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偷東西怎麼辦?這位老師的做法感動了眾多網友

2020-12-11 依依媽媽說育兒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從教已經十年了,記得我第一次踏入幼兒園的大門,迎來一批活潑可愛的"小不點",望著他們由於第一次上幼兒園哭鬧不止的樣子,我卻手忙腳亂,孩子哭,我更急。而現在的我,整天欣喜的徜徉於幼兒之間,無論什麼樣的孩子,在我眼裡都是美麗的天使,望著他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聽著他們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我覺得這是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

記得看到過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一個人能夠每天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以此為生,那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

而我就是這樣的人,白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晚上回家陪自己最愛的家人,時刻都能遊蕩在幸福的海洋之中,我為能每天感受著與幼兒之間心與心碰撞時的快樂而滿足。

特殊的孩子,也是孩子,一樣值得愛與被愛

涵涵是我教的第一批孩子,所以印象很深。

剛開學的日子,迎來的都是一個個焦慮不安的家長和一張張淚流滿面的小臉,而他跟別人不一樣,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沒有哭鬧過。

起初工作的日子,我一直在扮演一位媽媽,給他們餵藥、穿衣,教他們排隊、做操,照顧他們吃飯、睡覺,甚至在他們大小便時還得幫忙提褲子、擦屁股......幼兒園老師的生活總是被理解為保姆似的存在,可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設身處地的來嘗試一天,別說一周,就一天老師,你就不會再這麼認為了。

因為與孩子相處最重要的不是生活上的陪伴,而是精神上的支撐。

當別的孩子都吵鬧著要我幫忙這兒幫忙那兒的時候,涵涵卻不需要我幫助任何事情,面對其他孩子的哭鬧和求助,他表現的很冷漠,我才注意到這個與眾不同的小孩。

後來我了解到涵涵是個單親家庭的小孩,媽媽在他周歲時就離開了家,他跟著爺爺長大,所以他的自理能力較同齡人強很多,但是性格卻很孤僻。

每個人都有自尊,愛可以改變一切

有一段時間,班裡的東西總是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飛",不是某個小女孩睡覺時放在桌子上的卡子不見了,就是某個小男孩帶來給小朋友分享的小貼紙不見了,要不就是班裡的玩具缺了某個零件。

在調監控時我發現了這些都是涵涵做的,雖然很驚訝但我並沒有當眾拆穿他,而是之後更多的留意他的行為舉止。

我清楚的明白,與其在大庭廣眾之下惡語相加只會讓他自尊心受損從而更不信任老師,還不如間接的保護他的顏面讓敏感的他自己去反思,進而跟他有更深入的接觸。

我開始慢慢的觀察他,有意無意的暗示他,有時他好像要做點什麼突然發現我正微笑的望著他,就停止了行動。

直到有一天,涵涵的爺爺把那些"不翼而飛"的東西帶來了幼兒園交給我,我才叫住他詢問他原因,可是他一直低著頭不回答我。

我沒有當著涵涵爺爺的面批評他,而是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涵涵,我說小朋友丟的東西被涵涵找到了,還很積極主動的送回來還給小朋友,大家都應該像他學習,以後發現小朋友丟失的東西要趕緊拿回來交給老師。

我還命名他當以後班裡的"小警察",幫助小朋友"破案",專門找回丟失的東西。

經過這件事,涵涵看我的眼神明顯溫和了許多,我還會故意把班裡的某個東西丟到班裡的某個角落,請他幫我找回來。

從這之後,涵涵真的成為了班裡的"小警察",再也沒有拿過小朋友的東西。

其實孩子們的世界真的很簡單,有的時候你只需要用心做一些小事情,或者玩一些善意的小手段,他們冰冷的心就極易被融化,很快的和你站在一起。

用耐心、愛心、細心融化每一片雪花

母親節園裡組織了親子活動,先讓小朋友先在幼兒園為自己的媽媽做一份禮物,之後再邀請媽媽來園裡活動並把禮物送給媽媽。在做禮物時涵涵很猶豫,遲遲沒有動手。

我把涵涵叫到一邊詢問他,他對我說:"老師,我沒有媽媽,我爺爺說媽媽不要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

我一把抱住涵涵,摸著他的頭告訴他:"涵涵,沒有哪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媽媽一定是因為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所以不能陪在你身邊,但媽媽不管在哪兒心裡肯定是惦記你的。你要乖乖的,等你長大,媽媽回來找你時看到你是個好孩子一定很高興,就再也不會離開你了知道嗎?"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孩子的家境我們不能改變,但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給他更多的關懷,也許你覺得你的一個眼神、一個擁抱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眼裡,那不單單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對他的認可,甚至是對於他迷惘時期的拯救,會影響他整個人生也不一定。

涵涵的爺爺病了,爸爸總是很晚才接他,我就有更多的時間與他相處,我們有了很多小秘密。

有的孩子嘲笑他沒有媽媽,我告訴他老師就是媽媽,有什麼事情都可以來找老師媽媽;他的衣服破了還穿著,我找到他最愛的卡通圖縫上把衣服變成他喜歡的樣子;冬天冷,我就親手織圍巾送給他讓他感到溫暖。

涵涵生病在家,我讓班裡的小朋友共同製作祝福卡片,利用休息時間去看望他並帶去小朋友的問候,讓他體會到小夥伴和老師的愛。

涵涵不在班時我給小朋友講了他的故事讓大家學會換位思考,我還有意放大了他的優點讓小朋友更加喜愛他願意與他做朋友。

只有接近孩子了解孩子,才有通向孩子們心靈深處的鑰匙。

我會在涵涵想家時給他如同媽媽般的溫暖,在他不舒服時給他最細心的照料,漸漸的他的小夥伴越來越多,他的性格不再孤僻,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不可避免的到了分別的時候,畢業那天涵涵給每個小夥伴都精心準備了禮物。他送我的禮物是一幅畫,畫裡的女人微笑著跟許多孩子在做遊戲,旁邊寫著:"老師,不管我在哪兒您永遠都是我的媽媽。"

臨走時涵涵狠狠的抱了我一下,這一下包含他對老師所有的愛。由於他爸爸的工作調動我們再也沒見過,但每個教師節我都會收到他發來的祝福,我很欣慰也很感動。

孩子是一面鏡子,你如何對待他,他就會如何回報你

當你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傾聽孩子的童聲,與他們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認識到孩子中間蘊藏著智慧和力量。

如果我們與孩子交往蹲下身來,與孩子同唱、同跳,與他們共同感受成長,你會發現快樂就在你身邊。你給孩子一份愛,孩子會回報給你"十分"最真誠、最純潔、最美好、最無私的愛!這就是幼兒教師最終幸福的歸屬感!

在園裡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讓幼兒相信我就是媽媽;在園外我化身匠心獨運的手工藝人,為班級環境創設夜以繼日奮鬥著;或許我沒有留出太多時間陪陪家人,可我仍然熱愛這份工作。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所以我更懂得愛,愛每個孩子甚至愛身邊所有的人。

如果人真的有下輩子,我還會選擇繼續當老師,惟願和孩子們一起,簡單快樂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的做法,值得稱讚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當老師叫家長的時候,可能是父母比較「難為情」的時刻,因為老師的責備有時會讓家長和孩子都丟了面子。比如孩子誤拿別人的東西。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這樣處理念念今年4歲,是一個十足的小暖男,平時比較乖,待人友善而且懂禮貌,街坊鄰居都誇獎念念,而媽媽也臉上有光。但是前段時間,念念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她家兒子偷東西了,聽到後心裡很納悶,心想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偷東西呢?
  • 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的做法,值得稱讚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當老師叫家長的時候,可能是父母比較「難為情」的時刻,因為老師的責備有時會讓家長和孩子都丟了面子。比如孩子誤拿別人的東西。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這樣處理念念今年4歲,是一個十足的小暖男,平時比較乖,待人友善而且懂禮貌,街坊鄰居都誇獎念念,而媽媽也臉上有光。
  • 5歲男孩偷東西,這位寶媽的做法,被幼兒園當成教學案例
    但是最近樂樂的媽媽卻接到了兒子託管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老師一開口說的話就特別讓人震驚,老師說樂樂在幼兒園偷拿了東西!一聽老師這麼說樂樂媽首先就表示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會偷東西,所以要求老師拿出證據來。
  • 孩子「偷東西」,家長怎麼辦?
    所以我就問他,東西是從哪來的。「是幼兒園的啊。」他老老實實回答。我就教他,明天把東西送回幼兒園,這是給小夥伴們一起玩的,不能一個人獨佔。他貌似聽懂了,乖乖點頭。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又發現,他包裡有一個機器人,上面貼著標籤,就是幼兒園用來給玩具編號的那種標籤。這下子我頭大了,只好去研究兒童的行為心理學,再去問心理學專業的老師。
  • 當知道孩子偷東西,這位父親的做法藏著大智慧
    提起偷,可能讓很多父母為之一驚。我們也經常收到很多父母這方面的困擾:我家孩子偷東西,怎麼辦?發現孩子偷拿我錢包裡的錢,我該怎麼處理?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父母既擔心又害怕。因為我們常常會把孩子的偷竊問題與道德問題劃上等號,並且對孩子未來充滿擔憂:「這孩子現在學會偷東西,長大還得了!」
  • 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
    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第七期■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本期內容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案例小林上四年級,他學習成績好、性格活潑,喜歡與同學交往。科學課上,同學們發現小林多了好幾條蠶,但是他不承認自己偷了別人的東西,而且還編謊話來欺騙同學。後來,在班主任的教育引導下,他才承認自己借體育課裝病偷拿了同學的蠶。同時,他還承認自己曾經偷過班級書櫥內的書、同學的文具老師辦公桌上的練習卷等等。
  • 幼兒園老師告狀說娃「偷東西」,媽媽「不留情面」的處置毀娃一生
    導讀:幼兒園老師告狀說娃「偷東西」,媽媽「不留情面」的處置毀娃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老師告狀說娃「偷東西」,媽媽「不留情面」的處置毀娃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偷東西,該怎麼教育?
    推薦語:孩子偷東西,聽上去很嚴重,不少孩子上幼兒園後都會這樣,這是因為:學齡前的孩子過於忠實自己的欲望,難以控制自己,並不代表他們是壞孩子。但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小偷小摸,來聽聽這節課怎麼說的吧?
  • 孩子偷東西不承認,家長該不該報警?網友:別把家庭教育分給警察
    女童因偷東西被報警,家長的過激處理方式,留給她的也許是心靈創傷。無奈之下店員只得用孩子的電話手錶給孩子媽媽打電話。孩子媽媽到了之後,非常認真的問孩子,究竟有沒有偷人家東西,小女孩還是沒有承認。不行就狠狠教育一頓,支持這位家長的做法,這個教訓夠重量。網友B:不贊同這位家長的做法,什麼是家庭教育啊?就是家長給予的教育唄,這位家長只是想給孩子教訓,但是憑什麼把教育轉嫁給警察啊?
  • 孩子「偷」錢,怎麼辦?
    有一個家長學員打電話給我:「鄭老師,對不起,要佔用您的時間,有一件事情憋在我心裡好多天了,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孩子偷拿我們的錢好幾次了,每次都是100-200,前幾天又拿奶奶200元,買東西!」
  • 孩子怕坐電梯,偷拿東西,仇恨母親,被老師嫌棄怎麼辦?
    平時孩子都是會先問過 我能不能買什麼東西,我同意了他才會去拿,這次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我心裡感覺孩子跑出去就是想把卡片拆開佔為己有,而不是像他說的「只是想看看」。 答: 孩子「偷」東西,一定是我們父母都非常擔心的事情,因為我們常常把孩子的「偷」與道德問題劃上等號。
  • 7歲孩子偷東西被發現,你會怎麼辦?這教科書式的做法值得點讚
    有網友說他7歲的兒子,偷偷從外婆家把表哥的電話手錶給拿回家了,這是他第一次偷拿別人的東西。網友求助大家,要怎麼辦?該怎麼教育孩子。有位網友給出了一份教科書式的教育方法,值得所有的父母反思和學習!很多時候孩子會偷偷拿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因為父母教給他的社會規則太少了,在本質上,或許孩子並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其實已經破壞了社會規則。3、正確做法可以陪孩子一起去給表哥道歉,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陪孩子一起去人才,讓他不會覺得自己孤單無助。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幼兒園老師偷看孩子衣服標籤,這位媽媽的做法,讓人點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很多孩子會入讀幼兒園,這是孩子第一次從家庭走向校園,所以父母都是格外的注意,生怕有一點做的不好影響了孩子。網上就有一位寶媽分享了自己的做法,聽說幼兒園會老師偷看孩子衣服標籤,以此了解家庭境況,於是索性將孩子所有衣服的標籤都剪掉。這位媽媽的做法贏得了很多人的點讚,讓很多媽媽都恍然大悟,原來還要這樣考慮。
  • 孩子為什麼偷東西,不是道德處理問題,背後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朋友和我說,她家寶寶現在三歲了,最近發現帶她去超市的時候,孩子總喜歡「順手牽羊」,把自己喜歡的物品放進口袋悄悄帶回家。朋友嚴厲的批評過孩子幾次,但孩子的這種偷竊行為卻並沒有任何改善,這幾天又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了,這讓朋友特別惱火,不知道該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 孩子偷東西是故意的嗎?
  • 孩子偷拿東西該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偷東西」問題?
    1、孩子為什麼會「偷東西」(1)引起別人的注意有時候孩子並不是想偷東西,只是孩子覺得偷拿東西可以吸引大人或者同伴的注意,比如把小夥伴的玩具藏起來,小夥伴就會來找自己玩了。(2)物質無法滿足孩子在看到別人有什麼新玩具的時候,自己也想要,於是就有了這樣的行為。
  • 發現孩子偷東西,父母應如何正確處理?給你分享六個小妙招
    文章來源:樂爸財商作者:才老師關於「需要」和「想要」,以前才老師給大家科普了很多相關知識,是個老話題了。有時候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容易動起歪心思——偷。發現孩子偷東西,大家都會怎麼處理呢?是罵一頓,說教一頓,還是打一頓?最近有一則發生在佛山南海的新聞,主角媽媽發現孩子偷東西後,沒打沒罵,而是用了報警的方法解決。
  • 偷了同學東西卻扔掉?孩子偷東西,可能是心理問題,父母要重視
    我們都知道,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分不清偷和拿有什麼區別,所以把小朋友家或幼兒園的玩具不知不覺的拿回來,並不是偷,父母只要教給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不聲不響的拿回來」就好。可是已經上了小學3、4年級的孩子,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道德感和自尊心已經發展建立,父母卻發現孩子偷東西的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 孩子幼兒園毛毯被偷,寶媽單元樓立牌子喊話,沒有髒字卻句句戳心
    今日話題: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東西丟了怎麼辦? 一般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就會準備去上幼兒園了,對於爸媽來說,孩子送幼兒園之後,也意味著自己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不用一天24小時天天圍著孩子轉了。
  • 孩子偷了東西,父母應該怎麼辦?
    回憶我們小時候,其實有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為。但我們也要知道,孩子偷拿東西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並不意味著通往罪惡的深淵。對於不同年齡孩子偷東西的行為,也應該有不同的方式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