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原來你這麼多年一直讀錯了!

2020-12-17 百日撿芝麻

韓愈《師說》中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為學生暢遊學海導航,值得尊重。然而,很多老師繼承了自己啟蒙老師傳下來的知識,又不加過濾地傳播,讓謬誤蔓延太久太久。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說,「盡信百度,則不如無百度」。看完這篇文章,感慨之餘,做一個勤於思索的老師、同學!

一、曾子即曾參,應該讀zēng cān 不讀 shēn,理由有二:

1、曾子,名參,字子輿。古人名字往往同源,輿與車相關,參也應該與車相關。與車相關的,應該是驂(cān)乘,"參"通"驂",本意是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引申義是駕三匹馬。

關於古人名與字相關,有很多例子。

顏回,字子淵。淵,回水也。

孟軻,字子輿。軻、輿都是車。

曾鞏,字子固。鞏、固義同。

班固,字孟堅。堅、固義同。

歐陽修,名修,字永叔。修,長。永,本指水流長,引申為長。

蘇軾,名軾。字子瞻。軾:車前供人憑倚的橫木。「君馮(憑)軾而觀之」「登軾而望之」。

2、史載,曾參有三子,長子曾元、次子曾申、三子曾華。

申只有shēn一個讀音,那就是shēn。如果曾參的參也讀作shēn,那就是父子名諱同音,這在強調避諱的先秦時期,是絕不可能出現的。況且曾參一生,堅守儒家道德,一絲不苟,謹小慎微,以至於臨終前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嘆。又怎麼會給兒子取一個同音的名,給後人留下把柄呢?

關於避諱,也有很多例子。

嫦娥,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

唐代詩人李賀之父名晉,「晉」與「進」同音,李賀早獲詩名,卻因要避家諱而放棄科舉,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

唐朝的詩人杜甫,父親的名字叫「杜閒」,為了避「閒」字的諱,杜甫寫了一輩子的詩,卻沒在詩中用過「閒」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無海棠詩,不名母名也。

二、建安七子中的應瑒,建議讀「yīng chàng」。

相關文章參見:「應瑒」的「瑒」怎麼讀?--《咬文嚼字》1999年08期,有圖有真相:

三、唐朝詩人岑參,應該讀cén cān 不讀 shēn,理由亦有二:

1、岑參(715-770),江陵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感舊賦》序說:「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他的曾祖父文本、伯祖父長倩、堂伯父羲都做過宰相。羲相睿宗,於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得罪伏誅,親族被放逐略盡,從此家道中衰。岑羲在睿宗朝做戶部尚書時曾經寫了一首題為《參跡樞揆》的詩(原詩今不存)。可見為岑參命名者,當受其伯父岑羲《參跡樞揆》詩的啟發,「參」的謎底正是有望他重振相國家聲之義,其名當讀「can」才對。

另岑參幼年喪父,由岑況教養長大30歲,應舉登進士第。與哥哥取名「況」(「況」作「比況之況」 義)相聯繫,岑參之「參」(參有「比勘、驗證」義。著名華人學者葉嘉瑩教授2004年7月25日在題為《杜甫詩在寫實中的象喻性》的講演中說:岑參的 「參」字,有不同的讀音。由於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參」讀作「深」,所以西方很多人在翻譯的時候都把岑參的「參」也拼成「深」的讀音。可是根據考證,這個字不應該讀作「深」而應該讀作「餐」。

2、根據南宋豪放派詩人劉克莊《又和感舊四首》詩歌中韻腳可以看出,岑參應讀cén cān。

又和感舊四首

[宋] 劉克莊

老馬虺隤不服驂,累然病起泛溪南。

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種酣。

畏壘屢豐愧桑楚,漢喜雖小屈岑參。

新年聞說茅柴賤,陌上逢人各半酣。

四、其他一些讀音很多人也都讀錯了。

1、劉備的兒子劉禪應該讀 liú shàn。

2、虞舜時的司法官皋陶應該讀 gāo yáo。

3、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應該讀fèi gān。

"芾甘"是從《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一句中截取而來,這裡的"芾"只有一種讀法,讀作"fèi",因此巴金先生的字"芾甘"中的"芾"只能讀作"fèi"。

關於曾參的讀音,一些《論語譯註》、《論語詞典》都注作「音 shen」,所以積非成是,約定俗成。更多正音方面的分享,歡迎關注文言文閱讀微信平臺獲取。本文中的觀點或有舛謬,望專家學者不吝賜教。希望本文給大家以啟示:思辯中學習,發現語文學習之趣!(首發文言文閱讀微信平臺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這麼多年一直用錯了,網友:拒絕接受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容易讀錯的字,讓得知真相的我們一頭霧水,原來這麼多年,我們都讀錯了,感覺上學上了個寂寞。首先來介紹一個大家很熟悉的人,央視主持人撒貝寧,許多人都以為「撒」讀第四聲,其實正確讀音是(sǎ)。
  • 蛋撻正確讀音公布,這麼多年你讀對了嗎?
    蛋撻是很多人平時生活中喜歡吃的東西,小編也非常喜歡吃,尤其是肯德基的蛋撻...咳咳,跑題了,吃了這麼多年的蛋撻,你知道他的讀音是怎麼樣的嗎?原來,這麼多年來我們都讀錯了!不過,這些年一些平常用的讀音經常會更新,有的原本就是錯的,但是讀的人多了就變成正確的了,就比如像坐騎,正確的發音為zuo ji,但是我們一直會念zuo qi。其實,小編一直以為蛋撻原本的讀音就是正確讀音,也不知道聽誰說的,就一直這麼念下來了。這下終於公布正確讀音,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讀音讀錯啦!
  • 背了這麼多年的《鹿柴》,「柴」字怎麼讀?很多人都讀錯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王維的《鹿柴》了,背了許多年,才發現,原來是鹿柴(zhài),而不是鹿柴(chái)。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閒居輞川時所作,入選教科書,幾乎人人都會背,但是很多人卻常常讀錯標題。在新出的部編版語文教材,變化最大的應該是古詩文這一塊了,刪減了一些經典篇目,例如《陳涉世家》、《孔雀東南飛》,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篇目。而且如果細心的話,我們會發現一些詩詞中的字和讀音發生了變化。
  • 原來我們一直讀錯了!
    集體揭傷疤, 搜羅那些我們念錯 好多年的英文單詞…… 這裡列出了一些, 全部帶上音標和易錯點, 趕緊學起來!
  • 原來一直誤會了這麼多年
    同時,洗潔精的強鹼性會腐蝕汽車的橡膠保護條,使之失去光澤、彈性,甚至產生龜裂,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洗潔精真的可以洗車嗎?原來一直誤會了這麼多年洗潔精PH值在7-8,中性洗滌劑是在標準使用濃度時顯示為中性的合成洗滌劑的總稱。而我們常說的衣物中性洗滌劑是指pH值在7左右的洗滌劑,主要就是指洗衣液。加鹼讓PH值為鹼性洗潔精,不加鹼就為中性,如果用中性的洗潔精來洗車,一般也是沒有問題的。
  • 最容易讀錯的複姓,看完拼音,語文白學了!
    可是在中國的「兩字」複姓中,有一個姓氏,兩個字都是多音字,被很多姓氏文化研究者稱為「最容易讀錯的複姓」,看完姓氏的拼音後,很多網友也紛紛感慨,這麼多年的語文,真是白學了。所以對於專家的認定,万俟是「最容易讀錯的複姓」,一點都不假啊。
  • 中學語文常考!容易讀錯的成語大全!
    在初高中的語文考試中,詞語的讀音都是一個非常容易錯的題,而這又是中招高考必考的題。許多成語,我們平時習慣讀錯。不知不覺中已經改不過來了。這裡總結了200多個容易讀錯的成語,大家看一看你能讀對嗎?
  • 拼音讀錯這麼多年突然就對了,憑什麼讓我們慣著那些文盲?
    很多人讀錯了多年的拼音,突然就對了。這是讓我們為文盲讓路嗎?這些拼音你讀對了嗎?近日,一篇關於讀音更改的文章火了,不僅常用詞被改,連古詩詞也不放過,熱點菌看完覺得自己上了個假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 我們都讀錯了,撒貝寧的撒原來讀sǎ不讀sà?易讀錯的100個字快收藏
    原來讀了好多年的小撒(sà),竟然是錯誤的,撒貝寧原來叫小撒sǎ?聽起來好彆扭啊,哈哈。不止是這個音,平時我們讀錯的字多了去了。讀錯字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不是嗎?常常會讓自己面紅耳赤,在眾人面前沒有面子。人民日報就收集了易讀錯的100個字,我們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錯誤呢?
  • 經常讀錯的116個漢字,正確讀音原來是這樣的!
    但你的「普通話」,可能並不正宗。有些家長教孩子普通話,卻把自己的錯誤讀音教給了孩子,以至於影響了孩子的語文成績。 下面這116個漢字我們經常用,卻很容易讀錯!老師、家長快給孩子看看,別讓孩子讀錯了!
  • 常見但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人讀錯好多年還沒有發現
    說道漢字,怕是每一個經歷過高三的人,都能體會到被文字支配的恐懼,語文試卷的前幾題,考的就是對於漢字的掌握程度,字典、詞典翻了一遍又一遍。有一些漢字除了會寫之外,還要會讀,讀音也要正確,身邊的很多人,就經常把一些字讀錯,有些明星同樣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 這些字,原來我們讀錯了好多年
    9月17日,崇州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來到大劃小學校推廣普通話,請你來參與!下面是一些我們經常容易讀錯的字詞考考你,能讀對多少呢?你聽過最「驚豔」的普通話來自誰呢?留言跟大家分享吧!
  • 容易讀錯的漢字,中學知識都還給語文老師了,你能讀對多少個呢?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語言,但是有些日常交流常用的漢字非常容易讀錯,因為我們國家方言眾多,很多人說普通話會被方言影響,導致發音不準,另外一方面,一些有影響力的人在公共場合把一些字讀錯,結果以訛傳訛,最後也「約定成俗」了。
  • 麥當勞的薯條原來可以這樣吃,這麼多年一直吃錯了!
    那你知道麥當勞的薯條應該怎麼吃嗎?其實很多人都吃錯了!到底應該怎麼吃麥當勞薯條?一起來和趣收卡看看吧。我們去麥當勞吃薯條的時候,通常的做法是,直接把番茄醬擠在餐墊紙上或者是一些衛生紙上的,餐廳並沒有給我們準備放番茄醬的地方。很多人在吃薯條的時候也有抱怨過這一情況,其實並不是沒有放番茄醬的地方,只是我們大家不知道而己,小Q也是今天才知道薯條還可以這樣吃。
  • 語文老師也覺得難:容易讀錯的歷史人名
    不過,我們這裡提出的容易讀錯的歷史人名,只怕是來語文老師都覺得難。小編拿到資料後自己首先讀了一下,大概能讀準20%,其中有一個比較王者的名字叫「不準」,真心是擔心就沒多少人能讀對。當然,或許有讀者覺得這些讀音不重要,哪怕讀錯也無所謂,但文化有一個淵源和傳承關係,尊重歷史和傳統是文化的基本原則,這也是嚴謹治學的基本要義。大家來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 [規範]這些詞你可能一直讀錯了!
    人民日報微博上給出了幾十個易讀錯的漢語詞語,萬萬沒想到,很多平時掛在嘴邊的詞,其實一直讀錯了。不信你先看看這幾個詞的正確讀音: 芝麻糊(hù ),不讀芝麻糊(hú) 暈(yùn )船,不讀暈(yūn)船 趕快來學習下正確讀音吧:應(yīng)屆、弄巧成拙(zhuō)、魑(chī)魅(mèi)魍(wǎng)魎(liǎng)、便(biàn)箋(jiān)、檮(táo)杌(wù)、桎梏(gù)、因為(wèi)、齟(jǔ)齬(
  • 「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原來我們一直都讀錯了
    多少年來我們都是這麼讀的。但是今天我得告訴大家,其實我們一直都讀錯了。這首詩真正的讀法應該是:江江江江江江江,雪雪雪雪雪雪雪。是的,你不要一臉懵逼地看著我,不,不要一臉懵逼地看著屏幕。你設身處地想一想,冰天雪地之中,漫山遍野鳥都沒看到一隻在飛的,環顧四周所有道路上出門的路人都沒一個。這麼冷的天氣,大家都躲在室內玩手機呢。一個老人家披著一件蓑笠,撐著一條小破船,獨自在江面上釣魚,他能不冷得發抖?不能吧?
  • 第1083期:外企裡最多人讀錯的英文單詞
    Quote of Today小學語文老師說,隨便翻開一頁新華字典,一定有你不認識的漢字。
  • 河北這幾個地方名字經常被讀錯,讀對一半算你厲害!
    河北一直以來都被稱為「燕趙大地」,這是由於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屬於燕國和趙國。河北的總面積約18.88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約2%。河北省一共11個直轄市,42個市轄區,有20個縣級市和104個縣、6個自治縣。那麼,大家知道河北省有幾個地方的地方經常被讀錯嗎?
  • 吃了這麼多年的冰淇淋,一直以為香草是一種草,原來香草長這樣
    它的葉子又大又厚,它的果實呈莢果狀,綠色長長的一條,長得和豆角十分相像。香草冰淇淋吃了這麼多年的冰淇淋,一直以為香草是一種草,原來香草長這樣,更像是一種豆子。你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