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噴式日本科研,按教齡發放工資制度,日本教育值得我們學習

2020-12-14 冬日暖陽說教育

從教育部門公布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教師的工資待遇在不斷提升,總收入已經排在了十九個大行業的第七位,和以前相比,教師的待遇大大地提高了。在教師工資提高的同時,教師的地位也明顯得到了提升。

然而,在很多經濟落後的地區,雖然教師的工資越來越高了,但還有不少教師反應工資收入不理想,不能跟上當地物價上漲的速度,工資總收入和其他行業相比較還是不盡如人意。在網絡上還有不少網友吐槽,教師的工資被平均了,自己的收入並不高,教師的收入和繁重的工作強度不匹配,教師地位雖有提高,但還是不被人尊重。有人指出,教師平均工資確實不低,但由於地域發展不平衡,教師職稱等因素的影響,教師的工資實際上是參差不齊,高的高,低的低,大多數教師的工資收入依然偏低。相同教齡和職稱的教師,經濟發達地區教師年收入在十萬以上,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年收入只有六七萬,甚至比這更少。在同一地區,教齡相同的教師,由於職稱不同,年收入也會相差一兩萬。

教師的職稱嚴重地影響了每個教師的工資總收入,所以教師們都會對評職稱很上心。高職稱意味著高工資,但要評上高一級職稱卻並不容易,為了能評上高職稱教師們的競爭異常激烈。職稱本來是用來代表一個人的學術水平,激勵教師們好好工作的,但為了高工資出現了一些不良的競爭行為,反而大大地挫傷了一些一線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加上每年為數不多的幾個名額,職稱已經嚴重地影響了教師們工作的積極性,有人提出了「遠離之稱,多活幾年的說法」。也有教師認為,職稱評定已經遠離了當初設定的初衷,早已起不到激勵教師的作用了,應該取消職稱評定的制度。

職稱評定政策,的確有激勵教師們努力工作的作用,有它積極向上的一面,但要一下了取消並不現實。於是又有人又提出了按教齡發放教師工資的方案,但是又有人覺得這樣做,會讓教師們沒有工作壓了,容易讓教師們論資排輩「吃大鍋飯」。怎樣發放教師的工資才合理呢?好像一時間沒有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方案。

在沒有比較科學、合理的方案出臺之前,不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的教師工資發放情況,之所以選擇日本,是因為日本是我們的鄰國,近幾年日本科學家在諾貝爾獎項上出現了井噴式得獎的「奇景」,作為一個自然資源嚴重匱乏,曾經的戰敗國,在教育方面能取得如此成就值得我們學習。

據相關資料介紹,在日本,能受到整個社會充分尊重的職業有律師、教師、醫生和議員,而且從事這些職業的人被日本人並成為「先生」。大家最關心的教師的工資是由「基礎工資+工資調整額+特別調整額+初任工資調整額+各種津貼補助按照」組成,教師們的工資遵循年功序列制度,按照教齡逐年增加,日本教師沒有職稱評定製度,但他們的工資卻很高,高中教師的年平均收入約是44萬人民幣,除了基本工資外,還有幾個月的獎金,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普遍高於一般公務員和白領。在經濟社會,地位的高低由收入的高低決定,日本教師的地位是相當高。日本教師的地位不僅高,國家對教師也十分尊重,教師們的工資在教育財政預算經費中,佔的比例最大,竟然達到了80%。

日本的教師沒有教師節,工資可以說也是按照教齡論資排輩「吃大鍋飯」發放的,但他們卻創造了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的成就。日本自2000年以來,在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內,已經有19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平均每年一位,這足以說明日本的教育是成功的,按照教齡發放教師工資的制度並沒有影響教師們工作的積極性。

職稱評定製度已經不能適應我國教育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問題,激勵教師們工作積極性的作用已經不大了,哪我們為何不能進行改革,縮小地域工資差,減弱職稱對教師工資的影響,效仿日本按照工齡發放教師工資呢?

相關焦點

  • 按職稱工資制度好,還是教齡工資制度更好?一線老師:都不可
    我國教師行業目前執行的是職稱工資制度,這個工資制度一直都有爭議,畢竟職稱工資不合理是顯而易見的,教師的工作基本相同,但是工資確實差距過大,老師們為了職稱,天天想著榮譽,同事之間勾心鬥角,很難形成教育凝聚力,教師職稱不廢除,中國基礎教師很難良性發展,因此教育惡性毒瘤應該切除。
  • 日本:農村教師工資為什麼高
    如何縮小城市與農村地區的教育差距,這是一個世界關注的教育難題。本期通過一名日本留學生的視角,聚焦中日兩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制度特點,探究日本如何完善農村教師福利待遇。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顯示,日本教育經費佔GDP比例在2011年達到3.163%以後,至2015年連續逐年下降。2015年,日本教育經費佔GDP比例為2.929%,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有成員國中連續三年排名最低,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平均比例為4.0%。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日本對教育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少。
  • 井噴式發展的自然教育,美國、日本、德國和中國都是如何做的?
    井噴式發展的自然教育,美國、日本、德國和中國都是如何做的?發布時間: 2017-07-04 10:15 井噴式發展的自然教育
  • 教師教齡津貼有望提高?教齡津貼和薪級工資功能重疊,會取消?
    這幾天建議提高教師教齡津貼又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原因在於5月19日教育部召開的有關教師工資會議和近期全國重要大會的召開。眾所周知,教師的教育津貼幾十年都冰封不動,如今教師教齡津貼是提高還是取消,該有個明確的說法了。
  • 日本這幾個教育制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日本的教育理念被很多人稱讚,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小朋友們的生活吧。日本老師是如何教育孩子的?1.大多數日本家長不送孩子去學校,一般都是孩子自己坐校車去上學;2.在日本學校中,學校餐點以標準菜單提供,學生在教室吃午餐;3.除傳統科目外,日本學生還學習書法和詩歌;4.校服統一;
  • 19年19個諾貝爾獎,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教育福利
    日本科研之所以能在國際學術界獲得廣泛認同,僅靠政府科研撥款與高等教育本身是難以完成的,更多是依靠社會基礎教育的培養,日本人從小對於科學的探索精神、在基礎教育中打下的堅實基礎,讓國家在科技學術道路上有動力越走越遠。主要有幾個方面值得借鑑學習: 一是教師入職門檻高,教育資質良好。日本有著世界領先的教師群體,對教師選擇和培訓有著嚴格的要求。
  • 淡化教師職稱工資與增加教齡工資是否可行
    我國實行教師職稱工資制度幾十年來,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忱,促進了教育的發展。但近年來,職稱工資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詬病,一線教師要求取消教師職稱制度的呼聲很強烈。實行教師職稱工資制度的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呢?走入教育第一線,走近一線教師,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師職稱問題是教育焦點中的焦點問題。那麼,廣大教師普遍反映的職稱問題主要是什麼問題呢?職稱評定過處程中出現的問題:1、評職材料不真實,以假亂真。有的教師參評高級職稱所用的論文、榮譽證書等證明材料,並不是真實的,而是花錢購買的。
  • 日本的學生餐是咋樣的?重視教育糧食珍貴,其中細節值得我們學習
    對於愛旅遊的中國人來說,日本素來不是一個讓人覺得陌生的國家。這個國家是有名的旅遊國家,境內豐富的人文色彩和風俗習慣特別出名,同時高速發展的經濟帶來的國民教育提高,也讓日本的街道變得整潔,國民變得相對文明,所以日本多年被評為全球最適合旅遊的國家,每年也都會吸引著不少的國人前往旅遊。
  • 日本最近20年拿了19個諾獎!井噴背後要感謝偉大的教育改革
    與近年來大多數諾獎距離平常人現實生活很遠不同,此次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成果是我們幾乎無處用不到的鋰電池,這個頒發理由可謂讓所有人感到心服口服。而尤其吸引中國讀者注意的是,此次獲獎者中,又有我們的近鄰日本學者的身影。
  • 教師是公務員,老師校長定期輪換,日本均衡教育模式能否引進?
    今天看了一個關於介紹日本教育的視頻,感覺日本的教育模式有很多方面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眾所周知,日本是非常注重教育的。別的不說,單單最近20年來日本出現了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真的很強大。日本教育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呢?
  • 日本大學教授工資發多少?怎麼發?
    在前幾期北美、大英國協和歐洲專題中,我們介紹了美國研究型大學教授的薪酬體系,美國公私立大學教授的工資,Tenure Track制度考核體系,北美高校基本人事選聘罷免制度,加拿大研究型大學教授薪酬體系,大英國協教授薪酬體系,大英國協教授考核與晉升模式,德國大學教授的薪酬體系和人事制度和法國大學教授的薪資構成,從多個角度梳理了各國大學教授的薪酬和考核體系。
  • 日本教育制度對留學生的吸引力
    日本最為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亞洲國家,在教育教學質量方面也是亞洲第一,雖然日本的生活成本較高,但是還是抵擋不了留學生們的熱情,究竟是什麼樣的教育制度讓學子們對日本留學有這樣的嚮往呢,這種制度對於留學生來講是否全都是優勢呢,天善國際小編現在就為解惑。
  • 日本這9個教育制度,是值得我們引進的
    說到日本人,人們會想到櫻花,整潔的街道和日本人的教育方式。得益於日本人的教育,在25年的時間裡共有2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很難具體說出日本的教育水平如何,但是如果您看看日本的這九種教育制度,或許就豁然開朗。
  • 2018年教師退休工資是按什麼標準發放的?
    有人說教師退休工資高,也有人說老師退休工資低。2014年養老金並軌後,退休教師養老金發放遵循"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壽十年過渡期"。2014年9月30日以前退休的是"老人",按老標準計發。"目前,最關心退休教師工資發放的是"中人",那麼中人的養老金該怎麼發放?從2014年10月1日後到2024年9月30前,這個階段退休的職工通通稱為"中人",2018年退休的教師退休工資按照"中人"的標準發放。
  • 不得不說日本作為教育強國確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教育一直處在世界領先地位,作為教育強國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的呢?第一、課程的多樣化課程的多樣化和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不同,日本的教育更加的重視多樣性,全面化發展。在小學階段,日本的學生除了學習國語,數學,體育,音樂,美術以外,一到二年級的時候會加入生活課,主要是學習基本的生活常識。3到六年級會學習理科,了解自然現象以及日本社會的各種風土人情。5~6年級還會增設一些家庭課程。主要加入一些縫衣服,疊被子,疊衣服,做飯,做衛生等獨立的生活技巧,在這裡很多跟我們的教育不太一樣。還有很多我們沒聽說過的也會加入到課程裡面。
  • 教師改革:退休教師這兩項津貼按100%發放,退休工資大幅提高!
    比如前段時間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在社會的好評聲中,也讓許多基層老一輩老師看到了希望。改革的效果,在今年報考教師資格人數顯著增加可以看出來。
  • 日本強大的教育是怎麼產生的?值得學習
    美しい富士山の景色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特別是教育方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解」一下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吧。  這一點其實在我們國家也很常見,但是不包括衛生間。至少我上學的時候,好像沒有打掃過衛生間(廁所)。  那麼,除了校園,在家裡是什麼樣的呢?  日本家庭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包括吃飯前幫忙做飯,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讓孩子們自己買東西,自己穿衣服等。這一點是我們需要向日本學習的地方。
  • 每月最高10元的教師教齡津貼能提高嗎?教育部回應了
    馬秀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設立教齡津貼不僅體現了社會對教師的重視,也符合教育發展的規律。她建議,教齡津貼要隨著其他津貼、補貼的增長而增長,按當地教師隊伍平均工資增長幅度提高,按照最初教齡津貼佔工資總數的比例算,目前的教齡津貼應該調整為每月200元-300元。這樣有助於在一線專心於教學工作的老師安心做好教育。
  • 美國第一,日本井噴!中國離諾貝爾獎,到底還有多遠?
    所有的科研光環都給了歐美等國家,那麼處在亞洲地區的國家呢?日本給了人們震撼,作為亞洲地區的國家,他卻衝到了其他歐美國家的前列,他們保持著平等的速度向諾獎靠近,這主要得益於21世紀初日本連續獲得十九次獲得諾獎,這也被人們認為日本科技的崛起。那麼為什麼日本會有如此奇蹟呢?2、為什麼是日本日本在2000年以來一共有19個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 日本的教育制度
    (一)日本是個近代教育極其發達的國家。日本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完整的教育體制  現在日本實行的是6,3,3,4,5體制。  5,與眾不同的每年3月畢業和4月始業的學校運行制度。  (二)日本教育情況   據日本文部最新統計,日本現共有全日制各級各類學校(包括幼兒園)63600所,在學人數21942875人,教員數1732269人,職員數4472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