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無法知道他們要對40萬隻候鳥做什麼

2020-12-13 騰訊網

  本文原標題有點長,《全國最大灰鶴越冬地環境公益訴訟案最新進展:陝西渭南中院組織被告原告庭前證據交換》

  為了感謝您點開本文,邀請您觀看一段8秒的小視頻,非常美哦!↓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這片土地,我們就是為這些鳥兒發聲。如果您想為保護這群候鳥做點什麼,歡迎持續關注和轉發。

  【一、情況簡報】

  2018年8月31日上午9點,關於全國最大灰鶴越冬地的九鯉坊等違建一案的環境公益訴訟,在陝西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了庭前證據交換。這是全國關注環境保護和熱愛候鳥、溼地的人們期盼已久的!

  此案原告是北京市豐臺區源頭愛好者環境研究所(下文簡稱「源頭」),破壞溼地和候鳥棲息地的三家企業是共同被告,分別為:陝西省水務集團韓城水務有限公司、韓城水務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韓城市黃河特色漁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二、案件背景簡介】

  陝西黃河自然保護區是全國最大的灰鶴越冬地,官方統計有40多萬只候鳥在此棲息。韓城芝川段是保護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有數百隻瀕危大鴇和黑鸛、大天鵝、小天鵝、白頭鶴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在此度過寒冬。

  (全國最大灰鶴越冬地,每年都有40多萬隻候鳥來到這裡。圖片來源:它世界)

  然而2015年開始,以上3家企業在沒有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分別在該保護區開始修建九鯉坊、萬畝漁園等2個項目,大肆破壞溼地,佔地2.55萬畝,而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各項手續至今依然「裸奔」。

  (2017年上半年,這塊巨大的項目部介紹牌一直挺立,媒體報導後被悄然撤走)

  (圖為開工現場。來源:它世界)

  2017年2月20日,渭南市林業局等相關部門特此向陝西省林業廳報告,明確提出

  以上三企業和「在未辦理任何佔用保護區溼地法定手續的情況下,在保護區韓城段內違法施工建設,在多次交涉、勸阻無果後,下發停工通知書,限期進行整改……建議省林業廳查辦,並責令建設單位立即關停並拆除違法建築,恢復溼地原貌」。然而2017年4月14日,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護中發現,施工依然在進行(具體報告請見下文圖片)。

  2017年4月11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向陝西省委、省政府就對陝西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形成的督察意見進行了反饋,其中提到「韓城市將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近萬畝溼地開墾為耕地,並配套建設基礎設施,生態破壞嚴重」的問題,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

  2017年6月13日,陝西省林業廳根據《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的通知》其中提到,韓城市國土資源局違法將陝西黃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近萬畝溼地開墾為耕地,並配套建設基礎設施,生態破壞嚴重,韓城市政府還將該保護區部分區域納入黃河河道採砂規劃,違法在保護區內設置6個採砂場並發放採砂許可證,佔用保護區內黃河河道22.2公裡違法事件。提出整改目標:停止項目建設,恢復溼地,並明確了6項整改措施和責任分工。

  而此時,九鯉坊等違建已經開始營業了!

  2017年6月22日,華商報它世界自然新聞周刊整版揭露該事件!當天,時任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作出批示,要求成立調查小組,就此事件展開調查。同時,九鯉坊商業街停止了營業,侵佔保護區的建設施工全面停止。

  此後的一年多中,北京市豐臺區源頭愛好者環境研究所,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讓候鳥飛公益基金等環保組織在持續關注,並通過以下方式倡導呼籲拆除違建,恢復溼地:1、多次向國家林業局、環保部及督察組舉報、向省市林業廳、環保廳、陝西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韓城市政府等相關政府部門舉報反映,2、拜訪涉事企業協商,3、在「西北環境前線」、「讓候鳥飛」等微信公眾號呼籲相關部門儘早依法拆除違建,保護候鳥棲息地,4、聯合全國環保人士和環保組織、媒體共同關注。

  (2018年4月底,公益律師和愛鳥志願者前往九鯉坊調查現狀,圖中志願者們打著意為「飛翔、愛」的手語合影,右側大鯉魚是九鯉坊的標誌性建築,2018年8月底工作人員再次調查時發現鯉魚已被拆除)

  在多次呼籲無果後,2018年5月3日,「源頭」向陝西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並於當日正式立案。這是渭南市的第一起環境公益訴訟。此次庭前證據交換是立案後雙方律師第一次在法院「面對面」溝通此事。

  (立案通知書。圖片來源:渭南中院)

  【三、證據交換都說了些啥?】

  此次證據交換從上午9點開始,中午12點結束,主要有兩部分:

  1、原告和被告律師依次說明己方的觀點或所要證明的法律事實,並逐一簡要說明每一觀點(或法律事實)項下相應的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等;

  2、雙方律師就證據形式、內容、來源、取證手段、證明對象等問題向對方詢問或質疑。

  以下是大致的關鍵信息:

  (一)原告「源頭」堅持一貫的觀點和訴訟請求,即九鯉坊、萬畝漁業園區等兩個項目沒有任何合法手續,屬於違建,破壞了黃河溼地和瀕危候鳥的棲息地,應該拆除違建並恢復溼地。用八個字概括就是「拆除違建,恢復溼地」。

  (二)三名被告認為原告的觀點與「事實不符」,駁回訴訟請求。原告律師對部分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相關性進行了反駁質疑。雙方就現有建築物對溼地的危害達成初步一致,並就解決違建問題的方案、恢復溼地的具體路徑辦法做了初步討論。

  被告的理由和觀點具體,及原告的回覆(藍字)如下:

  1、「有不動產權」

  被告韓城黃河特色漁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劃撥的形式取得了溼地的不動產權證書」,並以相關部門關於九鯉坊所在土地的批覆、意見等材料作為證據;

  原告:2017年11月前九鯉坊所在區屬陝西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環保局等部門無權限調整、批劃,不動產權及一些政府部門的批覆等材料違反了自然保護區條例等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條例。(借用《愛情買賣》的歌詞:溼地不是你想調,想調就能調……)

  2、「有合法手續」

  被告韓城黃河特色漁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被告陝西省水務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分別聲稱「九鯉坊、黃河生態漁業示範基地等項目有合法的建設手續,並非沒有任何手續」。此處出示的「證據」有相關政府部門的會議紀要、不同部門關於項目選址、備案、規劃、環境影響、用地等方面的審核、批覆、意見等材料。

  原告:不認可此組證據的真實性。由於所提供的所有材料無原件無紅色印章,部分出自政府部門的材料亦沒有正規批號。有的文件內容與原告已知的政府公開信息明顯矛盾。如:

  韓城農林局的這份文件被韓城市環保局、水務局等部門在批覆時引用、採納:

  而其內容與原告提供的渭南市林業局於2017年2月20日的文件(見下圖,共兩頁)內容明顯相悖。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兩個市林業局的文件)

  不僅如此,2018年3月8日韓城市秘書長賈耀斌(兼任韓城市農林局局長)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也明確承認,「九鯉坊上沒有任何行政審批手續」,「完全屬於一個違建項目」。

  (轉載《新京報》我們關於該事件的報導,視頻2:38-3:07為上述內容)

  對此被告律師解釋,「賈當時不了解情況,不敢說有手續。」

  這個解釋令人難以信服,賈耀斌是當時的農林局局長,對於這麼重大的項目會不了解情況?!

  3、「調出了保護區」

  2017年11月9日「九鯉坊等項目所在地已調出了黃河溼地保護區的保護範圍」,主要原因是「西安至韓城城際鐵路建設項目會跨越保護區緩衝區,其綜合評價認為鐵路項目對保護區影響較輕,環境風險較輕,而所跨越和評價的地方與九鯉坊所在區域基本一致」。為此被告律師提供了很多和西韓鐵路及調整保護區相關的科學考察報告、論證報告、生態影響專題報告等作為證據。

  原告:材料很厚,但和本案無關。

  第一,時間上本案中九鯉坊所在區域在2017年11月9日之前一直在陝西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而非2017年11月之後才開工,即九鯉坊等項目違反了自然保護區條例等相關法律條例。

  第二,九鯉坊等項目沒有任何行政審批手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合法手續,這是連農林局局長都明確承認的,已經明確是違法建築,和西韓鐵路、保護區調整等毫無關係。

  4、「對於破壞溼地的事實不認可」

  對此第三被告律師說「九鯉坊所在地過去是林場、農林耕地」。而隨後第一被告律師說「被調區域(即九鯉坊等所在區)是澽河河道範圍,溼地類型是洪泛平原溼地和庫塘(註:洪泛平原溼地是河流溼地中的一種)。」

  原告:兩位被告律師的觀點互相矛盾。退一萬步講,違建因為違反法律才被稱為違建,和所在溼地的歷史情況並無直接關係。更何況九鯉坊所在區在2017年11月被調出保護區之前一直為溼地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這是公認的。

  5、「九鯉坊已經被規劃為韓城黃河溼地公園,沒必要拆」

  被告韓城水務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了《韓城黃河溼地公園規劃》作為證據,這份規劃由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北京市海澱區陸橋生態中心2018年6月20日出具。該規劃定位中寫道,「本規劃參照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管理辦法……對已建成的項目進行適當的保留控制和功能轉化,恢復原生溼地」。

  規劃中在「現存問題」中指出,「本地塊已建成和大面積硬質場地對原本的溼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此該被告表示認同並提到,現在九鯉坊的標誌性建築物大鯉魚已經拆除,一些硬質路面正在拆除。

  對此,我們喜憂參半。

  欣喜的是,溼地公園的理念和規劃相比於九鯉坊等項目,更加綠色、先進、有利於溼地和候鳥保護,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點。被告目前採取的拆除行為也表明了韓城市政府和該企業落實生態保護政策、恢復溼地的進步、決心和行動力。相比於立案之前,雙方的分歧已減少,並有了共同目標——恢復溼地。

  擔憂的是,被告韓城水務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在陳述觀點時提到,「不拆除,調整功能,沒有拆除的必要」。該規劃也從多個方面證實了這一點,即【開發利用溼地資源,而非完全恢復溼地生態系統、恢復水鳥棲息地】。

  違建有大面積的硬質場地,如果不拆除,那麼恢復原有溼地從何談起呢?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侵佔、破壞了溼地和候鳥棲息地,然後再去建溼地展覽館、鳥類觀測點、救助站、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等等以保護溼地、候鳥為名義的建築物,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本末倒置?

  韓城市希望藉此溼地公園來宣傳普及溼地生態文化的理念、促進旅遊發展當然非常好,但是前提應該是尊重自然、尊重溼地和那裡的野生動物們,把溼地保護好了再考慮如何進一步依法利用。

  (以上兩張節選自規劃的投資估算部分……)

  (這一張為規劃的效益分析部分。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心知肚明,這個所謂的溼地公園真正目的是恢復溼地、保護環境呢?還是換湯不換藥、和九鯉坊一樣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

  對此原告律師說,「溼地公園的規劃方向是對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保留原來建築物的前提不可以。希望有更嚴謹權威的專家論證、評估和鑑定,並希望法院介入,實地考察,以恢復溼地為目標宗旨」。

  到此時,證據交換也接近尾聲。渭南中院趙法官將證據交換中存在的問題再次說明確認,並簡要總結: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有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政府認可、法院也認可的、多方共同參與制定的方案。

  【拆除違建迫在眉睫,

  韓城,

  你還在等什麼?】

  韓城九鯉坊等違建與那片黃河溼地、幾十萬隻候鳥的命運息息相關。對於破壞生態、違反法律的建築,韓城市相關部門應該守住生態紅線和法律政策的底線,言出法隨、執法不阿,絕不可對違建「戀戀不捨」、手下留情,更不可縱容包庇!

  九鯉坊等違建多留一天,溼地恢復則遙遙無期;違建早一日拆,溼地恢復則指日可待,韓城、渭南、乃至陝西和全國的法律力量都能更加挺直腰杆,溼地等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會更有震懾力。韓城,你還在等什麼呢?

  (2018年9月14日CCTV新聞頻道報導)

  拆除違建、恢復溼地,也是積極響應和落實黨和國家的先進政策。我國正在實行最嚴格的溼地保護制度。「十三五」期間,我國的溼地保護將從搶救性保護進入全面保護的新階段。近年來全國已有多個拆除違建、恢復溼地的案例,如:2017年5月,天津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七裏海保護區)中經營多年的七裏海國家溼地公園,因「未經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就建成投入運營」被徹底關停。據悉這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如今已是無人區,內部230處人類活動點位全部被拆除整改,溼地各項指標恢復良好。

  除此之外,還有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新疆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等都因「給經濟利益讓路」而破壞生態環境被嚴厲問責、大力整改。2018年3月29日,在《陝西省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的文件中,亦有明確指出陝西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問題!並有多人被問責。韓城,你還在等什麼呢?

  如果以上這些還不夠,那我們來看看距離韓城很近的周邊城市是如何對待違建的。為了恢復秦嶺生態環境,陝西藍田縣、戶縣等多地已有近千套違建別墅被拆除,僅藍田縣至9月5日已累計拆除違建103處,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鄠邑區截止到9月14日,累計拆除違建365宗、609處,總面積達217897.24平方米!而商洛市已累計拆除各類違建90萬平方米!相比而言,拆除一個九鯉坊違建真的有什麼難嗎?韓城,你還在等什麼呢?

  (9月13日,西安市鄠邑區組織拆除機械59臺,對海航西安草堂科技產業配套園「草堂山居」項目依法進行拆除。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距離候鳥南飛越來越近,今年的秋天和冬天,40多萬隻候鳥還有家可歸、有食可覓嗎?恢復溼地、拆除違建已迫在眉睫,韓城,你還在等什麼呢?

  (再看一次文章開頭的視頻吧,希望這樣的壯美永遠都在!這片違建區域正是幾十萬隻候鳥世世代代鍾愛的家園。韓城,今年你們拿什麼迎接不遠萬裡飛回家的鳥兒?)

  全國環保人士熱切期盼韓城能和這些地區一樣,誠實給力地用行動保護生態,讓陝西黃河溼地早日完整、平安、寧靜和自然!

相關焦點

  •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
    江西鄱陽湖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每年到鄱陽湖越冬棲息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到鄱陽湖越冬白鶴最高數量達4000餘只,佔全球98%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棲息地,被譽為「候鳥天堂」。為了守護這些珍貴的候鳥精靈,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1983年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的保護區幹部職工巡護在湖區一線,他們無怨無悔地把青春年華獻給了這片「候鳥王國」,書寫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鳥故事。寒冬時節,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走進江西鄱陽湖區採訪,尋找他們為保護越冬候鳥所做的點點滴滴。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覓食、棲息,補充能量後繼續遷飛。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劉同: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
    他說不知道,或許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吧。其實我知道,大部分人對自己畢業後要幹什麼,真的不清楚。大家只是覺得自己不知道要幹什麼,於是隨波逐流,朝著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向前進,走到哪算哪……劉同說,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對別人的各種解釋是出於應付,欺騙自己就說不過去了。
  • 鄱陽湖何以成為70萬隻候鳥之家
    成群結隊的白鶴、灰鶴、小天鵝、白額雁等候鳥或在草洲溼地上覓食嬉戲,或在白荻花間翩翩起舞,場面優美動人。  豐水一片、枯水一線;水草豐美、蝶湖洲灘……美麗神奇的鄱陽湖每年冬季為160種70萬隻越冬候鳥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是全球矚目的候鳥越冬地。  鄱陽湖為何能受到候鳥的鐘愛,這背後有怎樣的人鳥和諧共處的動人故事?
  • 臨湘:4萬餘只候鳥棲息黃蓋湖自然保護區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 (臨湘臺王欣 王偉)隨著越冬候鳥高峰期的來臨在黃蓋湖自然保護區茅芭咀地段,上萬隻渾身雪白的小天鵝或在高空盤旋飛翔,或在水面遊蕩、洲灘覓食,這些精靈的千姿百態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給冬日的黃蓋湖增添了勃勃生機。當地村民周春秀:近段時間這裡好多天鵝、鶴還有大雁,來到溼地保護區,看到心情非常好。
  • 全國每年逾40萬老人三亞當「候鳥」異地過冬或成新型養老模式
    海南三亞因為其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成為「候鳥老人」們度假過冬的首選,報告顯示,近年來全國各地每年前往三亞過冬的老人數量已經超過40萬人。那麼,「候鳥老人」們在三亞如何生活?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近期,晨報記者在三亞對這個特殊群體進行了採訪。
  • 暖聞|江西七旬候鳥醫生:為每一隻病鳥寫病歷,救治超5萬隻
    「都昌湖區是鄱陽湖區候鳥分布最重要、最密集、最核心的區域」,都昌縣候鳥保護管理局局長李躍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都昌縣擁有鄱陽湖三分之一的水域面積,湖岸線長達185公裡,每年在都昌湖區越冬的候鳥高峰期數量可達20多萬,而整個鄱陽湖區候鳥總數約為60到70萬隻。
  • Vlog|這是什麼神仙地方?每年有12萬多隻候鳥到此過冬
    12月初的一個下午,我們來到位於麗江市玉龍雪山南麓的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探訪這片油畫般的候鳥樂土。2004年,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10平方公裡,12萬隻!  10 square kilometers and 120,000!  這是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和每年到此越冬的大致候鳥數。粗略算來,平均每平方公裡就聚集著1.2萬隻候鳥。
  • 「又是一年觀鳥季」 鄱陽迎來50餘萬隻候鳥
    每年冬季,全球數百萬隻候鳥聚集在鄱陽湖,共有3大鳥陣,分別為白鶴、大雁、天鵝。目前,隨著冷空氣南下,鄱陽湖候鳥迎來遷徙高峰。 今年的鄱陽湖,已經監測到有50餘萬隻候鳥,且品種豐富,這體現了鄱陽湖的良好生態底蘊,同時也構築起鄱陽湖完整的生物鏈。候鳥的到來,將向遊人特別是愛鳥者展現鄱陽縣「候鳥天堂、觀鳥勝地」的無限風光。
  • 開學臨近,40名「小候鳥」又要「飛」離父母「飛」回家鄉
    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所謂光碟,就是用你的行動降低食品浪費。」為了教育「小候鳥」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拒絕浪費的良好習慣,一場以節約、光碟行動等文明元素為主題的繪畫比賽,在繪畫老師的講解中開啟。王宇寒說,再過一個星期,他就要離開句容回老家讀書了,「我要把我畫的這幅作品帶回老家,讓更多的小朋友加入『光碟行動』中來。」才藝表演「頌」勤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來自河南的孟亦然現場向大家朗誦了一首節約糧食的詩。
  • 逐夢春天的「候鳥」
    「學農不苦,為人民服務,有什麼苦呀?你對水稻有感情,水稻對你就會有感情。」    「水稻候鳥」「農田院士」,人們這樣稱呼朱英國。    朱英國是著名遺傳學家和水稻生物學家,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和中國雜交水稻事業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漢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 隨野保巡護員在官廳水庫調查今冬候鳥遷徙,今年飛過北京的候鳥最多
    持續一個多月了,5萬多隻候鳥已飛過北京。在它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巡護員日夜守護,記錄相關數據……今年的候鳥數據有何變化,龐大的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記者在官廳水庫觀測點,跟隨巡護員的腳步一一尋找答案。
  • 你是Keep上的「候鳥人群」嗎?
    科技自媒體 / 商業街探案鄧婷(化名)剛過了36歲生日,和很多女生一樣,她永遠「走在減肥的道理」上,包括在家裡跟著Keep做臀腿訓練、腹肌撕裂,但都沒堅持住,所以當老公想在家裡購置一臺Keep最新的動感單車時,她提出了反對意見,「你要知道,所有大型家用健身器材的最終宿命就是曬衣杆。」
  • 東方的候鳥世界知多少?誰來關心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
    大概還記得當時超大的山海灣小區候鳥在激情廣場健身場景成了東方高鐵站別樣景致;而公交車上滿眼望去是白髮一片,絕大部分都是候鳥老人;而候鳥居住附近的一家菜場,滿世界買菜、賣菜或是做餐飲的也大多是北方口音,若不是看見高大的椰子樹和暖暖的陽光,你會恍若在東北那嘎噠呢。
  • 三十餘年如一日縈夢鄱陽湖自然保護區 成為候鳥「守護神」
    這是王小龍的日常工作,忠實呵護珍禽候鳥,三十餘年如一日,不曾變更。不論颳風下雨,王小龍每天要騎行40多公裡,去觀察候鳥,巡查周邊環境。來不及趕回保護站的時候,王小龍就只能在路上吃幾口自帶的乾糧。「經常遇到下雨天氣,路途極其難走,很多時候要扶著摩託車推行,甚至把摩託車直接放在一邊,步行回保護站。」
  • 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丨職場不是謀略,而是一個人尋找自我的過程
    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劉同花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劉同的新書《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像劉同的前幾本書一樣,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就是簡單的文字,認真的敘述。鍵盤俠們肆虐的網際網路大概是現階段無法避免的一種網絡大環境吧,但每當我看到有人輕易的對別人的東西做出如此的評論,我都從內心覺得鄙夷。你可以對別人努力的成果做出批評,但首先是你真的認真去了解過這件東西;你自己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別人做到了,你又有什麼資格去批評別人。
  • 每年有近百種約1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
    2019 年,中國紅樹林面積已增至約 3 萬公頃,年均增加 1.8%,但仍存在局部地區退化明顯的問題。深圳紅樹林鳥類增加 40 倍深圳不僅擁有中國面積最小的紅樹林保護區,也是唯一處於城市腹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圳市福田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 20萬隻候鳥飛抵 天津北大港溼地開啟「天鵝湖」景觀
    新華社天津11月1日電(記者毛振華)秋末冬初,近20萬隻候鳥飛抵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溼地,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白頭硬尾鴨等珍稀鳥類以及火烈鳥等「稀客」。  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鳥類遷徙通道,是世界八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部遷徙路線重要組成部分。
  • 海歸:此生願做一隻候鳥
    千萬不能做海龜,海龜上了岸碰到要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時候就難辦了。既然是海龜屬海生動物,離開了大海難免要「海龜上岸土鱉欺」。何況海龜早已不是大熊貓那樣的稀有動物,上海灘滿灘涂爬的都是海龜。除了土海龜之外,還有洋海龜,不趕這熱鬧也罷。據說新加坡的政策是留學生畢業後幾年之內不希望他們回國。而是希望他們在留學所在地就業謀生,學本事搞關係辦實業。
  • 候鳥遷徙:誰說是場想飛就飛的「旅行」?
    在古北區(以亞歐大陸為主的動物地理分區)陸地繁殖的589種鳥類中有40%的種類,總共大約50億隻鳥,每年要飛到南方去越冬,這還不包括在本區內遷徙的鳥類。在加拿大繁殖的雀形目鳥類有160種,其中120種進行遷徙,佔75%。圖片來源於pixabay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就被稱為候鳥。候鳥可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