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3+1+2物化生和物化地賦分制情況下,選哪個更容易得高分?

2020-12-27 贏在高中

物理化學生物和物理化學地理,是兩個非常受尖子生歡迎的組合!在我班的學生選課中,選擇理化生的有13人,選擇理化地的有5人。

那麼,哪個組合更容易得高分?需要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學習能力:生物和地理哪個更好學?

無論是選地理還是生物,要想賦高分,都要想辦法讓自己處在「分子」上而不是「分母」上。那麼地理和生物,哪個更好學?這個因人而異!

生物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地理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二者難度相當,是學生比較喜歡選擇的學科。在2017年山東選課數據中,選擇地理的人數第一,選擇生物的第二。

生物對記憶的要求很高,所有學好生物的學生都有一條經驗,那就是「背書」,真正計算的內容也是難度較大的地方,在於必修二的遺傳基因部分,這部分內容嚇退了一部分學生。

地理對於學生空間想像能力、識圖能力要求較高,背誦的內容不是很多,有的學生就是因為不喜歡背誦選擇地理的。

對於理化比較好的學生,我認為選擇地理比生物更有優勢,因為這部分學生,普遍喜歡做題,不喜歡記憶。

二、競爭力:生物和地理哪個對手更弱?

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所以對手的實力很重要。

那麼選擇生物和地理的哪個實力更弱?我認為選擇地理的更弱。從我校選課情況看,三個校區的學生成績有一定的差別,成績最好的校區,選擇政史地組合的人數很少,每個班不到3個,而選擇理化生組合的,都在20到30人。但是,從學校總體數據看,選擇理化生組合的最多,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排名上升到了第3位,這說明另外兩個校區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更多,尤其是那些藝術生,基本上都選了政史地組合。

在山東省2017年全省選課數據中,選擇政史地組合的人數是所有組合中人數最多的。這也說明成績較差的學生中,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更多。

所以綜合分析,選擇生物的學生中,很多都是選擇理化生或者物理生物的學生,而選擇地理的學生中,更多的是來自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因此,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地理,可能更佔優勢。

所以,這兩個組合,從得分角度,我推薦理化地組合。

我是「贏在高中」,專注教育,對新高考有較多研究,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物化生、物化地,高中選科最糾結的選擇?老教師:其實很好選
    今天有家長諮詢:高一3+1+2物化生和物化地賦分制情況下,選哪個更容易得高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選科關涉的問題的確很複雜,3+1+2模式下有一旦選定了物理,接下來怎麼選,的確需要慎重考慮。而物化生和物化地又是選擇人數非常多的兩個組合,到底哪個才是最好的組合?
  • 新高考3+2+1模式下,如何選科「賦分」更高?要參考哪些標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新高考3+2+1模式下,考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並且做到在志願填報中選擇專業最大化,我們首選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賦分制」。什麼是賦分制?那麼如果她的地理成績全省排名3%,就是3級,對應賦分就是94分,成績在前10%都屬於4級,成績都是91分,所以在賦分制下,小麗的高考成績完全取決於所考科目在全省的排名,如果排在1%,個科目就是100分。
  • 選科「避坑指南」,新高一必看!3+1+2高考賦分制度
    新高考實行3+3或者3+1+2的學校,到底如何選課對自己孩子最有利,很多專家給了不少建議,結論無非就是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問題是怎麼樣才是適合你的孩子的呢?理論分析有時候很美好,現實情況往往讓人大跌眼鏡,已經選完課開始走班的高二學生現在不少開始後悔了,這裡面不乏一些學霸。
  • 兒子高一選科物化生,將來是不是在賦分制度下競爭大?
    新高考,不管是「3+1+2」新模式,還是「3+3」新模式,孩子選科「物化生」組合,在將來的賦分制高考下,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除非你的孩子就是那種「千人斬」或「萬人斬」的真正學霸級學生;因為這個「物化生」科目組合基本就是學霸們扎堆的組合,競爭會空前的激烈,勢必會把前1%的學生考分推向更高
  • 選科03期 物生地 化生政 物史地 物政地
    3、賦分影響:從目前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選科人數較多,成績居於中等的考生賦分不佔優勢。物生地這一組合在「3+3」模式中專業覆蓋率99%,「3+1+2「模式中專業覆蓋率在87.61%,在兩個模式下專業覆蓋率都很高。
  • 新高考「3+1+2」即將來臨,這些問題你搞懂了嗎?
    明年開始,廣東、福建、重慶、湖南、湖北、江蘇、河北、遼寧八省市的高考將進入「3+1+2」的時代,文理分科徹底成為歷史;全新的模式也意味著全新的挑戰首先,「3+1+2」什麼意思?「1」表示在物理和歷史中必須且只能選一門(即首選科目);「2」表示在
  • 新高考賦分制下「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多,拿高分很容易!
    相比「3+3」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選科的組合數量減少了很多,這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是一個好事,畢竟選科難度要比「3+3」模式低得多,但其實無論哪種高考模式,選科依然很重要,選科相當於提前選擇了未來的專業,選科結果不僅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習重心、學習壓力,同時因為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
  • 三種高考選課並存,學渣選物化生只能當炮灰?別不信,大概率如此
    對於新高考的選課是目前困擾很多高一新生的一個大問題,選課不慎,沒有高考之前就輸在起跑線上實屬不該,但很多家長和孩子由於對新高考選課了解不透徹,進而出現選錯科的情況,近期一位家長問小編,當前他們省還屬於3+文綜/理綜模式,孩子成績中等,選了物化生,是否就成了炮灰了?
  • 3+1+2地區考生選課,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
    寒假過後,有些地方新高一的同學就要開始進行選課走班了,雖然江蘇省已經通過官方規定不允許高一階段進行選課走班,但是別的省份沒有規定,所以,還是有很多學校提前在高一階段就完成了選課走班。這對於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可能會顯得比較倉促,尤其是對第一次實行選課走班的同學來說,還沒有完全搞清楚選課是怎麼回事,賦分制度是怎麼回事就業匆忙選課走班。
  • 「3+1+2」新高考模式,出現了等級賦分制,會對學生成績產生什麼影響?
    等級賦分制是什麼?目前我國的高考政策已經改為「3+1+2」的新模式,在這個新模式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適合的學科,不再局限於以前的政史地、物化生組合。比如說是理科生,你的綜合科成績就為物化生三科的總成績,現在改變了文理科之分,綜合課成績就改成了自由選擇的那三科總成績。
  • 別把3+1+2模式賦分制和3+3模式賦分制混淆
    比如某幾個學生的化學考了98、97、96分,那麼如果他們三人的分數處於化學科目總參考人數的前2%,但沒有進入前1%的範疇的話,他們三人的成績賦分後就全部是97分。在這種情況下,那麼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考98分的肯定覺得虧,考96分的覺得賺了,而考97分的呢?還是心理不平衡,為什麼96分的能和自己一個分呢。這是同一個等級內的競爭。
  • 這樣選科進行賦分,真的不容易吃虧嗎?3點分析說明一切
    其實隨著高考改革的腳步加快,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執行了3+3選科,3+1+2選科,面對很多新的政策和策略很多家長們都不知所措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山東省的等級賦分區間,就是如下表所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都會按照下表來進行等級賦分,孩子能夠考到的名次越靠前,賦分等級就越高,賦分分數也就越高。所以,選科也可以參考這個來進行。
  • 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怎麼選科更能拿高分、考名校?
    新高考改革啟動之後,高一高二的同學們不再進行文理分科,選科組合從兩種變成了十幾甚至二十幾種。很多同學還不清楚選科的方法和重要性。今天,P咖學姐想給大家講講:高一高二的同學在「3+1+2」的模式下,如何選科?什麼是新高考改革?
  • 選科03期丨史化生組合分析,中等生擴大專業範圍的無奈之選?
    新學期開始,新高一、高二馬上面臨選科規劃和決策問題。應廣大考生、家長需求,自主選拔在線微信公眾平臺(ID:zizzsw)特開通【新高考選科指導】系列文章,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的幫助。第03期,我們為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史化生組合。
  • 3+1+2高考賦分制度下:學霸也會成炮灰!選科如何避坑?
    新高考實行3+3或者3+1+2的學校,到底如何選課對自己孩子最有利,很多專家給了不少建議,結論無非就是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問題是怎麼樣才是適合你的孩子的呢? 理論分析有時候很美好,現實情況往往讓人大跌眼鏡,已經選完課開始走班的高二學生現在不少開始後悔了,這裡面不乏一些學霸。
  • 【高一選科必看】新高考物化生及物化地選科分析,新高考的最終受益者就在這!
    物化地的可報專業也超過了95.16%;3、學科之間關聯緊密。學科之間關聯極大,除了三科之間的關聯,還與數學的一些通用的理科思維以及計算能力等都是互相印證、互相促進的。4、記憶內容較少,理解的內容較多。物化生三個科目偏重於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考察,一般記憶的內容很少。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導語: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匆匆之中,高一第一學期已經臨近尾聲了,新高考的選科問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如何選科,是令學生、家長很頭痛的事,但是必須要選。但是,再優秀的學生,也要努力做出最好的選擇,從而讓選科效果最大化,為此,需要注意以下3點——1、先選物理,這個「1」決定了今後職業生涯的大方向學霸上理科,這是文理分科時的基本選科原則。
  • 遼寧新高考「3+1+2」模式,高一選科的六大選科要素
    2.排名由於新高考採用等級賦分制,最終賦分分數取決於名次,因此排名也是衡量學科基礎的重要依據。排名不應局限於班級或學校排名,最好能夠參考全市(區)乃至全省的統考排名進行判斷。層次越高,範圍越廣,其參考價值越大。
  • 新高考等級賦分,這6種學生更容易得高分
    前言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對選擇同一科的同學進行對比,然後賦分,這樣有利於解決因試題難度不同而導致的不公平。如物理排名20%,不在A等級,因此A1等級5%+B1等級7%=22%,15% ~ 22%屬於B1,因此物理成績排名屬於B1等級,賦分85分;歷史排名5%,在A等級內,A1等級1%+A2等級2%+A3 等級3%=6%,3%~6%屬於A3等級,因此歷史在A3等級,賦分94分。
  • 「3+1+2」高考模式最「吃虧」的組合,性價比低,賦分後難得高分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