁是違反物理學基本原理的

凌空勁的「勁」,脫不了「力」字。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是力學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或形變的外因。在動力學中它等於物體的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物理學基本原理是: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即物體動量要變化,則它要受到外力並持續作用了一段時間,也即物體要受到衝量。也就是說使力物與受力物二者須有接觸、互相作用,而凌空勁沒有接觸,顯然違反物理學的基本原理,是荒謬的。

也許有人認為現代科學、包括經典物理學,解釋不了特異功能與凌空勁。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地球場的範圍內解釋武術凌空勁的問題,牛頓物理學仍然有足夠的權威,當然還涉及到心理學、生理學等問題,也可以同時用心理學或生理學的知識去研究剖析。

作者拳照

四、張飛是「凌空勁」的鼻祖

許多人明明看見大師在不接觸徒兒的情況下,把徒兒們「打」得團團轉動、就地打滾,這現象又如何作解釋?看來單用物理學來否定凌空勁還不足以說服某些人的,這不是物理學無能,而是物理學所設定的物體大都是死的物體,但人是活的,是有意識的,事情就複雜多了,單用物理學來解釋就不夠了,還需要用其它學科的知識來補充。為了說明問題,我先說說《三國義演》的張飛,這張飛倒是「凌空勁」的鼻祖。

東漢建安十三年,張飛橫矛立馬於長坂坡當陽橋,面對曹操百萬大軍,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讀者請看,張飛未曾動手,只是嘴巴動了幾下,曹操的百萬大軍居然被一齊向後倒退、相互踩踏、潰不成軍;張飛又凌空地把夏侯傑弄得人亡馬翻,這張飛的「凌空勁」是何等誇張,簡直堪比原子彈。如果拿閆大師與張飛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張飛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凌空勁?這種現象即使請牛頓來解釋也無能為力的,因為張飛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能量。關鍵是張飛面對的是能嚇得退的話人,活人是有意識、有心理活動的,能乖乖聽話「配合」。而且醫學也認為恐怖是能嚇死人的。凌空勁一定是對大活人才有效,面對死物的是起不了作用的,因為死物嚇不倒。

不然,張飛一個人擋在橋上,只要有幾頭楞頭傻腦的曹兵,說一聲:張飛只有一個人,我們有百萬人馬,怕他什麼,快衝上去把張飛拿下。那麼百萬人馬真的上去與張飛廝殺,不僅「凌空勁」沒有了,連中國歷史也會改寫。說來說去這凌空勁就出在「聰明人」身上,曹操說了:張飛可不得了,我們的腦袋可能都保不住。主帥曹操這麼說,為張飛大造聲勢(真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使張飛的形象在曹軍眼裡頓時變成巨無霸,十分恐怖,於是一陣恐懼刮進百萬大軍的心中,勢不可擋,那位「聰明」的夏侯傑竟嚇得摔下馬當場死去,百萬大軍就這樣被張飛一聲吼叫打敗了,這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張飛的「凌空勁」厲害不厲害?厲害!可是,這厲害還是要靠曹操和百萬大軍的密切「配合幫忙」才能奏效。這一點閆芳大師和她的徒兒們一定深有體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凌空勁是嚇唬出來的;凌空勁是心理現象,意識偏差;是造勢之後勢能的作用;凌空勁不是物理能的作用,而是受體自身生物能的作用。因此,產生凌空勁的關鍵:先造勢,勢能形成恐懼,恐懼擊倒膽小人,恐懼的傳染才有了勢不可當的「凌空勁」。

作者拳照


五、玻璃棧道上的恐高症

如果張飛的例聽了還不過癮,那再聊聊恐高症的例子。有恐高症的人,或是走玻璃棧道(或橋),許多人邁不開腿,只能爬行,渾身乏力,連看一眼的勇氣也沒有,好像是被無形的凌空勁制服了。從物理學的角度,一個物體懸在高空便有了勢,當它掉下來時會產生勢能Ep=mgh,(h是相對垂直的高度)。一般玻璃棧道離地面有幾百米,成年人都懂得,如果人從這樣的高度掉下去,肯定會粉身碎骨。人站在玻璃橋上會不自覺地聯想到粉身碎骨的危險,於是油然而然地產生了恐懼感。這種人一般都是「聰明人」,因為他們太會聯想、敏感又迷信,因而凌空勁只能在「聰明人」中間發生,而那些「傻乎乎」的人,他們不害怕,因為他們還沒有聰明到害怕的程度,所以凌空勁對那些「無知無畏」的人是發生不了作用的。

其實,人站在玻璃棧道上,他與棧道玻璃面真實的高度為零,沒有位差,即h=0,那 Ep=mgh=0,是不可能產生勢能,是不會粉身碎骨,不必恐懼的。那麼又會什麼產生恐懼呢?是因為他的眼睛欺騙了他,以假為真,他透過玻璃看到棧道與山谷地面的高度是幾百米,他就誤以為他與地面的真實高度也是幾百米,把棧道的高度當作他自己的高度,把虛像當作實像,自己嚇了自己。如果他走的是水泥棧道,他就不那麼害怕了,所以虛象與恐懼影響了他的行動。

再說一個心理恐懼造成凌空勁的例子,筆者童年時曾看到過一個瘋子,當他的手突然一舉,一群小學生就嚇得像曹操一樣後退逃跑。其實不是這個瘋子有凌空勁,而是小學生心裡有恐懼的感覺。所以,瘋子的「凌空勁」是由學生們恐懼心理產生的。

高度落差會產生勢能,勢能令人產生恐懼,這可引申到生活中的許多現象,如地位的高低、實力的高低,以及資歷、名譽、權力、財富,長相、知識、能力等等的差距,都可使人能產生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比如,有些人見到地位高大上的偉人或明星,常會出現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的現象,有莫名的緊張心理。所以像凌空勁這樣異常行為,除了物理因素外,還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說到這裡,聰明的讀者就會悟出一個道理,凌空勁不僅是物理力學勁與力的問題,而是與心理學有關,甚至還涉及到腦科學、精神病學、心血管醫學等學科。

六、反證凌空勁是心理因素的試驗

從物理學的角度,使力者必須接觸受力者,力才會傳遞並發生作用,如果沒有接觸就沒有傳遞,力的作用是零,「零」就說明大師不可能有真正的凌空勁。從邏輯來講,如果武術的凌空勁真實存在,那麼,它不僅對特定的人(如徒兒們)有作用力,對其它人也同樣有作用力。但為什麼凌空勁只對特定的部分人有作用,而對其他人沒有作用呢?那麼就要從能感覺到有「凌空勁」的那些人身上去尋找原因。上面的故事說明:張飛沒有凌空勁,而是曹操與曹軍有恐懼;玻璃棧道沒凌空勁,驚嚇的是膽小的人;瘋子也沒凌空勁,而是小孩自己在心慌。所以要想研究凌空勁,就應該研究那些徒兒們的下意識心理活動。

總之,不是大師有凌空勁,是大師的徒兒們感到有「凌空勁」,因為徒兒們能接受暗示,會產生心理恐懼,使行為反常。明白這一點,證實大師沒有凌空勁的方法就很簡單了,我們可以借用服裝商店的木頭模特,讓大師在一定距離外對模特發勁,看他在不接觸的情況下,能否把模特打翻倒地。因為木模特是死物,沒有心理反應,不會接受暗示,不會配合行動,因此這樣試驗最客觀真實。武管部門應該試一下,就能辨別凌空勁的真假,以正視聽。

相關文章:

●不用接觸就能將人擊倒?話說拳勢與凌空勁

徵稿啦!

無論你是想把精彩好文與全世界分享

投稿郵箱:itaichibj@163.com

相關焦點

  • 如何辨析「凌空勁」之真偽
    ,卻不了解凌空勁的真正含義,首先凌空勁這次詞,出自吳圖南老先生的凌空勁歌訣,「祿禪、班侯、夢祥間,三世心傳凌空難。吳圖南老先生的凌空勁又是從何而來呢?吳圖南先生口述親自見過少候和宋書銘演示這種勁法而引用了這個詞,宋書銘為什麼會太極拳呢,因為他是張三丰仙長的弟子宋遠橋的後裔,練得是家傳的太極拳,和陳家溝無關,這也證明太極拳絕非起源於陳家溝,當時這個宋書銘在京城擊敗許多高手之後,引得請出了楊家太極拳代表人物楊少候,在當時被太極拳界公認太極拳功夫最好的來和宋書銘比試。
  • 太極大師閆芳再度出山作客電視臺表演凌空勁,抨擊別人是花拳繡腿
    閆芳,太極宗師李經梧先生的關門女弟子,此女「天資聰慧」,在得到師父真傳後,把太極拳練到了爐火純青,還自創了一套神功「凌空勁」,也正是這套拳法,讓她名噪一時,享譽全國,還一度成為了娛樂界的焦點人物。「凌空勁」顧名思義,隔空打牛,傷人於無形,恐怕就是她師父在世,也難是她的對手,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 「楊露禪推車—平端」太極拳到底需不需要力量訓練,不用說了吧!
    說些個人看法,如今,事實上太極拳已經分化為兩個方向了,一個養生一個技擊。養生方向的,廣場上有些老大爺們,練起來像睡著了的樣子,肯定是跟力量沒關係了,但從效果看,鶴髮童顏。技擊方向,要說不練力量能撂倒人,覺得是不太現實滴。
  • 《怪你過分太美麗》:秦嵐帶你深度揭秘娛樂圈
    有一些比較劇荒的小夥伴們最近可以追一下秦嵐小姐姐的《怪你過分美麗》,劇情不拖沓,帶你深度揭秘娛樂圈。在林湘身上還出現了同時軋兩部戲的現象,不管原因到底是因為公司還是本身,但確實出現了時間分配不均勻的現象,導致後期出現了摳圖。其實這摳圖的現象在娛樂圈屢見不鮮,只不過明星大量摳圖未免讓觀眾覺得演員不敬業、不專業等,前期為了避免摳圖,只能讓導演刪戲。這種配角比主角的戲也是常見,後期剪輯也出現了前後不搭的問題,各種銜接不上,只因演員有流量,可以帶來收益。
  • 談太極拳的符號和密碼
    根據太極拳的特性,做到放鬆全身,使自身改變了人體結構,從一個自然人變成為一個松體人。上世紀活躍在太極拳教學前沿的吳圖南大師,是一位全體透空的太極拳家;楊禹廷大師坐在座像上像一個人影,似一付衣服架。他們對太極拳符號和密碼在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是有一定深度的,但還不及公諸於眾,便駕鶴西去,未留結果。
  • 王其和太極拳主要傳承人:檀杏敏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兩種傾向,一方面,有的人只注意了太極拳健身的功能,而對太極拳的實戰功夫一無所知,把太極拳打成了「太極操」,甚至由於不掌握傳統太極拳的功法要求,事與願違,沒達到健身目的,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現在社會上大多把太極拳稱作老人拳、病人拳,原因就在這裡。另一方面,有的人熱衷追求太極拳的技擊功夫,而缺乏科學的練功方法,忽視太極拳的健身功能,甚至損傷了身體。
  • 簡化24式太極拳
    儘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演練太極拳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心靜體松   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幹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二、圓活連貫   「心靜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
  • 孫氏太極拳簡介
    無極式是太極拳的根,因此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從根子上就不同。此外,孫氏太極拳的立意是作為孫氏武學的三大基礎之一,是孫祿堂構建的天地人三元武學體系中的一元,這更是武氏太極拳所不具備的。所以,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在技能基礎、核心效能與立意上都存在著質的不同。這也說明當年孫祿堂先生在研究過郝為真的太極拳後,並沒有傳承郝為真的太極拳,而是創立了自己的太極拳。
  • 福建新會考太極拳成必考!高中生不會打太極拳,就畢不了業?
    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體育類要考什麼?會不會很難?  福州一所普高一類校體育組劉老師解釋,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是大眾普及型太極拳,提取各流派的動作特點融合而成,難度與廣播體操差不多。所謂二十四式就是二十四個動作,每一式包含動作的變化過程。對於2017級高中生來說,太極拳應該是安排在高二學習。
  • 太極拳「步」與「身」怎麼練
    《天下太極》徵稿啟事《天下太極》雜誌是為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大型國際期刊,現長期徵集太極拳理論研究、太極拳人文活動、太極拳代表人物、太極拳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學術論文、習練太極拳指導性教學等稿件,望大家踴躍投稿。
  • 太極拳入門的幾點建議,初學者必讀!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學者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問題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武諺有之:未習拳先習步,未練武先練樁。可見步形步法的重要。步形步法的學習看似簡單,所以易被初學者忽視。步形步法是穩定中心的關鍵,步形不正確、步法不得當都會造成重心不穩。如邁步過小、過窄,出腳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對,都會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穩等現象。
  • 太極拳的中心與中線另有所指
    太極拳講「中」,自然離不開「中心」與「中線」。對於「中心」的理解,從文字上講其本義為與四周距離相等的位置;但太極拳的「中心」卻不是這樣定論的;正如非常出名的「日心說」那樣,它認為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 【推薦】 太極拳的動功
    1、第一章 太極拳的靜功第二章太極拳的行功站樁不是拳架的一個部分,是在拳架之外的一個獨立練功架式。學拳之前,必先練站樁,太極拳站樁主要有馬步樁、川字樁及踩腿法三種形式(曉航注,太極拳每一個定式皆可當作站樁來練習,但這三種樁型是比較基礎的,樁功的具體練習方法參見拙編「拳法精解」部分)。有了站樁的基礎,可以為以後的盤架子奠定堅實的基礎,既有利於提高盤架子的質量,又能增強體質,為技擊打下基礎。站樁必須由高入低,不能過速。
  • 太極拳的弓步這樣練,簡單有效!
    《天下太極》徵稿啟事《天下太極》雜誌是為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大型國際期刊,現長期徵集太極拳理論研究、太極拳人文活動、太極拳代表人物、太極拳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學術論文、習練太極拳指導性教學等稿件,望大家踴躍投稿。
  • 【拳理】太極拳世傳楊家九傑
    《天下太極》徵稿啟事《天下太極》雜誌是為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大型國際期刊,現長期徵集太極拳理論研究、太極拳人文活動、太極拳代表人物、太極拳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學術論文、習練太極拳指導性教學等稿件,望大家踴躍投稿。
  • 經梧太極「閆芳」,「隔山打牛」的「凌空勁」讓人不禁打「寒顫」
    閆芳大師的霸道讓眾人「聞之色變」,據說他的「凌空勁」可以隔山打牛。只要身體輕輕一揮舞,眾弟子們便像是身上遭受電擊一樣,如鳥獸散去一樣的被彈出幾米之外,不光光如此,眾弟子還連蹦帶跳,一個撞上一個,最終在障礙物面前才能停止。
  • 臺灣東森電視臺到溫縣陳家溝採訪拍攝太極拳
    臺灣東森電視臺一行先後在縣城拍攝了太極拳群眾運動,在陳家溝拍攝了太極拳武校教學情況,最後採訪了陳小星和陳俊凌兩位太極拳名家。通過太極拳實景拍攝和現場交流互動,向觀眾呈現了太極拳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 成人太極拳
    成人太極拳,教練團隊功夫純正,品德兼優教學科學規範,理論紮實,經驗豐富,深受廣大學員好評。深圳的太極拳館都開有什麼培訓班,太極拳培訓班收費標準 深圳的太極拳館大多開設的均為成人、少兒、私教一對一和企業培訓班,以深圳陳自強太極學堂為例,這家拳館的成人班有短期、長期等類型,收費由短期的一千多元到全年九千元不等。
  • 太極拳的要領,你悟到了嗎
    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對於沒有基礎的初學者來說,就是必須要有一位明師教授給你太極拳,使你少走很多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若是自學的話且不說能不能學會,至少會在動作上達不到正確、規範,使之誤入歧途;從另一方面講,太極拳的核心是講究意會的,若沒有老師指點,自己永遠是練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