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跑偏!專注於達成溝通目的!(下)

2020-12-11 培訓愛好者

接上篇,我們繼續來學習成功達到溝通目標的具體技巧:

如果強烈的情緒讓自己在對話中陷入沉默或暴力,試試下面的方法。

(1)行為方式回顧

1)關注你的行為表現。如果發現自己正在遠離溝通目的,問問自己在做什麼?

2)確定行為背後的感受。學會準確識別行為背後的情緒,發掘導致這種行為的情緒感受是什麼?

3)分析感受背後的想法。造成這種情緒出現的想法是什麼?

4)尋找想法背後的事實。回到事實本身,放棄絕對表達,區別客觀事實和主觀想法的區別。思考形成這種想法的事實依據是什麼?

(2)改變主觀臆斷

除了行為方式回顧,還應當詢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

一個理智而正常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做?

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要想實現這些目的現在我該怎麼做?

和對方討論棘手問題時,或是感覺自己可能會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時,你應當採用綜合陳述法。

1)分享事實經過-從最少爭議、最有說服力的事實談起。

2)說出你的想法-說明你根據這些事實得出的結論。

3)徵詢對方觀點-鼓勵對方說出他們看到的事實和產生的想法。

4)做出試探表述-承認這些結論只是你的想法,而非假裝是事實。

5)鼓勵做出嘗試-創建安全感,鼓勵對方說出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

若對方進入了危險狀態,作為溝通的另一方,應該幫助對方擺脫暴力表達或拒絕交流的錯誤應對方式,在對話中表現出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恢復對話安全感。

(1)可以使用以下四種有效的傾聽技巧,從對方行為中尋找潛在動機:

1)詢問觀點:表明你很有興趣了解對方的看法。

2)確認感受:通過表示高度理解對方的感受增強安全感。

3)重新描述:當對方說出自己的看法時,你應當重述他們的表達,表明自己不但理解其觀點,而且鼓勵他們分享內心的想法。

4)主動引導:如果對方還是退縮遲疑,你應當"先發制人",對他們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情況的猜測。

(2)在和對方分享觀點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贊同:在分享觀點時對他人表示贊同。

2)補充:如果對方的觀點有遺漏之處,贊同你們共享的部分,然後做出補充。

3)比較:當你們的觀點相差甚遠時,不要簡單地認為對方是錯誤的,而應當把你們的看法進行比較。

以上這些具體做法能夠幫助大家更為正確有效的進行溝通,從而達成最終溝通目標。那就讓我們通過一個簡單的案例,來進行實踐回顧。

案例:平時關係不錯的同事小王在高管參與的會議上,對於我給出的方案公開提出反對和質疑。

針對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可能部分人會相當生氣,心裡暗自怨恨小王,但不表現出來,而是採取沉默或掩飾的方法,進入拒絕交流真實觀點的狀態;而將生氣表現出來的人,在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也極有可能出現矛盾激辯的狀況。

在我看來,不同情況下較為正確的做法是:

一、在沒有生氣,情緒穩定的情況下:

(1)回顧自己的言語中是否存在"危險舉措"(打斷對方講話、過度強調個人觀點、大量使用絕對性字眼、經常改變話題以及使用指令性話術控制對話過程等方式),打破安全的溝通氛圍。

(2)若有則及時糾正或道歉,若無則讓對方暢所欲言,過程中關注其對話目的,並用對比法將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

(3)尋找或開發共同目的,並與對方共同構思新策略。

1、 控制不住情緒,產生矛盾激辯的情況下:

(1) 控制自己的嘴巴,立即暫停對話。

(2) 問問自己在做什麼?現在的做法是否已偏離最初目的?

(3) 我為什麼生氣?是因為平時關係不錯的小王卻當眾反對我給我難堪?

(4) 為什麼小王提出反對意見我會覺得難堪?回顧他平時的言行,知道他原本就是個直率的人,做事從來對事不對人,所以這次也直接說出來了,而非故意讓自己在高管面前出醜。

(5) 坦然接受小王的反對和質疑,因為他也是想讓整體方案更完美。

(6) 所以我的方案可能確實有不夠完善的地方,要想實現最初制定出優秀方案並得到大家認可的目標,我應該耐心並虛心的接受不同角度的觀點,有選擇性的聽取意見,優化出更優秀的方案。

引導自己走向正能量的想法,可以將我們帶向行動,從而淡化負面的情緒,做出正確的選擇。

2、 小王在反對和質疑時出現"危險狀態"

具體做法參考上文第五點-了解動機,幫助對方走出"危險狀態"即可。

其實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溝通場景,無論是跟老闆談升職加薪,還是跟家人談論結婚買房,亦或是跟同事、朋友談天說地,其中都隱含著說話的藝術以及自我心態的控制。一次看似簡單的對話,也有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溝通是門無止境的學問,無論你我都需要不斷學習與嘗試。

相關焦點

  • 溝通不說目的,就像睡覺不閉眼睛
    你需要告訴對方,你的真正目的,你也要去追問對方,ta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學會這樣的溝通後,你會發現其實你想要的和ta想要的之間,距離並不遙遠。一個講得專注,一個聽得投入,還時不時提問討論,可以說溝通是非常成功了。
  • 溝通是為了達成共識
    頻發的誤解討論事情時,王總講了一句:如果您的目的是說服我,那您的目標已經達到了;只是說服我並不是您的終極目的,咱們的目的是一起去說明市場和客戶。由於工作節奏加快、新冠疫情持續、整體經濟形勢下滑,很多人的心目中有一種「急」的情緒,經常形成種種誤解,這些誤解、誤會多是溝通不暢的結果。目的溝通的目的分成幾種,包括是告知、炫耀、說服、徵求意見或討論共識。
  • 溝通的目的與技巧
    而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都在於表達者沒有完全意識到,或者沒有準確表達出自己溝通的目的,沒有表達出究竟自己想要什麼。溝通的目的溝通的目的在於獲取自己所需,所以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表達者:「對這個帳戶重點關注下,做重點的檢查」X:「好的,明白了」如果說把這個溝通過程拍成部電影,那這個溝通過程就是一整個的懸疑片(或者說是喜劇片)。溝通應該開宗明義這就是溝通目的的不清晰帶來的負面作用。
  • 學會這3個溝通方式,人際交往才順利,你會嗎
    自己的人際關係不順利,可以換一套溝通方式,或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別再抱怨自己的溝通對象太過愚笨,或者埋怨自己的溝通能力太一般了。因為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可能出現了問題,再去抱怨和埋怨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化,解決問題沒有任何一星半點的幫助。
  • 讀書的目的是求取知識,為達成人生目標而讀
    讀書的目的是求取知識,為達成人生目標而讀,那麼,要達成一個目標,計劃是少不了的。讀書的計劃和任何一件事的計劃一樣,不會缺少兩個要素:時間和內容。工作上經常提到Deadline,讀書亦然,沒有時限的要求,便缺乏了約束力。
  • 汽車為什麼會跑偏 汽車跑偏的原因
    為什麼汽車會跑偏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汽車跑偏的原因吧。  車輛底盤部件磨損過大存在不正常間隙  轉向拉杆球頭,支撐臂膠套,穩定杆膠套等是常見的間隙易過大的部位,應舉升車輛仔細檢查。  胎壓不等是導致汽車跑偏的重要原因  每兩萬公裡應調換一下輪胎的位置,因為驅動輪的磨損程度總是會比其他的輪子大,不同的摩擦力也會直接引發跑偏。
  • 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正因為如此,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交流的目的,是為了傳達愛願。對工作的愛願,對人的愛願,對物的愛願,對項目的愛願。不要忘記交流的目的是傳達愛願。」這是在提醒我們,所有溝通的終極目的,不是傳達信息,而是傳達態度。你就想,我們園長在和孩子的家長交流的時候,不管內容是什麼,真正能夠讓對方感受到的,不就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積極態度嘛。把積極的態度傳達出去了,家長才會認同,那麼你的溝通就有了意義。
  • 正確的溝通方式是要達成共識才算溝通成功
    溝通的效果取決於我們最終對溝通內容的理解情況,只有溝通雙方真正理解了對方所表達的內容並達成共識才算溝通成功。在實際的工作溝通過程中,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個人情緒以及溝通用語是否準確等原因, 都會影響到對溝通內容的理解,我們也經常會因為沒有正確理解別人的意思而辦錯事情。
  • 【爸媽別抓狂】分享式的溝通
    【分享式的溝通】 小學階段,是和孩子建立「分享式的溝通」的最佳時期,因為這時期的孩子喜歡粘著父母談天論地
  • 方向跑偏的8大原因,對症下藥方向不再偏!
    當你在高速駕駛時,如果方向跑偏的話,你會發現就算直線駕駛之時你也需要經常修正方向,用力抓緊方向盤的話可以減小修正次數,如果稍微不用力,方向就會向左或右偏移,這對長途駕駛來說不僅痛苦,還會增加駕駛的危險係數,十分不安全!那麼車子為什麼會出現「方向跑偏」,當出現此問題時,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解決呢?接下來大師就來好好講解一下。什麼是汽車跑偏?
  • 拆書悅讀|如何用PREP模式達成溝通目標?
    你是否想知道如何跟領導或同事高效溝通?《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是一本實用類書籍,本書目的是希望學習者能夠掌握作者在諮詢行業第一年裡所學到的技能。本書分為「溝通技巧」、「思考技巧」、「資料製作技能」和「商業精神」四個章節,每個章節的技能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比如本書第一章節第一小節將了PREP模型,這個模式在匯報工作或溝通中非常實用。因此學習本書,無論是從事何種行業和工作,都能收穫即便再過15年仍然管用的、可廣泛適用的技能。
  • 情商高,就是會說話:七個溝通技巧讓交流更有效,讓目的更易達成
    大部分孩子都會下意識地選擇其中一樣,從而達到我們希望他吃菜的目的。03給予認可這兩個利用的都是人類天生喜歡被「認同」的特點。比如女人想讓老公幹家務,就說擦玻璃吧,如果直接說:你去把玻璃擦了吧,那麼男人往往都會能拖則拖,甚至藉故不幹。但是如果,女人換一種措辭方式,說:老公,你能夠到高的地方,把窗戶擦得更亮。拜託了。效果可能就會完全不同。
  • 怎麼知道自己的車是否跑偏?跑偏和方向盤不正要分清?
    經常說的跑偏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沒遇到過,看字面意思知道是車向一邊跑,但沒有親身體會過,不知道是什麼感覺,所以車子買來後,車子是否正常?是否跑偏?自己也不知道,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知識,今天分享一下。先看概念,什麼是跑偏?
  • 非常富有感染力的方言,與普通話差別不大,一不小心就被帶跑偏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非常富有感染力的方言,與普通話差別不大,一不小心就被帶跑偏。有一個地方的方言,雖然是方言,但是它和普通話極為的相似。一說到咱們大中國,那是一個地域廣闊的人口大國。我們國家一共有23個省份,每個地方都有它們的特色和具有特色的方言。
  • 快評丨法院處理「跑偏」判決,別讓追責也跑偏
    近日,一起合同糾紛訴訟中,青島市黃島區法院的判決書「跑偏」,明明是判決理由、裁判依據均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判決主文卻為支持原告訴訟請求。該院發現錯誤後,以民事裁定書進行補正。這份民事裁定書在網上流傳後,引來網友熱議。
  • 熊丙奇指責對閱卷組長陳建新的質疑跑偏,自己才是真跑偏
    教育研究者熊丙奇不研究教育,卻發文為陳建新辯解,指責質疑者跑偏,然而跑偏的不是質疑者,而是他本人。 以偷換概念方式跑偏 據中學語文教材總編溫儒敏講,閱卷剛結束就將考生作文外傳是違紀行為。從百度查各地閱卷場紀律,閱卷者進場不能帶通訊和攝錄工具,也就是說,考生試卷內容是不能外傳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最初刊發於《教學月刊》。據該刊人員講,是閱卷老師供稿。
  • 有的事情進展遇到障礙,難以達成目的時,就要「軟硬兼施」
    取得對方的認可、同情甚至讚賞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如果不分對象、不顧自身條件一味糾纏,定會落個無賴之名,甚至惹禍上身。有些事情,當你懷著一片熱心找到對方,對方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大情願地主動幫忙,於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搪塞推託,對此你很可能無能為力。有些人在這種情況從下很容易就打退堂鼓,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性格頑強,不達目的不罷休。
  • 溝通的目的,有哪幾類?
    和說服一樣的場景,還有輔導,還有破冰,還有讚美,還有安慰,還有激勵,這些場景都是給人以力量的溝通。這些都是激發對方內心的善意,讓對方有力量去改變自己的溝通。這是嚮往善的一面的溝通。當然有了善的激勵,自然也會有惡的邊界,接下來就是另一種溝通——給人鞭策的溝通。
  • 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做到有效溝通
    尤其是業務員開展業務時,更是每時每刻離不開溝通。每個業務員都要不斷學習和演練,不斷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與別溝通之前一定要搞清楚,這次溝通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目的不同,行動的方式方法和結果也不一樣。有時候,我們往往由於把目的搞錯,而使溝通的效果大打折扣。
  • 家長和孩子溝通失敗,巧用「拉波特法則」,和孩子達成有效共識
    如果大人失去耐心,溝通就很難進行下去。事實上,爸爸在第二次溝通中就失去了耐心,雙方不僅沒有達成共識,而且爸爸說話的口氣還給孩子帶來一種壓迫和不安全感,導致孩子哭鬧起來。說到底,這還是溝通不暢導致失敗的問題。說到和孩子的溝通,相信會有不少父母覺得這是小菜一碟的事情,能夠輕鬆搞定。但實際上,和孩子溝通並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別講究教育技巧。溝通的本質就是雙方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