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把紅薯叫「紅苕」咋吃都喜歡,它身上這樣東西你肯定沒吃過

2020-12-20 京子光

房門打開了,「爸,看我給你帶回來好吃的東西了」,女兒下班回來從向陽大街給我帶回來一個烤紅苕,我放下正在閱讀的《古文觀止》,我急忙剝開這個滾燙的紅苕皮,軟香甜燙的各種感受交織在一起。

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紅苕可是個好東西,它是填飽肚子的代名詞。生產隊地少人多,水田產出的稻穀僅只夠半年的口糧,有小半年的糧食要靠種紅苕等雜糧來補充,城鎮居民用糧本本來供應紅苕,五斤紅苕抵一斤大米。儘管紅苕不比大米可口,吃多了會燒胃,但為了適應口味,人們會變著花樣地來吃,蒸,煮,炸,烤,還有晾乾,製成澱粉,釀成苕酒,靠他不知養活了多少人呢。

收穫紅薯時,天氣已一天天變冷了,紅苕容易黴爛,聰明的人們有辦法解決,就在山上挖苕窖,這種苕窖約五六米深,口小,只容得一個人下去,裡大,約八九平方米,冬暖夏涼,可以儲藏上萬斤紅苕,經過儲藏的紅苕,澱粉轉化成糖分,就變得軟熟而香甜,這時候,煮蒸搭米飯最好吃,咬一口滿嘴都是甜糯如芳香,令人回味無窮。至今池河鎮五愛村頭個包山坡上還保留著一排又一排的苕窖。

紅苕耐旱,生命力強,每畝能收穫上萬斤,隨便在山坡上種下就會有收成。種紅苕很簡單,先犁地,掏成行行,行子上打窩子,窩子內放一把豬牛屎糞或草皮灰農家肥,然後栽苕秧,苕秧約五六寸長,每根有三四節,兩節栽在窩子內,留兩節漏出來發芽,最後用泥土覆蓋,約一尺遠栽一窩,如此一窩窩地栽下去,很快便青苗成片了。約二十天後,該給生長旺盛的苕秧「培土」,把行底的泥土收歸苕窩,可以保墒,也好翻秧,防止次根生長,為行內的苕塊集中養分,隨著苕藤蔓延成綠色一片,地下的紅苕也在一天天地長大,甚至會把苕窩撐裂。

此時,漫山遍野最為茂盛的是那一片片的紅苕地,紅苕的藤蔓竄出來了,鬱鬱蔥蔥,向四周伸展擴張,卵形的葉子猶如小娃娃的小巴掌,在風野中啪啪地作響,有的悄悄地開放成粉紅色的花朵,仿佛地裡的小喇叭,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著金光,看到讓人高興。

當紅苕藤貼在地面猛長之時,很容易在地面滋生小藤,如果不及時翻動,容易造成多個根部分流營養,導致地裡的紅苕長不大,這時候,只見男女老少齊上陣,山坡上到處都是翻動苕藤的身影。

每年霜降過後,是紅苕成熟開挖的時候。當時農村大集體,種出來的紅苕,生產隊也是按勞動工分分配。分紅苕的時候可熱鬧了,從地塊挖出來的紅苕按大小分成一堆堆,編成號碼,抽籤決定,再過秤稱,免得人們說三道四,說你分的苕大了,我分的苕小了。

我記得我家所在的五愛村,生產隊長愛喝酒,成天喝得像「麻昏子魚」,他突發奇想,用划拳來定,誰贏了苕堆由他挑選,輸了就吃別人剩下的。一時間,生產隊七八十戶人家,幾乎家家戶戶的主人練習划拳,「高升」、「四季發財」、「五魁首」,聲聲不絕於耳,久久地迴響在山谷。

我母親教過書,悟性好,反應快,她常常劃贏一大幫男人成為贏家。小娃娃們就幫大人手提肩挑,把成千上萬的紅苕搬運回家。看著那堆滿房間的紅苕,一家人心情安定,很有一種衣食無憂的安全感。

此時,只見家家戶戶都要幹的一件事,利用大太陽,把紅苕切成手指頭大小的條狀,或者是圓圈樣,曬成苕幹。也有的把切好的紅苕先在鍋裡蒸熟了,再在太陽下暴曬,曬成苕果子,用布袋子裝起來,掛在屋梁下,到了冬天,或來了客人,掏出幾把來,就是最好「小吃」了。乾乾的苕果子是我們小時候的主要零食,裝一把放在口袋裡,吃得嘎吧嘎吧地響,幸福和快樂就洋溢在臉上。

說起來難以讓人相信,在那吃不飽肚子的年月,給小夥子說親,誰家分得紅苕多,也成了有利的條件之一,媒人會對姑娘說「他家不愁吃的」。

滄桑巨變,現在人們過上了好日子,白米細面已成了家常便飯,山坡地都退耕還林了,好多土地被佔用修成房子了,紅苕就種的少了。街頭烤紅薯的卻多了起來,香噴噴的氣味啊,充滿著大街小巷,人們在酒店吃飯的時候,紅苕或紅苕葉子就成了一道菜,登上了大雅之堂了。過去貧困的時候在家裡吃紅苕,如今有錢了,在飯店吃紅苕,讓人感慨不已。

文圖/北虢斯基 戴新成

戴新成,供職於陝西省石泉縣廣播電視臺,資深新聞記者,多篇散文、小小說、新聞報導發表在各級報刊、電視臺。本文為戴新成先生授權發表作品,如需轉載,請與北虢斯基或者戴新成先生本人聯繫。

相關焦點

  • 來自美洲河南叫它紅苕藤,農村女生用它做耳環,被譽為蔬萊皇后?
    筆者小時候在農村長大,農村的一切都讓人喜歡,小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廣的眼界,就覺得在農村上學、下學跑到野外玩耍就是很美好的生活。高中之後在外地上學,大學畢業之後從事文案工作,對城市鋼筋水泥快節奏的生活習以為常,偏偏閒暇的時候總想回農村看看。
  • 這個秋天,在金沙有一種記憶叫「挖紅苕」!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金沙農村普遍比較貧困,除了洋芋,紅苕在一些農村也是作為主糧的,哪裡像現在這樣基本上是拿來餵豬呢!不過,也有火候不到的時候,紅苕還是夾生的,不過也不管了,半生不熟的吃下去。但是後果你曉得的,肚裡廢氣亂竄,然後,然後……反正你懂得~說完了偷紅苕,再來講正大光明地挖紅苕。
  • 這個秋天,在鎮坪有一種記憶叫「挖紅苕」!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鎮坪農村普遍比較貧困,紅苕可是作為主糧的,哪裡像現在這樣基本上是拿來餵豬呢!不過,也有火候不到的時候,紅苕還是夾生的,不過也不管了,半生不熟的吃下去。但是後果你曉得的,肚裡廢氣亂竄,然後,然後……反正你懂得~說完了偷紅苕,再來講正大光明地挖紅苕。
  • 只吃過紅薯沒吃過紅薯葉莖?虧大了
    大家都見過紅薯,也吃過紅薯,但是好多人都沒有吃過紅薯的葉莖,或許有些人都沒見過紅薯藤長啥樣。小編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娃,這些東西見的可多了。當紅薯還沒長大的時候,它的葉莖都非常嫩,小時候我們經常用紅薯的莖做耳飾,做項鍊,非常有趣。
  • 八寶紅苕泥,吃起來甜而不膩,紅薯軟爛,入口即化
    導語:八寶紅苕泥,吃起來甜而不膩,紅薯軟爛,入口即化。哈嘍,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道美食叫做八寶紅苕泥,這是一道用多種食材製作出來的美食,吃起來甜而不膩,紅薯軟爛,入口即化,是很多寶媽們都非常喜歡的一道美食,接下來小編就把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分享給大家,如果你也是一位愛吃的小夥伴,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製作一下吧。美食名稱:八寶紅苕泥。
  • 農村外婆叫它紅薯渣餅,紅薯和辣椒一起放,城裡人花錢都吃不到!
    農村外婆叫它紅薯渣餅,紅薯和辣椒一起放,城裡人花錢都吃不到小時候,記得農村的冬天,菜就那麼幾樣,老人為了能讓孩子好好吃飯,往往會變著花樣的做這僅有的幾種食材,今天筆者就帶大家回憶一下,小時候外婆經常做的一種紅薯做的好吃的美味。
  • 這樣的冰烤紅薯,我敢說你肯定沒吃過
    作為一個博愛的吃貨,菜菜寫過太多好吃的東西,但是真的......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又獨特的冰烤紅薯? 表皮糖油吱吱地冒,超級甜! 紅薯肉沙沙糯糯,像蓮蓉一樣綿軟 皮薄肉綿咬一口流蜜 ,滿足了我對烤紅薯的一切幻想!
  • 農村的山粉圓子你吃過嗎?現在很難見到了,別說吃了!
    導讀:農村的山粉圓子你吃過嗎?現在很難見到了,別說吃了! 在以前農村交通落後,生產力低下,能填飽肚子就已經很不錯了,偶爾吃個饅頭都高興半天要想出去買點新鮮玩意也要坐車,坐車還要花錢,所以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肯德基,什麼叫麥當勞 不過有種東西是家家都會種的,那就是紅薯了,那時候家家都養豬、雞、鴨、鵝等;所以紅薯就是他們的主食,記得那會每天早上母親都是早早起來煮稀飯
  • 自從學會了,冰糖紅苕圓和太極雙泥的做法,孩子隔三差五的要吃!
    對於喜歡吃甜食的人喝小孩子來說就是美味了。製作冰糖紅苕圓這道美食我們所需要的原料有紅心紅苕100克,橘子12瓣,冰糖20克,蜜棗50克,櫻桃5克,化豬油150克,實際大概只會用到50克左右,準備好以上這些原料之後,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講解一下,冰糖紅苕圓的製作方法。
  • 農村種植的紅薯,有多種吃法,可以做紅薯脆餅,你喜歡吃嗎?
    紅薯,有些人也稱它為番薯,是生長在泥土裡的塊根,通常是中間圓卜形,兩頭紡錘形的。紅薯有多個品種,每個品種的顏色和口感有所不同。在農村,紅薯可以說是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還記得在80年代,我還是個小孩子,家裡種有許多的紅薯。
  • 李雪琴吃玉米杆太帶感了吧?農村的你肯定吃過這個東西!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往城市遷移,很多在城裡長大的孩子都沒見過村莊長什麼樣子,不認識小麥和水稻也就算了,關鍵很多孩子都以為這些農作物就是長在超市裡的。就是一群拉玉米杆的老大爺了,農村孩子都知道,就是玉米從玉米杆上掰下來後,就要把玉米杆從地理收走,因為要種下一季的糧食了,不過收玉米杆的時候有個很好玩的東西,小巴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記著每次收玉米杆的時候,有的玉米杆就是很甜很甜的,直接啃皮就可以吃的,就像我們平時吃甘蔗的樣子,當然這樣的玉米杆一般都是沒有結玉米的,數量很少很少的,所以每次大人們發現這樣的玉米杆後都會砍下來給孩子吃,也深刻記得每次一聽到爸爸媽媽說有一個很甜的玉米杆時
  • 玉米花生和紅薯你更喜歡吃哪個?我的觀點你是否會贊同呢
    提到農村的食物對於我這個農村的吃貨來說能吃的東西可太多了,如果在玉米花生和紅薯這三種食物裡面裡面選的話我還真有點猶豫不決。畢竟這三種食物在農村都特別的平常,我們早就已經研究出了N種的吃法。先說說玉米吧。
  • 大叔家的烘焙系列:紅薯曲奇,酥脆可口,簡單易做,家人喜歡!
    現在正是吃地瓜的時候,今天大叔就寫地瓜吧,當然最常見的地瓜就是紅薯。紅薯名字太多,「甘薯、地瓜、白薯、紅薯、紅苕、蕃薯、甜薯、香薯、洋甘薯、玉枕薯、文米薯」 這些都是紅薯的名字。武漢這地叫紅苕或直接叫苕,而且在這個地方,這個「苕」又演化出一個特殊的含義,傻子,呆子,不知何故。
  • 闢謠:紅薯抗癌?致癌?吃紅薯必問的8個問題都在這兒
    網上搜索紅薯與健康的關係,我們會看到這樣信息:有人說,吃紅薯能抗癌、減肥、預防便秘;有人說,吃紅薯會致癌、脹氣、升血糖,不能空腹吃紅薯,紅薯發芽了就不能吃了,紅薯跟柿子一起吃易得結石……營養師借你一雙慧眼,明辨這些信息的真假,讓你放心吃紅薯。
  • 這些叫地瓜的食物,你都吃過嗎?
    中國幅員遼闊,在不同地方同一個東西叫法往往會有所不同,同一個名字也有可能是不同的東西,地方方言都會取一個高辨識度又生動形象的名字。以「地瓜」為例,以我有限的認知和飲食經歷,曉得至少有三種吃的都叫這個名字。
  • 番薯、紅薯、地瓜、山芋、苕……你家管它叫什麼?
    01甜,香,糯 / 一顆優秀的紅薯應該具備的條件 / 紅薯,又叫地瓜、白薯、甘薯、紅苕、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不同的地方,叫法都不相同,聽說還有叫「屎愛吆」的......但它的學名是番薯,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它是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
  • 這東西好處多,農村沒人愛,城裡比肉貴,高血壓和減肥的更要吃
    這東西好處多,農村沒人愛,城裡比肉貴,高血壓和減肥的更要吃。今兒處暑,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氣溫下降會逐漸明顯,雖然還有秋老虎作祟,但總算天高氣爽,吃啥都有食慾。農村這季節部分莊稼就要收穫了,尤其紅薯也快成熟了,地上秧莖頂端的嫩葉看著就是喜人,前些日子出去玩,路過地瓜地真想折點紅薯葉(也叫地瓜葉)回來,但想著沒經過人家的允許不太合適,還是忍住了。跟當地朋友說起這事,朋友直笑,這東西我們這裡都沒人吃,都餵豬了。
  • 紅薯葉好處多,女人要多吃,可惜這種人不能吃
    小編是在農村長大的,見過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也吃過很多在城市裡面吃不到的美食,比如很多的野果子,很多都是叫不上名字的,還有就是南瓜藤了,這個你們吃過嗎?這個在農村可是很多人喜歡吃的,小編也很喜歡吃,但是到城市裡面就沒有見過了,反而見了一種農村常見的一種沒人吃的菜,那就是紅薯葉,小編在城市工作以後就發現了,很多人吃紅薯葉。紅薯葉也就是地瓜的葉子,也又叫番薯葉,在農村紅薯葉都是餵豬的,是不會有想著去吃紅薯葉的。紅薯葉餵的豬是長得很快的,長得很胖很壯實,肉也特別的好吃特別的香。
  • 紅薯你都是蒸著吃?今天做個不一樣的紅薯
    紅薯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紅薯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胺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並說海中之人食之長壽。中醫視紅薯為良藥。
  • 紅薯怎樣做好吃?川渝人常吃的一道美食,香味濃鬱、軟嫩香甜
    我們四川人喊紅薯為紅苕,有紅皮子的紅苕,也有黃皮子的紅苕,口感不一樣,但是吃飯差不多。紅薯在我們四川用得最多的就是紅薯澱粉、紅薯粉條,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或者是用過這些東西。那麼紅薯除了這些之外,在日常的家庭生活裡可以做哪些美食呢?在四川有哪些特別的吃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