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上周剛剛度過次貸危機爆發10周年的日子,危機造成的傷痛尚未撫平,在這期間美股卻走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歷史最長牛市」。
超過9年的漫長牛市中,無數知名機構和專家均不止一次高呼「大跌就在眼前」,最終都成為了市場茶餘飯後的笑料。
知名市場投資人Jon Boorman製作了一張從2012年開始唱空美國股指的圖,在社交網絡上取得了熱烈的反響。連知名投資社區Stocktwits的聯合創始人Howard Lindzon都表示,為了避免登上Boorman的最新大作,他決定暫時給自己放個假......(好了我們知道你是空頭了)
(2012-2018年唱空股市的專家和機構們,來源:Jon Boorman)
對於股指頂著唱空壓力一路高歌,ElliottWaveTrader.net的創始人Avi Gilburt表示,事件從來不是影響股市漲跌的主要因素,而投資者心理才是。
一個樸素的道理
Avi Gilburt進一步說明,如果市場上絕大多數看多的人全部離場了,那麼我們很大概率能見到這一輪行情的頂部;同理大多數看空的人選擇離場,真正的「嬰兒底」就已經到了。
同時,很多投資者都傾向於收集更多的信息,以為這樣就能無往不利。但事實是他們往往選擇性地閱讀了符合自己偏見的信息,加深了錯誤的認識。
過去這9年牛市,還有哪些常見的誤解呢?
其實大家都在賺錢
富時集團製作了從2005年至今的證券市場回報收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年來全球經濟事件不斷,但總體上全球的證券投資者都是在盈利的,只不過美股公司收益更高一些罷了。
(過去12年證券市場收益圖,來源:富時集團)
而且在過去十年裡,以「FAANG」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是不斷驅動美股創出新高的主要原因。證券分析師Ryan Vlastelica煽情得表示「過去十年的美股網際網路板塊可能是投資史上最偉大的故事」。
小盤股更賺錢
那些市值萬億的大塊頭顯然是整個市場的關注焦點,動輒四五倍的漲幅也讓全球市場眼紅不已。但事實是,過去九年裡市值越小的股票,越容易掙到更多的收益。
回溯過去九年的收益率,標普600小盤指數的回報率要高於標普400中盤指數,同時大塊頭的標普500指數是這三者中收益最低的。
(過去9年美股不同市值指數收益情況,來源:標普道瓊指數)
關鍵因素:貨幣市場政策
過去這幾年的全球貨幣政策,尤其是美聯儲過去十年的政策導向,無疑是不斷促使市場上攻的重要因素之一。美聯儲持續了多年的低利率政策,配合多輪公開市場賣出國債的操作,使得證券等資產保持了良好的吸引力。
(過去9年主要央行政策,來源:Morgan Stanley )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美聯儲政策無疑是推動這輪牛市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隨著政策不斷偏向緊縮,聯儲政策已經成為了潛在的風險因素。摩根大通此前就發聲表示聯儲政策轉向可能會導致下一輪經濟危機,而Morgan Stanley 表示貨幣政策變動將會使得美國未來幾年的波動幅度明顯加大。
美股其實沒那麼貴
轉向的貨幣政策使得不少投資者都擔憂經濟即將進入下行周期,不斷創出的高點也使得看空情緒逐漸顯露。不過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部門研究顯示,標普50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目前只有16.8,僅僅比近25年平均值高出一點,後市還有上升空間。
(近25年標普500動態PE,來源:摩根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