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禪推車—平端」太極拳到底需不需要力量訓練,不用說了吧!

2020-12-23 太極者

老北京有句諺語:「楊露禪推車—平端」,這說明楊露禪公的力大無窮。

楊公以前聽別人說外號八百斤,也叫半條街,意思是說他推的煤一次夠半條街用

下圖就是楊露禪故居的小推車。

拳友看了之後討論摘錄

空車只有幾十斤,但是,雙手一平端,就成了一個槓桿,雙手要端起來就不是舉起那幾十斤的力量了,要幾倍的力量。

說些個人看法,如今,事實上太極拳已經分化為兩個方向了,一個養生一個技擊。養生方向的,廣場上有些老大爺們,練起來像睡著了的樣子,肯定是跟力量沒關係了,但從效果看,鶴髮童顏。技擊方向,要說不練力量能撂倒人,覺得是不太現實滴。

楊祿禪是比較靠譜能打的,他怎麼就不提什麼內氣、凌空勁、接發化、引進落空?楊不但力氣大,出手還快,加上敢於實戰,所以經驗應該不缺。力量、速度、經驗……這正是現代搏擊強調的啊

所有搏擊的共性佔到70%以上。一膽二力三技巧,就那點玩意,全憑天資加苦練。

後人天資不夠,又不肯苦練,創造出一些不用刻苦訓練、又能老弱病殘都能實現的境界來忽悠。

不付出辛苦還能得到神奇的本領,確實很能吸引人 。

太極拳到底需不需要加強力量訓練,不用說了吧。

練武不練力可能嗎?從古至今有哪一個太極拳大師不練力?就是張三丰也是「精於少林」!一個從不練力的人絕對成不了武林高手!古今中外絕無例外!太極拳不是不用力不要力,而是如何省力和巧妙用力!!!說練太極拳就是練卸力、去力、不掛一絲之力,完全是胡說八道!!!

從楊露禪先生的力大無窮,在看楊氏父子的練功器械,還有很多太極拳高手的魁梧體型,說明太極拳加強力量訓練是必須的,沒有例外。

很多人藉口「用意不用力」,否認力量訓練,是本身不想吃苦,也有理解錯誤。

「用意不用力」只是練拳時,用意不用力;或者推手交流時用意不用力。沒說不要加強力量馴練。

用意不用力講的是一種技術,意思是叫你通過技術訓練,借對方的力。或者用很少的力打敗對方。

練力量、體能是功力,少了這東西,玩不成。

就跟巴西柔術一樣,純技術,不分體重。但能分出輸贏,但你的技術的練出來。掌握住,不管對方勁多大,照樣能降服。

相關焦點

  • 話說太極拳|從廣府太和堂到楊露禪傳藝……(連載)
    楊露禪來到了陳家溝陳德瑚家,陳家是個大戶,一連三座四合院全是陳德瑚的家產,後院還有個很大的演武場,著名太極拳家陳長興就在這個演武場教授陳家子弟習練太極拳。楊露禪初到陳家溝,陳氏家人與他不熟,陳德瑚規定楊露禪只能在前院活動,不得隨意到後院走動,這算是對楊露禪這個外鄉人的防範吧。起初,楊露禪以為後院住有內眷,一直不敢越雷池半步。
  • 他們父子是太極宗師楊露禪的長子長孫,因為這個惡習,一生落魄!
    我們都知道,楊露禪有第二子楊班侯,人稱「楊無敵」,性急手狠,太極拳術精妙絕倫,因此有「露禪太極班侯打」之說。楊露禪第三子楊健侯則性格敦敏,教授徒弟非常和善,與其子楊澄浦對楊氏太極拳的傳承立下了汗馬功勞。
  • 楊露禪臨別贈言:收住中路,往開裡打!
    所以,太極拳運動其實質就是以中軸為核心,四肢百骸為繃緊橫索的勢能運動,即守往中路,往開裡打拳。 我們先說這根中軸。她是一根下巴垂向腳跟的無形線,當你打拳時確切感知這根線的存在,而且無處不在,動靜都在,招招都在,無時無刻,像蹓索的垂索一樣,從一個點蕩向另一個點,這是何等的難啊!
  • 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
    北京時間17日晚,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從牙買加首都金斯頓傳來。和許多陳家溝人一樣,張蔚珍很欣喜,但不意外。太極拳是基於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
  • 太極拳,需要有目的的練習
    學生:唔,我不知……一次或兩次吧……導師:哦……你是怎麼練習的?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彈!當我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背上冒出了冷汗。在這次練習太極拳之間,我曾經有過兩次練習太極拳的經歷,一次是在大學期間,學校的體育課上教授我們24式太極拳;第二次是在大學剛畢業時,那時候在公園裡找了一位老師學了幾個月。應該說,那兩次學習,我也是很認真的,在大學武術比賽上,我還拿了24式太極拳金牌。為什麼當時沒有堅持下來?現在想來,當時我已經落進了「天真的練習」窠臼,雖然練習,但沒有進步。
  • 南家拳太極拳:閒庭信步靜制動 強身健體廣流傳
    梁細蘇宗師傳謂:「相遇非是忠良輩,他有黃金也不傳。」佛山南家拳眾弟子們,嚴守師訓,不以武欺人,不教無義之徒。如今,南家拳傳承主要有秦海支線、李錦寧支線和袁恩支線等十條支線,梁細蘇親傳弟子和傳人分布於佛山各區、廣州以及海外。為加強佛山及海內外南家拳傳人的溝通聯繫,南家拳門人每年召開聯誼大會,以武術為紐帶,凝聚海內外力量,宣傳和傳播中華傳統武術文化。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芬蘭桑拿、中國太極拳、韓國燃燈會、非洲古斯米等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拳講究中定、放鬆、心靜、慢練及九曲珠,和外家拳明顯不一樣。據中國國家體委科研課題考證,太極拳創始者是元明之交13世紀的武當道士張三丰。吳圖南《太極拳之研究》中也對張三丰對太極拳貢獻做了考證。很多陳氏太極拳的傳人認為是陳皇廷(或作陳王廷)為陳氏太極拳之祖。有一說為當時陳家溝有兩種拳術,一為不可傳外姓的陳氏祖傳拳術,另一則是據說從王宗嶽傳蔣發後傳入陳家溝的拳術,故以當時不傳外姓,楊露禪和之後武禹襄到陳家溝學的是從外傳入陳家溝的拳術。
  • 太極拳傳記人物
    楊露禪到陳家溝後,受當地民風的影響,也很想練太極拳,但他知道「陳式太極拳不傳外姓」的門規,於是便在陳長興教拳時留心觀看,而後自己再到無人處偷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長了,楊露禪竟學了個八九不離十。  幾年後的一天夜晚,楊露禪在練拳時,被陳長興發現。聽他練拳發出的聲響和走架的身形,陳長興知道他已經入了門。按當時武林的規矩,偷學別人武功是犯大忌諱的,輕者廢去武功,重者性命難保。
  • 陳氏太極拳小架傳人賈洪波:謹遵師命,不忘傳承
    這一次他沒有再把武術當作夢想,而是找到一位教拳老師,開始習練太極拳。問起賈洪波為什麼選擇學習太極拳,他說,小時候看過的連環畫本《楊露禪偷拳》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當時同學們都在搶著看。因此身為河南人的他,在參加工作之後得知楊露禪偷拳處就在河南溫縣,非常的激動,也對太極拳多了一份喜愛。
  • 歷史上存在的幾種太極拳
    首先講武當太極拳,武當太極歷來比較神秘,主要在武當山上流傳,原名長拳十三式,後來又叫武當太極十三式和三豐原式太極拳。有說法十三式是十三種勁力用法沒有固定套路,有說就是十三個動作組成一套拳。民間還有兩支武當太極傳承,其中有一支為顧姓武當道人傳下來的所以叫顧氏太極,另一支我忘了。
  •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有句老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為什麼有的人說現在太極拳都不講練功,講究松胯,講究用意不用力?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老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太極拳不練功,那麼,一切都是空的,架子也是空的,操也! 太極拳雖現代人說是內家拳,但是它卻是一個內外兼修的拳種!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為什麼有人學太極拳幾年後,卻越來越找不著太極拳了?
    這個套路是太極拳的「體」嗎?為什麼有人學太極拳幾年後,卻越來越找不著太極拳了?李新方經常聽到有的拳友說,「我剛學的時候覺得太極拳很容易,沒什麼,可學了幾年後,卻越來越找不著太極拳了」,那麼就恭喜你了,你這才是真正學進去了,已經認識到太極拳的實質問題,即「體用」,本體和作用。
  • 學步車到底需不需要買?
    回娘家住了幾天,我二侄子快9個月了自己扶著東西就可以站起來,我嫂子準備給買個學步車提前備好,和嫂子討論了下買不買,要買買哪種。以我兒子的大象推車為例:安全性:兩檔調速設計,一檔適合初學寶寶,速度慢緩解寶寶的害怕心理,鍛鍊身體平衡感。二檔速度稍快,適合走路熟練的寶寶,促進寶寶走路興趣鍛鍊腿部力量,輪胎是減震防滑的軟膠,既安全而且室內推沒有太大噪音不會擾民。科學性:邊緣光滑的扶手,黃金比例設計符合寶寶的身高,預防O型腿。三角形立體支架,科學設計更穩固,防止寶寶側翻。
  • 楊式太極拳為什麼練不出功夫應該怎麼練—看楊澄清怎麼說
    楊澄浦大師推手照片當今很多人在質疑太極拳,甚至有人在公開辱罵太極拳術。當然質疑與謾罵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太極拳能不能打,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應該過多的去懷疑,楊式太極拳開山鼻祖楊露禪被稱為「楊無敵」。楊班侯、楊健侯、楊夢祥、楊澄甫等楊家傳人更是近代武術界響噹噹的人物,那為什麼太極拳發展到今天卻被大家認為僅僅是健身的拳術,對於實戰卻沒有任何作用呢?這個問題其實在楊澄浦那個時代便已經存在,而且楊澄浦先生也認識到了,今天我們看看楊澄浦大師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系統化訓練
    陳式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我國寶貴的傳統文化遺產。它以其獨特的運動方式和風格譽滿武壇。在陳式太極拳發展傳習過程中,歷代拳家積累了一套系統嚴密的訓練方法。在此,我將陳正雷大師講授的陳式太極拳傳統訓練方法與自己多年練習及教學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體會結合起來作以介紹,敬請各位指正。
  • 太極拳教學市場混亂 記者探秘傳統太極拳(組圖)
    2012年10月10日,中國太極拳高手近百人聚集"夏都"北戴河,在當日舉辦的"太極拳大師李經梧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上,李經梧後人及眾入室弟子針對近期社會上瘋傳的關於太極拳的"怪"現象,正式向社會承諾:"維護國粹尊嚴,蕩滌門內濁流",聲明將閆芳開除山門。  真實的太極拳到底如何,帶著這個疑問,齊魯網記者採訪了楊氏太極拳第八代真傳弟子、盛世武極太極拳館創始人林勝利先生。
  • 太極拳無秘密(三)——骨斷筋折的「打法」
    太極拳行拳舒緩,動作軌跡多是弧線,拳腳往復循環不知道落在哪裡,有人會問:太極拳能打人嗎?這個最直白簡單的提問,太極拳資深練家聽了會變成:太極拳怎麼打人?怎麼打沒弄不清楚,談能不能打是不是步子跨的大了點?其實明白太極拳怎麼打人的沒有幾個。
  • 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又多一張世界級名片!
    太極文化博大精深, 值得且需要被更好地保護和傳承。 太極拳到底有多火呢? 這麼說吧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習練太極拳的人已達數億…… 法國骨科醫生Matthi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