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需要有目的的練習

2020-08-01 一代鬃獅


太極拳,需要有目的的練習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講了一件事,來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是有目的的練習,什麼是「天真的練習」。我把這件事複述一下:

威奇託大學音樂教育專家史蒂夫.奧爾(Steve Oare)曾經提供一則假想對話,假設對話在一位音樂導師和年輕學生之間進行。這種對話,音樂導師經常會跟學生講。在這個例子中,導師試圖搞懂為什麼學生一直沒有進步。

  • 導師:從你的練習清單可以看出,你每天練習1小時,但你每次測試的時候,總是只有C的成績。能不能解釋一下原因
  • 學生: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 導師:你演奏了多少次?
  • 學生:10次或者20次。
  • 導師:你彈對了多少次?
  • 學生:唔,我不知……一次或兩次吧……
  • 導師:哦……你是怎麼練習的?
  • 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彈!

當我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背上冒出了冷汗。

在這次練習太極拳之間,我曾經有過兩次練習太極拳的經歷,一次是在大學期間,學校的體育課上教授我們24式太極拳;第二次是在大學剛畢業時,那時候在公園裡找了一位老師學了幾個月。應該說,那兩次學習,我也是很認真的,在大學武術比賽上,我還拿了24式太極拳金牌。

為什麼當時沒有堅持下來?現在想來,當時我已經落進了「天真的練習」窠臼,雖然練習,但沒有進步。如果當時有一位導師問我:你練對了多少次?我也會一臉茫然的。


太極拳,需要有目的的練習

《刻意練習》這本書告訴讀者,這種只是「埋頭幹」的天真的練習是沒有效果的。想要進步,只有進行有目的的練習。

而有目的的練習,有四個特點:

1、有目的的練習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書裡,作者依然以音樂學院的學生,指出如果學生訂出目標:「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以適當的速度奏完曲子。」會比漫無目標的練習要成功得多。

我在這一次練習太極拳的時候,最初都會定一個小目標:「這一段,特別是摟膝拗步時,要全程做到松腰。」一旦發現做得不好,我還會停下來,再來一次,或者遇到下一個摟膝拗步時,再一次突出這個要求來檢查。而我發現雲手時容易抬肩,也是用類似方法制定目標來糾正。

書裡有一句話我特別有感觸:有目的的練習,主要是「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裡」,最終達到長期目標。

2、有目的的練習是專注的

作者在這裡舉了一個訓練並測試記憶力的例子。這一點可說的地方其實很多,音樂演奏家,大部分時間是一個人單獨練習,花一點時間合奏排練。練習太極拳正好相反,很多人是花大部分時間合奏排練,很少花時間一個人單獨練習。


太極拳,需要有目的的練習

3、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

作者在這裡提出了一個簡單但很深刻的觀念:你必須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不對,你到底怎麼錯了。

在上面那個音樂學生的例子中,學生在表演測試上得了一個C,這是一種遲到的反饋,但他在練習時,似乎沒有人給他提供任何反饋,也就是說,沒有人聽他練習並指出他的錯誤,而這位學生看起來根本不知道他的練習是不是出了錯。

我的運氣比較好,在太極拳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幾位真練出功夫的老師,而每次他們指出我的缺陷,我都會記住,然後回家改正。

要麼自己能給自己提出反饋,要麼旁人給你提出反饋,不管什麼練習,如果沒有反饋,就不可能搞清楚哪些方面還需提高。

4、有目的的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作者認為,這也許是有目的練習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不過這個題目有點大,我們有機會單獨說一說。

相關焦點

  • 楊式太極拳拳架練習程序
    筆者依照自己學習楊式太極拳拳架的過程將學習程序做簡單總結,以期拋磚引玉給初學者學習拳架一個科學的途徑,使大家在練習楊式太極拳拳架時做到進步有階,循序漸進。拳譜寫道「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指出了練習太極拳的程序首在「著熟」,外在拳架按照太極拳的規矩練習純熟了,內在意識形態就會有所體現並慢慢的發生變化。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太極拳練習漸入佳境的一個特徵
    這讓我有個機會一窺加拿大的教育。這裡的小學,三年級開始學乘法,不過學校裡是不教乘法口訣表的。這裡的小朋友知道乘法的原理,譬如,3X4就是有3個4相加,所以他們做乘法很慢,就是慢慢加,雖然做得慢,但也能做。只是小朋友很長時間裡都在做一位數的乘法,看得我都急。
  • 練習吳式太極拳8大入門基礎及3大要訣
    太極拳的歷史發展非常悠久,適當的練習太極拳是非常有利身體的。
  • 早晨練習太極拳的好處,保養身體,延緩衰老,提升幸福指數
    太極拳作為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備受中老年朋友的喜愛。常練習太極拳能夠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延緩衰老,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下面,就讓我們來帶您了解早晨打太極拳的好處吧。1、能夠喚醒身體器官。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任何的拳術都有基本,而往往這些基本功都是伴隨著拳法的成長,而不斷反覆進行練習的。基本功就如同蓋樓的地基一樣,想要蓋多高的樓,就需要做相應足以支撐高樓的地基。練習基本功非常的重要,它關係到你的拳術提升速度以及未來拳術的走向。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3個階段和3項原則
    ,常練習孫式太極拳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能提供身體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那麼如何學習孫式太極拳呢?學習孫式太極拳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的學習掌握基本要領、中級階段的學習熟練套路又能全身放鬆、高級階段的學習重點掌握內外相合等,只要領悟了這個三個階段才能達到練習效果。下面就跟著太極拳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怎麼學太極拳
    太極拳技巧應由心生!  首先,選準一門太極拳。專門學練某一門派的一種太極拳,最好是傳統太極拳,這樣是比較可取的,而且所練太極拳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不但動作準確,而且打出來的拳架也美觀大方,更主要的是健身作用明顯。
  • 練習太極拳的三個誤區,我全中了,你中了幾個?
    太極拳是一個很好的養生健身的運動,在練太極拳的人群中以中老年朋友居多,大家都很喜歡太極拳,也非常的喜歡練習。第二個誤區是認為練習太極拳就是練習套路不練習樁功。這個誤區呢,也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因為好多人都是這樣來練習太極拳的,我當時也是這樣,在2007年一個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就學了六個套路。練習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也沒有得到呢,連太極拳的大門都沒有看到,其實呢,練習基本功就好比呢,我們蓋樓打地基。
  • 陳立憲:陳氏太極拳練習要領簡述
    本文由陳立憲先生寫於1982年9月,在「陳氏太極拳練習要領簡述」之前的文中寫到:「本簡述依陳氏太極拳(小架式)理論,陳鑫拳著為基礎介紹,是為給予學習者參與之作用
  •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老人健身的好幫手
    而且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刪除了繁雜的、重複的動作,只是選取了24式,所以才會被編成了「簡化太極拳」,可以大大的滿足群眾練拳的需要。同樣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一種簡易的套路,它是一種漢族民間健身的拳術,具有著由簡入繁的特點,具有著循序漸進的特點,具有著易學易記的特點,大家在練習的途中,大概只需要5分鐘便可以將一套練完,主要的動作包括了「野馬分鬃、摟膝拗步、倒卷肱棚、捋擠按、單鞭、雲手、左右蹬腳、獨立穿梭、海底針、閃通臂、搬攔錘等」。
  • 運用好一方法,練好太極拳不是難事
    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有著非常多的教學方法,重複練習法就是其中一種,因其練習條件相對固定,內容相對單一等優點成為太極拳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俗話說,熟能生巧。讓學生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合理利用重複練習法,能幫助學生在反覆練習中掌握和鞏固動作技術,體驗動作技能掌握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從而建立良好的體育鍛鍊意識習慣。
  • 2018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太極拳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8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太極拳 2018-05-30 15:13 來源:
  • 初學太極拳你應該注意這些
    在太極拳的學習中,有很多的初學者,在找老師時,只知道去尋找有名的老師學習,但有名的老師真的就明白麼?真的就是好老師麼?或許他們在打拳方面確實好,有時候練得好的人未必教的也好。明白的人有時不一定練得好,也不一定拳架打的漂亮。好的老師,原意交他所知識的東西都告訴你,並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有嚴格的要求,對於太極拳也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
  •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有句老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為什麼有的人說現在太極拳都不講練功,講究松胯,講究用意不用力?正是這樣,造成很多人認為學一個套路就是會太極拳了,並且都是以大師自居!所以,大家都把時間精力放在練習套路上,就連基本的樁法都不懂,更不曾站樁!好笑的是,常聽說我師傅,師傅的師傅都從來不站樁!那麼,練功到底練什麼?在這裡呢也只能說個大概,詳細的功法還得找到好的師傅,必須有傳承的,訓練成體系的!
  • 王其和太極拳主要傳承人:檀杏敏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兩種傾向,一方面,有的人只注意了太極拳健身的功能,而對太極拳的實戰功夫一無所知,把太極拳打成了「太極操」,甚至由於不掌握傳統太極拳的功法要求,事與願違,沒達到健身目的,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現在社會上大多把太極拳稱作老人拳、病人拳,原因就在這裡。另一方面,有的人熱衷追求太極拳的技擊功夫,而缺乏科學的練功方法,忽視太極拳的健身功能,甚至損傷了身體。
  • 彙編 吳式太極拳的行氣法、五字訣、致學十要、練習要領和勢和勁
    太極拳的特點是由動中生靜,靜中養心,以意行氣,而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練氣的要求,首先是使呼吸平穩,由平穩而達到深呼吸,不可故意改變平穩的呼吸方式,用靜、輕、慢、切、恆的方法練習太極拳的功架,久而久之, 動作自然配合呼吸。
  • 太極拳為什麼行? ?
    《倚天屠龍記》劇照  時代變遷中的武術  在世界非遺入選標準中,有這樣一個條件:入選項目應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或是一種現存或已經滅絕的文明。  按此標準對照,太極拳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傳統呢?
  • 太極拳與知性閱讀 | 網師閱讀
    在藥都公園,跟著霍老師和李老師學完了陳氏太極拳一十五式。在網師,聽王小龍老師講授「教師專業閱讀地圖」。這麼多年了,這個暑假才知道作為教師應該讀什麼,應該怎麼讀。不過,我也深深明白,學完不等於學會,要真正領悟太極拳的奧妙,需要長久的練習;「熟知並不等於真知」,要真正做到「知性閱讀」,需要長時間的閱讀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