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聽過鍾睒睒這個名字,但你一定喝過他生產的農夫山泉。
就在昨天,鍾睒睒超過了馬雲和馬化騰,成為了「中國新首富」。
鍾睒睒是農夫山泉創始人。同時,他也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萬泰生物的最大股東。
今年4月,頭頂「首個國產HPV疫苗」光環的萬泰生物登陸上交所,從每股12.6元的發行價飆升至今每股217元,股價爆漲16倍,目前市值超過900億。
昨天早上9點,農夫山泉在港股掛牌上市,暗盤飆漲超100%,首日高開85.12%,總市值達到4400億港元 —— 這意味著農夫山泉坐實「水中茅臺」,而66歲的鐘睒睒也成了中國新首富。
9點半,農夫山泉股價跌破4000億港元,當了半個小時首富後,鍾睒睒又穩穩回落財富榜單第3名的位置。
成為「首富」之前,鍾睒睒曾經是《浙江日報》的一名記者。
1986年,他寫了一篇名為《白菊花生產的風波》的調查報導。報導中詳細披露了杭白菊如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從每斤1.2元暴漲到每斤15元,最終暴跌至兩毛錢的故事。
這個故事似乎在某種程度上給了鍾睒睒以啟發,讓他參透了商品經濟背後的「暴利運作」套路。
「炒作」從此成為了鍾睒睒創業過程中,最核心的商業武器。
在改革春風春滿地的90年代初期,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保健品創業風口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851口服液打響了保健品營銷第一槍,緊接著就出現了東北飛龍一年淨利潤2個億的代神話,史玉柱在珠海成立巨人,就連娃哈哈都在做營養口服液。
辭職,下海。
1991年,鍾睒睒告別記者生涯,單槍殺入海南,成為娃哈哈在廣西和海南的總代理商。
鍾睒睒哪裡是肯老老實實當個小代理商的人?
在海南,他將在記者時期參透的「信息差」套路,耍得那叫一個淋漓盡致。
彼時由於海南是經濟特區,鍾睒睒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拿到娃哈哈營養口服液。於是,他將在海南低價購入的產品拖到廣東售賣,利用政策優勢,賺取高額利潤。
可惜這樁雞賊算盤被宗慶後發現了,很快,鍾睒睒就被踢出了局。
但是這並不重要,因為通過營養液這樁生意,鍾睒睒早已踩準了「健康養生」這個基本盤。
1993年,還是在海南,鍾睒睒創立了養生堂。
短短一年時間,養生堂就靠一款名叫「龜鱉丸」的主打產品席捲全國,同時,鍾睒睒也積累了人生中第一個1000萬。
與保健品行業早期851、紅桃K等粗放的產品銷售模式不同,鍾睒睒的養生堂從一開始就走的品牌路線,這一策略也使得養生堂在保健品口碑逐漸惡化的90年代末期一躍成龍。
媒體出生的鐘睒睒,可謂一個平平無奇的營銷小天才。
他不僅佔領了情感高地 —— 早期龜鱉丸電視廣告,常常以父子形象出現,配以「養育之恩,無以為報」的文案 ;
佔領了科學高地 —— 龜鱉丸出生名門,是三位中醫藥大學專家,花了8個月的時間研製而出;
佔領了道德高地 —— 養生堂曾在各地開展「尋找病友」活動,並贈送龜鱉丸優惠卡;
還佔領了智商高地 —— 以「養生堂龜鱉丸」冠名,展開了中華醫學會龜鱉藥用價值研討會、專家認證會等高端會議。
他甚至贊助了央視「98年法國世界盃」直播和北極科學考察……
「早晚兩粒魚鱉丸,好過天天吃甲魚。」你可能不記得龜鱉丸的這個口號了,但一定記得養生堂推出的另一款女性產品朵而的廣告語 —— 「由內而外的美麗」。
就算你不記得「由內而外的美麗」,也一定記得「好高興哦 ~ 又吃成長快樂了~」。
沒錯,霸佔90後童年所有廣告時段的「成長快樂鈣片」,也出自鍾睒睒之手。
而這只是開始。
1996年,鍾睒睒創立了新安江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農夫山泉的前身。
那個時候,市場上瓶裝水的老大還是娃哈哈,鍾睒睒的前老闆宗慶後靠賣純淨水,一年差不多能實現一個小目標。
1997年,香港回歸,農夫山泉也終於定下了自己的廣告語:農夫山泉有點甜。
2000年,平地一聲驚雷,鍾睒睒突然高調宣布:農夫山泉不再生產純淨水,以後只生產天然水。原因是純淨水中幾乎不含任何物質,對人體健康沒有好處,天然水就不一樣了,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對健康有明顯益處。
「身為廠家,我們應該對人的健康負責。」
這一下娃哈哈和樂百氏都急眼了,直接一紙訴狀和農夫山泉約架法院。
鍾睒睒卻並沒有慫,一邊處理著官司,一邊拿純淨水和天然水在學校裡進行著水仙花的培育實驗 —— 實驗證明,天然水裡的水仙花長得比較好。
宗慶後不幹了,「水仙花在糞水裡長得更好!難道糞水要比天然水更好嗎?」
就這樣吵吵鬧鬧了近半年,新華社發表專家評彈,文章指出「純淨水不宜大量飲用」。至此,為純淨水一哥之爭畫下了一個句號。
2001年,農夫山泉趕超娃哈哈,成為瓶裝水市場第一名。
今年4月,農夫山泉發布了2019企業財報。
財報披露,2019年其淨利潤率達到20.6%,淨賺49億,秒殺捨得酒業、山西汾酒、老白乾酒等多家白酒企業,同時秒殺A股全部7家白酒企業。
相比之下,跟農夫山泉統一賽道的千年老二怡寶,淨利率只有7%。
這麼高的利潤率,那麼一瓶農夫山泉的成本到底有多少錢呢?
眾所周知,水不要錢。農夫山泉開採千島湖的水,需要繳納的是水資源稅,這一部分成本計算在稅費之中,而不是銷售成本。目前,我國水資源稅的最高標準是:地表水1元/立方米,地下水4元/立方米。一瓶550ml的農夫山泉,可以說就跟免費差不多。
瓶裝水的主要成本,其實來自於PET,也就是礦泉水瓶。加上標籤、貼膜,據財報披露,這部分塑料成本大約佔了總體銷售成本的63.1%。
一瓶出廠價0.43元的農夫山泉,毛利潤其實不到3毛錢,再減去人工、物流、管理等成本,據估計鍾睒睒生產一瓶農夫山泉,大概只能賺8分錢。
一瓶只賺8分錢,卻當上了「中國首富」,大概也就只有鍾睒睒了。
這個售賣純淨水的商人,一點都不簡單。
少有人計較的是,將鍾睒睒推到大眾視野前的農夫山泉,只是這位「大自然的搬運工」關於「健康」所下的一步小棋。
2001年,鍾睒睒收購萬泰生物。今年,萬泰以首個「國產hpv疫苗」備眾人所知。當時收購僅花費了1710萬,如今,萬泰市值高達825億,而鍾睒睒佔據其中74%的股份。
2011年,農夫山泉就推出無糖飲料東方樹葉,比今年大火的元氣森林整整早了近10年。隨著代糖概念的普及,當初嚷嚷著東方樹葉難喝的眾人,如今也都捧著飲料說著「真香」。
在鍾睒睒面前,小罐茶和腦白金都只是個弟弟。
他是大健康行業的資深玩家,也是販賣焦慮的商業老炮。
更重要的是,從保健化妝、食品飲料再到生物醫藥,在健康這個領域,鍾睒睒越走越紮實,甚至還帶了那麼點兒「俠」的味道。
-THE END-
點擊播放 GIF 1.4M
值班編輯 | 菜嬢嬢
撰稿 | 菜嬢嬢
圖片 | 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