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愛旅遊的中國人來說,日本素來不是一個讓人覺得陌生的國家。這個國家是有名的旅遊國家,境內豐富的人文色彩和風俗習慣特別出名,同時高速發展的經濟帶來的國民教育提高,也讓日本的街道變得整潔,國民變得相對文明,所以日本多年被評為全球最適合旅遊的國家,每年也都會吸引著不少的國人前往旅遊。
01日本的「供餐制度」
所以在經濟爆發的這些年中,很多人對於日本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需要承認的一點是,這個國家雖然很多都不喜歡,和我們擁有著難以釋懷的感情,但這個國家同樣擁有許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就比如在對待中小學生的飲食問題上,就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眾所周知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所以如何保障孩子健康順利地長大就顯得彌足珍貴。因此目前很多學校都在推出營養午餐的活動,就是希望能夠保障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只不過這一點其實日本很早就已經開始推行,據了解它始於1889年的日本山形縣。
02早期的日本學生餐特別廉價
日本的「供餐制度」源自於1889年山形縣鶴崗町的私立忠愛小學,當時有很多家境貧寒,不帶盒飯的孩子,所以這個學校的僧人就提供飯糰,烤魚和鹹菜等午餐。因此開始逐漸流行在了日本,得到了不少日本學校的效仿。
不過二戰開始後,食品供應不足,這樣的「供餐制度」也就停止了下來。等到再度推行的時候已經到了1952年,並在1954年的《學校供食法》中制定了規則和制定。不過那個時候的日本並不發達,再加上一些因素,美國的小麥和奶製品被大量以低價傾銷的方式輸入了日本,因此當時日本學校的供餐基本是使用麵包,油炸鯨魚肉和牛奶。這個時候的日本供餐並不多樣,並且十分單一,所以當時的學生其實怨聲載道的。
0360年代後,日本重視學生餐營養和多樣,如今已十分豐盛
不過等到60年代中期後,供餐中心的普及,開始讓菜餚的種類和質量都有了明顯的提高,1976年之後更是完全開放了自從,從中式菜餚,日式菜餚和西式菜餚都有,什錦水果,牛奶凍,水果沙拉的甜品也開始出現,那時候日本剛剛經濟高速發展,首先想到改善的就是學生的飲食條件。
等到90年代後,日本的學生餐也就定型了下來,做法追求變化,「食育」的觀念也開始興起,這樣的模式只需到了今天。主要分為的是這麼幾個要點,一點是種類多樣且營養均衡,在現在日本的學生餐都會提前一周的時間將菜譜發給家長,其目的是為了讓家長放心,第二點是為了讓家長錯開菜餚相似的日子,避免學生出現厭食的情緒,因為如此日本的學生餐利用率都相對較高。
而這些食譜遵循營養師的建議,對於不同年級學生的營養攝入都有不同的標準,一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餐就差距很大。
同時還有「節日供餐」,「畢業禮供餐」,例如3月底女兒節,當地會推出不常見的手卷壽司,七夕節能吃到銀河果凍,中秋賞月糰子,聖誕蛋糕和炸雞,都讓學生十分期待。
04重視食育,讓孩子懂得保護糧食
而第二點就是重視食品安全和重視物美價廉。發展到現在日本的供餐制度是不免費的,但其實也相對人性,首先他們徵收的價格並不高,多數日本家庭都能輕鬆簡單地承擔。如果有貧困家庭的話,也會減免這類孩子的費用,就是為了在飲食和教育上讓他和其他人處於同一條起跑線。而對於食品安全就不需要多提了,任何發達國家都重視食品安全,學生餐自然更加不能例外。
這最重要的第三點就是「食育」,從90年代開始,日本重點推行食品教育,當地一直有一些活動,尤其是在鄉下的地方,特別重視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觀念,這樣的鄉下學校還有菜園和飼養屋的存在,讓孩子可以夏天種菜和自己飼養雞鴨,就是為了讓那個孩子知道勞動精神的重要性。
其次的話學生還需要接受相關的營養知識,需要有序的發放和領取午餐,需要自己清洗餐具等環節,也是為了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用餐禮儀,而這樣的舉措對多數日本人的影響都十分深遠,就是40多歲的人也會在閒談中講述自己在學校供餐經歷。
而這就是日本的供餐文化史,不可否認日本學生餐會被這麼多人推崇不是沒有有原因,他們確實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過我們也發展得不差,如今正在推行的幼兒園供餐其實也很出色,相信未來也會越來越好。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評論。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