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就會不完美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會教你承認、接納和擁抱內心中的陰影,讓你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幫你敞開心扉,徹底改變你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識。
陰影是心理心名詞,所謂陰影是我們內心中消極的一面——破壞人際關係、扼殺精神、阻撓我們實現夢想的那一面。 內心的陰暗面儘管是消極的,卻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為我們提供指引,讓我們的存在得以完整。
當我們對別人表現出來的某些特質感到不屑,正是因為這些特質同樣存在於自己身上。當我們討厭某些人,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恰巧表現出了某種儘管我們也具有,卻不願意承認的特質。當你伸出食指指著別人的時候,你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都指著自己。
我們需要理解、接納和包容自己身上的一切特質,因為如果連我們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話,又怎麼能期待世界接受我們呢?要想獲得別人的愛,我們必須首先建立起自愛。有些人只注意修飾自己的外表,卻不注重內心;另一些人則太過關注內心世界,從來不肯對著鏡子照一照。只有把內與外、積極與消極結合起來,找回一個完整的自我,你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控制自己所表現出的特質,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投影」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現象,可惜絕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其原理。我們會不自覺地用潛意識去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表現出為我們所壓抑的特質和情感,或是把容易表現出這些特質和情感的人吸引到我們身邊,這就是投影的機制。投影是潛意識的一種防禦機制,因為某些特質和情感受到了壓抑,無法在我們自己身上自由地表現出來,所以就只能訴諸他人和外物。
我們眼中別人的缺點,幾乎都是我們自己內心中缺點的投影。我們對別人評頭論足時,其實是在評論我們自己。那些被你壓抑的消極特質和想法,有可能會在你意料不到的時候突然爆發出來,傷害你周圍的人,也有可能會影響你的潛意識,傷害你自己。你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折射出你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
當你給別人取外號時,不妨停下來想一想,這樣的外號是不是同樣適合你自己。如果你對自己足夠誠實的話,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世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來的永遠是你自己的形象。你身上的每一種特質都有其意義,每一種特質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我們壓抑了自己的積極特質,就會覺得別人身上的這些特質是我們所不具有的。當我們崇拜別人的時候,其實是在崇拜我們自己的影子。這種積極的投影作用與消極的投影作用一樣,都是有害的。我們必須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出投影的源泉,承認這些特質原本就存在於我們心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潛能,找回完整的自我。
掩飾你自己身上的特質,會讓你在不知不覺間消耗大量的精力。如果你不信,不妨做個實驗證明一下。隨身攜帶一件體積不算太小的東西,比如一個柚子,並且要隨時藏好,既不能讓自己看見,也不能讓別人看見。這樣過了幾個小時,你會不會感覺到精疲力竭?其實,為了掩飾那些為我們否認、排斥的特質,我們所付出的精力比這要大得多,並且任何時刻都無法放鬆下來,直到我們承認這些特質的存在為止。當你最終能夠直面自己內心的陰影,承認和接納真實的自我時,所有的壓力都會瞬間消失,你會感覺無比輕鬆。當你能夠接納自己的內心世界時,整個世界都會對你敞開懷抱。
別人不僅能看到你的一言一行,也會注意到你舉手投足間透露出來的細微信息,如果這些信息與你的言行不符,他們很容易就能注意到。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話,最好去問別人。
怎麼發現陰影?作者提供了以下步驟,
一是向別人詢問他們對你的真實看法,這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決心。但如果你不去了解自己的話,就不可能改變自己的生活。
二是列出你最欣賞的三個人和最憎恨的三個人。你最欣賞的人,應該是那些你非常想模仿的人;你最憎恨的人,應該是那些讓你感覺到憤怒或討厭的人。
三是發掘出隱藏在陰影中的特質之後,我們需要接納和包容這些特質,承認它們是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部分。要重新接納那些你刻意壓抑的特質,絕不是一樁容易的事。對於那些令你感到不快的特質,要大聲說出來:「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的。」
有些時候,為了承認和接納自己的某一種特質,你必須首先把先前所壓抑的憤怒發洩出來。大喊大叫是一種很好的發洩手段。太多場合都不允許我們大喊大叫,甚至要求我們必須壓低聲音說話。當你把音量放到最大,用你全部的力量大聲喊叫出來的時候,鬱積的情感就會像破堤的洪水一樣釋放出來。如果你不願意打擾左鄰右舍,可以用枕頭捂住臉,然後再大聲喊出來。如果你從來沒有大聲喊叫過,或是小時候經常聽到家人大喊大叫,可能會覺得像這樣喊叫是不對的。不要忘了,越是你覺得不對的事情,越會讓你糾結。所以放聲喊出來吧,這是發洩內心情感最好的方法之一。
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心裡的憤怒表達出來,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就可以了。如果你非常憎恨自己身上的某種特質,那就把這種憎恨發洩出來。只有釋放了心中的羞恥和痛苦,你才能重新用淡定的心態看待這種特質。
如果你對表現出這種特質的人感覺到強烈的憤怒,可以先停止練習,把心中的憤怒發洩出來,例如給那些人寫一封充滿恨意的信。不要把信寄出去,信的內容只是給你自己看的,目的是宣洩心中積鬱的情感。
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具之下都潛藏著無數張面孔,每一張面孔都有自己的個性,這是因為每一張面孔都是我們的一種亞人格(sub-personality),都代表了我們的某種特質。
與自己內心深處的亞人格談話,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自我引導方式。我們首先要鑑別和區分自己心中的各種亞人格,然後再與之交流,最後才能重新承認和接納這些亞人格所代表的特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妨給自己的亞人格取名,因為名字是鑑別一種東西的最好辦法。比如擁有愛憤怒的特質,所以就把代表這種特質的亞人格命名為「憤怒的張三」。
你的種種亞人格一直都存在於你的內心世界裡,只要你肯側耳聆聽,就能聽到他們的聲音。他們只要獲得你的承認和接納,就會把他們最寶貴的禮物贈送給你。他們可能會以你認識的人的形象出現,也可以表現為別的形象。如果你能夠跟他們成為朋友,就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心中潛藏的對自己的憎恨,轉化為對生活、對世界的熱愛。
要想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跳出過去的束縛,你必須首先為在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所有事情承擔責任。你必須要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由我造成的。」這些事情之所以會發生在你身上,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隨機的,而是由於你自己的緣故。
把自己看成一個純真的嬰兒,只需要你的愛、關懷和肯定。讓這個嬰兒得到你的愛。閉上眼睛,想像嬰兒時期的你的形象。問自己:「我今天應該為這個嬰兒做些什麼?怎樣才能讓他感覺到我的愛?」聆聽內心深處的回音。或許你應該對嬰兒時期的自己說:「我愛你,我接受你,我欣賞你。」或許你應該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休息,去看一場電影,或是睡個午覺。現代人往往太忙碌,以至於忘記了該怎麼照顧好自己。許多人最需要的兩件東西,一是休息,二是自己和別人的肯定。
早晨是最適合滋養心靈的時間,因為這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每天早晨心中的感覺,很可能會影響這一整天的精神狀態。每天早晨起床時,先給自己幾分鐘清靜的時間,然後再投入到一天的忙碌生活中去。
你怎樣對待自己,世界就會怎樣對待你。如果你關懷自己,滋養自己,從內心深處肯定自己,別人就會自然而然地關懷你,尊重你,肯定你。如果你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愛,就給予自己更多的愛。如果你需要別人的承認,就要首先承認自己。如果你覺得你已經為自己做了一切,可世界仍然對你冷若冰霜,那最好再檢視一下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出那些潛藏的、消極的東西。
寫日記是處理情感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當你把心中所想的事情記錄在紙上時,會不由自主地讓情感自由宣洩出來。
說什麼就要做什麼。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情的話,就不要說你會去做。把自己的信譽看得比黃金還要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你的話才能為你帶來比黃金還要寶貴的財富,讓你追求的目標變成現實。每次你言出即踐時,都會增強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告訴自己和整個世界,你的話確實值得信任。這樣,當你說你要賺更多的錢,愛上一個人,寫一本書,或是開一家診所時,就更有可能做到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