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有多難?一二年級老師訴苦:感覺自己不會教了

2020-12-09 依依媽媽說育兒

鄰居家小妹是師範學校畢業的,當年考上了事業編制,進了一所小學做老師。她已經送走過一批學生了,按理說是很有經驗的老師,可今年接的新一年級的學生卻讓她痛苦不堪。

你以為是一年級的學生和六年級的學生比自理能力差的原因嗎?不!你錯了!是教材改版之後,再加上疫情期間孩子們沒機會學到什麼,大家集體適應不了了。

據鄰居小妹說,學校的語文教材變成了部編版語文教材,教育部說是匯集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智慧,結合當代孩子的特點所編制的,不僅是建立在過去教材的基礎之上,還進行了突破和創新,適合現在的教育狀況。

可事實上,改革後的教材讓老師們叫苦連天,因為過去大半個學期才能學完的拼音,一下子變成一個月就結束了。而由於疫情期間,很多學前班都不能開,課外班也是一樣,這讓一些想利用這半年去學學拼音什麼的孩子,都變成了待在家什麼也沒學。這下子僅僅一個月的拼音教學,對他們來說變得異常艱難,老師們更是痛苦不堪,要一邊講新課,一邊複習拼音,壓力很大。

你以為困難只有這些嗎?後面的問題更嚴峻,改革後的語文教材提升了對孩子課外閱讀量的要求,像是《猴子撈月》這篇文章,從三年級直接變成了一年級去學,孩子們的拼音還沒學好,大字更是不認識幾個,讓他們去熟讀、指讀,真是太難了。

還有一年級的看圖寫話,也跟著提升了難度,以前三年級開始寫作,還都是用比較簡單的詞語和句子,現在四年級的作文《我和誰過一天》完全進入另一個層次了,沒有超強想像力的孩子還真做不好。

部編版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經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看來他家的教材確實是直奔主題了,剛入學的孩子,沒有上過學前班,就要求他們得有大量的閱讀和知識儲備,拼音也得掌握,數學也得會基本的,同時還要應對各科的拔高,真是苦了老師和孩子家長,也難怪不少家長哀聲怨道:

有的說,學校裡一天教一節課,一年級的孩子孩子還沒消化完就又學了下一課。剛學的新課,老師要求在群裡讀課文,孩子不會讀,一晚上哭了好多次,但也要堅持讀完,家長也要一句一句的教讀。每天回到家要在學習桌前坐個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作業,孩子太不容易了。把語文改得那麼難,學語文的樂趣體現在哪裡?這是讓學生一進小學就討厭語文嗎?那些教授不知道怎麼想的,這樣的教材如何面對廣大的農村學生、留守兒童?有的說,幼兒園嚴禁小學化,不讓教漢語拼音,不讓教識字,不讓教算數。可到了小學又跟不上,真的是很無語。教委老師來我們幼兒園檢查時說 ,他們孩子上幼兒園啥也不學,都是放學回家之後家長自己教。我想問問,家長都很專業嗎?都能教對嗎?有時間、有能力的家長可以教,那些沒有時間管孩子的家長怎麼辦呢?專家的目的很明確,把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拍死在起跑線,以後順利接班搬磚。他們的孩子早教+一對一補習+私立學校+出國留學,二三十年後專家的後代繼續做專家忽悠正在搬磚的下一代。

有的說,現在一年級學拼音就是一帶而過,孩子根本掌握不了,家長在家只能天天講著補,考試呢,錯題剛開始叫抄10遍,天天放學開始寫到11點多都寫不完,因為一年級寫字慢,不會的多。最後老師其它錯題10遍,計算題錯了抄100遍,孩子直接回來哭著寫著說寫不完,最家長沒辦法只能找老師談談。小學老師教不好,班級分數達不到,只能抄抄抄,真是惡性循環!還有的說,昨天開二年級家長會,老師說了現在增加的閱讀理解,是原來四年級才教的課程。有些小孩後期發力的閱讀理解現在變成薄弱環節,最怕的就是給學生修改作文,自己都快心臟病發,原來老師都跟我們家長一樣痛苦呀!

細細想來,確實如此,幼兒園完全沒學,一年級突然這麼難,孩子們恐怕都要過早地厭學了。我們這裡去年一年級的期末考試,閱讀理解竟然一個拼音都沒有,都是很大段的文字,看圖說話也沒有拼音,孩子們怎麼知道是什麼意思呢?真的感覺所謂的專家是在把孩子當神童培養。

教育局的減負根本沒真正落實,如果考試難度依然很大,教學內容依然很深,最後對孩子而言學習壓力只會更大,各科學科難度加大、內容加深,學生的作業能不做到很晚嗎?

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利,還是希望教育局能真正做到減負,哪怕是在科目上減輕難度,學好基礎知識,不要出難題怪題,讓青少年健康成長才是王道,畢竟少年強則國強!

放慢腳步

在上學前就可以適時地讓孩子學一下拼音,孩子接觸拼音的初始階段是最難的,因為拼音符號沒有意義、沒有環境、完全陌生,這個時候一定要放慢腳步,不要強求準確和速度。

從孩子的心理特徵來看,年齡小的孩子不厭其煩地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是因為重複性的語言能讓他獲得安全感。學習拼音也是一樣,讓他們放慢腳步,重複進行,他們才會在學習上充滿安全感。

勤讀多練

學習拼音的關鍵是「勤」,家長不要著急,應該帶著孩子慢慢進行練習,練得多了就熟悉了,就會把認讀拼音變成一種本能。

拼音是表音符號,拼讀結果不是思考出來的,而是熟能生巧,練出來的,要「靜待花開」,但是首先要「默默耕耘」。

創設情境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管學習什麼,只要加入了孩子最感興趣的遊戲環節,就能把枯燥的事物變得有趣,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掌握。

拼音字母對孩子而言很枯燥,學習和鞏固的過程就更需要家長花點心思,創設一些情境,用一些小方法引領孩子去學習。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裝的弱勢一點,讓孩子當小老師教教自己,這也是學習和鞏固的好方法。

相關焦點

  • 沒讀過學前班的一年級孩子有多難?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7歲入學,上一年級。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先別說漢語拼音能不能過關,那些比較長比較難的課文,結結巴巴讀下來都做不到!
  • 孩子不上學前班,一年級到底有多難?媽媽的親身經歷,一把辛酸淚
    一位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在一年級到底有多難?甜甜媽媽焦慮不已,早知道如此,說什麼也要讓孩子提前開始小學的課程,當初想得太簡單了。甜甜今年進入一年級,上的是公立幼兒園,媽媽一直覺得「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的長遠成長並不好,也因此,大家都紛紛轉學的時候,甜甜媽媽不為所動,堅持讓孩子上完了大班,如今,孩子開學兩個多月了,小學生活到底如何呢?三種差距很現實。
  • 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和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差別一目了然
    在老一輩看來,孩子上幼兒園就是去玩而已,沒必要去浪費錢,在家待著、有家人陪著就是不錯的選擇了。其實,學前班不是去玩,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過渡和適應階段,雖然的確不會學習到知識,但更多的掌握到必要的能力。等到了小學,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和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差別一目了然。
  • 孩子不上學前班,一年級會不會有影響?過來人告訴你到底有多吃力
    這規定一出可讓不少家長感覺頭疼,本來現在家長就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連幼兒園都是精挑細選,就希望孩子能提前學到一些知識。有了這個規定後,很多幼兒園都不提前教小學知識,那麼問題就來了,孩子不上學前班,一年級會不會有影響呢?過來人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到底有多吃力。
  • 還在糾結要不要給孩子上學前班?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關於這個問題,媽媽群裡一直有不同的意見:贊成的認為小學一年級,課程進展太快,不上學前班,孩子跟不上;反對的認為孩子早接觸一年級內容,到時候上課該養成不認真聽講的習慣的。每種觀點都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考慮,沒法評判對錯。所以,特意帶著這個問題詢問了一下在小學任教的朋友,問她有沒必要給孩子報學前班?沒想到,她一聽到這個問題就搖頭。
  • 小學一二年級孩子,著重培養以下能力,才能避開「三年級效應」
    文|文兒你家孩子上小學了嗎?目前成績怎樣?說起孩子的學習,家長們不免想到著名的「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一些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就不行了,從班裡的前幾名一落而下,成了中等甚至中下等。
  • 小學一二年級奧數題有多難 大學生用上高中數列才破題
    小學一年級奧數題真有這麼難?記者請西南交通大學學生做了一套小學一二年級的奧數題,結果顯示大學生也需要運用中學方程式和數列來解答。  一年級奧數題多難?羅成告訴記者,比如那道計算自行車和三輪車輪子的二年級應用題,他分別設置了X、Y,用初中學習的二元一次方程來解答。那道黑貓警長如何才能稱出箱子裡的不合格罐頭,他則用了高中學習的數列方法來解答,「我把稱罐頭那道題做錯了,這些題確實很『繞』」。  低年級孩子奧數培訓多火?
  • 孩子上小學後,學渣與學霸的差距是這樣拉開的,一二年級就開始了
    我自己偏向第二種。一二年級學得簡單,三年級就考驗孩子的抽象思維了,很多孩子到了三年級明顯跟不上,開始退步,這就是老師們常說的「三年級滑坡」現象。 一二年級可以不看重分數,但孩子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是要重視的。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點是整個小學裡最少的、分量最輕的,一般孩子不費什麼大力氣就能學會。考個好看的分數也不會多難,但這些只是表面現象,差距不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真正拉開差距的是平時的習慣和方法,還有思維模式這些看不見的內核。
  • 不上學前班的孩子,上一年級真能跟得上?很多家長自信過了頭
    至於上小學,不就是學寫字、學算數,能有多難?她在家裡簡單教教孩子,等以後真的上了小學,多輔導輔導就行了。所以,閨蜜對不讓孩子上學前班,直接進入小學很自信。可是,今年孩子上一年級了,剛開始她還能跟得上老師的進度輔導孩子學習,可是一學拼音母子倆就抓瞎了。因為,老師用一個月就講完了拼音,孩子學得十分吃力。而她,雖然學歷高,但是輔導小學拼音實在不在行。
  • 小學一二年級奧術題有多難 大學生用高中數列破題
    小學一年級奧數題真有這麼難?記者請西南交通大學學生做了一套小學一二年級的奧數題,結果顯示大學生也需要運用中學方程式和數列來解答。  一年級奧數題多難?  報名爆滿 餘額僅剩幾個  近日記者來到一環路西三段內的培訓機構調查看見,小學一、二年級奧數班報名人數幾乎全部爆滿,只有少數老師留有少數名額。  小學二年級的培訓教室裡,30名左右的學生坐在座位上聽講。「這些數學題比學校裡的題都難出很多,很費腦筋。」
  • 一二年級不要求成績,對比一定100分的孩子,2年後有什麼不同?
    有這樣兩個孩子,在同一班級,同樣的老師教,其父母也都是211本科畢業,客觀因素的影響差不多,最大不同是,其中一個孩子的父母從來不要求成績,另一個孩子的父母會對孩子強調成績,2年後來什麼不同呢?而有些孩子,是因為是在吃「學前班」的老本,成績看似跟學霸差不多,其實差著十萬八千裡。一二年級拼的是習慣,這沒錯,可是更拼成績,因為成績是習慣最直觀的檢驗。
  • 幼兒園不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怒了:你不教我教!工資給誰?
    養育一個孩子有多難?從懷孕起就要擔心他是否健康,好不容易生下來,吃喝拉撒睡又急死個人。上幼兒園後,家長要忙親子作業,等上了小學,又開始輔導作業,畢業後找對象、找工作各個都是新問題,現在的家長真是太難了!我表姐的孩子明年該上學了,可把她給急壞了,孩子的生日是9月份的,等上了學就是班裡最大的,可現在還什麼都不會呢!
  • 網課之後,老師發現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不會寫字了
    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時,課堂上老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指導他們認字、寫字,為的是給孩子們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能把學過的漢字正確規範地寫出來,成績不會差。所以聽寫是檢驗孩子語文學習情況的一種好方法。而網課期間,孩子們學得怎麼樣呢?
  • 一二年級成績好,三年級越來越差,低年級家長如何培養孩子?
    很多家長跟我訴苦,說自己孩子一二年級成績特別好,但三年級以後,越來越差,怎麼辦?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很多一二年級成績好的學生,反而越來越差,而之前成績一般的孩子,反而扶搖直上。這個對女孩子要求更高,很多女孩升到三年級特別吃力,之前也很多家長找我諮詢過。3、英語開始系統學習了,部分地區一二年級也學習英語,但是不夠系統。其實從各科來看,有一個很明顯的統一要求,就是思維能力。不管是語文的閱讀理解,還是數學應用邏輯思維,亦或是英語的系統學習,都離不開邏輯思維的能力。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02一二年級成績穩固前三名的孩子,三年級期中考試竟然考到20多名我女兒今年也是三年級,他們班期中考試時候,有幾個孩子的成績下降非常明顯,其中一個男孩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點很多都是學前班時候學過的,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孩子進入小學一二年級之後學習起來比較輕鬆;此外,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比較淺顯,孩子不費力就可以掌握。第二、父母比較關注孩子學習。
  • 家長困惑,孩子一二年級滿分三年級成績下滑,是換老師的原因嗎
    很多三年級的家長一直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雙百的情況經常有,而到了三年級分數就降低了很多,是換了老師的緣故嗎?這裡邊有一些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因為升級和換班的原因,上課的老師也跟著換了,但到了三年級成績下降,原因不是換了老師,而是學習結構發生了變化。
  • 學前班該不該上?聽聽一線小學老師怎麼說
    「公立園不讓教知識」、「孩子調皮搗蛋坐不住」、「上班族沒時間管孩子」 …這些問題學前班真的能解決?孩子上了就能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喬老師和金子媽是愛粉群裡難得的有多年經驗的小學低齡段老師,她們爽快接受了小愛的邀請,昨天在線分享了關於學前班、幼小銜接的各種乾貨,解答了爸媽最關心的焦點問題。小愛剛剛整理成長長的一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學前班上不上?史家小學校長和專家的答案很意外,6點父母要了解
    在東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孩子是在5歲開始上一年級。那麼,5歲的孩子嘗試課堂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開學以後能夠理解課堂的規則、在教室裡坐得住,進入學前班這個練習場所體驗一下還是有價值的。需要注意的是:學前班是為了預先感受即將到來的課堂學習方式,而不是去接受小學一二年級知識的提前灌輸。
  • 學前班上不上?史家小學校長和專家的答案很意外,6點父母要了解
    在東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孩子是在5歲開始上一年級。那麼,5歲的孩子嘗試課堂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開學以後能夠理解課堂的規則、在教室裡坐得住,進入學前班這個練習場所體驗一下還是有價值的。需要注意的是:學前班是為了預先感受即將到來的課堂學習方式,而不是去接受小學一二年級知識的提前灌輸。
  • 小學老師輔導學前班的學生,竟然,輔導不了
    今天數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是練習冊上的內容,我一看竟然是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小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計算方法是豎式,而且還是一年級下冊的重難點。不出我所料,孩子確實不會,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我雖然有異議,但是因為自己職業的緣故,我一般不會找老師反映,不想讓老師覺得我質疑她的專業性,而且班裡的小朋友都寫,我也不想讓自己孩子搞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