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發起「衛生巾互助盒」行動,這也太暖了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林曉瑩 吳幻 張琳琳

白色的密封置物盒內,一片片被獨立包裝的衛生巾放置整齊,透明的包裝上還有記號筆標註了衛生巾品牌和放入日期······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校園內,不少進入教學樓的女生會發現女洗手間內多了一個「衛生巾互助盒」。為忘帶衛生巾的女生應急,盒子上還附加了海報,上面寫著關愛女性的呼籲。

陳羽天是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他是學校裡最早一批「衛生巾互助盒」的發起人之一,「我曾在網絡上了解過這個活動,得知班裡有女生想在校內設立的想法後,就第一時間就加了入。」

據陳羽天介紹,這個項目由學生自行發起,主要是為解決女性生理期突然來臨卻沒有衛生巾的尷尬問題。項目組設立互助盒並募捐衛生巾,再由志願者將募集的衛生巾密封打包、註明日期後投放到互助盒中,使用者奉行「用一還一」的原則,使項目進入良性循環。

大二女生劉宇暢同樣來自公管學院,對學長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我們學院男生人數不多,但沒想到平常看著有點木訥的男生也有這麼貼心溫暖的一面,忽然感覺好幸福!」

除了參與活動,不少男生也通過捐贈物資來表示支持。範澤林是外語學院的大二學生,在朋友圈看到了項目籌備公告後,第二天一早就發了郵件諮詢,並買來塑封盒、香氛等捐給項目組。「作為一個男生,女孩子們上門募捐、日常維護互助盒我都不太能幫得上忙,就希望能通過購買物資出一份力,讓項目儘快落地。」他害羞地笑了笑。

「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有時例假來的時間不確定,互助盒可以為女生提供及時而有必要的幫助。」國會專業的小吳通過班級群也了解到了這個項目,看到班級女生積極響應,他購買了兩大包衛生巾用於捐贈。

為了免除對衛生巾互助盒安全問題的顧慮,陳羽天所在項目組會有專門的志願者負責互助盒的監督,每天查看衛生巾使用情況,第一時間補充維護。

來自浙商大財會學院的學生李樂萍是衛生巾互助盒項目的負責人,得知男生們積極參與捐贈衛生巾,她說並不意外:「人文關懷是可以超出性別的,誰說只有女生才能幫助女生,男生幫助男生,人是相互的,我們要看到具體的人。」

隨著參與人數越來越多,項目組收到了很多來自校內的暖心反饋,從最開始放置的一兩片,到兩周後已經有90片衛生巾發揮了應急作用,不少學生通過微信和發朋友圈等方式向項目組表達謝意。

李樂萍提到,除了男生的幫助,項目從發起到成功安置互助盒只用了6天時間,離不開女生的功勞,女生才是最大的團隊,「我們女生大約90人在做個項目,團結的力量很大,希望能將項目推廣到更多的學校,讓更多的女同學受益。」

目前,浙江工商大學校園內的衛生巾互助盒已覆蓋所有的公共教學樓和圖書館,互助群人數超一百人,募捐數量超3000餘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公益行動】人大「衛生巾互助盒」來啦~
    近日暨大和中大的「衛生巾互助盒」上了熱搜,隨之各大高校接連響應。
  • 【雲飛雜記】從大學衛生巾互助盒說起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拒絕月經羞恥」,一個女大學生在行動。昨天女兒發了我一篇公眾號文章,問我怎麼看。我瞥了眼題目是關於衛生巾互助盒的,感覺沒什麼緊要的,就回復女兒:我先看看。衛生巾互助盒無非是讓生活因共享而方便的又一物罷了。  畢竟是女兒布置的作業,在地鐵上,我翻看了該文。原來是一個大二女生璐鳴為了反對月經羞恥,方便男生幫女生取衛生巾,在教學樓(女廁所外面)裝上了衛生巾互助盒。據報導,反響很大,大多數人給予了肯定的態度。對社會上各種不同聲音,璐鳴做出了自己的應答。
  • 專訪|衛生巾互助盒發起人梁鈺:我們談論衛生巾,就像哈利波特說出...
    這個活動再次將衛生巾議題帶入輿論漩渦。有網友認為這是女權主義在作秀,也有人質疑將衛生巾互助盒放在廁所外是否真的能改善月經羞恥文化。這並非梁鈺第一次發起與衛生巾相關的活動。今年2月疫情暴發時,梁鈺發現援鄂醫療隊女性缺乏衛生巾,率先在微博上發起了「姐妹戰疫安心行動」,為援助湖北醫護人員募捐了一百多萬份生理期用品。之後,她又與靈山慈善基金會「予她同行」基金髮起了「月經安心行動」,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女孩免費提供衛生巾以及生理衛生教育。
  • 「予」她同行: 「衛生巾互助盒」裡的故事
    志願者的想法很簡單:「我們要打破『月經羞恥』,這就是個像『吃飯』一樣正常的現象,我們就想達到讓大家習以為常的目的。」校園內正在步行的女同學 記者 蕭詠棋 攝向「月經羞恥」說不11月3日,19級新聞系的小慧急著趕早課,離開宿舍時誤拿了夜用衛生巾。「我就在傳院樓衛生巾互助盒裡,換了日用型的。」
  • 衛生巾互助盒 | 一場打開性別想像的「月事革命」
    互助盒通過「拿一片放一片」的方式供女性應急使用,並放在顯眼位置,目的是「反對月經羞恥」。許璐鳴的做法受啟發於95後公益博主@梁鈺stacey,後者是靈山慈善基金會「姐妹戰疫安心行動」公益項目發起人,自疫情期間為女性醫護人員公募安心褲,便走進公眾視野。10月中旬,一位老師私信梁鈺說,「在你的啟發下」,她在自己學校安置了衛生巾互助盒,梁鈺知悉後發了一條微博推廣。
  • 「我沒想到放衛生巾互助盒會引起這麼大關注」|與發起人對談
    大多數身體發育之後的女性都經歷過月經突然造訪但手頭卻沒有衛生巾的窘迫。一位女大學生注意到了隱藏在女性背後的需求,用小小的行動引發了一系列社會連鎖反應。這件事想必已經有不少人關注到了。校園內的男生也開始支持這件事情除了基於性別視角的不解之外,微博上也出現一些比較激烈的聲音,其中最多的是質疑互助盒的安全性,擔心有男生在盒中動手腳。然而,在許璐鳴看來,其實沒必要講得這麼極端:「我不太喜歡把一個群體說成一種模樣。
  • 交大衛生巾互助盒背後,她/他們想說……
    衛生巾互助盒旨在為生理期的女孩子們提供便利,採取「拿一放一」的方式,為女生們提供保障,不僅如此,它更是在宣傳「月經並不可恥」!月經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所以不管是女孩子還是男孩子,對於衛生巾這個詞都沒有必要產生羞恥感!今天,V妮特別邀請了交大校內三方「衛生巾互助盒」活動的發起者。
  • 衛生巾互助盒:別讓「羞恥」之說掩蓋需求之實|言論
    這些被激起的聲浪裡有為衛生巾互助盒撐腰的讚美者,也有認為這實際意義不大、甚至譁眾取寵的批評者,亦有由於放置在衛生間外等顯眼位置而對「月經羞恥」展開討論的聲音。這些多樣的言論說了些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衛生巾互助盒事件以及其背後的蘊意?
  • 濟南多所高校現「衛生巾互助盒」,告別「月經羞恥」,我們還要走多遠
    這本是最基本的女性生理用品。前些日子,「衛生巾」因「散裝」兩個字引發討論,如今再登熱搜,則與一個被安放在衛生間的小盒子有關聯。而這一切都源自一條微博。10月14日,博主@梁鈺stacey分享了一位中學女教師的留言,這名女教師在教室裡做了衛生巾互助盒,方便忘帶衛生巾的女生使用。
  • 對話高校衛生巾互助盒推動人:破除月經羞恥有助女生建立自信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近日,高校衛生巾互助盒行動上了熱搜,先是華東政法大學,接著中國政法大學,隨之各大高校接連響應。推動者梁鈺也沒想到,互助盒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得到40餘所高校支持。梁鈺是靈山慈善基金會「姐妹戰疫安心行動」公益項目發起人。10月14日,她注意到一位中學女老師在自己學校做了衛生巾互助盒,便發了微博。
  • 我是男生,我做了一個衛生巾互助盒-虎嗅網
    10月21日,華東政法大學的明法樓東樓一樓的洗手間出現了「衛生巾互助盒」。透明盒子裡放置了幾片衛生巾,旁邊的小海報上寫了「應急用,拿一片放一片,共同維護,放回品牌不限。」背景是密集的小字:「拒絕月經羞恥」。
  • Qing調查|衛生巾互助盒登上熱搜後 改變的不僅僅是觀念
    陳怡然老師回憶,那一天,她向圍成一個圈等待上課的同學們宣布,她做了一個「衛生巾互助盒」,放在了學生換鞋的地方,裡面的衛生巾「拿一片放一片」。 女生們立刻就有一陣小的反應,「喔,是這樣子!」有的女生表達了自己的開心,男生坐在那裡靜靜地聽。
  • 高校女生的「衛生巾互助盒」,為什麼成了猥瑣男的狂歡?
    作為直男,我對「月經」和「衛生巾」的了解肯定是有限的,但我問了一下身邊的女生,大家對這個事情的普遍評價是這樣:首先,有的女生經期不準,有「突發情況」時不方便借或者買衛生巾,真的很尷尬,「衛生巾互助盒」很有意義。第二,為什麼互助盒要放在洗手間外面而不是更私密的洗手臺上?
  • 俏妃衛生巾互助盒走進長沙醫學院
    最近,關於"女性月經"、"衛生巾"、"痛經"等問題多次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前有2毛錢的"散裝衛生巾"引熱議;後有林依輪在直播中提到了"痛經",被網友彈幕留言取笑;不久前,關於"衛生巾互助盒"的行動的詞條也在微博中廣受熱議。
  • 互助盒上線!|溫暖予你,一路同行!
    予她同行衛生巾互助盒活動盒內有活動安排活動名稱「予她同行·衛生巾互助盒」活動活動時間2020.12.15起·請在捐回時,標註好產品的品牌、類型、長度、使用期限,避免出現過敏或使用過期衛生巾的狀況。如在清楚自己對此品牌衛生巾過敏的前提下仍進行使用,出現過敏現象,請自行負責。·如果願意幫助我們的行動,可以在任意時間向任意盒內捐助衛生巾。
  • 廣西多所高校出現「衛生巾互助盒」,你支持嗎?
    有的互助盒裡放了一包衛生巾,還貼著寫有投放時間的便利貼;還有的互助盒內則多了布洛芬等藥品,上面貼有「請判斷自己是否過敏」的提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一般例假來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互助盒可以為女生提供及時而有必要的幫助。」黃同學是廣西大學大三的學生,她認為互助盒能夠為女生提供便利,如果有需要的話,她也會去使用,並且會遵循拿一片放一片的原則。
  • 女大學生發起衛生巾互助盒:反對「月經羞恥」不是沒事找事
    近日,上海一名女大學生在校園教學樓廁所內放置衛生巾互助盒,互助盒通過「拿一片放一片」的方式供女性應急使用,並且放在顯眼位置。該學生表示,這是為了反對「月經羞恥」。光明日報 圖女性大概都能理解衛生巾互助盒的意義。這就好像「人有三急」卻沒帶衛生紙,互助盒的出現可以說解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這件事如果局限在女性圈子裡,那就是一件單純的好事。不過,發起人特意將衛生巾互助盒放在顯眼位置,並明確提出反對「月經羞恥」的概念,就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爭議。
  • 口述|安裝月經互助盒的女生:我是如何告別月經羞恥的?
    10月14日,看到梁鈺轉發一條關於月經互助盒的內容,許璐鳴激動不已,自己是一個不愛帶衛生巾出門的女孩,為這事媽媽經常責怪她,「可是哪裡記得住每天都帶呢?」想起自己以前在女校的經歷,即便大家都是女生,但借衛生巾時仍然會私下裡遮遮掩掩,「有時候一張衛生巾可以解決很多女性尷尬的瞬間,自己為什麼不去嘗試一下?」
  • 把衛生巾擺進大學廁所的女孩和男孩們:是互助,也是反抗汙名
    這是這個時代最基本的女性生理用品。一條微博,幾聲號召,各個高校的學生們相繼行動起來,在幾天內說服學校,把衛生巾互助盒送進衛生間。這不僅事關一次突然到來的生理過程,女孩們和男孩們也在反抗伴隨月經的歧視和汙名。「這樣的機會在我們現在的社會很難得,真的非常希望能夠實現一些改變。」一位參與者說。
  • 反對「月經羞恥」,20多所高校發起衛生巾互助活動
    近日,各地多所高校衛生巾互助盒行動引發網友關注。    微博@浙傳青梅發布的「衛生巾互助盒」活動  10月14日,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姐妹戰疫安心行動公益項目發起人」梁鈺在微博發布關於衛生巾互助盒的內容,一周後,華東政法大學大二學生許璐鳴看到這條微博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