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港市網際網路教育第一股,獨角獸滬江的轉型之戰如何打?

2020-12-16 鯨媒體

摘要:2018年,教育公司扎堆赴美、赴港的高潮已經顯現,華圖教育、寶寶樹、卓越教育等11家教育公司已遞交赴港招股書,滬江作為其中的在線網際網路教育公司,若順利上市,將有何表現?

目錄

三年收益主要來自「自有品牌課程」中的大學生課程及語言課程

CCtalk平臺免費課程掛網課程數佔90%以上

英語交流技能課最貴,學員年平均支出在7000元以上

運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團隊近600人

導語

7月3日,滬江遞交了招股書擬赴港上市。滬江的創建可追溯於2001年,創始人伏彩瑞當時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推出了一個名為滬江語林網的網站,該網站是滬江網的前身,2001年到2006年,滬江網進一步擴充產品及服務種類,推出了滬江英語、滬江日語和滬江部落。2015年時,品牌升級為滬江。

滬江曾於2007年獲得蘇州創投的數百萬天使輪融資;2009年獲得湧金集團的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2013年獲得2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4年獲得百度等投資的1億美元C輪融資;2015年獲得漢能投資集團、皖新傳媒等10億人民幣D輪融資。

滬江當前收益主要來自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CCtalk平臺業務分部及其他收入,其中自有品牌課程業務收益連續三年來佔比超過99%,而於2016年10月推出的CCtalk在2017年開始產生收益,當年收入為50萬元。

從免費的BBS起步直到被冠以「網際網路教育老兵「的稱號,滬江在網際網路教育圈內摸爬滾打十餘年。若本次順利衝刺港股,滬江將成為網際網路教育赴港上市第一股。

1、三年收益主要來自自有品牌課程中的大學生課程及語言課程

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5、2016、2017年度,滬江收益分別為1.85億元、3.40億元、5.55億元,年度虧損分別為2.80億元、4.22億元、5.37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1.8%、57.8%、59.9%,營收呈逐年增長趨勢,年度虧損則逐年擴大。

滬江稱,三年淨虧損主要由於(1)持續投資以擴充技術、研究和開發相關工作的專家團隊;(2)廣告及推廣開支增加;(3)擴充銷售和營銷團隊。

滬江的收益主要來自於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CCtalk平臺業務分部及其他收入。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5、2016、2017年度,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收益分別為1.85億元、3.40億元、5.54億元,CCtalk平臺業務自2017年起才開始產生收益,當年收益為52.1萬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滬江的自有品牌課程達到四個門類近2000門課程,滿足從K12學生到大學生、研究生以及職場人群的應試與培訓需求。

當前滬江90%以上的營收來自自有品牌課程業務,滬江預計,自有品牌課程的銷售額近期仍將佔總收益的大部分。同時,在往績記錄期間,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的絕大部分收益來自大學生課程以及語言課程(英語除外)。

在截至12月31日的2015、2016、2017年度,大學生課程收入分別為6661.4萬元、1.11億元、1.86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6%、32.8%、33.5%;語言課程(除英語外)收入分別為9206.4萬元、1.41億元、1.85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49.8%、41.6%、33.4%.

照往年趨勢來看,語言課程(除英語外)的收入佔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英語交流技能課程、K12課程及其他佔總收入比重在逐年上升。

在學生人次方面,2015年、2016年、2017年度的總學生人次分別為20.47萬、23.26萬、29.36萬,其中大學生課程的人次分別為9.39萬、9.61萬、12.36萬,語言課程(英語除外)的人次分別為9.11萬、9.84萬、10.57萬,都呈逐年上升趨勢。

在合併現金流數據中,用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淨額支出在不斷擴大,但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淨額在不斷增加,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5、2016、2017年度,投資活動的現金淨額分別為-5.50億元、1.65億元、2.38億元。

滬江旗下擁有互桂基金,自2015年以來,互桂基金在教育方面分別投資了有氧英語、研途教育、italki、海風教育、學無國界myOffer、首爾教育、博覽網、大嘴外教、見教傳媒、小音咖、蘭迪學科英語、湃樂思教育、方圓眾合教育、Mario瑪瑞歐等機構。

2、CCtalk平臺免費課程掛網課程數佔90%以上

滬江的CCtalk平臺業務分部於2016年10月推出,2017年開始產生收益,主要通過向教育從業機構提供網際網路交易技術服務或平臺服務獲取收益,客戶可以將自有課程掛網在CCtalk上出售,或者採購CCtalk平臺技術服務增強自身的教學或培訓項目。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CCtalk平臺掛網課程全站交易淨額分別為380萬人民幣及2.36億人民幣,CCtalk平臺的平均MAU分別達到110萬和230萬;同期CCtalk平臺上的付費用戶達到2.1萬人和25.53萬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CCtalk平臺上的掛網課程覆蓋了語言、職業技能、文化與科學、K12四大門類。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2187家商戶和41534名自僱網師註冊於CCtalk平臺,這一數字在2016年12月31日,分別為992和11831。

招股書顯示,CCtalk在2016年、2017年度的總計掛網課程數目分別為37707、73795,其中付費課程數目分別為459、5989,免費課程數目分別為37248、67806,免費課程數目佔比均在90%以上,不過呈下降趨勢。

當前,CCtalk平臺業務仍處於發展初期。滬江也在少數試點項目中向客戶收取平臺及╱ 或技術服務費,包括教育機構、政府機關、企業客戶、商戶及自僱網師。這部分費用有:

(1)固定金額。滬江通常向運用CCtalk平臺為學生提供日常教學及╱或為員工提供職業培訓的教育機構、政府機關及企業客戶收取固定金額的技術服務費用。

(2)銷售總額規定百分比。對於在CCtalk平臺上掛網課程進行銷售的商戶及自僱網師,滬江通常按該等客戶於CCtalk平臺上的銷售總額的協定百分比收取費用。

3、英語交流技能課最貴,學員年平均支出在7000元以上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滬江所提供的自有品牌課程達到四大門類近2000門課程,這四大門類分別是大學生課程、語言課程(英語除外)、英語交流技能課程和K12課程,可滿足從K12、大學生、研究生和職場人員的應試與培訓需求,學員通過滬江網校官網或APP即可進行學習。

·大學生課程:主要面向有考試及資格培訓需求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其細分課程可分為:留學資格考試課程、考研課程、基礎英語和職業英語課程、金融和會計資格考試課程、職業教育課程(辦公或圖形軟體、演講表達技巧、休閒活動、保健、批判性思維及社交技巧等。)

·語言課程(英語除外):包含13種外語培訓課程,主要滿足成年學員的外語學習需求。

·英語交流技能課程:包含口語練習,主要為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員開設。

·K12課程:為幼兒園至大學前階段的學生設計,包括基礎英語、語文及數學。

在眾多自有品牌課程中,滬江的「滬江留學」、「滬江考研」、「滬江日語」、「Hitalk」則被稱為「旗艦課程」,自有品牌課程業務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旗艦課程。

去年7月,滬江宣布推出針對白領人群的成人在線口語新品牌「Hitalk」,並由「國民女神」湯唯作為代言人。Hitalk主打基於數據採集和智能化自適應學習匹配,還原真實的口語應用場景。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名學生在大學生課程平均支出分別為1197.5元、2001.4元、2303.1元;在語言課程(除英語外)的平均支出分別為1709.7元、2291.9元、2375.4元;在英語交流技能課程的平均支出分別為7204.6元、7947.2元、7984.7元;在K12課程平均支出分別為3106.1元、2820.0元、1733.6元。

鯨媒體發現,每名學生在大學生課程、語言課程(除英語外)的平均支出逐年增加,而在K12課程平均支出費用上逐年降低;在英語交流技能課程上的花費最大,平均支出在7000元以上。

招股書顯示,滬江的自有品牌課程一般根據學科性質及相關學員群體的學習目的而設定各課程的學員人數上限。對於需要強化培訓或需於短時間內取得重大進步的學員,提供小班課程,人數通常為6—10人,以及VIP一對一課程。

此外,與其他在線學習平臺的招生方法類似,滬江為了吸引學員也會推出免費或體驗課。

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體驗課每學生人次的平均價格分別為3.6元、2.7元及1.4元;每名學生的平均支出分別為6.9元、3.4元及1.8元。

4、運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團隊近600人

目前,滬江建立了一支由近600名人才組成的技術團隊。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 月31日止年度,滬江的研發開支分別為9060萬元、1.65億元、2.30 億元。

「我們已構建大數據計算集群和人工智慧計算集群,獨立開發了一系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算法,運用到『教、學、練、測』各個場景。可靠的數據採集能力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和引人入勝的學習體驗方面成功的基石。我們收集約1.7億產品和服務用戶以及約8.1百萬名曾參加付費自有品牌課程的學員的大量信息。」招股書顯示。

其中,OCS課件系統是滬江智能學習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運用植入OCS的課件系統,學員可以輕鬆做學習筆記,進而在OCS模式中建立一個新的個性化學習記錄供日後使用。同時,可以有效收集學員在課堂上提供的反饋和答案以作進一步分析,為學員定製未來學習計劃。

在滬江自有品牌課的旗艦課程Hitalk中即運用到人工智慧功能(如優化語音識別和人工智慧),提高學生人機練習口語的便捷度及效果,並通過探測和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所呈現的優勢與弱點擬定個性化學習方案。

鯨觀察

滬江的前身滬江語林網最早是一個非營利的英語學習BBS社區,2003年之後才相繼推出英語和日語學習服務,在2005年時推出了在線學習社區滬江部落,2006年才成立上海語林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主要提供網際網路外語學習服務,滬江的商業模式經歷了最早的廣告收入業務到學習服務提供的變化。

從免費的BBS起步直到被冠以「網際網路教育老兵「的稱號,滬江在網際網路教育圈內摸爬滾打十餘年。若本次順利衝刺港股,滬江將成為網際網路教育赴港上市第一股。

如果從外語培訓的打法角度看,滬江實際走了一條差異化的路線,據滬江招股書顯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滬江網校正式課學員人次總計29.36萬,同期正式課的每名學員的平均支出為3170.1元。

其中,語言課程(英語除外)學生10.57萬人次,佔比35.7%,2015至2017年三年內,語言課程(英語除外)收入分別為9206.4萬元、1.41億元、1.85億元,收入增長明顯。

2017年,在滬江5.5億元的營收中,即使在語言課程(英語除外)客單價2375.4元的情況下,語言課程(英語除外)收入佔到總收入的三成,達1.85億元,小語種課程毫無疑問是滬江營收中的主力軍之一,也說明了在英語培訓機構叢生的戰場上小語種市場所存在的潛力,小語種培訓或將成為在線教育市場新風口。

此外,滬江經歷過多次募資,從2007年蘇州創投的天使投資開始,滬江已經融至D輪,大大小小的融資金額共計16億元,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滬江網估值據稱達180億元。

滬江的投資者中不乏百度、皖新傳媒、上海文化產業基金等耳熟能詳之名,IPO前最大股東互捷投資持有31.99的%股權。通過互捷投資、互吉投資、互江投資、互元投資、上海成塔以及互年投資等形成一致行動人,持有股份比例為61.30%。

近兩年,滬江的對外投資也愈漸頻繁,例如投資過K12在線1對1機構海風教育、外語教學平臺蘭迪少兒英語、司考培訓機構眾合教育、線下韓語培訓機構首爾教育、國際語言教學交易平臺italki、全球留學生跨境服務平臺myOffer、對外漢語教育機構瑪瑞歐教育、在線藝考機構湃樂思教育等公司。

從滬江的投資版圖中可以看出,滬江除了布局原有的多語種培訓外,還在K12領域謀兵布局,海風教育、蘭迪少兒英語、湃樂思教育等即為此陣營。

2017年10月,滬江宣布成立全新子公司佳課,佳課的前身是滬江網校旗下K12事業部,本次拆分獨立運營後,將專注於為K12用戶提供一體化教育產品和服務,發力中小幼領域。

不過,與大多數網際網路公司一樣,滬江也難逃虧損。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滬江連續虧損2.80億元、4.22億元、5.37億元,虧損總額超12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滬江的下一步規劃是繼續加大針對基礎網際網路教育科技研發的投入、不斷提高自有品牌課程業務板塊的市場領先地位和盈利能力、強化以CCtalk平臺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建設,提升盈利能力等等。

今年4月30日,港交所新制定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總結》正式生效,同股不同權結構公司的限制將不再存在,同時港股通的實施也將有助於增強港股市場的流通性,是內地公司赴港上市的另一有利條件。

2018年,教育公司扎堆赴美、赴港的高潮已經顯現,博駿教育、春來教育、天立教育、華立大學、華圖教育、銀杏教育、寶寶樹、卓越教育等11家教育公司已遞交赴港招股書。

滬江作為其中的在線網際網路教育公司,若順利上市,將有何表現?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教育老兵滬江最後的戰役
    但對於企業來說,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盈利,當產品價格低於獲客價格的時候,越多的產品往往意味著更高的虧損。  教育機構變身資本傀儡  作為一家老牌網際網路教育機構,從2001年滬江語林網上線至今,命運反覆給這個老兵開起了玩笑。
  • 新東方在線 VS 滬江,誰能爭奪赴港在線教育第一股頭把交椅?
    此前鯨媒體也解析了滬江的招股書,文章請戳《衝擊港市網際網路教育第一股,獨角獸滬江的轉型之戰如何打?》誰能搶先成為登陸香港的第一支在線教育股?在線課外輔導及備考市場的發展主要受到幾點因素的推動:教育消費意願的提高;對更加個性化的教育內容及服務的需求逐漸增長;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傳統補習機構進軍在線市場;政策利好。
  • 滬江CEO伏彩瑞:兩年後教育領域還會誕生大批獨角獸,進入大規模收割期
    在今年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崑崙萬維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亞輝在大會上提出,明年的投資主題就是投移動網際網路教育。實際上,在今年教育投資熱的風潮就已經掀起。據全天候科技統計,截至2017年11月份,國內已有4家教育類公司赴美上市,直追赴美IPO數量排名第一的互金行業。另外,在一級市場上,教育類項目同樣也是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
  • 滬江折戟:獨角獸的遠大前程與窮途之困
    比起競爭對手新東方在線背後站著騰訊這樣的巨頭,滬江的投資方算不上主流基金,但 10 億的融資額已經足夠讓「在線教育獨角獸」這樣的名號被頻繁冠在這家成立近十年的網際網路公司前面。融資發布會上,主持人蔣昌建更發出了「滬江合併新東方」的調侃。在左林右狸頻道問起伏彩瑞是否真的有過合併新東方的雄心時,滬江前高管回應:「阿諾(伏彩瑞)其實沒說過這個話,但是我相信他心中是有這個期盼的。」
  • 復盤:滬江的上市夢,怎麼就碎了?
    盈利難題,是在線教育許多玩家面臨的困境。斷臂謀上市去年加入滬江的李濤,見證了它提交上市申請的過程。李濤來之後不久,公司便提交了上市申請,因為是第一個向港股提交的在線教育平臺,在公司內部便有「赴港教育科技第一股」的說法,僅隔14天,新東方在線也在其後遞交了赴港上市申請。
  •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在線教育「先行軍」滬江網校 開啟All in...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在線教育「先行軍」滬江網校 開啟All in人工智慧之路  Echo Lee • 2018
  • 滬江網:上海土生土長的獨角獸,新東方名師離職後的首選落腳點
    滬江網創立有十幾個年頭了,雖然是吃著網際網路的紅利,但是並沒有年輕的網際網路公司的狼性和活力。偏國企的感覺,中間有一次技術轉型時中高層有一定的矛盾,有一些內耗,中高層之間關於技術,業務方面有一些分歧。部門內部關係還好,但是部門和部門之間感覺微妙,然後部門空降的員工和老員工之間也微妙。17年業務沒達到預期,今年倉促上市,很多老員工離職。
  • 深度 | 教育行業獨角獸養成記
    信息科技的發展是推動這些教育機構加速成長的關鍵因素,網際網路對日常生活的高滲透度催化了市場教育的成熟,最終推動老牌的、新興的教育機構在過去3年內藉助資本的推動突破10億美元的估值線。信息科技的發展是推動這些教育機構加速成長的關鍵因素,網際網路對日常生活的高滲透度催化了市場教育的成熟,最終推動老牌的、新興的教育機構在過去3年內藉助資本的推動突破10億美元的估值線。然而,從獨角獸公司繼續蛻變為能夠獲得盈利的公司,這些教育機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資本和技術催生的教育獨角獸江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如果目光放更寬廣一些,掌門1對1的競爭對手其實是彈藥更足的同處K12賽道的準獨角獸們,他們或從題庫、答疑產品起家,或從家教O2O轉型而來,他們轉型的第一站往往是在線一對一輔導,很顯然,網際網路教育不管怎麼花哨,上課收錢的模式最符合商業本質。無疑,這些來勢洶洶者正是猿輔導、作業幫、學霸君和輕輕家教,他們背後站著強勢的老牌資本。
  • 方圓眾合教育聯手滬江網校助力考生攻克末代司考
    近期,國內海量優質的網際網路課程平臺滬江網校宣布戰略聯手司考培訓界王牌機構眾合教育,在2017年司法考試備考熱季合作推出「司法考試VIP課程」。作為一整套更有效率的創新助考方案,滬江網校力邀眾合教育司考名師組成的「王者之師」在線上和線下全面授教,打破傳統司考教授的地域與時間限制,幫助千萬司法考生備考衝刺階段不留空白。
  • 數讀上海網際網路:突圍之戰到底打得怎麼樣?
    有人說北京是創業創新中心,有人說深圳是中國網際網路高地,甚至於不少人都會說網際網路杭州這個新一線可比其他城市厲害多了,只是說起網際網路,似乎上海網際網路被大家討論的不多。那麼上海的網際網路到底發展的怎麼樣呢?我們該怎麼看待上海的網際網路發展歷程?如今的上海網際網路究竟如何?讓我們用事實說話,用數據來看看上海網際網路究竟如何?
  • 【人物】君聯資本李家慶:如何投出「獨角獸第一股」藥明康德
    好買說:藥明康德連收14個漲停,市值破千億,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獨角獸第一股。好買參與的君聯新海基金通過投資藥明康德,項目浮盈超7X。君聯資本李家慶是挖掘出藥明康德的伯樂,也先後投中科大訊飛、寧德時代等明星企業,頭部項目取得超30倍的高回報。李家慶是如何投中這些獨角獸企業呢?
  • 滬江的那些生生死死
    【編者按】「裁員降薪」、「公司大換血」、「巨額虧損」、「上市受挫」,本該是滬江的高光時刻,沒想到結果「一片狼藉」,與港股第一家網際網路教育公司的稱號失之交臂,滬江究竟發生了什麼?它究竟做錯了什麼?文章中梳理了滬江的發展歷程,為我們解答了一二。
  • IT桔子:2015年度盤點中國網際網路獨角獸俱樂部
    第一篇從《中國網際網路獨角獸俱樂部》開始,「獨角獸」是每個創業者努力的標杆裡程碑,也是每位投資人渴望點石成金的榮譽殿堂。過去的2014-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獨角獸俱樂部的增速如同國外一樣爆炸式的增長、也一樣地陷入困境,有可能上演從「從Unicorn到Mini-corn甚至到Unicorpse」的肥皂劇。
  • 滬江網:全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學習平臺
    滬江網作為全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學習平臺,專注於提供專業、高效的網際網路學習服務。旗下業務包括教育門戶網站、網絡SNS社區、教育電商平臺以及國內首創的在線互動教學平臺滬江網校等。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的迅速發展,作為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學習平臺,滬江網致力於與國內外的夥伴們一起為全世界的億萬學習者提供最優質的學習資源。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近2000家機構和名師與滬江網展開深度合作,其中包括國際巨擘麥格勞-希爾教育集團、牛津大學出版社、哈珀·柯林斯集團等。
  • 滬江高級副總裁唐紅浙:用AI賦能網際網路教學 技術優勢提升雲平臺能力
    此次活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中央電化教育館、上海開放大學指導,上海市教育學會、上海市電化教育館、上海教育報刊總社聯合主辦,上海夢想成真公益基金會協辦。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永勇等重要嘉賓與會出席。同時,會上還進行了教育科技獨角獸聯盟合作籤約儀式。
  • 尋找獨角獸: 餐飲創業,如何讓傳統行業有「網際網路思維」
    黃太吉,雕爺牛腩,成為創業大潮下「網際網路思維」的代名詞。在第一財經、金磚傳媒聯合23seed打造的《尋找獨角獸》節目中,令人眼前一亮,蝦搞蝦弄樹立的新的餐飲模式,成為餐飲創業思潮中又一看點。蝦搞蝦弄就是採用全新商業模式,線上電商包括大型外賣網站的推廣宣傳,線下實體店的店內真實體驗,因其良好的客戶體驗和充滿娛樂精神的營銷方式,使其在傳統的夜市小龍蝦中獨樹一幟。
  • 從血汗工廠到A股獨角獸,郭臺銘45年商戰啟示錄
    2018年5月24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線上申購。IPO後,工業富聯總股本達197億,發行價對應的市值為2712億。成為繼藥明康德之後登陸A股的第二隻「獨角獸」,這也使得郭臺銘和他的商業帝國再次引起世人的關注。1、崛起1973—2005:全球代工之王祖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出生於臺北縣板橋市的郭臺銘,自幼家境貧困。
  • 眾合教育主推的「司法考試VIP課程」已在滬江網校獨家上線
    網際網路教育興起之後,以線下面授起家的眾合教育遭受巨大衝擊。同時,單一的司考培訓市場空間有限,眾合教育雖然業績穩定,但營收增長緩慢。面對困境,眾合教育CEO李曰龍提出要藉助資本和網際網路的力量,打破發展瓶頸,邁向更廣闊的空間。2017年2月14日,滬江創始人兼CEO伏彩瑞和李曰龍在上海第一次見面。
  • 專訪掌門1對1張翼:K12在線教育獨角獸是如何煉成的?【獨角獸專欄】
    獨角獸跑出的背後,是整片森林的躁動。在線教育在觸底後,已經開始反彈,並且顯得愈加成熟。在線教育不僅是教育加上了網際網路,而且是網際網路思維和傳統教培思維碰撞的結果,其產生的新物種,天然具備獨角獸的基因。是利用網際網路O2O模式,搭建在線教育C2C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