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計劃新增護士近6萬名 到2020年每個地市都將設有老年護理院

2020-12-25 安徽門戶網站

記者昨日獲悉,安徽省衛生計生委日前印發《安徽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0年,全省計劃新增護士近6萬名,每千常住人口註冊護士數將從1.94個提高到2.9個。》》》推薦閱讀:「以藥養醫」破局醫改動真格 醫務人員薪酬改革要同步跟上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註冊護士總數將從2015年的16萬人提高到21.98萬人,每千常住人口註冊護士數也將從1.94個提高到2.9個,執業(助理)醫師與註冊護士比從1.11上升到1.25。爭取所有三級醫院(含專科醫院)的新入職護士均參加培訓,二級醫療機構50%的新入職護士參加培訓,切實提高新入職護士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新增3~5個省級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和20~30個臨床實踐基地,培養專科護士1500人。

鼓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發展家庭病床,將社區護理服務延伸至家庭,為長期臥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療患者、老年患者等提供規範護理服務。鼓勵大型醫院和基層建立護理聯合體,引導護理優質資源下沉。

此外,「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服務事業,爭取支持每個地市設立一所護理院,完善老年護理相關設備設施。(記者 李皖婷)》》》推薦閱讀:安徽發布樓市去庫存新政 個人買這類房可獲更多貸款支持(圖)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省每個地市 都將有老年護理院
    2020年,全省每個地市 都將有老年護理院 2017-05-19 09:16:51   來源:市場星報
  • 老年護理院「90後」護士團隊精心呵護高齡老人
    楊浦區滬東老年護理院內,真實的故事令人動容:一群「90後」護士以專業技術、誠摯真情,呵護著200位失能失智的老人。曾在護理院前前後後住了近兩年的李奶奶說,「一直覺得,『90後』就是一群還沒長大、責任心缺失的孩子,但這裡的護士,改變了我的固有想法。因為她們,住院的日子不再枯燥乏味,晚年生活更添一抹綺麗亮色。」
  • 養老名詞解釋、老年人分類及老年護理院標準
    養老這個名詞大家都經常說,但是讓你詳細的解釋一下,又有些說不清楚。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養老相關的一些名詞,就當作漲一些沒有用的知識吧。(6)失智症老人dementia aged people。因腦部受傷或疾病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包括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和解題能力等的退化,嚴重時無法分辨人、事、時、地、物的老人。
  • 關注國際護士節:400萬「白衣天使」的暖心守護
    總數超過400萬 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和臨床 「2018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400萬,佔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近50%,每千人口護士數達到3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近70%,護士專業素質和專科護理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 紅河州生態環境局關於箇舊市大屯新區老年康復護理院醫用血管造影X...
    紅河州生態環境局關於箇舊市大屯新區老年康復護理院醫用血管造影X射線系統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覆紅環審〔2020〕190號 文章來源:紅河州生態環境局
  • 2020高鐵「成績單」:安徽總裡程全國第一 南通等6市邁入「高鐵時代」
    安徽以2297公裡的成績上升了5個位次,成為新晉榜首。2015年起,安徽每年都有新高鐵線路投運,基本形成了以合肥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網,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在全國高鐵網的樞紐地位穩步提升。2019年的冠亞軍——廣東和遼寧順勢下滑,江蘇則從第12名躍升至第4名,足足上升了8個位次。
  • 上海市醫療機構老年護理床位達3.5萬張 二三級醫院實現全覆蓋優質...
    摘要:預計2020年上海的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30餘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今日,在衛建委召開的介紹全國老年護理工作發布會上,北京市和上海市在老年護理方面的做法得到肯定並在會上做了介紹。上海衛健委副主任秦淨說,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預計2020年上海的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30餘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上海市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滿足城市老齡化的護理服務需求,不斷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強化隊伍建設,老年護理服務能力與水平穩步提升。
  • 青島將建3萬平米健康養老項目 新增千張床位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通訊員 邢路 報導  半島都市報4月9日訊 9日,記者從交運集團獲悉,該集團計劃投資8000萬元,分別在青島市市北區、李滄區、城陽區、即墨區,規劃建設約3萬平方米的健康養老項目,新增1000張醫養結合床位,充分發揮該集團現有的醫養護理優勢,為島城市民提供更專業、更溫馨的醫療養老服務。據悉,4個項目將於年內陸續開工建設,並儘快投入使用。
  • 江蘇60歲以上老年人口1834.16萬 佔戶籍人口23.32%
    10月30日上午,江蘇省老齡辦發布江蘇老年人口白皮書,截至2019年底,全省戶籍人口7865.82萬。據介紹,「十四五」時期老年人口數量將有一個迅速增長過程。主要是因為從1962年至1965年,平均每年新生人口近150萬,這一時期出生的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步入老年。預計到2025年老年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7%。此外,江蘇老年人口城鄉區域不平衡。
  • 探訪老年護理院:選擇如何老去 也當期許「花樣餘生」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人口統計數據:2018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比2017年年末增加859萬;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比2017年年末增加827萬。  全國老齡辦預估的數據中,中國老齡人口到2050年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選擇如何老去,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拷問。
  • ...2020年上海老齡化程度將達36% 目前二、三級醫院全實現優質護理
    8月2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老年護理工作和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報告(2018年)有關情況。中國網 張瑞宇 攝中國網8月27日訊(記者 彭瑤)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秦淨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預計2020年上海的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30餘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目前,全市所有二、三級醫院已全覆蓋實現優質護理。
  • 地段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已排到2013年
    「我爸多處骨折,剛能側翻,大小便、吃飯都需要護工,在醫院我們請了全職護工,一對一每天65元/人,每個月近兩千元,他們護理骨折病人非常專業。可回到家裡,醫院護工又不能帶回家,普通全職保姆卻在護理骨折病人方面不夠專業」,張先生坦言,他們曾嘗試尋找專業護工,發現這種人很少,即便個別介紹所有這樣的護理保姆,價格至少每月三四千元。
  • 上海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排到2013年(圖)
    「我爸多處骨折,剛能側翻,大小便、吃飯都需要護工,在醫院我們請了全職護工,一對一每天65元/人,每個月近兩千元,他們護理骨折病人非常專業。可回到家裡,醫院護工又不能帶回家,普通全職保姆卻在護理骨折病人方面不夠專業」,張先生坦言,他們曾嘗試尋找專業護工,發現這種人很少,即便個別介紹所有這樣的護理保姆,價格至少每月三四千元。
  • 中國超4000萬失能老年人面臨照護難 護理人才缺口大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近2.5億,其中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他們面臨的照護難題,是社會的痛點。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範管理的通知》,首次為失能老人照護評估和醫療護理員培訓建立了「國標」。
  • 養老也有很多種,你了解過護理院嗎?
    然而,護理院充滿了醫學特徵。護士每天早上給老人量體溫和血壓,並根據檢查結果停止護理。一、將醫療與養老資源整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更大化多年前,國內的相關機構就在進行」醫養結合」的實踐。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資本也推行了許多年,大家從很多渠道也看了很多關於「醫養結合」的相關信息。現在很多養老機構或者醫療機構都已經在成熟地推行「醫養結合」新模式。
  • 江蘇「老年人口信息白皮書」發布 空巢率過半
    一年新增71萬老人,空巢老人佔全省老年人口的50.77%……10月24日省民政廳發布的最新版「老年人口信息白皮書」顯示:我省老齡化比例位於全國各省之首,人口老齡化形勢愈加嚴峻。據33個縣(市、區)15840個樣本抽樣調查測算:全省已有空巢老人872.8萬人,佔比首次超過老年人總數的一半。空巢老人中80%左右願意在家養老。「白皮書」首次提及未來老年人口發展趨勢,經委託第三方統計與預測,江蘇老齡化頂峰將在2052年到來。從2017年的1719萬人到2052年達到2743萬人,1024萬的增量凸顯老齡產業巨大市場潛力。
  • 2018年我國註冊護士達400萬,衛健委下一步該如何解決老年護理需求?
    在護理隊伍的素質方面,全國註冊護士總數佔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近50%,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近70%,護士專業素質和專科護理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面對老年服務的缺口,我國突出的問題就是護理員隊伍的專業度不足,與護理專業人才的匱乏。  從2015年到2018年底的數據來看,雖然我國註冊護士比例逐年上漲,但是近三年漲幅分別為8.2%、8.3%、5.3%。
  • 光明區到2025年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約6.8萬座
    大會透露,根據《光明區公辦義務教育和幼兒園學位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下稱《實施方案》),到2025年,光明區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約6.8萬座,包括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約4.9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約0.8萬座、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1.1萬座以上。光明區正推動基礎教育朝著「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方向奮進。1月10日上午,光明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大會召開。
  • 東莞水鄉中心醫院6人入選省專科護士培養計劃
    「經綜合評分,東莞市水鄉中心醫院2020年度入選『廣東省專科護士培養計劃推薦名單』的人員為袁笑娣、鄒偉香、莫海霞、張楚芳、林嘉偉、麥敏丹。」隨著東莞市水鄉中心醫院副院長胡暉的宣布,醫院2020年專科護士選拔落下帷幕。
  • 北京新增182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
    市衛生健康委近日公布了北京市2020年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名單,北京同仁醫院等182家醫療機構被確定為2020年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十四五」時期,全市老年人口將增長100萬人,增速將明顯超過「十三五」時期,2025年將達到500萬人,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時期。為積極應對老齡化需求,本市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院建設,主要從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務、老年友善環境4個方面推進醫療機構為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