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秉文
隨著肯德基、麥當勞等國際連鎖快餐品牌對中國餐飲市場的滲透,很多國人的飲食習慣也被這些外來的「洋快餐」改變了。過去,大家都愛吃煮菜或炒菜,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那些更方便快捷的油炸食物,比如炸雞排、炸薯條等等。所以,越來越多以「炸」為主要製作方式的連鎖快餐品牌就出現了。其中,正新雞排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正新雞排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生意非常火爆。後來,在黃渤擔任正新雞排的代言人後,這個品牌的知名度就又上了一個層次。不管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的商圈、學校等區域,總能看見正新雞排的門店,甚至一度比麥當勞、肯德基還要受歡迎。
據了解,正新雞排目前擁有近2萬家門店,是中國餐飲品牌中擁有最多門店數的品牌。然而,最近一兩年,正新雞排似乎開始走下坡路了。正新雞排曾在2016年瘋狂開出7000多家門店,這種擴張速度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它的成功,但也為其日後的發展留下了隱患。那麼,正新雞排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正新雞排最初只是一家小吃店,第一家店於2000年在浙江溫州開業,主要做各種小吃,和我們一般吃的那種路邊攤差不多。只不過它看上去更乾淨衛生,更正規一些。由於口味好、經營得當,正新小吃店很快就在溫州站穩了腳跟,並開設了多家分店,生意做得非常不錯。而其創始人陳新武的目標是要將自己的生意擴展到全國,因此,他便帶領正新進軍上海餐飲市場,削減了90%的產品,把雞排作為最主要的產品,並將店名更改為「正新雞排」。
在發展的頭十幾年裡,正新雞排一直是穩步發展,採用直營模式,只開了500家店。這就為其日後的開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逐漸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生產、經營體系。
此外,正新雞排的定位非常成功。它主打雞排的策略可以說是非常明智的。因為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等在雞肉食品上已經做了很久了,擁有很多忠實消費者。而在眾多同質產品中,專注於只做雞排還是頭一回。所以,正新雞排的獨闢蹊徑也剛好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除此之外,正新雞排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實惠的價格。肯德基的一對小雞塊差不多要9元,而正新的一大塊雞排只要10元,而且還贈送一杯飲料,可以說是物美價廉。再加上正新雞排的口味也不錯,因此,它能收穫大量顧客的青睞也就不難理解了。
有了良好的基礎後,正新雞排在2013年後就開放了加盟模式,加盟費為8.5萬元左右。而且一個店只需要三個員工就可以正常經營。這種低成本的模式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可以負擔得起的。所以在開放加盟後,正新雞排的門店數量就開始激增。2015年,黃渤擔任正新雞排的代言人,並在大熱綜藝《極限挑戰》中做了很多宣傳,正新雞排的知名度又上了一個層次。2016年,正新雞排開出了7000家門店,平均每天就要13家新店開業。到去年年初,正新雞排的門店數量達到了1.3萬家,目前其門店數量已近2萬家。
但好景不長,正新雞排發展至今,生意已經大不如前。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曾經需要排隊購買的正新雞排,現在卻是門可羅雀。那麼,正新雞排怎麼就突然被「冷落」了呢?
首先,瘋狂擴張導致的管理問題時有發生。此前,不少正新雞排的門店被曝光重複用油、衛生條件差等問題。而這種會影響到食品安全的問題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所以,一旦觸及到這個問題,消費者自然不會再去正新雞排消費。
其次,正新雞排的口味在規模擴大後,也產生了變化,沒有以前好吃了。對於加盟店,正新雞排只提供食材,而炸雞排的技術則由店面員工自己控制,每家店的員工水平參差不齊,就導致口味有很大的差異。此外,有的加盟店為了節省成本,會偷工減料,或者使用廉價的替代食材,這也會導致口味上的變化。有消費者發現,以前的正新雞排上的麵糊比較少,雞肉分量足;而現在正新雞排的麵糊卻變得越來越厚,就連贈送的飲料的口感也變差了。而且,更加令消費者感到不悅的是,正新雞排的價格在近兩年居然上漲了,這就給了消費者一種「貨不真、價不實」的感覺。
再次,一些「山寨」品牌的出現也影響了正新雞排的聲譽。而一些門店喜歡搞虛假促銷活動的行為也影響了正新雞排的口碑。
從2013年的500家門店到現在的近2萬家,正新雞排在 5年多的時間內瘋狂擴張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已經為其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實,不管是餐飲業,還是其他行業,盲目擴張導致企業逐漸衰敗的例子數不勝數。正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古往今來,多少曾經輝煌一時的企業都敗在了「守業」的過程中,雖然令人惋惜,但絕對不值得同情。
如今的正新雞排,如果想要重現往日的光輝,就必須反省自身經營發展模式上的弊病,優化經營模式,加強門店監管和操作的規範化,不要急功近利。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覺得現在的正新雞排大不如前了呢?歡迎大家踴躍留言討論哦。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