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文化園區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如果不知道這裡的地理位置,乍看之下,這張圖片的感覺,很像一所大學吧?在新生北路高架橋上往下瞥見這處空曠的空間,看來像似座公園,又像歷史古蹟,沒錯,這裡是座古蹟,但不是公園,也不是所大學,是座文化園區!

 

 

空曠的園區加上帶有古意的建築,襯託出華山文化園區的美麗。(攝影/clare

 

由於這附近一帶稱為華山,所以園區也以華山為名,取名為「華山文化園區」,就位於忠孝東路、八德路、金山北路及市民大道之間的角落上,是臺北市的市定古蹟。

 

這個園區的前身為「臺北酒廠」,創設於1916年,原為民營酒造廠,專制日本人喜愛的清酒、蝴蝶蘭、人參酒等;1922年,「日治政府」實施專賣制度收買為公有,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酒廠,改名為臺灣省專賣局臺北酒工廠;1949年,專賣局改制為菸酒公賣局,於是酒廠再度改名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北第一酒廠。

 

 

煙囪劇場的高聳煙囪在華山文化園區內特別具有歷史價值。(攝影/clare

 

臺北酒廠早年以樹薯為原料,生產價格低廉的「太白酒」,當時人民普遍貧困,因此成為一般民眾日常消費的最愛。五十年代中期起,米酒的產量逐年增加,臺北酒廠為配合當局政策,積極研發各種水果酒,也開始了臺北酒廠的黃金時代,並曾獲「水果酒工廠」的稱號。隨著經濟發展,臺北酒廠因位於市區,地價昂貴,加上製酒產生的水汙染問題難以克服,198741,酒廠遷至臺北縣林口工業區,現址則成立華山文化園區。

 

華山文化園區隸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管轄,目前交由民間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期待朝向「創意文化園區」的方向邁進。園區設施經常提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當然,一般民眾入園區餐廳是免費的。這裡也常舉辦藝文展演活動,更是拍攝婚紗照的熱門地點,中午來此,經常可見年輕人一個便當一杯飲料,來這裡休憩。園內的華山部落格提供閱覽書報、上網、交誼廳,也有很多朋友來此利用。

 

園區建築保持相當完整,包括:車庫工坊、果酒倉庫、果酒禮堂、拱廳、高塔區、四連棟、烏梅酒廠、紅酒、米酒、再製酒作業場、維修工廠、包裝室等。外部空間則包含:千層野臺、森林劇場、草原劇場、華山劇場、藝術大街、煙囪廣場等。

 

 

 

千層臺與華山劇場提供休憩與表演的場所。(攝影/clare

 

各個場館可以提供租借舉辦展覽、活動,四連棟建築與藝術大街、華山劇場便是經常被用來舉辦展覽活動的地點;煙囪廣場旁的高達50公尺長的煙囪,在此取景特別有意境;千層野臺旁高大的白千層林木遮陰,經常吸引年輕朋友來此乘涼、聊天。

 

來到華山文化園區,可以看到古建築與園區景物的古意盎然,令人緬懷老臺北的過往,悠閒地走入時空隧道!

 

華山文化園區: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

 

來源:聯合報

 

責任編輯:曲琳

相關焦點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臺北文青聚會交流的場所,也是市民闔家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臺北著名音樂基地「legacy傳」也設於此。1999年,臺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2002年,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對華山藝文特區進行舊空間活化再利用,將其調整為「創意文化園區」。經過全面閉園整修,2005年底,結合舊廠區及公園區的「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重新開放,供藝文界及附近社區居民使用至今。2006年,華山正式定位為推動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旗艦基地。
  • 鐵嶺市文化考察團考察華山文創產業園區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臺北訊 4月22日,由鐵嶺市臺辦主任王建軍為團長的鐵嶺市文化考察團組來到臺北華山文創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考察。近年來,鐵嶺對文創產業極為重視,這次參訪華山文創園區是為了學習文創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填補鐵嶺文創產業的不足,豐富鐵嶺文創產業經驗,提升鐵嶺文創產業的質量。
  • 華山文創園區
    [導讀]華山文創園區創設於日治時期的1916年,前身為「臺北酒廠」。至今,它已舉辦多次藝文展演活動,園區內的舊建築物翻新、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來參觀、拍照,也是臺北地區婚紗照的熱門拍攝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圖片來自網絡)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或華山1914)。
  • 圖:臺灣旅遊景點——臺北華山文化園區
    圖:臺灣旅遊景點——臺北華山文化園區 2008年04月16日 14: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華山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創設於日治時期公元1916年,前身為「臺北酒廠」,後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於2005年全面整修之後重新開園。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它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後身也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是臺灣的文創櫥窗和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高清:華山1914文創園區——歷史空間裡的文化脈動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3年11月22日14:35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是臺灣最早啟動的文創場地,坐落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八德路交叉口,佔地三萬兩千多平方公尺,這裡原本是個不起眼的空間,但近年來散發著濃濃的人文風情,讓臺北這個擁擠而忙碌的都市
  • 華山論建---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
    這幾天搜腸刮肚,拼湊零星記憶,查閱網上資料,頭腦中又找回了這兩個園區的發展脈絡。今天先聊聊臺灣的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幾年後,華山再次易主,轉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也就是後來的「臺灣文化部」)管理。恰逢2002年臺灣推出《挑戰200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明確創意產業的概念,首次將原屬於不同領域的文化、藝術、設計等相關產業統籌於文化創意產業之下,期望通過行政力量,打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
  •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位於臺北忠孝東路,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內長期舉辦藝術文化活動,不少餐廳、酒吧、咖啡店、手工藝品店也陸續入駐,是臺灣文藝人士大本營。園區大部分建築保留了昔日廠房的風格,這些磚造鋼筋梁柱結構和斑駁的牆面上,爬滿了綠葉和枯枝,濃濃復古工業風非常適合攝影。
  • 文化部五大文創園區,為何僅華山賺錢?
    除了臺中園區由文化部文資局自行管理,其餘園區委託民間機構營運。華山文創園區去年吸引約三百萬人次到訪,總營業額約六.五億元,創造產值高達三十四.六億元,在文創園區裡堪稱一枝獨秀。但看似風光的華山,其實曾走過一段長達六年的虧損階段。五大文創園區經營困難點是什麼?首先,是政策與先天條件限制。
  • 大陸文創交流團 參訪臺北華山園區遇抗爭(組圖)
    李炳才(中)參觀海協會文化創意產業暨書畫藝術交流團一行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與董事長王榮文(左)相談甚歡。  東南網9月12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海協會文化創意產業暨書畫藝術交流團」一行11日下午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海協會長陳雲林因身體不適,改由駐會副會長李炳才帶隊前往,場外出現多個抗議團體,場面平和,園區董事長王榮文親自接待來賓。  華山園區前就聚集了不少抗議人士,轄區中正二分局動員大批警力在四周戒備,因陳雲林突感不適,改由李炳才帶隊繼續行程。
  • 探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創意江湖論劍之地
    仿佛鬧市中的桃花源,門外,立交橋上車水馬龍;門內,舊式廠房中藏著安靜的展廳、店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簡稱「華山」),是臺北一個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聽音樂、與藝術家互動,順便欣賞一下藝術愛好者天馬行空的創作……「簡單生活節」的藝文「雜燴」,似乎正是對「華山」的知心詮釋。  「不是博物館,像公園,大家都很親近的地方。」經營方這樣描述「華山」。或者說,讓藝術走下神壇,走入生活。
  • 林羽婕:文創園區動起來 華山1914「玩」出來的創新
    我們華山是一個老 廠房重新利用的例子,這個老廠房今年剛好100年,我們怎麼將這個老廠房重新利用,這個就是今天我想講的話題。   今天在這裡有很多文創園區經營的業者和即將經營文創園區的朋友們,所以我就著重講下,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思維和經營模式去運營一個文創園區。華山跟大陸很多文創園區可能有一些不太一樣。在這裡,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開始想的都是怎麼招商引資。
  • 深讀臺灣文創園區 野趣華山 VS 秀氣松煙 創意變身
    ▍連虧5年——華山開始獲利你覺得華山藝文特區提供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空間,應該沒事了。未料理想被現實打敗,2007年,華山由臺灣文創董事長王榮文接手,正式定名「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你覺得,華山找到一個有很好文化背景的成功企業家經營,真的沒事了。實情是,王榮文第一年就賠錢。在此同時,李永萍剛好接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進行西門紅樓、松山煙廠文化園區改造。王榮文跑去找李永萍,問說松煙園區若開了把人潮分去如何是好?王榮文營運華山的辛苦,是因為世界各地並無類似「官有民營文化園區」的先例,要顧到藝術使命又要自擔盈虧,只能摸索嘗試。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園區...
    慈濟內湖環保站參訪合影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訪華山1914文創園區,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第838期丨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如何更接人氣,更接地氣?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是臺北第一酒廠。園區佔地7.21公頃,室外面積達3.5公頃,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7億元。作為臺灣省第一個文創園區,最然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運營最為成熟,人氣最旺的一處。由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前身為「臺北第一酒廠」,為臺灣省臺北市市定古蹟。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4】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7】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國內著名文化創意園區:北京「798」 上海田子坊
    記者 辛曉青  國內著名文化創意園區  A  成都「東郊記憶」音樂公園  成都「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是一個以「數位音樂企業聚集」和「音樂互動體驗消費」為特色的音樂主題商業街區,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的一個音樂互動體驗和數位音樂產業聚集園區
  •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3) "← →"翻頁 臺北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