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林曉瑩 吳幻 張琳琳
白色的密封置物盒內,一片片被獨立包裝的衛生巾放置整齊,透明的包裝上還有記號筆標註了衛生巾品牌和放入日期······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校園內,不少進入教學樓的女生會發現女洗手間內多了一個「衛生巾互助盒」。為忘帶衛生巾的女生應急,盒子上還附加了海報,上面寫著關愛女性的呼籲。
陳羽天是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他是學校裡最早一批「衛生巾互助盒」的發起人之一,「我曾在網絡上了解過這個活動,得知班裡有女生想在校內設立的想法後,就第一時間就加了入。」
據陳羽天介紹,這個項目由學生自行發起,主要是為解決女性生理期突然來臨卻沒有衛生巾的尷尬問題。項目組設立互助盒並募捐衛生巾,再由志願者將募集的衛生巾密封打包、註明日期後投放到互助盒中,使用者奉行「用一還一」的原則,使項目進入良性循環。
大二女生劉宇暢同樣來自公管學院,對學長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我們學院男生人數不多,但沒想到平常看著有點木訥的男生也有這麼貼心溫暖的一面,忽然感覺好幸福!」
除了參與活動,不少男生也通過捐贈物資來表示支持。範澤林是外語學院的大二學生,在朋友圈看到了項目籌備公告後,第二天一早就發了郵件諮詢,並買來塑封盒、香氛等捐給項目組。「作為一個男生,女孩子們上門募捐、日常維護互助盒我都不太能幫得上忙,就希望能通過購買物資出一份力,讓項目儘快落地。」他害羞地笑了笑。
「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有時例假來的時間不確定,互助盒可以為女生提供及時而有必要的幫助。」國會專業的小吳通過班級群也了解到了這個項目,看到班級女生積極響應,他購買了兩大包衛生巾用於捐贈。
為了免除對衛生巾互助盒安全問題的顧慮,陳羽天所在項目組會有專門的志願者負責互助盒的監督,每天查看衛生巾使用情況,第一時間補充維護。
來自浙商大財會學院的學生李樂萍是衛生巾互助盒項目的負責人,得知男生們積極參與捐贈衛生巾,她說並不意外:「人文關懷是可以超出性別的,誰說只有女生才能幫助女生,男生幫助男生,人是相互的,我們要看到具體的人。」
隨著參與人數越來越多,項目組收到了很多來自校內的暖心反饋,從最開始放置的一兩片,到兩周後已經有90片衛生巾發揮了應急作用,不少學生通過微信和發朋友圈等方式向項目組表達謝意。
李樂萍提到,除了男生的幫助,項目從發起到成功安置互助盒只用了6天時間,離不開女生的功勞,女生才是最大的團隊,「我們女生大約90人在做個項目,團結的力量很大,希望能將項目推廣到更多的學校,讓更多的女同學受益。」
目前,浙江工商大學校園內的衛生巾互助盒已覆蓋所有的公共教學樓和圖書館,互助群人數超一百人,募捐數量超3000餘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