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小妹是師範學校畢業的,當年考上了事業編制,進了一所小學做老師。她已經送走過一批學生了,按理說是很有經驗的老師,可今年接的新一年級的學生卻讓她痛苦不堪。
你以為是一年級的學生和六年級的學生比自理能力差的原因嗎?不!你錯了!是教材改版之後,再加上疫情期間孩子們沒機會學到什麼,大家集體適應不了了。
據鄰居小妹說,學校的語文教材變成了部編版語文教材,教育部說是匯集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智慧,結合當代孩子的特點所編制的,不僅是建立在過去教材的基礎之上,還進行了突破和創新,適合現在的教育狀況。
可事實上,改革後的教材讓老師們叫苦連天,因為過去大半個學期才能學完的拼音,一下子變成一個月就結束了。而由於疫情期間,很多學前班都不能開,課外班也是一樣,這讓一些想利用這半年去學學拼音什麼的孩子,都變成了待在家什麼也沒學。這下子僅僅一個月的拼音教學,對他們來說變得異常艱難,老師們更是痛苦不堪,要一邊講新課,一邊複習拼音,壓力很大。
你以為困難只有這些嗎?後面的問題更嚴峻,改革後的語文教材提升了對孩子課外閱讀量的要求,像是《猴子撈月》這篇文章,從三年級直接變成了一年級去學,孩子們的拼音還沒學好,大字更是不認識幾個,讓他們去熟讀、指讀,真是太難了。
還有一年級的看圖寫話,也跟著提升了難度,以前三年級開始寫作,還都是用比較簡單的詞語和句子,現在四年級的作文《我和誰過一天》完全進入另一個層次了,沒有超強想像力的孩子還真做不好。
部編版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經說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看來他家的教材確實是直奔主題了,剛入學的孩子,沒有上過學前班,就要求他們得有大量的閱讀和知識儲備,拼音也得掌握,數學也得會基本的,同時還要應對各科的拔高,真是苦了老師和孩子家長,也難怪不少家長哀聲怨道:
有的說,學校裡一天教一節課,一年級的孩子孩子還沒消化完就又學了下一課。剛學的新課,老師要求在群裡讀課文,孩子不會讀,一晚上哭了好多次,但也要堅持讀完,家長也要一句一句的教讀。每天回到家要在學習桌前坐個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作業,孩子太不容易了。把語文改得那麼難,學語文的樂趣體現在哪裡?這是讓學生一進小學就討厭語文嗎?那些教授不知道怎麼想的,這樣的教材如何面對廣大的農村學生、留守兒童?有的說,幼兒園嚴禁小學化,不讓教漢語拼音,不讓教識字,不讓教算數。可到了小學又跟不上,真的是很無語。教委老師來我們幼兒園檢查時說 ,他們孩子上幼兒園啥也不學,都是放學回家之後家長自己教。我想問問,家長都很專業嗎?都能教對嗎?有時間、有能力的家長可以教,那些沒有時間管孩子的家長怎麼辦呢?專家的目的很明確,把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拍死在起跑線,以後順利接班搬磚。他們的孩子早教+一對一補習+私立學校+出國留學,二三十年後專家的後代繼續做專家忽悠正在搬磚的下一代。
有的說,現在一年級學拼音就是一帶而過,孩子根本掌握不了,家長在家只能天天講著補,考試呢,錯題剛開始叫抄10遍,天天放學開始寫到11點多都寫不完,因為一年級寫字慢,不會的多。最後老師其它錯題10遍,計算題錯了抄100遍,孩子直接回來哭著寫著說寫不完,最家長沒辦法只能找老師談談。小學老師教不好,班級分數達不到,只能抄抄抄,真是惡性循環!還有的說,昨天開二年級家長會,老師說了現在增加的閱讀理解,是原來四年級才教的課程。有些小孩後期發力的閱讀理解現在變成薄弱環節,最怕的就是給學生修改作文,自己都快心臟病發,原來老師都跟我們家長一樣痛苦呀!
細細想來,確實如此,幼兒園完全沒學,一年級突然這麼難,孩子們恐怕都要過早地厭學了。我們這裡去年一年級的期末考試,閱讀理解竟然一個拼音都沒有,都是很大段的文字,看圖說話也沒有拼音,孩子們怎麼知道是什麼意思呢?真的感覺所謂的專家是在把孩子當神童培養。
教育局的減負根本沒真正落實,如果考試難度依然很大,教學內容依然很深,最後對孩子而言學習壓力只會更大,各科學科難度加大、內容加深,學生的作業能不做到很晚嗎?
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利,還是希望教育局能真正做到減負,哪怕是在科目上減輕難度,學好基礎知識,不要出難題怪題,讓青少年健康成長才是王道,畢竟少年強則國強!
放慢腳步
在上學前就可以適時地讓孩子學一下拼音,孩子接觸拼音的初始階段是最難的,因為拼音符號沒有意義、沒有環境、完全陌生,這個時候一定要放慢腳步,不要強求準確和速度。
從孩子的心理特徵來看,年齡小的孩子不厭其煩地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是因為重複性的語言能讓他獲得安全感。學習拼音也是一樣,讓他們放慢腳步,重複進行,他們才會在學習上充滿安全感。
勤讀多練
學習拼音的關鍵是「勤」,家長不要著急,應該帶著孩子慢慢進行練習,練得多了就熟悉了,就會把認讀拼音變成一種本能。
拼音是表音符號,拼讀結果不是思考出來的,而是熟能生巧,練出來的,要「靜待花開」,但是首先要「默默耕耘」。
創設情境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管學習什麼,只要加入了孩子最感興趣的遊戲環節,就能把枯燥的事物變得有趣,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掌握。
拼音字母對孩子而言很枯燥,學習和鞏固的過程就更需要家長花點心思,創設一些情境,用一些小方法引領孩子去學習。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裝的弱勢一點,讓孩子當小老師教教自己,這也是學習和鞏固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