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生,我來月經」:20多所高校發起衛生巾互助活動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我是女生,我來月經。」近日,各地多所高校衛生巾互助盒行動引發網友關注。

微博@浙傳青梅發布的「衛生巾互助盒」活動10月14日,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姐妹戰疫安心行動公益項目發起人」梁鈺在微博發布關於衛生巾互助盒的內容,一周後,華東政法大學大二學生許璐鳴看到這條微博受到啟發,自行在學校教學樓4個衛生間外放置了衛生巾互助盒。

「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反對『月經羞恥』,所以我特地放在了外面。」許璐鳴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時說,希望通過自己這一小小的舉動,打破「月經羞恥」。

28日,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各地高校開始自發響應「衛生巾互助盒」活動。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餘所高校在校內自發安置衛生巾互助盒。部分高校在響應活動的同時,還會普及宣傳月經知識。

多所高校響應月經互助活動

「月經是什麼?月經就是月經,不叫大姨媽,不叫壞事兒,也不叫來例假,它是女性生殖系統正常運作的標誌,是人類生存繁衍的根本緣由之一。」

這是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在響應「衛生巾互助盒」時對月經的解釋。

10月27日,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浙傳青梅手機客戶端官方微博帳號@浙傳青梅發布消息稱,@浙傳青梅定製了專門放置衛生巾的互助盒,試圖通過「青梅月經互助盒」的形式,幫助每一位猝不及防來月經的女生。

澎湃新聞注意到,@浙傳青梅官方微博公布的使用指南中寫明,該月經互助盒僅供應急使用,取一放一,共同維護。從中取用後,有空時放回任意品牌衛生巾或者衛生棉。此外,為確保衛生健康,請同學們在投放衛生用品時將其轉入密封袋後放置盒內並關閉盒蓋。

使用指南強調,青梅會定期清潔消毒,保持乾淨衛生長期使用。

@浙傳青梅在活動中提醒,青梅在每一個月經互助盒中都準備了相當數量的衛生巾,同學們在使用完成之後,可以在有空時放回任意品牌衛生巾或衛生棉條,並自願備註品牌和生產年份,以方便他人使用。

在@浙傳青梅發起活動的海報上寫著:「拒絕月經羞恥」。

澎湃新聞注意到,27日,四川師範大學也開啟了為期一周的「衛生巾互助盒」試點計劃。27日,共青團四川師範大學委員會官方微博@青春川師發布消息稱,川師衛生巾互助盒正式試點上線。

前期調研中,3000多份問卷反饋裡,女性佔比為92.8%;有超過70%的受眾存在來月經而一時找不到衛生巾的情況,有96.6%的受眾願意將衛生巾送給來月經而一時無法找到衛生巾的她人。

針對現實困境,四川師範大學決定在獅子山校區第七教學樓B區2-4樓女廁所開啟為期一周的「衛生巾互助盒」試點計劃。

中國傳媒大學也積極響應月經互助活動。中國傳媒大學廣播臺10月27日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衛生巾互助,CUC在行動》一文,文中提及,受華東政法、中政法以及北外等高校啟發,學校準備展開「CUC月經安心行動」。

文中還寫道,「衛生巾互助盒」出現就像一個媒介,將一些許多人並不了解但確實存在的現象帶到了公眾面前,帶到了更多人的身邊,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並參與進來。羞恥本不該存在,而尊重應常在。

希望讓衛生巾不再「隱姓埋名」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發起類似活動的還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青島大學、貴州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部分高校雖未經過校方公開宣布,但校內不少學生已經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自發組織在校內安裝「衛生巾互助盒」的活動。

28日,西南民族大學衛生巾互助活動的一位發起人告訴澎湃新聞,從實用性上講,她希望通過自主的行動推動學校看到女性的需求,支持設置公共衛生巾設施,給女性提供實用的幫助。她希望通過實用性的活動,打破社會上的「月經羞恥」,去除對女性生理期的汙名化,讓衛生巾不再「隱姓埋名」。

同日,青島大學衛生巾互助盒計劃發起人告訴澎湃新聞,月經作為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應該被打上羞恥的標籤,女性的需求也需要被看到,設置衛生巾互助盒既可以解決這種應急需要,也有助於打破「月經羞恥」。

她還稱,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在幫助女性解決應急需求的同時,使更多人意識到月經是正常的、可以大大方方說出來而不是羞於啟齒的。

性別與教育研究學者崔樂認為,高校學生自發組織「衛生巾互助盒」活動,可以破除「月經羞恥」,讓月經成為一個日常的、可見的話題,而不是語言與文化中的禁忌。

崔樂稱,此前身邊有女生因為生理期請假都很隱晦,閃爍其詞,像是見不得人一樣。「我覺得月經盒的存在應該能把這個女性日常的經驗正常化。」

相關焦點

  • 反對「月經羞恥」,20多所高校發起衛生巾互助活動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實習生 楊彩妮 姜龍慶  「我是女生,我來月經。」近日,各地多所高校衛生巾互助盒行動引發網友關注。    28日,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各地高校開始自發響應「衛生巾互助盒」活動。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0餘所高校在校內自發安置衛生巾互助盒。部分高校在響應活動的同時,還會普及宣傳月經知識。
  • 對話高校衛生巾互助盒推動人:破除月經羞恥有助女生建立自信
    許璐鳴還特意將互助盒放在衛生間外的公共洗手池位置,想藉此反對「月經羞恥」。許璐鳴將自己的做法投稿給梁鈺後,梁鈺以「衛生巾互助盒」為話題鼓勵大家一起行動,形成了連鎖反應。從發起到現在,不過4天時間,超過40所高校參與其中。這個速度讓梁鈺震驚。
  • 濟南多所高校現「衛生巾互助盒」,告別「月經羞恥」,我們還要走多遠
    「爭吵是有益的更重要的是議題被關注」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由熱搜話題「衛生巾互助盒」發起的這場有關消除「月經羞恥」的活動,濟南已有近10所高校響應,包括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女子學院、濟南大學等,其中帶有「山東財經大學衛生巾互助盒」的微博話題已有65.6萬的閱讀量。
  • 把衛生巾擺進大學廁所的女孩和男孩們:是互助,也是反抗汙名
    92.56%的受訪者——包括女生和男生,身邊都有人遇到過因為突然來月經或忘帶衛生巾而無法及時使用的情況。對設立互助盒的建議,96.83%的師生表達了支持態度,並表示願意積極參與活動實施。「如果校方能聽到我們的想法,校內衛生巾互助盒和衛生巾販賣機的推廣就是有可能的。」周宇對南都記者說。「不僅為了她們,更是為了我們」從各個學校的情況看,推動設立「衛生巾互助盒」的主力多是女生。但這一行動,也不乏男生的參與。在廣州醫科大學發起月經互助行動的陳力就是一名男生。
  • 「我是女生,我來月經。」
    從商店用黑袋子裝走的衛生巾,下課時間遮遮掩掩拿走的衛生巾,20元一百片的散裝衛生巾,到各種影視劇中被刪減改詞的生理期、例假、大姨媽。《想見你》中被刪減的片段「我是女生,我來月經。」這只是一個陳述簡單事實的陳述句。
  • 三峽大學學生發起女性互助活動
    三峽大學學生發起女性互助活動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4:40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3日電 (王星 王一帆 吳楠)這幾天,在三峽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基地和醫學院教學樓的女廁所洗手臺上多了一些特殊的盒子。
  • 請不要拿你的性快感,來類比我的月經痛苦
    近期,由華東政法大學女生發起的、旨在幫助生理期女性解決臨時尷尬的「衛生巾互助盒」活動,引起了廣泛關注,並在各大高校獲得了熱烈的響應。與此同時,博主@梁鈺stacey 卻發博指出,中國政法大學的男衛生間裡,有人隨之發起了「衛生紙互助盒」。
  • 專訪|衛生巾互助盒發起人梁鈺:我們談論衛生巾,就像哈利波特說出...
    衛生巾互助盒的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女生的響應,她們在經過校方許可之後於女洗手間設立衛生巾互助盒。截至10月29日,共有來自206所高校的學生自發參與其中。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衛生巾互助盒從最初一個簡單樸素的小紙盒,發展為具備帶殼塑料盒、防潮袋、說明標籤的衛生設施,甚至還有高校製作了衛生巾自動售賣機。
  • 378所高校廁所裡的衛生巾革命|她們的冒險
    看客看客inSight"女孩從不應該為月經羞恥,要知道每一次月經,都是月亮對潮汐和你的牽引"。隨著第一個衛生巾互助盒在高校落地,越來越多的學校自發響應。一場高校廁所裡的衛生巾革命,正在席捲全國。截至11月15日中午13點,放置衛生巾互助盒的學校,達到378所。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同學拍攝的互助盒。在此之前,經期到來、手頭卻沒有衛生巾的女同學們出路並不多:用紙巾墊一墊,爭取在它變得軟爛、溼悶之前,到廁所門外等來一個路過的善良女孩兒。
  • 廣西多所高校出現「衛生巾互助盒」,你支持嗎?
    記者走訪廣西大學校園時注意到,目前該高校在第二、第三、第六、第十教學樓共投放有10個互助盒,這些盒子均用「文件袋」替代,裡面放置的物品也不一致。有的互助盒裡放了一包衛生巾,還貼著寫有投放時間的便利貼;還有的互助盒內則多了布洛芬等藥品,上面貼有「請判斷自己是否過敏」的提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一般例假來的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互助盒可以為女生提供及時而有必要的幫助。」黃同學是廣西大學大三的學生,她認為互助盒能夠為女生提供便利,如果有需要的話,她也會去使用,並且會遵循拿一片放一片的原則。
  • 交大衛生巾互助盒背後,她/他們想說……
    小紅果們有沒有發現,教學樓裡也有了衛生巾互助盒!衛生巾互助這個活動是由華東政法大學的女生發起的,一經發起,很多高校紛紛效仿,我們小交當然也沒有錯過,雖然沒有全面普及,但引起了很多小紅果的關注!經常會有月經突然來,卻忘記帶衛生巾的情況。在我們之前的一些大創的調研中也發現,在北京交通大學90%的女生都出現過忘記帶的情況。而且大概超過半數女生不會有隨時攜帶衛生巾的習慣,也會發生這種尷尬情況,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緊迫的一件事情。
  • 高校女生的「衛生巾互助盒」,為什麼成了猥瑣男的狂歡?
    作為直男,我對「月經」和「衛生巾」的了解肯定是有限的,但我問了一下身邊的女生,大家對這個事情的普遍評價是這樣:首先,有的女生經期不準,有「突發情況」時不方便借或者買衛生巾,真的很尷尬,「衛生巾互助盒」很有意義。第二,為什麼互助盒要放在洗手間外面而不是更私密的洗手臺上?
  • 口述|安裝月經互助盒的女生:我是如何告別月經羞恥的?
    許璐鳴自製的衛生巾互助盒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華東政法大學校園內安裝「衛生巾互助盒」的消息被轉發到社交媒體上,幾天時間內,各地高校開始自發響應「衛生巾互助盒」活動。在安裝衛生巾互助盒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藏在自己內心裡不敢正視月經的觀念。大一的時候,我來月經忘記帶衛生巾,還是會很尷尬、很害羞,不好意思跟別人借,硬是讓室友幫我向別人借。還好我的月經量不多,有時候下課突然月經來了,我會直接騎車回到宿舍,這樣也不會出現側漏的情況。但是有一些量多的同學來了,再過5分鐘都不行,一定要用到衛生巾。
  • 【公益行動】人大「衛生巾互助盒」來啦~
    事情是這樣的,在中大和暨大的部分教學樓和圖書館的洗手間外,都有女生自發做了個「衛生巾互助盒」。據說這個事情是因為有一位女生考慮到女同學如果來突然YM時,一時忘帶YM巾就會比較著急和尷尬,所以在廁所醒目的位置放置了衛生巾互助盒,目的是為了給那些突然來了YM而沒帶衛生巾的女生提供幫助。
  • 衛生巾互助盒 | 一場打開性別想像的「月事革命」
    11月29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學生高宛如在商場吃完飯後去上洗手間,發現月經來了,她給男朋友發了這條信息。「你問問旁邊的女生,她們肯定有。」高宛如打開洗手間的門,探出頭去向後面排隊的女生求助。有個女生回應了她,「剛好有一片」。高宛如感覺得救了,「連聲說了好多謝謝!」
  • 「予」她同行: 「衛生巾互助盒」裡的故事
    項目一經發起,便迅速被全國各大高校學生響應。在深大志願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傳院作為深大的「互助盒計劃試驗田」,已做到了女洗手間互助盒全覆蓋。然而,為了完成該項目,志願者們所付出的努力卻遠遠不止安裝幾個盒子。項目順利落地19級傳播學院的羅同學是該項目在深大的發起人之一,據她回憶,當時在網上一看到這個項目,她就想要將其變為現實。
  • 口述| 因月經、衛生巾而引發的瑣事,曾帶給我難言的壓迫
    這讓我無地自容。到了中學,這樣的焦慮並無緩解。青春期的男孩子,毫無避諱地開著同性間的玩笑,並盡一切可能刺探女孩們難以啟齒的禁區,如胸罩,月經,衛生巾。這讓女孩們更竭盡全力藏起自己的秘密。初中女孩血量多少,周期長短,月經日期都不大規律。有人試圖通過少喝水讓自己來少點,有人喝冷飲來讓月經晚到以避開重要活動。外婆做了不少當歸煮蛋讓我吃,據說可以調整月經。
  • 2毛錢/片的散裝衛生巾測評:我對月經貧困有了新的認識
    10分鐘後,我在衛生巾的表面覆蓋了一張衛生紙,發現我常用品牌的衛生巾已經完全將水吸收,而散裝衛生巾幾乎完全沒有吸收液體。如果連液體的吸收能力都這麼差,月經中的其他物質就更不用說了。在印度,只有36%的來月經的女性有條件使用衛生巾,也就是說,僅在印度一個國家,就有2.3億女性經歷著月經貧困,她們只能用舊衣物、樹葉、草木灰甚至牛糞來處理月經。
  • 在測評了2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後,我對月經貧困有了新的認識
    10分鐘後,我在衛生巾的表面覆蓋了一張衛生紙,發現我常用品牌的衛生巾已經完全將水吸收,而散裝衛生巾幾乎完全沒有吸收液體。如果連液體的吸收能力都這麼差,月經中的其他物質就更不用說了。無法用上衛生巾的她們月經貧困,指的是受到觀念和經濟因素的影響,女性在經期不能獲得經期所需的衛生產品,從而導致的繼續貧困的情況。在印度,只有36%的來月經的女性有條件使用衛生巾,也就是說,僅在印度一個國家,就有2.3億女性經歷著月經貧困,她們只能用舊衣物、樹葉、草木灰甚至牛糞來處理月經。
  • 「老師,我需要一個衛生巾」
    「老師,我需要一個衛生巾,我來月經了。」今年9月末的一天,一個六年級的女生獨自走進了杭州時代小學校醫室,找到章校醫。章校醫拿出提前為女生們備好的衛生巾,叮囑道,「這幾天要多喝熱水,不要用冷水、不要劇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