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兒童水墨畫 教學解析與教學策略

2020-12-23 中國社會科學網
當代兒童水墨畫 教學解析與教學策略

2020年08月22日 00:00 來源:美術報 作者:魏春林

字號

內容摘要:水墨畫是我國傳統繪畫之一,隨著學校管理層對藝術教育越來越重視,眾多學校熱衷把學校打造成傳統文化學校與藝術特色學校水墨畫教學必須堅守中國水墨畫的傳統教學,否則不能稱為水墨畫;另一方面,兒童畫必須要體現兒童的心理與情感,不能依樣畫葫蘆。當代兒童水墨畫一直在這兩難的境地中生存與發展,這就是當下的兒童水墨畫教學狀況。

關鍵詞:兒童畫;水墨畫;

作者簡介:

  水墨畫是我國傳統繪畫之一,隨著學校管理層對藝術教育越來越重視,眾多學校熱衷把學校打造成傳統文化學校與藝術特色學校,把水墨教學作為特色教學開展,形勢一片大好,但有些教師教學不得法,事與願違。出現兩種不好的教學模式,一是兒童水墨畫換成水墨工具的勾線填色兒童畫,作品表現為無筆無墨的毛筆兒童畫,完全沒有水墨的味道與童韻;二是老年氣象濃厚,一味臨摹,筆墨形式原圖照搬古畫,美曰仿古,題材「梅蘭竹菊或一河兩岸」一成不變。畫出的作品老氣橫秋,看了讓人當面搖頭,背面苦笑、嘆氣。這兩種教學現象在我國校內外兒童水墨畫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此教學出產的水墨作品既失去傳統水墨韻味也缺少兒童自有的童趣。

  水墨畫教學必須堅守中國水墨畫的傳統教學,否則不能稱為水墨畫;另一方面,兒童畫必須要體現兒童的心理與情感,不能依樣畫葫蘆。當代兒童水墨畫一直在這兩難的境地中生存與發展,這就是當下的兒童水墨畫教學狀況。

  何為當代兒童水墨畫

  首先了解「當代」的含義。除了是一個時間觀念外,它還是一個內容觀念。當代兒童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孩子幼時的純真及筆下的拙趣會慢慢被浸染改變,這就要求我們藝術教育者及時介入,將符合時代審美、高雅而多元的藝術感覺轉換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不斷變化成長的過程中自由自在地表達自我的想法與創意。與傳統社會相比,當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幅改變,當然想法、感受藝術的方式等都會改變,特別是網絡時代,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圖像等創作資料可從網上唾手可得。當下的審美和認知,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

  其實傳統題材已離孩子的生活很遠了,所以我們在開展水墨教學中,要從孩子自身發展需求中展開思考。我理解的「兒童水墨畫」,因為它是孩子畫的畫,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認知能力在作品中的映照,作品應與孩子的年齡段心理發展和繪畫能力一致。好的兒童作品一定是符合他年齡段特點的發自內心的表達。不在於他畫得像與不像,好看不好看,主要是看有沒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表述。水墨畫是抽象與具象之間的「似與不似」之物,它是中國畫對物象的高層次理解,也就是意象造型,就是寫出心中之意象。兒童的造型特點非常適合意象造型的基本元素。所以兒童學習水墨畫並不是件難事,兒童與水墨應該是意趣相投的,我們不應該把簡單搞複雜,水墨的高深在孩子那裡或許是輕車熟路的事情,成功或失敗,無所謂,只是一個簡單的遊戲而已,其道具是水、墨、宣紙。

  「兒童水墨畫」與「水墨兒童畫」

  在我們的周圍也出現很多「水墨兒童畫」。剛開始學習水墨畫的孩子,一出手必然會帶上兒童畫的方法與思維的印記來學習水墨畫。作品不突顯兒童靈性與墨韻,特別有些老師教法不當,造成兒童用簡筆畫勾線填色的方法,造型簡單,無筆無墨,感覺不到水墨的水味和墨韻,這樣的水墨教學存在多數,雖然也沒成人化模式筆墨的影響,但缺少兒童水墨的靈性和童趣,嚴格講它還真不是兒童水墨畫。

  在釐清了當代兒童水墨畫含義之後,我們知道了當代兒童水墨畫必須是兒童的天性與傳統水墨和當代觀念結合,應呈現當下兒童的童真意趣之美。這就需要創設一種適合當代兒童水墨畫教學策略。

  依據兒童年齡及認知可能,按年齡設計當代兒童水墨教學思路,分段教學。讓孩子自由地畫畫,輕鬆地表達,兒童的意趣來自稚拙,兒童的語言發自純真,自然發生的天然意趣,是藝術家畢生追求的境界。最終,兒童與大師走到了一起,應該說是大師走向了兒童,才有了「天真爛漫是吾師」的真諦名言。依據兒童年齡及認知可能,設計教學思路: 4-5歲——認知材料,感知水墨。6-8歲——遊戲體驗水墨,學會簡單的水墨造型與率意表達。9-12歲——寫生表現,花鳥風景。13-16歲——場景加創作,人物山水。16歲以後——回歸傳統教學。將傳統審美和當代觀念轉化為兒童樂於接受和易於表達的形式和方法,提升孩子的審美品位,訓練孩子創造表達,引導孩子的藝術感悟,潛移默化,滲透給孩子中國文化之精神。

  其實,只要孩子由心性出發,掌握用筆用墨方法,定能讓童趣與傳統水墨相融合,必然能結出豐碩的果實,一切難點和糾結在孩童這裡或許變得簡單,藝術家畢生追求的東西,在孩子這或許是一種感覺,一種自自然然的率性表達。

作者簡介

姓名:魏春林 工作單位:佛山市順德區水藤小學

相關焦點

  • 當代兒童水墨畫教學解析與教學策略
    出現兩種不好的教學模式,一是兒童水墨畫換成水墨工具的勾線填色兒童畫,作品表現為無筆無墨的毛筆兒童畫,完全沒有水墨的味道與童韻;二是老年氣象濃厚,一味臨摹,筆墨形式原圖照搬古畫,美曰仿古,題材「梅蘭竹菊或一河兩岸」一成不變。畫出的作品老氣橫秋,看了讓人當面搖頭,背面苦笑、嘆氣。這兩種教學現象在我國校內外兒童水墨畫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此教學出產的水墨作品既失去傳統水墨韻味也缺少兒童自有的童趣。
  • 《童年的水墨畫》教學淺析
    應嶺南師範學院陳斐教授的要求,讓我對2019年11月在「東南教科院全國名師研討課上」執教的《童年的水墨畫》做一個解讀。
  • 「水墨視域的拓展」——考研國畫班觀展教學實錄
    穩定的師資能夠幫助學生的課程獲得穩定上升的教學方案,分開小班制教學與大班制教學,能對更專攻高難度院校的學生們做出最佳的教學計劃。與知名文化考研機構「啟航教育」合作,能夠幫學生獲得文化+專業的一體化教學,爭取最佳的初試分數。
  • 如何使小孩子產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摘要: 中國畫亦稱「水墨畫」,它積澱了深厚的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但現今的小學兒童水墨畫教學過多採用臨摹,使學生產生單向的審美和思維定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這是水墨畫教學的誤區,因此,需要去探索與創新教學思路與方法。
  • 兒童水墨畫教學的這些誤區,不能不知道
    兒童水墨畫是什麼?孩子拿起毛筆在宣紙上畫畫就是嗎?老師又該如何教兒童水墨畫?
  • 水墨飄香 雅韻校園——清城區第三幼兒園「水墨校園」「清遠市幼兒園水墨畫教學與創作基地」授牌儀式暨家長體驗式課堂活動
    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更好地推動幼兒園水墨畫教學與創作,打造書畫校園,讓家長和幼兒充分體驗幼兒園水墨活動,11月10日上午, 清城區第三幼兒園隆重舉行了「水墨校園」和「清遠市幼兒園水墨畫教學與創作基地」授牌儀式活動暨市級重點課題「基於《指南》背景下,家長科學運用《指南》的實踐研究」家長體驗式課堂活動。
  • 自閉症兒童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教師可以採取選擇經典的低幼繪本、實踐個別化教學、安排圓形或模塊化的座位排列、使用三合一的教學媒介、採用以「做」為主的教學方法等教學策略來有效組織自閉症兒童的繪本教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繪本教學素養,堅持以生為本,探索並實踐有效的繪本教學策略,以真正發揮繪本在自閉症兒童成長中的作用。
  • 兒童畫——特別的水墨畫
    不同於輕盈通透的彩鉛水粉,國畫有著自己獨有的魅力,在一些兒童畫比賽中就有一部分孩子運用水墨技法使我們感受到水墨畫帶來的生命與活力。點染煙霞草木,渲淡溝壑群山。有的兒童畫比賽中孩子們的作品在山村中創作的。下鄉寫生,體驗生活。正是這種新鮮自然的環境深深地吸引著他們。一草一木,風土人情,激發了孩子們的靈感,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當時環境的美好。
  • 淺談兒童畫教學與素描教學的銜接
    以培養兒童心智為主要目的的兒童畫教學於更具科學性、嚴肅性,有高度技法要求的素描教學似無裨益,這樣,我們的兒童畫教學也就多少帶有些隨意和漫不經心。因此形成了美術教育各階段教學的單打獨鬥,各掃門前雪的局面。不僅造成了教學內容上的脫節,也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 如何讓AI畫一幅水墨畫?
    中國的水墨作品令人驕傲,優美的線條、朦朧的意境、獨特的用墨手法為水墨作品添加了迷人的色彩。本文帶你揭開水墨作品創作的神秘面紗,領略水墨作品創作過程。 中國水墨作品,包括水墨畫和書法等形式。
  • 斯裡蘭卡兒童體驗中國水墨藝術
    新華社科倫坡7月17日電(記者唐璐 朱瑞卿)由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水墨傳情·畫育童心」兒童水墨畫教學培訓16日在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開班。7月16日,有30餘年兒童畫教學經驗的朱永老師在水墨畫培訓班為孩子們啟蒙中國水墨畫知識。(新華社記者唐璐攝)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樂利文在開班儀式上說,水墨畫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辦水墨畫培訓班旨在激發斯裡蘭卡少年兒童的繪畫創作欲望,讓他們在學習中國水墨繪畫過程中體驗中國毛筆的情趣和水墨的神奇。
  • 少兒美育講壇|何韻蘭:美哉少兒水墨畫
    」為題,以本次少兒國畫大展為切入點,分享了自己對少兒水墨畫教學的感悟。因此,如何在兒童水墨畫教學中正確地引導也成了對眾多教師的一大挑戰,我們要在局限裡找自由,規範中求突破,呵護尊重兒童的獨特視角與自然暢想,讓他們即使在傳統厚重的水墨畫面前依舊能有充分發揮的自由,如引導得當,傳統才能滋養天趣而不會成為束縛的程式。隨後,何韻蘭談到了重視少兒水墨畫教學的意義。
  • 中國當代水墨畫走進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新華網倫敦8月19日電(記者夏曉 吳叢司)英國皇家藝術學院19日舉辦「東學西漸」當代中國水墨畫展,5名中國畫家的29幅當代水墨畫作品參展,吸引了不少外國觀眾。    英國僑領單聲在畫展開幕式上說:「今天展出的水墨畫與傳統水墨畫相比有很大不同,這是創新,也是進步,這是一個好現象。」
  • 課堂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為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今天主要講解一下教學策略的特徵、和幾種課堂教學策略的運用。一、教學策略的特徵1.指向性。教學策略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現實的教學問題,掌握特定的教學內容,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操作性。
  • 讓AI畫一幅水墨畫 需要分幾個階段
    圖1 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作品從製作技法上來說,水墨畫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工筆畫畫法工整細緻,力求寫實,重形式而輕意達,繪製過程繁瑣技法複雜;寫意畫畫法簡練,力求形似,注重作者的思想表達。R7:圓形約束(Rounding):在水墨畫繪製過程中,通常使用兩個筆畫來繪製一個圓形物體,如葡萄、眼睛、花瓣等。這兩個筆畫的起始端點十分接近,兩終點距離亦然。AI 繪製水墨畫,需要這幾步:1、筆畫特徵提取(考慮筆畫端點、長度、面積、尺度、形狀、枯潤、濃淡、顏色),2、多階段表示:當筆畫數較多時,偏序關係較複雜,不利於計算與分析。
  • 當代國內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
    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辦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的方法。在學習方法的學習中除了一些國外比較著名的學習方法以外,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在我國當代湧現出一批先進的教育者,根據他們的教育實踐的經驗,提出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分別是愉快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成功教學法和跨越式教學法。
  • 如何讓AI畫一幅水墨畫? - AI 人工智慧 - cnBeta.COM
    圖1 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作品從製作技法上來說,水墨畫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工筆畫畫法工整細緻,力求寫實,重形式而輕意達,繪製過程繁瑣技法複雜;寫意畫畫法簡練,力求形似,注重作者的思想表達。R7:圓形約束(Rounding):在水墨畫繪製過程中,通常使用兩個筆畫來繪製一個圓形物體,如葡萄、眼睛、花瓣等。這兩個筆畫的起始端點十分接近,兩終點距離亦然。AI 繪製水墨畫,需要這幾步:1、筆畫特徵提取(考慮筆畫端點、長度、面積、尺度、形狀、枯潤、濃淡、顏色),2、多階段表示:當筆畫數較多時,偏序關係較複雜,不利於計算與分析。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解析
    通過這些富有成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思維的養成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官網網址:http://www.chinaxinkecheng.cn)聽、說、讀、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屬於基本功。
  • 有效教學及其實施策略
    作為一種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訴求,有效教學問題的再次提出,反映了傳統的學校教育體制與機制,面對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實現自身轉型與完善的努力,也反映了傳統學校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正面臨著巨大的調整壓力。以讀書求發展」的社會功能,從而導致了帶有普遍性的學生學業水平下降和學習動力下滑;第三、信息技術與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促成了世界性的,至少是發達國家民眾的生活方式的豐富化,大眾傳媒的空前普及與信息誘惑,刺激了兒童少年多樣的生活追求,分散了他們的精力,向「苦讀」的傳統發出挑戰,為「努力文化」的延續營造障礙;第四,網絡技術的普及,多種媒體間的市場競爭,使人類文化成果的傳播更加快捷方便。
  • 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三者的區別與聯繫
    一、聯繫從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階段或順序看,是從教學理論到教學模式,再到教學策略,再到教學方法,再到教學實踐,教學策略是對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具體化,教學模式包含教學策略。教學模式規定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屬於較高層次。教學策略比教學模式更詳細、更具體,受教學模式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