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特色普通話,日常用語知多少?

2020-12-13 騰訊網

在廣西,主要的方言有4種,分別是:白話、壯話、客家話、桂柳話,這四種方言當中,只有桂柳話是接近於普通話的,另外三種方言跟普通話互不相通。

我本人是講白話方言長大的,從小學到初中(我那時候還沒有幼兒園),絕大部分老師都是用方言講課,我的印象裡,就語文和英語偶爾參雜著普通話,課餘時間,師生和同學之間也是用方言交流,一直到去市區上高中的時候,才開始用普通話上課,不過還是有部分同學在課餘時間用方言交流!

所以,廣西現在25歲以上的人群中,尤其來自農村的,大部分人說普通話都帶有口音,而且摻雜著方言,在摻雜的這些方言裡,以下幾個日常用語出現的頻率較高,給大家分享一下。

1、車大炮=吹牛

舉例:不要整天在網上和表妹車大炮啦,家裡的甘蔗都還沒砍完呢。

「車大炮」這個詞在白話方言裡很常見,不知道壯話和客家話有沒有這個詞,但曾經有壯族的妹子跟我表示過了解這裡邊的意思。

2、漏嘢=假貨/次貨/冒牌/不正宗/質量差

舉例:今天我給甘蔗施肥的時候,發現那些化肥是漏嘢!

這個詞在白話裡也很常見,根據不同語境,可當名詞用,也可以當形容詞用。

3、餵=呀/啊/吧

舉例:來喂,來幫我家砍甘蔗,砍完了請你喝粥。

這個「餵」不是打電話用來打招呼的那個「餵」,它是一種語氣助語,跟在動詞後邊,等同於「呀」「啊」「吧」。

4、得=可以/能/行

舉例1:你們家的甘蔗得砍了沒有?(這裡的「得」可以用「可以」「能」來代替)

舉例2:你們家的甘蔗長得這麼好,我吃一根得不得?(這裡的「得」可以用「可以」「行」來代替)

這個「得」在這裡不是動詞,是助動詞,通常跟動詞組合,用來向他人徵詢意見。

當然,「得」在很多時候也表示得到或收穫的意思。

舉例:今年種了那麼多甘蔗,但得錢卻那麼少。

5、něi=瞧/看

něi~něi~,這一片甘蔗都是我們家的。

這個用語我在認識的漢字裡,找不到與之對應的字,這裡相當於提醒對方注意的意思。

6、了啵=啦

舉例1:我們家甘蔗得砍了啵

舉例2:我回到廣西了啵

其實,光用一個了字,意思也差不多,但了字加上啵字,可以加強語氣,相於強調。

7、大把=有的是/很多

舉例:我們家大把甘蔗,不用吃你們的。

這個詞在白話裡也很常見,和普通話裡的"一大把"意思相近。

8、幾=多/多麼

舉例:你看那個表妹,一個早上就把一畝甘蔗砍完了,幾會幹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廣西普通話那麼像泰語?-虎嗅網
    抖音上,「廣西普通話」就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9.2億人次播放的大條目難怪有網友開玩笑說,「廣西普通話」已經是繼桂林山水和螺螄粉之後,廣西的第三大特產例如,「心」會讀成[θin],「報」會讀成「布」,「掃」會讀成「素」,「高」會讀成「姑」……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普通話推行開來後,具有南寧白話口音和特色迅速與普通話融合,逐漸演化成了穩定且具有自身特色的「南普」,並成為了外省人對廣西普通話的刻板印象:
  • 在大山間迴響的普通話——廣西山區推廣普通話見聞
    43歲的阮文憑目前主要教學前班和一、二年級學生,「很多孩子剛來時只會說瑤語,幾乎不會說普通話。」由於語言阻礙,阮文憑只好用普通話和瑤語進行雙語教學,「用瑤語進行入門教學,孩子入門後,我就用普通話教學,讓他們有語言學習的氛圍。」阮文憑還把普通話教學融入與孩子們的日常交流中。「這個是『幾嘎』,用普通話就叫『雞蛋』。」阮文憑教一句,孩子們就跟著念一句。
  • 閩南日常用語,你能看懂多少
    作者:寶寶知道宸宸小男神閩南語其實翻譯成普通話真的難度挺高的,但是我感覺都很挺有趣的,就是有點難懂……別說外地人了,就連本地的我也有許多不懂的當然,那些比較偏一點……不是特別常用的!來教大家一些比較通俗易懂日常用語我(哇)你(裡)他(伊)我們(溫)你們(吝)他們(因)你好(裡吼)事情(逮幾)這裡(架)笑(糗)哭(靠或者嚎)不好意思(派謝)什麼(蝦米)漂亮(水)難看(派垮)累(顯)好吃(吼夾)跑(造)想睡覺(愛睏)下雨(摟吼)自來水(主來追)隨便(沁菜)早上好(宅ki吼)
  • 客家文化冬松說——《客家話的日常用語》
    《客家話的日常用語》客家話由於是古漢語的遺存,其語言,語調及日常用語的詞彙和現代漢語都有很大的不同。現代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特別是北京話為基礎的,而客家話其實也是古代的北方話,甚至可以說是古代的普通話,唐朝時日本韓國人來中國留學,學的就是以客家話為主的唐音,所以日語,韓語裡面還保留著客家話的成份。
  • 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及發展
    二、普通話環境下漢語方言的存在與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對普通話的大力推廣, 普通話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逐漸成為各地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過程中的主要應用語言。有些崗位基於工作需要甚至還需要就業人員考取一定的普通話等級資格證書, 如教師、播音員、主持等等。
  • 普通話知識:推廣普通話知識
    2.推廣普通話的基本要求3.推廣普通話要努力做好四個重點領域的工作:第一: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城鎮學校和幼兒園要實現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要把普及普通話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納入管理常規,納入教師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
  • 2021廣西公務員考試報考費是多少?
    【導讀】華圖廣西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廣西人事考試網發布:2021廣西公務員考試報考費是多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廣西區考群:850011981】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 這些粵語日常用語 你學會了嗎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粵語就是為了能夠出去和廣東人交流,雖然普通話是國語,但是在粵語地區特別是港澳地區的交流還是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如果你是在粵語地區發展,那麼還是很有必要學會粵語的。無論是粵語的九音六調還是粵語俗語俚語,已經各種不同於母語的語法等等,其實學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如果日常生活粵語可以交流無障礙,那麼前面學不學似乎也無所謂。下面就來介紹生活中能用到的粵語日常用語。1.請入嚟坐。這個朋友來家裡做客就能用到了,表示「請進來做吧」。
  • 廣西:普通話成脫貧好幫手
    近日,在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坡結鄉納構村盤茶屯,建檔立卡貧困戶韓華俊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與來自廣東的客商經過多次協商,雙方最終籤訂了一筆供銷合同。  「我這普通話,完全是被『逼』出來的。」韓華俊笑著說。一年前,因客戶聽不懂韓華俊的本地話,只好放棄業務往來,100多畝珍珠李和5000多隻土雞銷售困難。「語言成了做買賣的障礙,我必須克服。」
  • 讓普通話在校園「活」起來
    我市多所學校積極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 讓普通話在校園「活」起來 發布日期:2020-09-18 17:23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瀏覽次數: 今年9月14日至20日,是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本屆推普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連日來,我市不少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互動活動等形式,開展各具特色的普通話推廣活動。「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昨天上午,桐鄉市梧桐街道第二幼兒園大二班教室內,老師吳張梅正帶著孩子們朗誦古詩。孩子們稚嫩的聲音,充滿童真。
  • 邊玩邊學普通話,公益遊戲《普通話小鎮》上線
    近日,由語文出版社聯合騰訊遊戲開發並推出的公益遊戲《普通話小鎮》正式上線,是我國第一款針對普通話基礎薄弱的成年人而開發的功能遊戲。該遊戲以普通話跟讀+模擬經營養成+社交玩法為主,基於人工標註的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對用戶的普通話發音進行評判,幫助用戶練習普通話。
  • 為什麼我們日常說的普通話,其實更接近媒體採用的北京話口語?
    為什麼要交流北京話而不是普通話,現在不是大力提倡普通話嗎?一個有趣的事實是,現在許多播音、電視節目、影視劇等,應該用標準普通話發音的地方,其實大量採用北京話口語發音。因為這樣發音更符合人們日常的發音習慣,更有群眾基礎。這叫做強勢媒體的北京話口語習慣。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兩廣普通話,為什麼廣東廣西普通話這麼奇特?
    常見粵語:母雞母雞,翻譯成普通話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意思。粵語:猴賽雷,翻譯:很厲害!改革開放40年,生活水平提高了,網際網路時代,相信大家身邊都會有兩廣的人,大家也聽過兩廣普通話。現在畢業了,還挺懷念室友的普通話的,鬧了不少笑話咧。還有個順口溜」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從我廣東室友嘴裡念出來是「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某日小編在吃飯,嚇了一額頭汗:旁邊有兩人在共進晚餐:甲對乙說:今天晚上我餵狗不好,你餵狗逼我好!
  • 日語日常用語幼兒
    日語日常用語幼兒。
  • 去廣西怕了怕了啥意思?網絡用語不及時惡補就跟不上時代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社會發展真的是太快了,大家稍不留神可能就跟不上時代的進展,尤其是網絡大時代,一兩天沒上網很多流行用語大家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比如去廣西怕了怕了是啥意思有人知道嗎?知道的肯定有,不知道的想必也佔據了大部分,一般情況下像這種網絡用語如果不及時惡補就會顯得你跟不上時代了,因此必要的功課大家還是需要補補的,免得將來有人在你面前說起這件事情,你什麼都不懂那該多尷尬啊,不顯得和土包子一樣麼。
  • 日常韓語打招呼用語
    您好學習韓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學習韓語我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韓語能在我們的生活運用的到,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學習簡單的日常用語。您好韓語簡單的日常用語,怎麼向不認識的人介紹自己和他人?我們在不認識別人之前我們要如何的向他人介紹自己呢?
  • 如何說好普通話?
    普通話的定義是以北京語言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說普通話容易,但是如何說好普通話呢?第一就是字正腔圓。在播音表達中,字正腔圓能充分體現漢語普通話所具有的音韻美。在普通話中也是一樣。就比如在播音工作或日常說話時, 語氣,語調,語速,重音,停連等語音技巧範疇的不自然,缺乏生活該有的氣息。「不說人話」的特點往往有以下幾種:1.書面語直接用在口語上。其實許多書面上的用語並不適合用在我們生活中的交流上。
  • 中國這三個地方普通話「很不標準」,日常聊天乾脆使用方言更方便
    中國這三個地方普通話「很不標準」,日常聊天乾脆使用方言更方便因為我國南方和北方居民的生活環境差異比較大,所以說南方和北方人民的方言是有些不一樣的,南方人民在和北方人交流的時候就產生了一些溝通障礙,為了解決溝通障礙,我國規定了普通話。
  • 英語日常用語(1)
    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常常會用到一些常用句子。多看看這些,記住這些 英語日常用語 可以為你的口語加分哦。以後就不用再擔心自己的啞巴口語了,英語同樣可以脫口而出嘍。下面收集匯總的英語日常用語根據不同的場合 劃分了 下。方便大家記憶背誦。一、【英語日常用語】Greetings 問候語1. Hello! / Hi! 你好!2.
  • 《學好用好普通話》第一講
    《學好用好普通話》欄目將普通話基礎知識融入到語言應用實踐當中,為少數民族普通話學習者提供學習和提高的平臺,在生活情境和工作語境中規範語音、正確使用普通話。學習普通話,讀準聲韻調。邊聽邊練習,開口最重要。助您聽有所得,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