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會中學「五問」:學生必須有宗教信仰嗎?

2020-12-25 搜狐

【新聞導讀】教會學校是美國私立學校中的一個巨大群體,因此其在美國教育上的作用不可小覷。眾所周知,美國的民眾信仰以及大部分的典故都是來源自《聖經》,而赴美國留學主要也是為了能夠融入美國當地的文化,所以選擇美國教會學校是與美國社會溝通的一種非常好的途徑。但是對於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的國人來說,教會學校充滿了濃厚的神秘色彩。教會學校的學生必須入教嗎?課程設置是否也會不一樣?

教會學校由誰資助?

  教會學校性質上屬於私立學校,即不靠政府即納稅人的錢,而通過財團,社會團體,私募資金創立。這類學校的宗旨就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美國的私立學校無論是寄宿制學校,還是走讀制學校,80%以上是由教會出資創立,都屬於教會學校。

  如果校名中帶有「Catholic」、「Christian」、「Lutheran」、「St」等字眼,就能判斷出這是一所教會學校。「Catholic」是天主教的學校,「Christian」是基督教的學校,「Lutheran」是路德教的學校。

  美國施惠基金會(一家非盈利性慈善諮詢機構)數據顯示,美國人每年向慈善團體捐贈3,00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是宗教捐贈。大部分宗教捐助都流向了學校,美國私立中學有2/3是教會學校,不僅如此,美國的私立大學也與教會關係密切,哈佛大學與清教徒,耶魯大學與公理會,普林斯頓大學與長老會,布朗大學與浸禮會有著深厚的淵源。

教會學校學生必須要信教嗎?

    學校不要求學生一定成為教徒,因為在美國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學校把宗教作為培養學生品德和操行的途徑,來豐富和強化學生的精神世界。所有的教會學校校園內都有設教堂,教堂成為學校集會的重要場所。學校的重大活動如畢業典禮都是在教堂舉行,以示神聖和莊重。學校通常每天都會做禱告,一般很短大約10分鐘,然後,由校長和相關教職員工發布一些學校信息。禱告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有的學校在早晨上課之前,有的學校在中午吃午飯之前,也有的在晚上。教堂已經成了學校集會的地方,是老師和同學互相熟悉的地方,是學校增加家庭氛圍的場所,當然也是老師和同學淨化靈魂的神聖的地方。

神學課程學什麼?

    在教會學校(基督教和天主教)需要上神學課程,即學習《聖經》。所不同的是,在寄宿學校《聖經》課不計學分,也不要求學分;但是,在走讀制的學校則被要求記入學分,每年一個學分,即每個學期0.5個學分。很多中國同學擔心聽不懂《聖經》課程會拿不到學分,其實,對於美國同學來說也同樣看不懂,聽不懂,只不過學學聖經故事罷了,因為《聖經》中的很多文字都是源於拉丁文並由古希臘語翻譯而成的。所以,要想看懂《聖經》需要很高的英語語言文學的功底,在學校教神學的老師多是英語系的主任。不過,同學們只要不曠課,一般都會拿到學分。學習《聖經》對於國際學生理解西方以及美國的文化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西方的歷史包括美國歷史本身就是宗教發展史,所以要想學好美國的歷史以及美國文學離不開《聖經》的大背景。

    美國的宗教不僅影響著美國甚至是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比如說約佔全世界猶太人口總數的50%的美國猶太人對以色列的鼎力相助,並通過撬動美國國會而撬動了世界,令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就算不在教會學校,最好也修讀一兩門宗教課程,否則你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比爾蓋茲會把全副身家捐出去,也難以理解美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社會中的遊戲規則。

教會學校的學費貴嗎?

    教會走讀制學校的學費通常是非教會學校的60%,例如,以東部為例,私立學校的學費為20,000-25,000美元,而教會學校的學費則在7,000-13,000美元之間,學校的教學質量是完全一致的。學費存在差異主要是走讀制教會學校招收的學生多為本教區的學生,其家長已經為教會奉獻了10%的收入,根據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義,信徒需要將自己收入的10%奉獻給上帝。也就是說教會的錢都是教友的錢,教會出資辦學就應該服務於本教區的教友,所以學費才會便宜。

    如果是本土的學生但是非本教區或者非教徒的子弟進入教會學校其學費與本教區的學生是不一樣的,要多交一些費用的,但是,對於國際學生就例外,只要學校同意招收國際學生費用與本教區的學生完全一致,所以,對於中國學生來說真是有點佔便宜的感覺。但是,寄宿制學校就不同,即便是本土學生也不一定來自一個教區,所以,無論是否是信徒,也無論是國際學生還是本州的學生收費完全一致,大多在每年45,000-55,000美元之間。

國際學生讀教會中學有哪些優勢?

    1、更快融入本土文化:美國的教會學校的氛圍更像個大家庭。對於國際學生融入本土文化還是很有幫助的,由於教會走讀學校的學生都來自於一個教區,很多同學都會在每周日的禮拜日在教堂與家人一起做禮拜,大家彼此很熟悉,加之在教會裡強調的是人人平等,都是上帝的孩子,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所以,這種氛圍延伸到學校裡面,對於國際學生是很有幫助的。相比之下,寄宿制學校儘管學校也強調教會的理念,但是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州,彼此的距離感是無法逾越的,加之進入寄宿學校的學生家庭條件都很好,所以,難免學生會有一些傲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在寄宿學校裡,中國學生往往自成一體,很難與本土學生融入的原因之一。

    2、學風嚴謹:重視教育是華人的特點,重視下一代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尤其對於身在異國他鄉的小留學生,不能陪在身邊的父母更是擔心孩子會沾染一些不良習慣。教會中學校風嚴謹、管理嚴格,通過教會學校的良好氛圍,可以培養學生的品格。相比非教會學校,教會學校對學生行為規範的要求更為嚴格。學校有嚴格的著裝規範:平日穿衣必須正式,須穿襯衫,男生打領帶,系皮帶;女生穿裙子不能短於膝蓋兩英寸以上。宿舍每天晚上11點準時熄燈。這也許和很多中國家長所認為的「美國學生比較自由,可以行為散漫」的刻板印象大相逕庭。

教會學校利弊共存 選擇學校勿盲目跟風

    選擇學校需要因人而異,教會中學固然有很多的優點,比如歷史悠久、管理嚴格、費用相對便宜等等,但事有兩面,畢竟教會中學帶有獨特的宗教色彩,在很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問題讓國內學生較難適應。

   如果說去美國讀書是一種文化碰撞體驗,那麼去美國的教會學校讀書則可以算得上是雙倍力道且直截了當的體驗方式。當然,美國教會中學並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也不會要求學生為其改變原來的宗教信仰。但當你身處在一個周圍絕大部分人都信仰同一種宗教的環境裡,而你並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的環境時,很多或瑣碎或醒目的問題就會迎面而來。所以學生需要考慮到其兩面性,並依照自身的求學目的和個性特點權衡其優劣勢,慎重選擇最終的入讀院校。

goabroad.sohu.com true 搜狐出國 http://goabroad.sohu.com/20140508/n399312071.shtml report 7865 揭秘美國教會學校【新聞導讀】教會學校是美國私立學校中的一個巨大群體,因此其在美國教育上的作用不可小覷。眾所周知,美國的民眾信仰以及大部分的典故都是來源自《聖經》

");}

相關焦點

  • 美國為什麼會有教會高中?
    那麼,對於大部分沒有信仰、對教派可能一無所知的中國學生和家長來說,教會學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會強迫學生信教嗎?教會學校是如何教學的?在教會學校念書又是一種什麼體驗呢?其實,在美國,絕大多數教會學校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極端。
  • 關於教會學校不得不說的5件事
    編者按:在昨天推送文章中,Samantha分享了就讀於教會學校的感受,想必解開了一些您關於教會學校的疑惑。今天,我們通過五個問題,一起更系統深入地了解下教會學校:教會學校由誰資助的?學生必須信教嗎?課程上什麼?學費貴嗎?國際學生就讀教會學校又有那些優劣勢呢?可能很多家長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為什麼接觸的美國高中大部分都有宗教背景呢?這是因為美國人80%有自己的信仰。所以去美國讀高中一定得了解美國的宗教背景高中是啥情況。下面的介紹或許可以讓大家增進對宗教高中的進一步了解。對
  • 去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學生都去了教會學校?
    中國人湧到美國上高中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在2015年就有超過30萬的中國高中生升學進入美國大學。為了去美國大學接受更好的教育,連美國中學教育都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面孔。但可能不為人所知的是,在中國學生就讀的這些中學裡,基督教學校的數量最多,但中國卻是信奉無神論的國家。在美國,外籍學生想要進入公立中學是有限制的。中國學生不得不選擇私立學校就讀。
  • 揭開教會學校的神秘面紗
    數據是挺重要,但對遠離父母視線、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來說,別學壞還是首要條件。教會學校置孩子在宗教道德的薰陶下不容易學壞,絕對是正能量。北美的教會學校對於中國家長和學生來說,充滿了濃厚的神秘色彩。申請教會學校的學生必須入教嗎? 課程設置是否也會不一樣?《紐約時報》報導,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到美國的教會學校學習。很多讀教會學校的美高學生和李老師探討過要不要修宗教課、聖經課。
  • 美國教會學校小科普
    這些學校的命名有什麼意義嗎?是只有信仰基督教或者天主教的學生才有資格就讀嗎?美國是一個宗教大國,約77%的美國人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而其中基督教徒佔了絕大多數,大約為70%。教會,作為美國人社交生活的一大主導,滲透到了大家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教育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教會學校在性質上屬於私立學校,即由教會或者宗教團體出資建立,而非靠政府即納稅人的資金。
  • 宗教信仰最卑鄙的手段
    無欲則剛,長老教會的信仰非錢可動搖1970年,有四位當時就讀神學院研究所的學生:林弘宣、陳南州、謝叔陽(南神),和鄭信真(北神)等四人聯手推出「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然後將此事轉告給芥菜種會創辦人孫雅各牧師娘的女婿唐華南牧師,當時他就在美港教會聚會,而他也沒有先了解清楚,就將此事轉達給芥菜種會臺北總會。於是該會要玉山神學院解聘陳南州牧師,否則就要停止該會當時每年補助玉山神學院學生餐費廿五萬元的經費。為此,玉山神學院感受到相當的壓力,於是在當時擔任董事長的高阿賢牧師召開董事會,請陳南州牧師解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問他到底是怎樣訓練輔導的?
  • 美國大覺醒運動:宗教信仰自由的鬥爭
    這場運動使得北美人民的思想突破了宗主國帶來的重重枷鎖,讓十三個殖民地逐漸走向了統一,與此同時,統一的地域和統一的思想造就了統一的美利堅民族,為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宗教改革運動由於移民來自歐洲的各個國家,他們信仰著以路德教、再洗禮教、加爾文教為主等諸多的教派,但是當時的執政者將上層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作為官方教派的同時,對勞動人民廣泛信仰的教派進行打壓
  • 特色社會主義的孩子上美國宗教學校的原因-寄宿家庭
    教會中學通常建立之初都是由當地的宗教團體或教會籌資組辦的,採用宗教的理念及管理模式,以派別的不同而命名。像天主教學校、基督教學校,其他還有衛理公會派、公益會派等多達18種宗教教派的學校就是這一種了。宗教學校與非宗教學校當然不僅僅是名字而已!
  • 德國教會中學,和想像的不一樣
    與一般文理中學不同的是,朋友家男孩的學校位於巴登符騰堡,屬於教會基金會管理,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一所典型的教會學校。以前曾有人擔心教會學校的教育質量,現在看來實屬多慮。也有很多人認為教會學校設施古舊,戒律森嚴,宗教氛圍濃鬱,不利於身心發展,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所教會中學什麼樣。
  • 德國教會中學:和想像的不一樣
    與一般文理中學不同的是,朋友家男孩的學校位於巴登符騰堡,屬於教會基金會管理,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一所典型的教會學校。以前曾有人擔心教會學校的教育質量,現在看來實屬多慮。也有很多人認為教會學校設施古舊,戒律森嚴,宗教氛圍濃鬱,不利於身心發展,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所教會中學什麼樣。
  • 《紐約時報》:美國教會學校裡的中國富家子弟
    留學美高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可選學校種類也從之前較單一的私立寄宿學校擴展到走讀學校、教會高中。對於中國學生而言,教會學校顯得相對神秘,但隨著中國學生增多,教會學校也在逐漸適應中國學生的文化。《紐約時報》最近發布文章,探訪了一些在美國教會高中讀書的中國學生及家庭。
  • 美國有宗教背景的大學
    他在那裡加入了耶穌會,回到喬治城大學教授哲學,最終成為校長,在美國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根據美國教育部的統計,有宗教背景的美國大學學生畢業率遠遠高於沒有宗教背景的學校,特別是公立學校。當然,在今天這個開放的社會中,學生的宗教信仰不是進入這些美國大學的條件,而學校裡面有各種各樣信仰與種族和國際背景的學生與教授。不過,這些規模一般不大的私立學校通常紀律相對嚴明,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
  • 獨家策劃 教會學校到底適不適合留學?
    實際上對中國留學生來說,任何性質的學校都只是他們尋求國際教育的途徑而已。特約撰稿_範笑天 編輯_王楠 供圖_CFP、聖託馬斯摩爾高中 聖託馬斯摩爾高中的學生們對於無神論的中國家庭來說,教會學校略顯神秘甚至讓人有點不安:這是專門培養牧師修女的學校嗎?
  • 科普:選擇讀美國教會高中留學優勢
    教會類中學的選擇在美國留學中佔據一定比例,許多家長在選擇為孩子選擇教會類高中時會產生疑慮,由於中美文化差異影響,所以對宗教類院校感到疑惑也是情理之中,那麼留學生選擇美國教會類高中院校怎麼樣?大概圍繞5個方面來介紹:1.學費對於出國留學的孩子來說選擇教會類高中學費會比較便宜,可以為家庭免去高昂的留學費用,而如果選擇私立教會類高中一年的費用大大減少,因為一般美國教會類中學都是由美國社會團體或者教會出錢建立,也有教友捐款的,目的是互相扶持普及教育,不為盈利而建院校,所以學費等相關費用比較便宜。
  • 中國人有宗教嗎?
    相對來說,胡適對基督教的態度則較為平和。美國留學期間,他與基督徒、猶太教徒接觸甚多,也讀《聖經》新舊約,他說「我對青年時代這段經驗,實在甚為珍惜」。在費城時,胡適曾參加「中國基督教學生聯合會」的集會,還「當場保證」日後要研究基督教,也因為一時興起,想要做基督徒,但「後來又在相同的情緒下,我又反悔了。直至今日我仍然是個未經感化的異端。」
  • 當前中國信仰整體狀況:宗教不彰巫術盛行
    迪爾凱姆的這種擔心,今天看來,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深入反思和研究。迪爾凱姆對於宗教的定義是:「宗教是一個關於神聖事物的信仰和實踐的統一體系,這些信仰和實踐把信徒聯合在稱之為教會的一個道德群體中。」這個定義包括宗教的四個要素:神聖、信仰、實踐、教會。關於神聖,迪爾凱姆的解釋是「被分離出來並且圍繞之設立起禁忌的東西」,圖騰就是這樣的神聖事物。
  • 墨西哥人的宗教信仰:墨西哥沒有國教,主要的宗教為天主教
    墨西哥人的宗教信仰:墨西哥沒有國教,主要的宗教為天主教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墨西哥人的宗教信仰,墨西哥沒有國教,主要的宗教為天主教,信奉天主教的居民佔全國總人口的88.7%,此外還有240萬左右的新教徒和十幾萬的猶太教徒
  • 改革宗信仰與中國教會合一(1)_下
    我說過假如我們把1957年第一次美國東岸的學生夏令會到今天已經超過了50年了,假如我們把這56年所有的特會,舉手、決志、奉獻作傳道人的人數加起來的話,美國、加拿大的華人教會應該每個教會有10個20個傳道人才對,很明顯的事實不是這樣子,那除了上帝沒有呼召每一個人真的是要做傳道以外,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教會觀的不健全,所以,我們曾幾何時1970年代北美華人教會大部分都是那個時候開始誕生的,我們雖然是年輕人
  • 1873年美國歸正宗主教制教會的信仰宣言(中文版)
    1873年美國歸正宗主教制教會的信仰宣言歸正宗主教制教會主教團http://www.reseminary.eduhttp://www.reseminary.edu/files/declaration-of-principles.pdf【編者按】本文是「1873年美國歸正宗主教制教會的信仰宣言」的中文翻譯版,目的在於與各位探索教會治理模式的家庭教會牧者提供思考的方向
  • 龔鵬程|宗教與大學
    以形態來分,有的是由個別教會直接辦理,如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聖公會)、杭州之江大學(美國長老會)、上海滬江大學(美國浸信會)、蘇州東吳大學(美國衛理會)、福州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美因美以美會)。有些是幾個修會或聯合教會組織所辦,如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福州協和大學、華中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另有些則由基督教人士創辦,但並不直屬某一教會,如廣州嶺南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