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青少年友誼之花綻放 互加微信定衡山之約

2020-12-17 紅網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衡陽分站記者 周海波 譚倩 實習生 肖皓文)籃球場上你追我趕、激戰正酣,場下群情激奮,歡呼雷動;桌球臺上球如閃電,疾不可擋,場外觀眾時而屏聲息氣、時而驚呼連連……11月6日上午,在湖南衡陽市二中、老年活動中心、新體育中心,中韓青少年體育交流的籃球、桌球、羽毛球友誼賽同時舉行。衡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劉麗華,衡陽市副市長龔學餘率中國代表團與韓國代表團先後前往三個賽場觀看比賽。

衡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劉麗華(右一)與韓國代表團團長沈揆華(左一)在比賽現場交流。

2017年第十屆中韓青少年體育交流活動(第二階段)在衡陽市舉行,從11月3日起兩國運動員聯合訓練,今天舉行友誼賽。體育運動常常是國際間交流的橋梁,不同國度、不同語言,一起訓練、一起食宿,從隨團代表到青少年隊員,訓練中「摩擦」出什麼火花,訓練後有什麼小故事,記者走近代表團成員、教練員、運動員,傾聽他們的心聲。

韓國代表團團長沈揆華:中國的變化很大

與韓國代表團團長沈揆華深入交流後,才知道他就是個「中國通」。「我來過中國30多次,感覺中國發展很快,變化很大,每來一次都能感覺到變化驚人。這幾天在衡陽多地參觀考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南嶽千年的人文歷史。」

談起對三場比賽的看法,他說,「雖然比賽有勝負,但是首先要強調友誼。選手們不抱負擔才能輕鬆發揮水平。中國的桌球無疑是世界上最強的,韓國人也喜歡打桌球,這次來交流就是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

「這次體育交換也提供了了解對方文化的機會,因為這些選手有可能成為奧運選手。希望他們長大後還懷念這樣的比賽。」沈揆華最後說。

桌球賽場上,運動員認真專注。

教練員:對方很多地方值得學習

鄭中賢是韓國代表團女籃隊教練,雖然上午的友誼賽以一分之差惜敗中國隊,但是他表示韓國隊的發揮已經很好,並誇獎中國隊速度快,富有團隊精神。「我們帶著很大的期待來的,在這次交流中,我們看見了中國少年的頑強拼搏、配合默契。」

而中國隊羽毛球領隊王延暉對韓國隊的評價是快、削、準。「防守積極,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他還說,「韓國隊的選手都很有禮貌,尤其尊師重道,喜歡鞠躬敬禮,我們私下都是好朋友,包括教練員。」

男子羽毛球比賽現場。

運動員:場上拼搏對手 場下是好朋友

韓國女子桌球隊的曹叡振今年15歲,正在讀初二,她說,「這是第一次來中國,以前經常看到關於中國的新聞,對中國挺好奇的。來衡陽幾天,發現中國人很友善、隨和,街道乾淨,還有很多美食。這幾天的交流,我學到不少東西。」

韓國女子桌球隊的曹叡振(右)在比賽中。

來自衡陽市八中的黃薈智今年讀高二,她在場下抬腿劈叉,為接下來的羽毛球比賽熱身。談起對韓國隊的印象,她說:「她們雖然個子不高,但是速度快,防守意識強,競技狀態很好。平時訓練很刻苦,球風很頑強。」

在三項比賽中,雙方展現出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為了救球常常飛出球場,韓國女籃隊員還為此受傷做了X光片。

男子籃球隊比賽現場。

聯合訓練之餘,雙方隊員在休息時間做遊戲,文藝表演,晚上一起吃自助餐,住宿在同一賓館,自然有交流的機會了。

「音樂無國界」,歌曲常常是交流的橋梁。黃薈智透露,雙方隊員經常在休息時間唱中文歌曲、韓國歌曲,大大拉近彼此的距離。除了剛開始通過翻譯交流,他們還藉助簡單的英語、手勢,還下載了翻譯APP,能一鍵把中韓語翻譯過來。「有時候,我們還相互教對方簡單的語言,很有意思。」

黃薈智還透露了一個秘密,「我們都相互加了微信,對,沒有想到他們也玩微信,還約了將來有機會去韓國玩。」

第十屆中韓青少年體育交流活動即將告一段落,11月8日韓國代表團將啟程回國,這是人生長河中短短的幾天,或許將成為他們人生記憶中的亮點,不管未來如何走向,韓國女籃隊員金拿林已經通過微信和中國隊員約定:明天去爬南嶽衡山。

相關焦點

  • 讓友誼之花綻放 ——2019年中韓少年文化交流在二小裕豐舉行
    為了更好地促進中韓兩國友誼,構建友好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經驗交流,促進兩國教育教學的發展,開闊兩國青少年視野。近日,2019年中韓少年文化交流在二小裕豐校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是由江蘇文廣國際交流中心、韓國韓中文化交流協會、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聯合舉辦,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裕豐校區承辦。這是一回家庭互換體驗的遊學旅行;這是一次記憶深刻、終身難忘的遊學旅行。
  • 絲路友誼之花在春天綻放(行天下)
    原標題:絲路友誼之花在春天綻放(行天下) 這些年在「一帶一路」各國跑著,有意無意結交了許多朋友。一次相識就是一顆種子,在這個特別的春天,種子一顆一顆從春泥中冒了出來,一茬一茬發了芽。如今回想起來,溫暖無比。
  • 澆灌友誼之花 收穫成長之果
    付怡瑄說,「我們是2014年結對時認識的,平時通過微信、視頻聯繫,我們經常會交流學習中的事情,以及生活中的開心和不開心,去年暑假,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新疆玩兒,樂孜娜和她的家人還接待了我們。」哈密市巴裡坤縣一中的14歲少年薩木哈爾·加那爾別克第一次出遠門,多學、多看、多交朋友是他給自己定的目標。
  • 桂榮棋小朋友受邀參加「2019中韓青少年文化藝術節」
    「2019中韓青少年文化藝術節」於7月28日在韓國首爾隆重舉行。此次盛典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韓之間青少年文化交流,注重青少年文化教育,拉近中韓兩國友誼。本次盛典開啟中國與韓國青少年文化交流領域新概念,將中國優秀青少年推向世界舞臺。
  • 《LOL》2020中韓友誼賽IG戰隊介紹 2020LPLIG戰隊成員名單
    導 讀 《LOL》2020中韓友誼賽IG戰隊介紹。這次中韓友誼賽與季後賽陣容一樣。
  • 體育澆灌友誼之花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題:體育澆灌友誼之花  新華社記者  2019年籃球世界盃已近尾聲,菲律賓球迷託雷斯在中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小組賽階段,他前往佛山為菲律賓隊加油助威。  託雷斯或許不知道,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籃球友誼,自20世紀70年代起便埋下了種子。而中國藉助體育運動促進國與國民間交往的努力,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1974年,菲律賓男籃到訪中國。作為當時的亞洲籃壇霸主,他們在中國受到了巨大的關注。
  • 韓國聾啞人協會政策部部長:中韓聽障人士友誼超越國籍
    雖然大家都是初次見面,但友誼的種子在兩國聾啞學生的心中已經種下。轉眼間,就到了告別的時刻。臨別前中韓兩國學生代表緊緊相擁,依依不捨。大家互留聯繫方式,並交換禮物作紀念。參觀交流結束後,本網記者採訪了韓國聾啞人協會政策部部長金玄哲。他表示,山東省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給他留下深刻影響。
  • 澆灌友誼之花 收穫成長之果——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活動側記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小平  這是一次手拉手的文化交流之旅,這是一次多民族青少年的大聯歡,這也是促進豫哈兩地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的良好平臺。8月1日,由省委省政府主辦、團省委等單位承辦的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活動圓滿結束。
  • 換個視角看中韓「泡菜之爭」
    這名教授的抗議再次引發中韓網民之間關於「泡菜」起源和文化遺產歸屬的爭論。無獨有偶,這名教授近日還向中國網遊公司「疊紙遊戲」致函,就該公司換裝遊戲「閃耀暖暖」中的韓服套裝提出抗議。此前韓聯社在一則報導中稱「明朝漢服來自於高麗樣」 也引發兩國民間韓服漢服之爭。
  • 讓校園綻放民族團結之花
    在校園中開闢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專欄、辦以民族團結進步為主題的黑板報;激勵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等活動;結合學校實際,開展「手拉手、交朋友」活動,各民族師生相互暢談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禮儀禮節,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 笪志剛:換個視角看中韓「泡菜之爭」
    這名教授的抗議再次引發中韓網民之間關於「泡菜」起源和文化遺產歸屬的爭論。無獨有偶,這名教授近日還向中國網遊公司「疊紙遊戲」致函,就該公司換裝遊戲「閃耀暖暖」中的韓服套裝提出抗議。此前韓聯社在一則報導中稱「明朝漢服來自於高麗樣」 也引發兩國民間韓服漢服之爭。
  • 民族團結之花在切磋交流中綻放
    原標題:民族團結之花在切磋交流中綻放 帕爾哈提和努爾德別克就是這樣,賽場上是對手,賽場下是朋友,他們兩人的友誼從13年前就開始了。努爾德別克說,那時候他只會古典式摔法,而帕爾哈提對7種民族式摔跤方法都很有研究,是他心中的偶像。從那時起,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帕爾哈提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術教給努爾德別克。
  • 中韓青少年藝術交流大賽落幕 河南代表團榮獲大賽最高獎項
    中韓參賽選手大合影。 侯政如 攝  中新網河南新聞8月21日電 據河南影視集團消息,為期六天的第二屆中韓青少年藝術交流大賽在韓國慶尚北道慶山市完美落幕。  河南賽區成功挑選187名青少年兒童組成河南參賽代表團,共帶去了12個表演節目,共有獨舞、三人舞、群舞三種類型,涵蓋中國舞、芭蕾舞、街舞、拉丁舞等多個舞種。
  • 蘇中友誼之花永不凋謝
    人民網喀土穆3月6日電(記者 蘇 航)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戰役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遠在萬裡之遙的非洲蘇丹,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通過電視、網絡時刻關注著武漢疫情的發展變化,為抗擊疫情取得的成績歡欣鼓舞,為武漢人民面對困難傷心落淚。他們,就是在武漢雜技團幫助下建立起來的蘇丹雜技團的演員們。
  • 創新教育之花在百年一中綻放
    以「綜研」課程、STEM創客教育、校園科技節、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等為抓手,探索既有利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又有利於學生升學和終生發展的創新教育之路,讓課程改革、創新教育之花在百年一中綻放光彩。
  • 友誼之花綻放 愛國之情激蕩——湖南藝術團赴東帝汶交流演出小記
    友誼之花綻放 愛國之情激蕩——湖南藝術團赴東帝汶交流演出小記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欣 屋簷下長廊邊,大紅燈籠高掛,一池碧水倒映著深藍的夜空。從綠意盎然的馬拉圖託農業產業園,到風景如畫的海濱之城帝力,藝術團一路載歌載舞,花鼓戲《劉海砍樵》、戲曲表演《變臉》、木偶戲《小放牛》、舞蹈《歡樂的畢茲卡》等精品節目,帶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與祝福,也架起了一座民心相通的中東友誼橋梁。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大使肖建國給予高度評價,稱湖南藝術團開啟了兩國文化交流的大幕,樹立了中東傳統友誼的又一裡程碑,是中東友誼的美麗使者。
  • 南嶽衡山「八絕」—水簾洞之奇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在衡陽市南嶽區和衡山、衡陽縣境內。衡山的命名,據志書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 非遺文化進校園 中韓學子同臺演繹精彩
    湖南師大附中高新實驗中學今日舉行了第五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優秀節目展演暨第二屆中韓國際中學生文化藝術節活動。   紅網長沙12月16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周丹 通訊員 粟芳芳)為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韓中學生文化藝術交流,進一步展現青少年的精神風貌,12月16日,湖南師大附中高新實驗中學(以下簡稱「附中高新」)舉行了第五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優秀節目展演暨第二屆中韓國際中學生文化藝術節。來自韓國仁川不老中學的30名師生一同參與了這一活動。
  • 德育之花在陳倉大地上綻放
    陝西省寶雞市自古是尚德重禮之地。《建構德潤寶雞新模式,打造學校德育升級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案例,德育之花在古老的陳倉大地綻放出新的光彩。傳統文化擦亮人生底色「最近正在讀《少年讀史記》,上小學後,我已經讀了1500多本書了。」近日,寶雞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李慶桐驕傲地說。在寶雞城鄉中小學,幾乎每名學生張口就能說出長長一串已讀書名。
  • 2020中韓青少年線上交流
    線上雲端 友誼長青——忻州一中北校區舉辦「Hello,e-Friends!」2020中韓青少年線上交流活動」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為增進中韓學生的友誼,促進兩國學生的文化交流,山西省教育廳和韓國全羅南道教育廳聯合開展了「Hello,e-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