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民法典》,解讀離婚損害賠償的新規定

2021-01-15 澎湃新聞
走進《民法典》,解讀離婚損害賠償的新規定

2020-12-16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影響夫妻感情引發婚姻問題的原因層出不窮,近些年來離婚案件數量呈現逐漸增長的發展趨勢。離婚糾紛中不僅涉及夫妻感情問題,亦會涉及財產分割問題。離婚損害賠償制度設立的目的旨在保護婚姻關係內無過錯方的權益。

一、什麼是離婚損害賠償?

所謂離婚損害賠償,是指配偶一方過錯侵害配偶他方基於配偶身份而享有的合法權益並導致婚姻關係破裂,離婚時無過錯方對由此所受的損害有權請求賠償,有過錯方需要承擔賠償經濟損失、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等民事侵權責任的民事法律制度。

二、《民法典》中關於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新變化?

《民法典》第109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在《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基礎上,刪去「有配偶者」的表述,增加「有其他重大過錯」作為可以適用離婚損害賠償的兜底條款。「有其他重大過錯」的新增規定,將其他一些確實給對方造成嚴重損害的情形納入到損害賠償的範圍中,進一步完善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的變化,嚴重違反夫妻忠誠義務及侵犯配偶權的行為遠不止2001年《婚姻法》列舉的四種情形,「非親子」、「一夜情」、通姦等並不罕見。然而囿於2001年《婚姻法》第46條乃封閉式而非開放式規定,沒有設立諸如「其他重大過錯」的兜底概括性條款,「非親子」等違反夫妻忠誠義務的行為被排除在離婚損害賠償之外,無法全面體現法律對違反夫妻忠誠義務行為的懲戒。基於此,增加該兜底條款,使離婚損害賠償填補損害、精神撫慰及制裁、預防違法行為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三、什麼情況下可啟動離婚損害賠償?

1.一方實施了法定過錯行為。除《民法典》所列舉的四種常見的可以主張離婚損害賠償的情形外,與之主觀惡性類似的重大過錯情形,均可主張離婚損害賠償,如通姦行為。

2.因一方實施的重大過錯行為導致離婚。離婚損害賠償是以離婚為條件的,如果夫妻沒有離婚,即使一方存在上述重大過錯行為,另一方也不可提出離婚損害賠償。

3.需另一方無過錯。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29條第1款的規定,只有無過錯方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如果夫妻雙方都有本條規定的重大過錯情形的,人民法院對於任何一方當事人主張離婚損害賠償的請求,均不予支持。

4.無過錯方存在損害後果。損害後果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物質損害包括物、貨幣、有價證券、財產性權利等的損害。精神損害包括名譽、榮譽、情感等的損害。

5.法定過錯行為與雙方離婚後果之間有因果關係。雙方離婚是法定過錯行為造成的,則無過錯方可提出損害賠償;如果雙方是因其他原因導致離婚,則不能主張離婚損害賠償。

離婚損害賠償的設立,可以說是婚姻法定義務的內在要求,將其作為一種救濟手段,一方面不僅有利於保障離婚損害中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過增加重婚、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行為的違法成本,也能有效抑制這些違法行為的發生,進而維護家庭乃至社會的和諧穩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王美喬

審核|李兆國

您還可以搜索泗洪法院(微信號:sihongfayuan)

或右上角選擇【查看公眾號】→【關注】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走進《民法典》,解讀離婚損害賠償的新規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不再因為離婚冷靜期而徘徊,剖析《民法典》解讀最佳離婚時機!
    網絡上有很多律師解讀《民法典》,大部分人看完後唯一記得住就是:離婚要越來越難了。在離婚過程中,夫妻雙方關注的重點無外乎:「婚好不好離」、「財產怎麼分」和「孩子撫養權歸誰」這3個方面,接下來,家理律師就來為大家逐條解讀。01 《民法典》實施後,離婚是不是更難了?為減少輕率離婚、衝動離婚,維護家庭穩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篇》設置了「離婚冷靜期」條款。
  • 走進民法典|婚內出軌致離婚,受害方能否獲賠
    走進民法典|婚內出軌致離婚,受害方能否獲賠 2020-09-16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京法巡迴講堂丨看這裡,《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有哪些亮點和新規定?
    婚姻家庭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即將生效,這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對婚姻家庭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規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亮點及重要變化,疃裡村近百名村民在場聆聽。04設置協議離婚「30天冷靜期」■ 法條指引《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學習民法典 平涼在行動#《民法典》解讀一:離婚冷靜期
    例如,《民法典》獨立編制「人格權」(第四部分,第989-1039條),這是世界上首次獨立編制「人格權」。生命權不僅包括生命安全,還包括生命尊嚴。例如,《民法典》第1023條第2款規定,「為保護自然人的聲音,應參照保護肖像權的相關規定。」承認聲音是一種新的人格興趣。例如,李佳琪的「買它買它」。
  • 《民法典草案》對婚姻出軌有新規定,出軌可申請「離婚賠償」
    雖然《婚姻法》及其相關法律也有關於過錯方可賠償無過錯方的規定,但出軌並不包含在其中。為了完善現行《婚姻法》中的不足,在民法典草案中,對於婚姻出軌一方有了新規定,具體是如何規定的,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父母離婚,民法典如何規定撫養權?
    該專欄以記者小李的視角,邀請本市各法院法官對讀者普遍關心的民法典熱點問題,以簡潔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向讀者傳遞民法典的知識內涵和立法精神,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2021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給出了答案。
  • 《民法典》婚姻法解讀——離婚經濟補償離婚經濟幫助離婚損害賠償
    有些專家學者把1088條稱之為「離婚勞務補償制度」,這一條原來婚姻法沒有,這是民法典新增加的內容。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情況都是男主外,女主內。 2、經濟幫助僅限於離婚時《民法典》第1090條,前面三個字,明確說經濟幫助適用於「離婚時」,表明經濟幫助以離婚為前提的,同時經濟幫助也是有階段的,不能無休無止幫下去,不能離婚好幾年了,還去找前妻或者前夫幫助。3、提供幫助的一方,需要有負擔能力經濟幫助的另一個前提是,提供幫助者有能力負擔。
  • 當離婚遇上《民法典》
    如果婚姻真的無法挽回,離婚需要注意什麼?《民法典》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關於離婚又有哪些新的規定?聽聽專業婚姻律師怎麼說。 凡事都有兩面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期而至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隨著婚姻觀念、家庭關係的變化,婚姻家庭領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張曉黎梳理發現,《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除增加上述規定外,還在諸多方面作了修改。
  • 小李看「典」 | 父母離婚 民法典如何規定撫養權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編者按為進一步宣傳民法典,弘揚新時代法治精神,引領全社會形成知法、懂法、崇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與今晚報聯合主辦、共同推出民法典宣傳專欄——讓民法典深入人心。
  • 【《民法典》解讀三】婚姻家庭篇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規定了協議離婚時30天的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 學習《民法典》丨婚姻家庭編最新解讀
    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的先河,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進行婚姻家庭編的最新解讀。
  • 結婚、離婚、子女撫養等《民法典》有什麼規定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也是婚姻家庭生活的「百科全書」它針對婚姻家庭領域內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結婚、離婚、子女撫養教育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形成了立法中的若干新規定這些新規定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 《民法典》:離婚撫養權規定的3個要點|轉需
    《民法典》:離婚撫養權規定的3個要點|轉需 2020-11-17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新規定:離婚冷靜期!想離婚,先冷靜下來,再說
    《民法典》修訂中,新增了關於離婚冷靜期的相關規定。《民法典》第1077條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2、協議離婚《民法典》在協議離婚中,增加了關於離婚冷靜期的規定。夫妻雙方都意願離婚,即可一起到婚姻登記機關,也就是民政局申請離婚登記,在之後的30天內,夫妻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撤回離婚申請。如果經過30天,夫妻雙方都沒有撤回離婚申請,那麼接下來的30天之內,雙方即可一起去民政局領取離婚證。
  • 關於離婚損害賠償的相關裁判規則7條
    重點條文《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法條變遷說明《民法典》第1091條是關於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規定。在《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基礎上,刪去「有配偶者」的表述,增加「有其他重大過錯」作為可以適用離婚損害賠償的兜底條款。「有其他重大過錯」的新增規定,將其他一些確實給對方造成嚴重損害的情形納入到損害賠償的範圍中,進一步完善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 走進民法典② | 最近很火的「離婚冷靜期」到底怎麼回事?所有離婚...
    解讀:  物業服務公司為小區居民提供物業服務,維護小區的秩序和小區居民的正常生活。物業服務合同幾乎涉及我們每家每戶。對此,《民法典》第三編第24章系統規定了與物業服務合同相關的內容。  根據《民法典》第944條第1款的規定,業主不得以未接受或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由拒絕支付物業費。
  • 婚姻家庭學校·微課堂|民法典如何影響我們的婚姻生活
    我們邀請到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家事愛馨團成員、越城區婦聯越姐姐家事調解中心負責人、浙江點金律師事務所婚姻家事與財富管理部主任陳豔,選取三個重要方面,結合法律規定和實踐處理向大家作簡要解讀。該條是《民法典》的新增條文,第一款中「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和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的行為」 如何理解呢?
  • 《民法典》有針對婚內出軌的責任規定
    《民法典》第1043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明確夫妻之間負有忠實義務,但該條規定是倡導性條款,以立法形式明確告訴公眾我們提倡什麼樣的婚姻家庭關係,不得依據該條款單獨提起訴訟。即使雙方籤訂了忠誠協議,但該協議被認為「以道德義務作為對價與另一方進行交換」,通常也難以得到司法機關的支持。
  • 無過錯方提起離婚損害賠償的時間要求是什麼?
    編輯:楊琴《婚姻法》中規定了一項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當夫妻一方出現了法定情形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利請求損害賠償,這是對有過錯一方的懲罰,那法律對於無過錯方提起離婚損害賠償的時間有無要求呢?一、可以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定情形?《婚姻法》第四十六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此外《民法典》新增了一個兜底條款,有其他重大過錯。
  • 離婚更難?天價彩禮違法?單方債務不用承擔?《民法典》這樣規定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開始施行,配套的司法解釋也在逐漸的完善當中,就《婚姻家庭編》而言,相較於之前的《婚姻法》,《民法典》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刪減,變化相對來說比較大,今天咱們就《民法典》中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一一進行解讀,離婚更難?天價彩禮違法?單方債務不用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