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能不能認真讀題,讀兩遍。」
「你怎麼回事?腦袋轉不轉?你是不是在挑釁我?」………
這是我家的日常,我兒子上二年級,不知道是不是從一年級開始就「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怎麼回事?簡直陷入怪圈。
後來看了一檔節目,她的意思就是不信任、不相信孩子自己會把作業寫好,會成績好。
她說,孩子還不會爬,不會走路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焦慮?「沒有。」 「為什麼沒有?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七個月的時候會爬,一周歲左右就基本能站起來走路,這是常識,所以,當孩子還不會爬,不會走路的時候,我們不會著急,因為每個人總會學會。」
「你會擔心孩子長不高嗎?」
「不會,因為他父母就很高,孩子可能會更高。」 這也是常識,但是對孩子寫作業,我們為什麼開始焦慮,沒有耐心?
「因為這些不可控,因為孩子拖拖拉拉,作業寫的錯題太多。」
認真分析一下:現在,家裡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最多的家庭兩個孩子,家長的期望很高,有的甚至把家庭振興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期望他讀書改變命運,連帶改變家長的命運。
再有 ,我們這代人,科技發展的太快,一不留神就會落伍,本身就容易焦慮。而且,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人類受教育的程度前所未有,孩子一旦考不上大學,怎麼辦?
還有家長自身的壓力,家長本身能力有限,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工資有限,但是看看周圍人,那些老師、公務員,高級白領 社會精英,他們都意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供出去,這麼大的決心、熱情,在看到孩子玩手機、拖拉不寫作業、或是作業糟糕的情況下難免會心裡失衡,大發雷霆。
但是,無論你是大發雷霆還是指責、謾罵,孩子就是孩子,他不會因為你打了他一頓,罵了他幾句,就會改掉拖拉的毛病,考個高分回來,只會更加害怕、緊張、失去安全感,也許作業,成績會更糟。
我記得偉人再說自己母親的時候,都會提到「溫柔、溫和」,看來母親的情緒很重要。
老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應該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孩子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再有孩子自身的問題,他到底是哪塊料?你不能不承認,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是有天賦,不服氣不行。
所以,陪孩子寫作業,收起你的壞脾氣,放下你的耐心,最大限度的幫助他,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