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疤痕未達傷殘影響容貌獲得賠償一萬元

2020-12-22 中國法院網

2018-08-15 10:10:52

       面部留下疤痕影響容貌,但是未達傷殘評定標準,能否獲得賠償?近日,江西省安義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提供勞務者因面部損害遺有疤痕,雖然未構成傷殘,但仍獲得賠償款10000元。

  被告王某某系安義縣人,長期在上海市某區從事鋁合金門窗加工安裝業務。被告王某某經常臨時僱傭原告李某某提供安裝門窗勞務,每日工資400元,日清日結。2017年2月25日,原告李某某在為被告王某某安裝陽臺時,在使用角磨機切頂上的木板過程中,因角磨機反彈打中面部,造成下巴至鼻子處流血。

  原告李某某受傷後,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門診、縫合治療,後又轉入上海某醫療美容醫院門診治療,用去醫療費用26817元,均由被告王某某予以支付。另外,被告王某某支付原告李某某當天工資400元、給予慰問金300元,中途給付現金4000元。

  原告李某某面部損傷治療終結後,因面部尚遺有疤痕,為賠償事宜雙方協商未果。今年6月12日,原告李某某向安義縣法院起訴,要求被告王某某賠償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等損失50000餘元,並申請傷殘等級法醫學鑑定。

  審理過程中,安義縣法院依法委託法醫鑑定所對原告李某某面部疤痕是否構成傷殘進行鑑定。經法醫評定,原告李某某面部疤痕長度未達傷殘評定標準,不構成傷殘。

  近日,安義縣法院對該起案件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庭審中,依法通知鑑定人員到庭接受質詢。鑑定人就面部的範圍、面部疤痕傷殘評定標準回答了原告李某某的質詢,並進行了解釋。原告李某某對鑑定結論表示沒有異議。被告王某某稱原告李某某面部疤痕不構成傷殘,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損害賠償金不應支持。

  當庭調解時,法官從法、理、情方面耐心與被告王某某進行溝通,雖然原告李某某面部疤痕長度尚未達傷殘標準,但是,面部遺有疤痕,從容貌美感角度考慮,會對原告李某某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影響。經調解,當庭促使雙方達成了由被告王某某給予原告李某某一次性賠償款10000元(當庭付清)和雙方糾紛一次性解決、以後不再發生糾紛的協議。至此,該起面部疤痕未達傷殘的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在法官調解下,雙方一年多的糾紛終於成功化解。

相關焦點

  • 做美容「」成十級傷殘
    婦女告狀索要精神賠償獲支持張家民  新報訊記者張家民某美容院聘用人員在為一名40多歲的婦女做眼袋切除手術時失敗,致該婦女眼瞼外翻、閉合不全。雖經10餘次補救手術,但該婦女的情況還是構成10級傷殘。一審法院經審理後,判令美容院賠償該婦女經濟損失2.6萬餘元;因手術人員無醫師執業資格,法院判令其賠償原告精神損失費3萬元。
  • 車禍致面部留疤可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車禍導致受害人面部留下永久性疤痕,無疑對受害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損害。那麼,受害人是否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呢?我國《精神損害賠償解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或死者家屬可獲得精神賠償損害的情形作出了如下規定:(1)車禍事故侵害了受害人的生命權,對受害人或死者家屬造成的精神痛苦;(2)車禍事故侵害受害人的健康權,對受害人或死者家屬造成的精神痛苦。
  • 洗屁股前幼師沒做這事,男童被燙成九級傷殘!疤痕慘不忍睹
    去年初潘女士2歲多的兒子小浩(化名)在廣西防城港市愛育幼兒園上學期間老師在給他衝洗屁股時未測水溫使得他的屁股及雙腿嚴重燙傷導致九級傷殘肇事老師犯過失致人重傷罪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因賠償協商不下受訪者供圖01未測水溫給幼兒洗澡男孩被燙成重傷2019年1月4日下午3時許,小浩在幼兒園將大便拉到褲子上,當天的帶班老師張某帶他去衝洗屁股。張某在調試水溫時,一開始認為太冷,便將水溫調到最高,然後給小浩衝洗屁股。其間小浩哭鬧,但並未引起張某的注意。張某發現小浩的屁股和雙腿被燙傷後,還不敢承認,向其他老師謊稱小浩是摔傷所致。
  • 女子遭硫酸毀容後,賠償分文未得,法院給予30萬元救助金
    10月16日下午,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國家司法救助金發放儀式,共向4個案件的被害人及其家屬發放58萬元。其中,龐女士獲得30萬元,這是廣西各級法院發放的最高一筆司法救助金。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王斯攝女子遭毀容未獲賠償「真沒想到會獲得這麼多救助金!」當天,領到司法救助金後,博白人龐女士連說意外。龐女士是一起故意傷害案的當事人。2017年,因感情不和,她向法院起訴離婚,但丈夫李某不同意離婚。
  • 臉上疤痕評傷殘農村戶口苦難言,融冠律師深思量城鎮標準獲賠償
    倪老師,在東營打工期間發生了交通事故,自己無責,對方全責,事故造成倪老師面部疤痕超過10釐米,構成十級傷殘。但是倪老師是農村戶口,在東營和濟南多家律師所諮詢過,均告知其只能按農村標準獲賠,保險公司也不同意按城鎮標準賠償。
  • 傷殘理賠 豈能以「牙」還牙?
    據此,法院綜合各項損失金額,一審判決保險公司賠償約10萬元,黃某賠償6.6萬餘元。爭議:植牙後便不存在殘疾情況?黃某與保險公司均不服提出上訴。牙齒缺失確實也影響他的日常生活,而且牙齒種植需要時間恢復,種植後無法恢復到原始牙齒的功能,因此他主張傷殘賠償金和後續治療費並非「重複主張」,請求佛山中院維持原判。
  • 南安被護士燙傷女嬰臉上疤痕淡化 獲賠5萬元
    昨日,在南安市人民調解中心,被燙傷女嬰小寶(化名)的父親陳志郎與南安市第一醫院代表就賠償問題達成協議,家屬獲賠包括醫療費、精神撫慰金在內共計5萬元。陳志郎對賠償結果表示滿意,在調解室內,他還向記者展示了小寶的近照,孩子臉上的疤痕已淡化,恢復良好。
  • 勐海一當事人獲得30萬元賠償
    正義裁判 獲得賠償30萬元,經司法鑑定為二級傷殘,並於7月21日向勐海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某某給予賠償。後經過法院調解,雙方和解,由李某某賠償飄大30萬元,並約定了支付日期。現在該筆賠償款拿到了,就可以減輕家中的負擔,飄大表示會振作起來,努力康復,等能自理了,再找一份工作,幫父母分擔一點。
  • 車禍落下大面積傷疤 女子索要萬元疤痕費
    車禍落下大面積傷疤 女子索要萬元疤痕費   次月,經鑑定機構鑑定,江女士雙下肢多發骨折伴軟組織嚴重損傷,後遺留右下肢及雙足功能部分障礙,傷殘等級為十級傷殘。  小車司機姓夏,交警部門認定夏先生和江女士同等責任。  時隔兩年,今年6月,江女士將保險公司與夏先生一併告上法庭,索賠各項損失近20萬元。除此之外,她還提出讓夏先生另外賠償1萬元的傷疤費。
  • 為多獲8萬元賠償 畫條傷疤去鑑定
    16歲的騎車人在2015年為賠償事宜將肇事車輛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告上法庭,法院隨後委託了丹陽市中醫院司法鑑定所負責傷情鑑定。為了獲得近8萬元的賠償款,在鑑定過程中,參與此事的黃牛「妙手畫眉」,使得鑑定人員得出了傷疤長達13釐米的結論,從而認定為「十級傷殘」。
  • 患者手術後傷殘醫院賠償
    [合肥中山醫院]患者術後落傷殘醫院賠償15萬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 家住壽縣的蔣女士今年50多歲。經過鑑定,蔣女士目前落下多處傷殘。  瑤海區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司法鑑定,合肥中山醫院醫療過錯與蔣女士的損害後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因此合肥中山醫院應對由此給蔣女士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法院確定由醫院承擔30%的賠償責任。  據此,一審法院判決,合肥中山醫院賠償蔣女士醫療費、傷殘賠償金等共計15萬餘元。
  • 工傷九級傷殘可獲得多少賠償?
    工傷九級傷殘的到的賠償除了治療實際所需的醫療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還需要住院護理費、停工留薪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治療所需的醫療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這些都是根據實際支付的費用來計算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住院護理費、停工留薪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如何計算。1、住院護理費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職工需要生活護理的,職工還應獲得護理費,具體是多少由職工的自理程度決定。
  • 2018工傷保險賠償標準,以及傷殘鑑定標準
    一、工傷傷殘鑑定標準(簡單版)一級傷殘的鑑定標準包括:極重度智能損傷;四肢癱肌力≤3級或三肢癱肌力≤2級;重度非肢體癱運動障礙;全身重度瘢痕形成,佔體表面積≥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關節活動功能基本喪失;雙肘關節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雙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更多內容。
  • 周口女子去美容美髮店治雀斑 致10級傷殘
    本報訊 耿某本是開美容美髮店的,後來,見別人治雀斑很掙錢,便也跨行當幹起了這門生意,因治療不當,結果造成消費者申某10級傷殘。近日,申某便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2016年9月5日下午,申某在其婆姐陪同下來到耿某的美容美髮店治雀斑,因治療不當,造成申某面部留下多處疤痕,經鑑定為10級傷殘。因雙方就賠償事宜達不成協議,申某一紙訴狀將耿某告上法庭,要求耿某賠償各種損失近14萬元。商水縣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耿某無從事醫療整容的資格證書,私自開設醫療機構從事醫療活動,實屬違法,又致人傷害,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 保定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鑑定標準及賠償
    一級傷殘標準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鑑定標準及賠償(一)、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致:1、植物狀態;2、極度智力缺損(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6、腰椎或胸椎椎體三分之一壓縮性骨折,十級。觀察CT壓縮面是否達三分之一。7、顱腦骨折,入院時有昏迷症狀,並伴蛛網膜下出血,可做十級;僅顱腦骨折或癲癇,不易做傷殘。
  • 整形「整」出疤痕 醫院擔責賠償萬元
    中國法院網蚌埠頻道 | 作者:陶薇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人民法院調解結案一起因整形手術而引發的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 酒後幹活造成傷殘公司拒賠,訴前調解協議賠償16萬元
    在工地吃飯時喝了點啤酒,下午幹活時不慎受傷,花去醫療費數萬元,還造成了十級傷殘。誰該為這起事故買單?為減輕當事人訴累,法官助理組織雙方調解,近日,這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有了結果。餘某是一名工人,在如皋某工地從事建築施工,平日愛喝點小酒。2019年11月10日中午,餘某在建築工地吃工作餐時,自行購買兩瓶啤酒並全部喝完。
  • 交通事故留下大面積傷疤 受傷女士索賠萬元疤痕費
    浙江在線07月24日訊因交通事故產生大面積的傷疤,起訴要求賠償疤痕費,這樣的主張有無依據?法院又能否支持?昨天,奉化法院調解了這樣一起案件。  2011年6月,江女士開著電瓶車,在一個十字路左轉彎時,與直行的小車相撞。江女士倒地摔出了車外。
  • 沒有構成傷殘交強險賠償範圍是什麼?
    一、沒有構成傷殘交強險賠償範圍是什麼? 沒有構成傷殘交強險賠償範圍主要是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能否要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中的「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內予以賠償。那我們能否據此推出「受害人因傷致殘,誤工等費用,保險公司該賠;而受害人只傷未殘,其誤工等費用保險公司不賠」如此荒唐的結論呢顯然不能。 現實生活中只傷未殘保險公司不賠償誤工等費用,並非個別現象。筆者認為,之所以存在只傷未殘保險公司只賠償醫療費而不賠償誤工等費用的情況,原因在於沒有準確地把握「傷殘」這一概念的含義。
  • 貴州遵義一20歲男子騎摩託將人撞成一級傷殘,父親代他賠償30萬元
    遵義市一名20歲男子,騎摩託車與當地另一位村民所駕駛的摩託車相撞,導致對方一級傷殘,面臨近百萬元的賠償。日前,經當地法院調解,其父親在相關保險賠償之外,再代他支付了30萬元賠償。2017年7月6日,家住習水縣同民鎮的楊某,騎摩託車行駛途中,與當地另一位47歲的村民胡某所駕駛的摩託車相撞,造成2人不同程度受傷,但胡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受傷致殘,經鑑定機構評定,胡某所受之傷為一級傷殘,癱瘓在床。事發後,胡某向法院提起訴訟,經審理,楊某需支付各種賠償費用共計97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