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聾啞人協會政策部部長:中韓聽障人士友誼超越國籍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鵬飛】10月29日,2015韓國青年友好代表團到山東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進行參觀和交流活動。

上午10時許,代表團成員乘坐大巴抵達學院門口,山東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校長王雯在門口迎接。隨後,代表團成員觀看了學院宣傳片,並在王雯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學校展覽館。當得知展覽館中所展出的陶藝、木雕、琺瑯彩、裝飾繪畫等藝術作品均為該校聾啞學生親手設計製作時,韓國代表團成員大為讚嘆。

緊接著,韓方聾啞人代表在中方聾啞人學生的指導下學習陶藝、繪畫等技能。雖然大家都是初次見面,但友誼的種子在兩國聾啞學生的心中已經種下。

轉眼間,就到了告別的時刻。臨別前中韓兩國學生代表緊緊相擁,依依不捨。大家互留聯繫方式,並交換禮物作紀念。

參觀交流結束後,本網記者採訪了韓國聾啞人協會政策部部長金玄哲。他表示,山東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給他留下深刻影響。金玄哲稱,雖然中韓兩國手語表達有所差異,但這並不妨礙兩國聽障人士的交流。「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他鄉遇故知』」 ,金玄哲說:「中韓兩國聽障人士是在用心靈交流,他們之間的友誼超越國籍、跨越語言障礙,讓人十分感動。」

相關焦點

  • 一臺Pad解決聽障人士溝通難的痛點 黃浦區引入「視頻手語翻譯」服務
    一臺Pad解決聽障人士溝通難的痛點 今天一早,聾啞人小陳來到老西門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事務,只見她對著櫃檯前的Pad比劃了一通,沒過幾分鐘事情就順利辦理完成了。她臉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 科技給予聽障人士笑對生活的力量
    事實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它也正為聽障人群重新感知聲音提供了可能。眾所周知,「看」是聽障者感知世界聲音的方式,手語或文字成為他們對外溝通的主要依託。現在,隨著AI技術的發展,以移動智能終端為平臺,聽障人士可以擁有一個隨身攜帶的手語翻譯員。
  • 李克強到韓國京畿道水原市與中韓青年進行交流
    新華社首爾10月27日電(記者明金維 陳怡)正在韓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7日來到京畿道水原市,與正在當地開展活動的中韓青年進行交流。    李克強到達時,受到身著民族服裝的韓國青年的熱烈歡迎。現場300名中韓青年正在舉行交流聯歡活動。
  • 煙臺韓國學校:以教育為媒 架起中韓友誼橋梁
    在煙臺市萊山區,就有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韓商子女」學校,它就是煙臺韓國學校。該校在秉承韓國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兼教中國特色傳統文化,以教育為媒,架起中韓友誼橋梁。&nbsp&nbsp&nbsp&nbsp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韓兩國經貿合作的不斷發展,來煙臺投資、定居的韓國客商不斷增加。為了讓韓商在煙臺工作生活無後顧之憂,韓商子女的教育問題急需解決。
  • 韓國商界為中韓抗疫加油:送唐詩 寫韓文書法
    「中韓兩國在5000年漫長的歷史中患難與共,這次攜手應對挑戰,定能轉危為機。相信通過這次疫情,兩國一定會更加強大,創造偉大的歷史!中國加油!韓國加油!中韓友誼加油!」近日,東園開發集團顧問曹坪圭、東北亞技術交易所代表林東求、中國創新經濟研究所所長任炳翼、世一技術(環保)集團會長鄭鍾秀、T&F韓中經濟文化交流推進協會會長金鬥璟五位韓國商界人士通過視頻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聲援中韓兩國攜手抗擊疫情。       近來,韓國疫情形式越發嚴峻。中國外交部表示,日韓抗擊疫情,中國不會缺席。
  • 第五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在韓國舉行
    (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2002年10月29日,第五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大會以及祈禱世界和平法會、「佛教與世界和平」國際學術演講會、「佛教與環保」攝影展在韓國漢城(首爾)隆重舉行。10月29日上午,在韓國漢城奉恩寺舉行了「佛教與環保」攝影展開幕式。
  • 聽障人士也能接打電話了!山東聯通推出「聽障無憂卡」 提供「無...
    「暢聽王卡」是中國聯通、騰訊公益與中國聾人協會合作推出的首款專供聽障人士使用的電話卡,無需下載APP,無需更換手機,通過AI智能識別技術,通過使用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接打電話,解決了聽障人士接打電話不便的難題。
  • 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榮獲韓國世宗文化獎(組圖)【2】
    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榮獲韓國世宗文化獎(組圖)【2】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4年05月14日14:04 (社)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榮獲了國際合作領域大獎,她也是該獎項的首位中國獲獎者。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韓國旅遊發展局)長官劉震龍、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史瑞琳等嘉賓出席了頒獎典禮。劉震龍在頒獎典禮上向各位獲獎者表示了祝賀。 此次頒獎典禮上共產生了5個領域的世宗文化獎:韓國文化、藝術、學術、國際合作、多元文化。
  • 讓友誼之花綻放 ——2019年中韓少年文化交流在二小裕豐舉行
    為了更好地促進中韓兩國友誼,構建友好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經驗交流,促進兩國教育教學的發展,開闊兩國青少年視野。近日,2019年中韓少年文化交流在二小裕豐校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是由江蘇文廣國際交流中心、韓國韓中文化交流協會、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聯合舉辦,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裕豐校區承辦。這是一回家庭互換體驗的遊學旅行;這是一次記憶深刻、終身難忘的遊學旅行。
  • 「吉林文化周-韓國行」活動舉行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
    「吉林文化周-韓國行」活動舉行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
  • 請別再叫我們「聾啞人」
    因為我們不叫自己「聾啞人」。在醫學概念中,「啞」代表「言語障礙」,意思是發音器官有殘疾,而我們只是聽力障礙,沒有發音器官上的問題。但是因為聽不見或聽不清,我們無法經由「聽」來矯正自己的吐字發音。因此,我們的發音或不標準,或發音錯誤等,源頭還是「聽力障礙」。因此,我們稱呼自己為「聾人」或是「聽障人士」。
  • 「推動後疫情時代中韓全面合作與交流」——第八屆中韓公共外交...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楨湉】12月8日,第八屆中韓公共外交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京舉行。論壇由中國外交部和韓國外交部主辦,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和韓國國際交流財團承辦。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韓國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張宰福、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理事長李根出席並致辭,兩國政府、智庫、媒體、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公眾代表等參加,重點圍繞「推動後疫情時代中韓全面合作與交流」進行深入探討。秦剛指出,中韓毗鄰而居,擁有相通的東方價值理念,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濟的傳統源遠流長。
  • 暢聽世界聲音 讓聽障人士與社會同行
    為迎接國際殘疾人日,12月2日,開封市聾人協會與開封聯通共同舉辦了「用AI發聲 暢聽世界的聲音」關愛聽障人士主題公益活動。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陳樹錦,開封市聾人協會主席鮑冰、副主席周磊、董震及開封聯通市場部副經理胡鵬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 中韓青少年友誼之花綻放 互加微信定衡山之約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衡陽分站記者 周海波 譚倩 實習生 肖皓文)籃球場上你追我趕、激戰正酣,場下群情激奮,歡呼雷動;桌球臺上球如閃電,疾不可擋,場外觀眾時而屏聲息氣、時而驚呼連連……11月6日上午,在湖南衡陽市二中、老年活動中心、新體育中心,中韓青少年體育交流的籃球、桌球、羽毛球友誼賽同時舉行
  • 韓國化妝品企業僅剩中韓市場:中國在東亞三國經貿合作中作用凸顯
    韓國汽車工業協會委員長金泰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成都車展作為全球主要國家中首個重啟的汽車展示活動,正是體現了中國市場率先走出疫情負面影響的重要佐證,因此韓系車品牌在成都車展不斷「放大招」,正是對於中國抗疫成果及市場的高度肯定與認同。
  • 首屆「中韓1.5軌聯席會議」以在線方式舉行
    新華網首爾12月9日電(記者耿學鵬)首屆「中韓1.5軌聯席會議」近日在韓國首爾和中國黑龍江兩地連線舉行。來自政界、學界等領域的數十名中韓人士出席,就新冠疫情下中韓經濟合作及「一帶一路」倡議與韓國「新北方政策」對接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 中韓五度攜手 「多多的電影教室」起航
    圓滿開幕  2015年7月25日,由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全國紅領巾小記者輔導中心、CJ CGV和CJ分享財團(CJ WELFAREFOUNDATION)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多多的電影教室-中韓 青少年影視創作夏令營
  • 關注聾啞人,從「手」開始!
    你能想像一副手套就能讓聾啞人「聽到」聲音並開口「說話」嗎?據了解,這支頗具創新意識的冠軍學生團隊主要由三名研究生以及多名本科生組成,十幾個人通過近半年時間,研發了一款具有社交功能的手套,主要通過手語識別、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多項技術來破除聽障人士的溝通障礙
  • 韓國曹溪宗前總務部長佛教代表團拜訪中佛協
    韓國曹溪宗前總務部長佛教代表團拜訪中佛協(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2013年6月28日,以韓國曹溪宗前總務部長影潭法師為團長的韓國佛教代表團一行10人拜訪中國佛教協會,受到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宗家順先生的熱情接待
  • 李金早:中國韓國雙向旅遊交流規模或達到1100萬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金鐘德特派代表金鍾出席活動並致辭。晚會上還舉行了2015年韓國十佳赴華旅遊組團社獎、中韓旅遊交流突出貢獻獎頒獎儀式,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李世宏出席頒獎儀式。李金早強調,中韓互辦旅遊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韓國總統樸槿惠兩位領導人達成的戰略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