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鎣華鎮:大家的事情大家說商量做 探索話語權融入鄉村發展...

2020-12-12 四川新聞網德陽頻道

什邡市鎣華鎮:大家的事情大家說商量做 探索話語權融入鄉村發展治理「共治」新路徑

2020年12月11日 08:40:37 來源:四川新聞網

 

入戶走訪,確保議題選得「熱」

四川新聞網消息(徐正濤)「我們石門村這個山野菜市場建好後,父老鄉親們自家的山臘肉、獼猴桃、竹筍等山野菜在家門口就賣能買個好價錢,還可以增加就業崗位,鄉親們錢包鼓了,大家都開心·····」12月10日下午,德陽什邡市政協試點「有事來協商—大家說·商量做」民主協商議事在什邡市鎣華鎮石門村黨群服務中心如期舉行。

來自什邡政協農業小組委員,市級相關職能部門、鎣華鎮「有事來協商」聯絡室相關負責人,以及石門村協商議事會成員、黨員、群眾代表等參會人員,圍繞山野菜市場建設和建好後營運管理等相關難題「零距離」協商,大家的事情大家來說商量著做,把眾人話語權融入鄉村發展治理「共治」中來,讓大家參與到鄉村發展治理中的參與感成色更足。

「有事來協商」基層協商民主平臺建設,是省政協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創新推出的一個常態化協商平臺,平臺主要是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擺出來、將建議提出來、將辦法議出來,運用民主集中制的優勢,達到協商解決問題的目的。鎣華鎮被什邡市政協遴選為該市3個試點單位之一。

 

醞釀選題,確保主題選得「準」

主動謀劃  在尋策中促大推動

「為精心謀劃好試點工作方案,在市政協第三指導組的指導下,我們鎮上召開了動員會,講清楚說明白『有事來協商』目的意義、協商機制、實施步驟、協商流程,結合本鎮實際做詳盡安排部署······」鎣華鎮「有事來協商」聯絡室負責人在介紹如何抓好試點工作時如數家珍。

鎣華鎮被確定為試點後,該鎮突出以鎮黨委領導為統領,主動與市政協委派的第三指導組對接,以主題選得「準」、調研搞得「深」、議題選的「熱」、意見商得「實」、方案製得「細」為主線,在謀劃中「以事聚人」,在落實中「聚人成事」。

該鎮將工作任務細化羅列成任務清單,明確工作步驟、時間進度、任務到人,一目了然,脈絡分明,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加強各個環節之間銜接聯動,做到時間到天、任務到人,堅持以「一項任務」「一名領導」「一名責任人」 「一抓到底」工作方法,一以貫之,做到了安排部署一個音、行動一個調,嚴絲合縫、有序推進。

 

醞釀議題,確保主題選得「準」

精準選題  在走訪中造大聲勢

「根」扎得越深,「葉」才能更茂。

該鎮利用黨員大會、入戶走訪、「請到美麗鎣華來」微信新媒體等多角度多層次向群眾講清楚說明白「有事來協商—大家說·商量做」目的意義,造大聲勢,營造起「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良好氛圍。

尤其是在議題收集中,該鎮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發動匯聚起鎮村組幹部、黨員骨幹、村民代表「三方」力量遍訪群眾,用拉家常、聊天等「接地氣」方式和「冒露珠」的言語深入交談,了解群眾所思所盼,在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後,反覆醞釀協議議題。

    從收集到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石門村有條件的農家樂、民宿風貌改造提升」 「建設山野菜農副產品展銷市場,助力山區農旅產業富民增收」等4個議題中,商定群眾關注度最高的「建設山野菜農副產品展銷市場,助力山區農旅產業富民增收」 議題作為本次鎣華鎮「有事來協商—大家說·商量做」試點協商議題。

「『建設山野菜農副產品展銷市場,助力山區農旅產業富民增收』這個議題,看似僅解決一個山野菜銷售的小事情,但它從側面反映出的是為群眾增收奔康拓寬渠道、鄉村振興和鄉村發展治理的大文章,這正是當下需要我們搞基層工作和農村工作的同志深入思考和積極實踐的大事情,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安全感更有保障』」。鎣華鎮黨委書記聶軍在談到這次協商選定的議題時給予了肯定。

 

協商議事,將話語權融入鄉村發展治理「共治」中來

暢所欲言  在協商中解大難題

百家爭鳴,越爭越明。

「我再提一個建議,就是等我們山野菜市場建好後,建議我們政協一如既往的給我們指導,把我們今天協商議事的相關內容融入進去,作為『有事來協商』點位成果展示,這樣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不同類別遊客來我們石門村,遊客多了嘛,我們山野菜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在協商現場,大家建議一個接一個,大家意猶未盡。

山野菜市場建設是群眾的期盼,眾望所歸。但在協商討論中代表們提出的建設用地相關手續辦理、有關程序、建好後需要辦理的相關行政許可證也至關重要。這些難題,經過互動交流、友好協商後,已達成一致意見。

石門村黨支部書記、協商議事會召集人李德明說,非常感謝政協搭建這個平臺,通過協商,群眾的疑惑、期望、意見、建議等都得到了釋疑、答覆、解決,接下來,村「兩委」將組織馬上動工,用汗水和責任認真答好協商議事「後半篇」答卷。在他看來,這場充滿智慧的「有事來協商—大家說·商量做」壩壩民主協商議事,為高質量推進石門村鄉村發展治理再上新臺階,不但積聚大家智慧,而且還凝聚了大家的共識。

「鎣華作為『有事來協商—大家說·商量做』試點,這是政協對鎣華的信任和認可,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摸石過河中總結提升,在先行先試中形成工作規範,探索出一套『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經驗做法······」鎣華鎮鎮長薛佳在談到接下來的工作時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村裡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 小古城村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這些年來,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小古城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構建村級事務民主協商機制,通過解決「議什麼、誰來議、怎麼議、議的效力」等問題,實現了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良好局面,促進了全村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小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 返鄉能人在村民支持下改變鄉村面貌
    回憶起當年大路村的情形,村支書胡濤說:「那時是一屋一個樣,一門一朝向,前面是廁所,後面是糞塘,家裡住人也養豬,牛也在裡躺。」村民自編了順口溜:「耕田耙地全靠牛,栽秧割谷全靠手,運進運出全靠肩,有收無收全靠天。」2008年,在外打拼多年、生意蒸蒸日上的胡濤,決定和同村企業家一起回鄉投資,興建起了一座大型養豬場。從此,他便根植家鄉,對家鄉的狀況有了更深的認識。
  • 江西信州:「有事好商量,大家一起議」
    央廣網上饒12月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黃振)「每年一到春節,大家從外地回來,人一多產生生活垃圾也多了,由於垃圾清運不及時,垃圾桶爆桶現象就很嚴重,非常影響衛生環境的乾淨整潔。」上饒市信州區沙溪鎮英塘村村民楊雨利說道。近年來,信州區大力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全力推進「美麗集鎮」建設,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改善。
  • 國家級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新興這個鎮入選了!
    「現在大家都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了,分好類,保潔員收走的時候會進行評分,月底可以用這些分數換洗衣粉洗潔精,我已經幾個月都沒買過洗衣粉了」,朱所村委的盤伯伯說。秉承著「有事要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真商量」的理念,實行「黨建+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天堂鎮堅持以民為主的核心理念,營造天堂特色,保障群眾話語權,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凸顯理事會職能。以幼有善育、學有良教、住有宜居、老有頤養、弱有眾扶為目標,通過「一老一少」的服務,真正把公共服務延伸到基層裡面去。
  • 廈門生態第一鎮同安汀溪鎮 做大做強鄉村旅遊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 有事多商量 商量好事多
    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本著這一理念,河池市積極探索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把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參與基層治理的效能,呈現出基層治理由「幹部說了算」向「大家商量辦」轉變、基層群眾由「遇事發牢騷」向「議事求共識」轉變的良好態勢。
  • 新疆昌吉榆樹溝鎮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新樣本
    近年來,昌吉市榆樹溝鎮依託區位優勢,推動現代農業與旅遊休閒業的融合發展,開展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在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改善上大有作為,成績斐然。  協同發展 拓寬致富渠道  提起昌吉市榆樹溝鎮,就想起以前貫穿全境的201線省道旁那簡陋的餐廳和低矮的民房。
  • 「商量」出來的美麗鄉村——無錫鴻山金家裡
    夏峰說,這個投資上千萬元的建設項目並非完全由領導「拍板」,而是請來當地政協委員、鄉賢長者、村民代表,認真研討、多方權衡。思想的火花在反覆碰撞中得到升華,大家的意見漸漸統一:項目定在金家裡!村裡一位老人告訴記者,選定金家裡是因為大坊橋村最具歷史底蘊的地方就在這裡,沿河的一條老街曾是商賈雲集、人來人往的繁華市集。項目確定後,實施方案也是大家「商量」。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資料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盧漳華通訊員林玉芳鄭素描)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對於以農村和山區為主的汀溪鎮來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 四川什邡石門村:推行「黨建+眾籌」鄉村基層治理模式
    近年來,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石門村積極探索推行「黨建+眾籌」鄉村基層治理模式,不僅將深山美景引出「深閨」,還打造了「獼猴桃」「山竹筍」等特色產業園,走出了幹群同心、和諧發展的鄉村治理新路徑。以「黨建」為引領山區發展有了新方向鎣華鎮石門村距什邡城區40公裡,屬省級風景名勝區鎣華山前山區,森林覆蓋面積達90%以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如何將鄉村治理與旅遊資源相融合,發動群眾改變發展局面,成為該村黨組織面臨的首要課題。
  • 群眾出題 大家解題
    提起村莊環境長效管理,萬年縣齊埠鎮星明村黨支部書記李萬星曾感到壓力不小:村莊保潔員歸環衛公司管理,村裡管不到,衛生保潔出現反彈現象;一個村有13個村小組,進行秀美鄉村打造後,基礎設施維護不到位,群眾意見大;上級部門下撥的公共設施管理維護資金如何才能用到刀刃上……
  • 水城縣米籮鎮:打造"三變"改革新樣板 繪就鄉村發展新畫卷
    經過多年的努力與發展探索,在鎮政府的帶領下實現2019年全面脫貧,取得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鎮政府的帶領下在這片貧瘠山地上,探索出了一條"助推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徑,以此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繪就了一幅發展的壯麗畫卷。
  • 「黨建+好商量」:基層協商民主的「上饒樣本」
    「政協委員、鎮村幹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和專家等20多人,一起協商討論,把事情說開說透,老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僅僅半個月,村裡完成改廁230多戶。」西坑村村支書葉進泉介紹。以集鎮道路兩旁的路燈管護為例,鎮裡讓群眾融入進來,各方面對面溝通交流協商解決辦法,專門成立了由社區幹部、群眾代表和供電維護人員組成的路燈管護隊,確保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及時維護。
  • 唐嫣攝影師回應粉絲的不滿:怎麼拍是大家一起商量的,搞事情?
    12月3日上午,攝影師發文回應粉絲的不滿,稱:「怎麼拍是大家一起商量的,工作室小夥伴全天都在努力工作,到最後被這些見不得人的髒東西毀了。」 很多明星的大片都是以一個顏色為背景,其實大多時候都只是隨便搞一個背景布,不過唐嫣的圖似乎並沒怎麼做處理,如果大部分粉絲都不願意買單只能說明確實做的還不夠好,粉絲雖然嚴苛但其實還是講道理的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人融入鄉村發展
    「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
  • 鄉村振興的「白泥井探索」
    黨的十九大以來,達旗白泥井鎮鎖定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著力於鄉村振興的探索,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新圖景正在黃河達拉灘上漸次展開。
  • 鄉村儒學融入百姓生活,讓「裡仁為美」深入人心
    近年來,東仲都村通過村民身邊的人和事,對群眾進行看得見摸得著的四德教育,並開設了特色儒學課程,村裡形成了人人爭著做好事、當好人的風氣。如今,村裡不僅沒了爭執,好人好事還層出不窮。通過鄉村儒學講堂的教育,村民也感受到了文化建設帶來的改變。「現在的農村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吃』不成問題了,缺的就是『精神食糧』。」
  • 五華華城鎮:「黨小組+理事會」提升鄉村治理行動力
    五華縣華城鎮鐵爐村黨支部書記鍾大友說,該村樂陂村民小組900米長的村道拓寬並實現硬底化後,村民出行更加方便,村裡治理壓力也明顯減輕了。  鐵爐村是華城鎮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的一個生動典型。近年來,華城鎮大力推行「黨小組+村民理事會」工作模式,著力提升鄉村治理行動力,積極構建「共謀共建共治共享共學」的鄉村治理新格局,開創了鄉村振興新局面。
  • 鄉村儒學融入百姓生活,濟寧讓「裡仁為美」深入人心
    原標題:鄉村儒學融入百姓生活,濟寧讓「裡仁為美」深入人心鄉音,娓娓道來;傾聽,如此真切。這是在泗水縣聖水峪鎮一個鄉村儒學課堂呈現的動人畫面,生動的授課聲,將新風尚在孔孟之鄉默默傳開。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說」出來的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村裡的事只有和村民們商量著辦,鄉村治理才會有效。三年來,通過村民說事,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旭拱岙村從一個閉塞落後的「賭博村」,變成了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浙江省特色精品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寧波市美麗鄉村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