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生餐管得細

2020-12-24 復禾健康

日本人非常重視兒童健康,從身體到飲食都格外細緻,即使在學校,從幼兒園到中學,對每一餐的飲食標準和營養健康都有著詳細規定。日本大多數公立學校都為學生提供午餐,按照不同年齡有嚴格的配餐,同時通過「食育」(飲食教育)避免學生偏食,養成科學吃飯的習慣。

為了擺脫「小日本」之名,早在1946年,日本東京等地區開始向小學生提供脫脂乳粉;1947年,日本全國的學校開始提供包括牛奶在內的輔助午餐;1954年,日本正式頒布《學校供餐法》,並先後配套推出多項規定,營養午餐制度得以確立;1997年,文部科學省對《學校衛生管理基準》進行了修改,加強了食物預防體制和應對措施,包括食品質量檢查、學校供餐衛生管理等條目,保障營養午餐的安全。文部科學省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日本全國公私立學校實施營養午餐制度的有2.9959萬所,覆蓋率達95%,其中小學達到了99.2%。

幼兒園:配餐重營養,精確到毫克

在營養搭配方面,日本文部科學省規定,幼兒園提供午餐的同時必須嚴格管理食材的品質。幼兒一餐的熱量必須達到500千卡,其中蛋白質為20克,脂肪為8克,鈣0.4克,鐵3毫克,維生素A為0.36毫克,維生素B1和B2各為0.5毫克,維生素C為15毫克。

除了精確的標準,文部科學省還規定,提供午餐的幼兒園必須有管理營養師在職。入職學校的營養師是公務員,要求非常高,需要經過層層考核才能進入。除了嚴格把控配餐營養與質量外,營養師及相關專職人員還需確認剩餘的飯菜量,及時調整幼兒用餐量。

《生命時報》記者在千葉一家公立幼兒園採訪了解到,這裡的午餐均為套餐,葷素搭配,還有飯後甜點、水果和牛奶。如果哪種食物有剩餘,老師會徵求孩子們的意見,舉手按順序加餐。雖然是幼兒園,但孩子們會在飯後自覺有序地收拾餐盤。

為保證安全衛生,幼兒園須對特殊情況的孩子有詳細的了解和備案,如為過敏兒童提供不帶過敏食物的飯菜;教師必須和幼兒吃同樣的食物,並要求給幼兒帶盒飯的家長儘量遵守營養規定;定期為幼兒進行健康檢查,確認他們的發育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調整菜單。

為了讓家長放心,幼兒園會定期舉辦「家長試吃會」,讓家長和兒童一起吃午餐。同時,營養師會把每個月的菜單提前擬好印發給家長,與其溝通。這樣既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用餐情況,避免家長在製作晚餐時重複,還能將科學的「食育」觀念傳播到位。

中小學:牛奶必備,午餐留樣

日本中小學的營養計劃,是日餐與西餐相結合,在營養搭配上要求也很高。《學校供餐法》中對6~14歲的中小學生午餐有明確的熱量和營養配比要求,每兩歲一套標準。學校有三種供餐方式:一是正式午餐,包括主食、菜餚、牛奶和點心等,在所有提供午餐的學校中,92.6%都提供正式午餐;二是補助午餐,提供牛奶和蔬菜;三是只提供牛奶。可以看出,無論哪種方式,牛奶都是必備品。日本媒體對全國高中生的一項調查顯示,小時候喝牛奶越多骨密度越高。

在管理方面,以低價優惠供餐為主,對貧困學生會減免餐費,最大限度讓學生們吃得好。形式為學校食堂或配餐中心供餐制,這一點由地方政府來決定,一般配餐中心會給周邊4公裡內4~5所學校做飯,要求在10分鐘以內送達。

在安全衛生方面,除了同樣要有專職人員和營養師外,有的學校校長還必須在孩子們吃飯前替學生們試吃。這體現了日本學校對餐食的重視,同時也讓校長能夠及時把握午餐質量,監督營養師、廚師的工作。日本《學校衛生管理基準》還要求:營養午餐的原材料要從多家公司進貨;取消生冷食品,所有食品必須在75攝氏度以上高溫中烹飪1分鐘以上;從做菜到吃飯不能超過兩小時;每頓午餐要留樣,並在零下20攝氏度保留兩周,以保證出問題時可追溯等。

日本非常看重對兒童的飲食教育,引用一位小學校長的話:「45分鐘的就餐時間,也是學習的時間,跟數學課或閱讀課沒有差別。」所以,與幼兒園不同的是,日本小學生要自己取餐配餐。吃午飯前,每個班級要選出兩名「當班」學生,穿戴專用服裝為全班同學取餐、配餐。很多學校還會組織學生種菜摘菜,體驗勞作,從小培養對營養健康、飲食文化的學習和掌握能力。

大學:自己種蔬菜,食堂有特色

日本對大學的要求放鬆了很多,大部分學校主要靠食堂為學生提供午餐。大學食堂分學生食堂和教工食堂,雖然主要面對的是學生與教師,但並不需要憑證用餐。故日本大學食堂常常因品種豐富、營養均衡且物美價廉,受到社會人士,特別是日本主婦們的追捧。比如農業大學的食堂,就選用學生自己種的蔬菜,經食堂料理後會推出限量版菜餚,很受好評。東京大學食堂的西餐也很有名氣。各個大學為了突出特色,對學校食堂的菜餚製作很下功夫,這不僅提高了大學的知名度,也作為一扇對外教學飲食健康的社會化窗口,向大眾普及食育文化。

在安全方面,任何學校的食堂都要遵守《學校衛生管理基準》:原材料分類存放、清洗;有防濺水設施,避免交叉汙染;操作間有固定工作服,進入前要消毒;每三個月學校對食堂衛生狀況自查,當地衛生部門每年對學校食堂及配餐中心進行兩到三次檢查,教育部門也要定期抽查。

可以說,日本營養午餐制度的實行,對改善日本全民體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總務省數據顯示,1945年日本男性平均身高為1.6米,而2014年已達到1.707米,超越了我國男性平均身高(1.697米)。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相關焦點

  • 變味的學生營養餐,誰之過?不妨看看129年的日本學生營養餐!
    所以,學校最好要自建食堂供應學生營養餐或者集中配餐,可以節省餐飲機構的盈利部分,讓有限的學生營養餐資金儘可能都用在學生營養餐上,這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學生營養餐有營養。再者,監督失效之過。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直播平臺泛濫的當下,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都應當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直播手段,強化對學生營養餐的監管。
  • 日本學生餐是什麼樣的?注重教育,食物珍貴,細節值得學習
    然而實際上日本已經實現了很長時間,據了解,他始於日本山形縣。早期的日本學生餐特別便宜日本的「供餐制度」起源於的山形縣鶴崗町的私立忠愛小學,當時有很多貧困兒童沒有盒飯,所以學校的僧侶們提供了米飯、烤魚、醃菜等午餐。因此他逐漸在日本中流行起來,並被許多日本學校效仿。
  • 日本的學生餐怎麼樣?吃飯也是一種教育,有些細節值得學習
    雖然很多人對日本有些難以釋懷的情感,但是日本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對待中小學生飲食的做法。毋庸置疑,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在孩子的健康成長問題上,一定要格外的重視。所以有很多學校都設置得有營養午餐,希望能讓孩子茁壯成長。但是在推行學生供餐制度這一點上,日本很久之前就有了。
  • 日本的學生餐是咋樣的?重視教育糧食珍貴,其中細節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那個時候的日本並不發達,再加上一些因素,美國的小麥和奶製品被大量以低價傾銷的方式輸入了日本,因此當時日本學校的供餐基本是使用麵包,油炸鯨魚肉和牛奶。這個時候的日本供餐並不多樣,並且十分單一,所以當時的學生其實怨聲載道的。
  • 營養餐提升口感精準控量 開學第一餐 學生們「光碟」做得很不錯
    昨天,杭城學生嘗到了闊別許久的「開學第一餐」,許多學校用這個機會,引導學生形成節約糧食的習慣。 結束上午的課程,杭州市景華小學的老師們陸續來到教室分飯點,開始中餐管理服務工作,最後學生們把剩飯剩菜集合稱重,評選「光碟小達人」。就餐結束,不少學生都吃得很乾淨。 學生們厲行節約,背後也有江幹區的技術支持。
  • 日本學校的供餐歷史
    1952年日本的小學開始實施學校供餐,1954年通過的《學校供食法》以法律的形式制定了學校供餐的規則和體制,並將初中也納入供餐範圍。日本文部科學省2010年的《學校供餐實施狀況調查》顯示,日本實施供餐的學校為32051所,實施率達到94.2%,其中完全供餐比例已經達到了小學98.1%,中學76.2%。日本學校的供餐制度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也留下了一段獨特的歷史。
  • 陪餐制度讓學生吃得放心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4月2日10點20分,第二節課下課鈴聲一響,德令哈市平原小學的同學們往食堂方向跑去,在老師的陪伴下整齊地排著隊領營養餐,學校負責人正在填寫陪餐記錄並籤字,準備與學生共同用餐。
  •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三)——日本的中小學校營養午餐計劃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三)——日本的中小學校營養午餐計劃 2013-06-01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年6月1日    日本是世界上推行學校營養午餐最深入、最完善的國家。
  • 日本食堂營養管理做得細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 珍提起食堂,不少人都會面露難色,認為不好吃、搭配差、賣相不佳,但經常在外就餐又擔心食品安全無法保證。日本食堂可是員工、學生的就餐首選,不僅美味,而且有專業營養師搭配,非常注重營養與健康管理。
  • 關注學生營養餐:看呆了,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太牛掰啦!
    戰後,日本物資十分匱乏。但無論食品物資多麼短缺,日本人仍在為改善下一代的飲食和營養而努力。1946年,教育、厚生、農林三部發布《普及獎勵學校實施供餐》的通知,同年12月24日,東京、神奈川、千葉的學校正式開始供餐。
  • 中國學生餐VS日本VS韓國:沒對比就沒傷害 網友:想去留學了
    從上初中的時後開始,大家就開始在學校吃飯了吧,即使不住校的話,中午也會在學校裡吃飯的,吃了這麼久,你有沒有見過其它國家的學生餐什麼樣呢?今天就帶你看看吧。中國學生餐VS日本VS韓國:沒對比就沒傷害,網友:想去留學了!
  • 學生營養餐 國外怎麼吃
    比如,法國將學生的家庭收入分為若干檔次,並據此收取不同的午餐費用。而其他學校午餐推行得力的國家,減免學生餐費的標準也一目了然。  其實,無論收費還是免費,無論供餐者是學校還是企業,要想讓學生吃好午餐,各國都恪守一條準則,就是中小學生午餐是非營利的。過去,美國的學校午餐也曾出現過把番茄醬算作蔬菜,各種零食、飲料大舉入侵的現象,究其原因是政府撥款的大幅下降。
  •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 南方周末實習生 李丹婧發自:貴州松桃 2017-07-03 來源:健康       貴州松桃縣妙隘鄉塘坳村的幼兒園小朋友正在吃營養午餐。(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6月2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超千億國家投入,覆蓋三千萬學生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        2011年,國家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迄今已有六年。據最新一份官方報告顯示,試點地區農村學生的身高、體重等均有顯著提升,但在一些營養指標上仍待改善。
  • 日本學校供餐變遷
    日本最早的學校供餐據說起源於1889年(明治22年),由山形縣鶴崗町的私立忠愛小學提供。 當時是因為有很多家境貧寒,不能帶便當的學生。所以創辦這所學校的和尚就有了學校提供餐食的想法。午飯的菜單裡包含了飯糰、烤魚和醃菜。據說孩子們都特別喜歡。
  • 小學生營養餐造假,對比日本學校的餐食才明白什麼叫「食育」
    日前,河南某小學被曝給學生們的「營養餐」造假現象,孩子們居然吃的是一碗素到毫無營養可言的乾麵。 據江西萬安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消息,2018年9月3日,江西省萬安縣有家長舉報多所小學配送的營養餐存在大量腐敗變質的問題,孩子食用午餐後出現腹痛。截止9月5日18時,有12名學生在醫院住院治療。
  • 學生營養餐怎麼吃 襄陽市營養學會參與學生營養餐指導工作
    學生營養餐怎麼吃 襄陽市營養學會參與學生營養餐指導工作 2020-10-09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侵華前準備得多細
    章明回憶說,一座山丘、一條小溪、一個村莊、一塊水田、一條小路、一座廟宇、一片樹林……都在圖上畫得清清楚楚。地名一律用漢字,山頂制高點和山腰等高線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標明了若干米,所有的道路也都標明了分段裡程……圖上還明目張胆地用漢字註明「大日本陸軍總部繪製」等字樣,標示日期為「昭和三年」,也就是當時的1928年,抗戰爆發之前9年!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 該學學日本
    作為中國的近鄰,日本被認為是實施「營養餐」最成功的國家,他們是如何做到讓學校提供合格的「營養餐」?起步較晚的中國營養餐計劃,又該向日本學習什麼?要點速讀日本戰後一代人身體素質提高,得益於學校的營養午餐。日本學校的校長必須為孩子們試吃午餐,沒問題才可以讓學生吃。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該學學日本
    其中,學生的膳食搭配可以這樣形容:一拳頭肉,兩拳頭碳水化合物,三拳頭蔬菜,四拳頭水果。中小學生一天要攝入12種食材,一周至少要攝入25種食材,食材種類越多,營養越均衡。營養的均衡對兒童成長意義重大。「陽光校餐數據平臺「對62個縣192萬名學生的監測發現,目前11歲~15歲階段的孩子,也就是吃了三四年營養餐的孩子,平均身高長了5釐米多。
  • 日本一小學校餐內混入蟑螂幼蟲 大小約為3毫米
    原標題:日本一小學校餐內混入蟑螂幼蟲 大小約為3毫米 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18日報導,日本愛媛縣西予市教育委員會17日公布消息稱,市立宇和町小學前幾日提供的學生校餐中,被發現混入了蟑螂幼蟲。而這所學校在5月29日才剛剛進行過除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