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月經羞恥」,20多所高校發起衛生巾互助活動

2021-01-07 網易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實習生 楊彩妮 姜龍慶

  「我是女生,我來月經。」近日,各地多所高校衛生巾互助盒行動引發網友關注。

  

  微博@浙傳青梅發布的「衛生巾互助盒」活動

  10月14日,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姐妹戰疫安心行動公益項目發起人」梁鈺在微博發布關於衛生巾互助盒的內容,一周後,華東政法大學大二學生許璐鳴看到這條微博受到啟發,自行在學校教學樓4個衛生間外放置了衛生巾互助盒。

  

  「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反對『月經羞恥』,所以我特地放在了外面。」許璐鳴在接受澎湃新聞時說,希望通過自己這一小小的舉動,打破「月經羞恥」。

  28日,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各地高校開始自發響應「衛生巾互助盒」活動。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餘所高校在校內自發安置衛生巾互助盒。部分高校在響應活動的同時,還會普及宣傳月經知識。

  

  多所高校響應月經互助活動

  
「月經是什麼?月經就是月經,不叫大姨媽,不叫壞事兒,也不叫來例假,它是女性生殖系統正常運作的標誌,是人類生存繁衍的根本緣由之一。」

  
這是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在響應「衛生巾互助盒」時對月經的解釋。

  
10月27日,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浙傳青梅手機客戶端官方微博帳號@浙傳青梅發布消息稱,@浙傳青梅定製了專門放置衛生巾的互助盒,試圖通過「青梅月經互助盒」的形式,幫助每一位猝不及防來月經的女生。

  

  澎湃新聞注意到,@浙傳青梅官方微博公布的使用指南中寫明,該月經互助盒僅供應急使用,取一放一,共同維護。從中取用後,有空時放回任意品牌衛生巾或者衛生棉。此外,為確保衛生健康,請同學們在投放衛生用品時將其轉入密封袋後放置盒內並關閉盒蓋。

  
使用指南強調,青梅會定期清潔消毒,保持乾淨衛生長期使用。

  
@浙傳青梅在活動中提醒,青梅在每一個月經互助盒中都準備了相當數量的衛生巾,同學們在使用完成之後,可以在有空時放回任意品牌衛生巾或衛生棉條,並自願備註品牌和生產年份,以方便他人使用。

  
在@浙傳青梅發起活動的海報上寫著:「拒絕月經羞恥」。

  
澎湃新聞注意到,27日,四川師範大學也開啟了為期一周的「衛生巾互助盒」試點計劃。27日,共青團四川師範大學委員會官方微博@青春川師發布消息稱,川師衛生巾互助盒正式試點上線。

  

  前期調研中,3000多份問卷反饋裡,女性佔比為92.8%;有超過70%的受眾存在來月經而一時找不到衛生巾的情況,有96.6%的受眾願意將衛生巾送給來月經而一時無法找到衛生巾的她人。

  
針對現實困境,四川師範大學決定在獅子山校區第七教學樓B區2-4樓女廁所開啟為期一周的「衛生巾互助盒」試點計劃。

  
中國傳媒大學也積極響應月經互助活動。中國傳媒大學廣播臺10月27日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衛生巾互助,CUC在行動》一文,文中提及,受華東政法、中政法以及北外等高校啟發,學校準備展開「CUC月經安心行動」。

  
文中還寫道,「衛生巾互助盒」出現就像一個媒介,將一些許多人並不了解但確實存在的現象帶到了公眾面前,帶到了更多人的身邊,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並參與進來。羞恥本不該存在,而尊重應常在。

  希望讓衛生巾不再「隱姓埋名」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發起類似活動的還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青島大學、貴州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部分高校雖未經過校方公開宣布,但校內不少學生已經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自發組織在校內安裝「衛生巾互助盒」的活動。

  
28日,西南民族大學衛生巾互助活動的一位發起人告訴澎湃新聞,從實用性上講,她希望通過自主的行動推動學校看到女性的需求,支持設置公共衛生巾設施,給女性提供實用的幫助。她希望通過實用性的活動,打破社會上的「月經羞恥」,去除對女性生理期的汙名化,讓衛生巾不再「隱姓埋名」。

  
同日,青島大學衛生巾互助盒計劃發起人告訴澎湃新聞,月經作為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應該被打上羞恥的標籤,女性的需求也需要被看到,設置衛生巾互助盒既可以解決這種應急需要,也有助於打破「月經羞恥」。

  
她還稱,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在幫助女性解決應急需求的同時,使更多人意識到月經是正常的、可以大大方方說出來而不是羞於啟齒的。

  
性別與教育研究學者崔樂認為,高校學生自發組織「衛生巾互助盒」活動,可以破除「月經羞恥」,讓月經成為一個日常的、可見的話題,而不是語言與文化中的禁忌。

  
崔樂稱,此前身邊有女生因為生理期請假都很隱晦,閃爍其詞,像是見不得人一樣。「我覺得月經盒的存在應該能把這個女性日常的經驗正常化。」

  本期編輯 常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我是女生,我來月經」:20多所高校發起衛生巾互助活動
    「我是女生,我來月經。」近日,各地多所高校衛生巾互助盒行動引發網友關注。28日,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各地高校開始自發響應「衛生巾互助盒」活動。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餘所高校在校內自發安置衛生巾互助盒。部分高校在響應活動的同時,還會普及宣傳月經知識。
  • 濟南多所高校現「衛生巾互助盒」,告別「月經羞恥」,我們還要走多遠
    「爭吵是有益的更重要的是議題被關注」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由熱搜話題「衛生巾互助盒」發起的這場有關消除「月經羞恥」的活動,濟南已有近10所高校響應,包括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女子學院、濟南大學等,其中帶有「山東財經大學衛生巾互助盒」的微博話題已有65.6萬的閱讀量。
  • 對話高校衛生巾互助盒推動人:破除月經羞恥有助女生建立自信
    許璐鳴還特意將互助盒放在衛生間外的公共洗手池位置,想藉此反對「月經羞恥」。許璐鳴將自己的做法投稿給梁鈺後,梁鈺以「衛生巾互助盒」為話題鼓勵大家一起行動,形成了連鎖反應。從發起到現在,不過4天時間,超過40所高校參與其中。這個速度讓梁鈺震驚。
  • 女大學生發起衛生巾互助盒:反對「月經羞恥」不是沒事找事
    近日,上海一名女大學生在校園教學樓廁所內放置衛生巾互助盒,互助盒通過「拿一片放一片」的方式供女性應急使用,並且放在顯眼位置。該學生表示,這是為了反對「月經羞恥」。光明日報 圖女性大概都能理解衛生巾互助盒的意義。這就好像「人有三急」卻沒帶衛生紙,互助盒的出現可以說解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這件事如果局限在女性圈子裡,那就是一件單純的好事。不過,發起人特意將衛生巾互助盒放在顯眼位置,並明確提出反對「月經羞恥」的概念,就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爭議。
  • 把衛生巾擺進大學廁所的女孩和男孩們:是互助,也是反抗汙名
    「如果校方能聽到我們的想法,校內衛生巾互助盒和衛生巾販賣機的推廣就是有可能的。」周宇對南都記者說。「不僅為了她們,更是為了我們」從各個學校的情況看,推動設立「衛生巾互助盒」的主力多是女生。但這一行動,也不乏男生的參與。在廣州醫科大學發起月經互助行動的陳力就是一名男生。
  • 三峽大學學生發起女性互助活動
    三峽大學學生發起女性互助活動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4:40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3日電 (王星 王一帆 吳楠)這幾天,在三峽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基地和醫學院教學樓的女廁所洗手臺上多了一些特殊的盒子。
  • 衛生巾互助盒:別讓「羞恥」之說掩蓋需求之實|言論
    策劃者許璐鳴設計了「衛生巾互助盒」的宣傳圖片——「拒絕月經羞恥」。互助盒通過「拿一片放一片」的方式供女性應急使用,並且放在廁所外的顯眼位置,以這樣的方式呼籲反對「月經羞恥」。 10月22日 澎湃新聞發文:《上海女大學生發起衛生巾互助盒,反對「月經羞恥」》
  • 專訪|衛生巾互助盒發起人梁鈺:我們談論衛生巾,就像哈利波特說出...
    衛生巾互助盒的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女生的響應,她們在經過校方許可之後於女洗手間設立衛生巾互助盒。截至10月29日,共有來自206所高校的學生自發參與其中。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衛生巾互助盒從最初一個簡單樸素的小紙盒,發展為具備帶殼塑料盒、防潮袋、說明標籤的衛生設施,甚至還有高校製作了衛生巾自動售賣機。
  • 瑰蝠標誌,讓我們跟月經羞恥說拜拜
    拒絕月經羞恥前段時間,有不少高校女生自發發起的衛生巾互助盒活動被送上了熱搜頭條。最初,這是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女生於10月21日所發起的一個個例活動,但很快受到了很多同學和網友的關注和支持,進而風靡全國各地的高校。從衛生巾互助盒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月經羞恥」已經成為當下社會深受到廣大網友關注的熱點話題。
  • 378所高校廁所裡的衛生巾革命|她們的冒險
    看客看客inSight"女孩從不應該為月經羞恥,要知道每一次月經,都是月亮對潮汐和你的牽引"。隨著第一個衛生巾互助盒在高校落地,越來越多的學校自發響應。一場高校廁所裡的衛生巾革命,正在席捲全國。一隻四四方方的白色塑料盒,粘在教學樓和圖書館的女衛牆上,周圍環繞著三張紙——拒絕月經羞恥的海報、每日檢查表,以及受西南政法大學啟發的「衛生巾互助公約」。打開盒子,除了用密封袋包裝好的衛生巾外,還有一張貼紙,寫著「請記得放回」。連雨在上外讀研三,她清楚記得,當時她在椅子上休息,打開微博,刷到了衛生巾互助盒的推文。
  • 都2020年了,還在「月經羞恥」嗎?俏妃衛生巾互助盒走進長沙醫學院
    拒絕"月經羞恥",從衛生巾互助盒開始據相關報告顯示,"月經羞恥"的表現依然比較明顯。超過九成女生在月經來臨時,面臨著言行上各方面的不自由。衛生巾互助盒的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很多高校的響應。對於這個舉措,很多人表示非常認可,一是互助盒能夠為女生提供便利,因為月經的周期並不是穩定的,提前或延後是常有的事情,女性並不是每次都能做好萬全準備,常會陷入月經突然到來但身邊沒有衛生巾可以使用的尷尬局面。如果身邊沒有熟人,或者熟人也未帶衛生巾,加上售賣衛生巾的店又不在附近的話,就更難處理了。
  • 廣西多所高校出現「衛生巾互助盒」,你支持嗎?
    記者走訪廣西大學校園時注意到,目前該高校在第二、第三、第六、第十教學樓共投放有10個互助盒,這些盒子均用「文件袋」替代,裡面放置的物品也不一致。有的互助盒裡放了一包衛生巾,還貼著寫有投放時間的便利貼;還有的互助盒內則多了布洛芬等藥品,上面貼有「請判斷自己是否過敏」的提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一般例假來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互助盒可以為女生提供及時而有必要的幫助。」黃同學是廣西大學大三的學生,她認為互助盒能夠為女生提供便利,如果有需要的話,她也會去使用,並且會遵循拿一片放一片的原則。
  • 樹立正確觀念,拒絕「月經羞恥」
    (12月15日,沸點正能量)在相關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楊老師從箱子裡拿出衛生巾光明正大的發給女同學,同學們也沒有覺得害羞,直接接過,這樣的事情每周都會有。楊老師說這些女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家,對生理期方面的知識也不夠了解,分發衛生巾可以讓她們從小就樹立正確的觀念,月經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感到羞恥。
  • 「予」她同行: 「衛生巾互助盒」裡的故事
    項目一經發起,便迅速被全國各大高校學生響應。在深大志願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傳院作為深大的「互助盒計劃試驗田」,已做到了女洗手間互助盒全覆蓋。然而,為了完成該項目,志願者們所付出的努力卻遠遠不止安裝幾個盒子。項目順利落地19級傳播學院的羅同學是該項目在深大的發起人之一,據她回憶,當時在網上一看到這個項目,她就想要將其變為現實。
  • 請不要拿你的性快感,來類比我的月經痛苦
    近期,由華東政法大學女生發起的、旨在幫助生理期女性解決臨時尷尬的「衛生巾互助盒」活動,引起了廣泛關注,並在各大高校獲得了熱烈的響應。與此同時,博主@梁鈺stacey 卻發博指出,中國政法大學的男衛生間裡,有人隨之發起了「衛生紙互助盒」。
  • 月經貧困、月經羞恥?女孩們,欣然面對自己的身體吧!
    在月經初潮到來的中小學階段,讓孩子們擁有健康的生理教育,讓他們認識到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向「月經羞恥」勇敢說不,欣然接受自我「恭喜你來月經!」在一位up主談到「月經羞恥」的視頻開頭,她笑眯眯地拿著一片衛生巾這樣說道。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勇敢地表達拒絕月經羞恥的觀點,也有許多品牌不再用含蓄的廣告,而是改為光明正大地展示。
  • 月經羞恥,傷害了多少女孩
    每個女生都會來月經,但我們都曾想盡辦法讓別人忘記這一點。 李尖尖在全家人面前宣告自己來例假,一家人都很尷尬/《以家人之名》華東政法大學的一位學生為了打破這種「月經羞恥」,在學校設置了衛生巾互助盒。盒子就放在女廁所最顯眼的地方,昭示著「來月經,並不可恥」。
  • 杭州一小學女廁現月經提示牌,打破「月經羞恥」再成輿論焦點
    02告別月經羞恥,需要坦蕩教導和面對月經,似乎是一個隱秘又公開的話題。儘管月經通常伴隨女性一生中的30-40年,卻很少被大方談及,甚至不得不換上種種替代名字出現,「大姨媽」「憂鬱的日子」「那個」「那幾天」......漫長的「羞恥」讓女性自己對月經也諱莫如深起來。
  • 交大衛生巾互助盒背後,她/他們想說……
    小紅果們有沒有發現,教學樓裡也有了衛生巾互助盒!衛生巾互助這個活動是由華東政法大學的女生發起的,一經發起,很多高校紛紛效仿,我們小交當然也沒有錯過,雖然沒有全面普及,但引起了很多小紅果的關注!V妮也在這不得不提一句:大家的心意是好的,如果想發起活動要向後勤申請。不然可能會適得其反噢~「來月經是一件正常的生理現象。」陳曦:我們不希望來月經成為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我們以前的生物課也都學過,大家也知道這個事兒,就大可不必反應過於激烈,或者是指指點點什麼的。
  • 買不起衛生巾,很羞恥?
    前幾天,「散裝衛生巾」衝上了熱搜。腥風血雨不少。被20元100片衛生巾低價震出來的,還有一組數據。「全球有400萬女性正在經受月經貧困」。評論區有「好心」勸告的,「建議大家買牌子的,這麼便宜的三無也敢買?」買家沒回懟,只是無奈,「我有難處」。有人覺得,這是女生在窮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