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黑眼圈」竟然也會迎來這一天?
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話:談戀愛不止會紅了眼眶,還有可能讓人黑了眼圈?
有好多人總是抱怨:為什麼眼睛下面會有這麼厚重的黑眼圈,看起來就很沒精神的樣子?
殊不知,黑眼圈也是分等級的,或許你困擾多年的黑眼圈根本就是假性黑眼圈。
針對黑眼圈,美國皮膚外科協會就針對黑眼圈的起草了一篇綜述文獻,來說說黑眼圈的成因以及分類。
黑眼圈的成因,有時候不僅僅只有熬夜
第一,色素沉澱
由於眼部周圍皮膚特別薄,皮下組織也比較少皮膚容易發生一些色素沉著。
大多呈茶色,咖啡色,眼睛周圍長期有痘印,色斑,久而久之,眼部周圍就會形成色素沉澱,慢慢地也就形成黑眼圈。
第二,作息不規律
如果長期熬夜,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就可能容易情緒化。時間一久,眼部肌肉也會變得疲憊,眼睛周圍就會出現黑眼圈。
第三,其他原因
長期使用高強度的化妝品,而又卸不乾淨,就可能會形成黑眼圈;
還有有些長期吸菸的人眼部周圍會發黑;月經不調的一些女生也容易出現黑眼圈的情況。
了解完黑眼圈的起因之後,我們發現,原來小小的黑眼圈這麼複雜。
不僅黑眼圈的起因多樣,黑眼圈的等級更為多樣
1.血管型黑眼圈
這類血管型黑眼圈也稱為青色黑眼圈,因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眼周肌膚泛青,這是最常見的黑眼圈類型,也就是名副其實的黑眼圈。
2.黑色黑眼圈
黑色黑眼圈顧名思義,就是眼部周圍呈黑色,也稱淚溝形黑眼圈。
這類黑眼圈算得上是「熊貓眼」,因為眼睛浮腫或者眼袋鬆弛,在眼睛周圍慢慢形成黑色的陰影,屬於鬆弛型黑眼圈,這類黑眼圈也是真正的黑眼圈。
3.假性黑眼圈
淚溝型黑眼圈,有些人淚溝塌陷,加上眼部皮膚很薄,就很容易顯露皮下血管,給人看上去就像是黑眼圈。
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皮下皮膚的膠原蛋白組織就會慢慢流失,而造成眼部皮膚薄、凹陷,而形成黑眼圈。
還好這是假性黑眼圈,只要多加注意,減少熬夜等作息不規律的習慣,也可以通過冰敷消腫,做一些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的運動都可以改善假性黑眼圈。醫學去除的方式也可以有利消除黑眼圈。
另外,塗抹一些眼霜也是不錯的選擇。
那我身上的黑眼圈,究竟是不是假性黑眼圈呢?
首先,平視鏡子,不笑的時候,看一下你的眼睛附近或者眼下凹陷處,是否有色素沉澱或呈青。然後輕輕撐平下眼皮,檢查這部分的膚色與其他部分的膚色是否有落差。
若有,說明你屬於色素型黑眼圈。
一般而言,大多數人的黑眼圈,都是因長期用眼過度或熬夜,導致眼部肌肉變得疲憊,com從而產生黑眼圈。
對於那些所謂能夠預防甚至消除黑眼圈的化妝品,實際上往往都是良莠不齊,真正有效還真沒多少。
一般大多數都只能預防或緩解黑眼圈,若需要徹底去除,那唯有寄託藥物、雷射或者手術。
所以該說的都說了,但小康醫生還是老生常談:少!熬!夜!
雖說黑眼圈並非熬夜形成,但不熬夜就是不給人懷疑的機會!
坦坦蕩蕩做人,即便有黑眼圈也無需害怕。
參考文獻:
【1】Roh MR, Chung KY.,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definition, causes, and treatment options. Dermatol Surg. 2009 35(8):1163-71
【2】Matsui MS, Schalka S, Vanderover G, et al. Physiological and lifestyl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risk and severity of peri-orbital dark circles in the Brazilian population. An Bras Dermatol. 2015 90(4):494-503
【3】Chavan M, Sun Y, Litchauer J, et al. Fucus extract: cosmetic treatment for under-eye dark circles. J Cosmet Sci. 2014 65(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