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佛教中國化講好成都佛教故事丨第二期:成都大慈寺的民俗故事

2020-12-16 同心四川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講好新時期佛教故事,是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和傳承優秀民間文學的重要手段。

成都士庶的極樂之宴

唐宋時期成都大慈寺的民俗故事

相信看過《妖貓傳》的朋友,對電影裡花萼相輝樓的「極樂之宴」存有很深刻的印象吧。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古靈精怪的幻道人,仙氣飄飄的飛天舞,神龜常祝四時壽,太液滿酌三千觴,中國古人的宴會有雕塑、繪畫、舞蹈、音樂,炫光而震撼。這是藝術的狂歡,也是我們想像出的盛唐的極樂之宴。

其實,唐宋時期成都大慈寺的民俗生活,也一樣的豐富多彩和令人心馳神往,那是成都士庶的極樂之宴。

成都大慈寺

清代黃雲鵠題寫「古大聖慈寺」

大慈寺又叫大聖慈寺, 是成都最為著名的寺院之一。據文獻記載,唐玄宗避亂成都時,有一位名叫英幹的僧人在大街上施粥濟貧,並打算在城東邊修建一所寺院,願以此功德使得大唐恢復疆土,國運再興。唐明皇聽了那可是大大的高興啊,於是大筆一揮,為其御書「大聖慈寺」匾額,還敕賜良田一千畝作為大慈寺的後勤保障, 「凡九十六院, 八千五百區」。可見大慈寺初建的規模。

大慈寺叢林格局想像水墨畫

有「萬古良相」之稱的李德裕高度評價大慈寺的建築「殿堂層立, 軒房四注, 鎔金作繢, 仿佛諸天」, 而有「轉世諸葛亮」美譽的西川節度使韋皋也讚嘆寺院「廊靄連雲, 重門峻巘, 三橋如虹, 院庭廣漫」,當時,大慈寺富麗堂皇的皇家氣派真可與天宮相比美。

蘇東坡稱讚大慈寺壁畫「精妙冠世」

大慈寺是唐宋成都的文化藝術寶庫,其建築、壁畫、碑刻、寶藏, 都曾是成都數一數二的,而壁畫最為人所稱道。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 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 莫如大聖慈寺之盛」。與敦煌民間匠人畫作居多不同,這些壁畫基本是當時一流畫家所繪, 藝術價值極高。北宋時期的著名畫家孫知微、黃筌、高文進、高懷節、王道真、石恪等皇家畫師都曾在大慈寺留下佳作。

大慈寺不僅是城市的文化中心, 還一直是成都最熱鬧的遊樂場所之一。唐宋士庶在大慈寺的遊樂內容主要有:

聽經禮佛

敦煌壁畫中寺院重陽民俗場景

寺院講經說法「法鼓齊振,競敞玄門」,聽眾濟濟,猶如川流。無相禪師每年正月、十二月必於成都淨眾寺嚴設道場、高座說法,前往聽講受緣的信眾至「百千萬人」。至於知玄受命於大慈寺普賢閣下開壇講法,聽講僧俗兩眾多達萬人,「注聽傾心,駭嘆無已」。在大慈寺聽經是成都士庶的一種信仰生活方式。

觀畫賞花

大慈寺花團錦簇

大慈寺以其卓越的建築、壁畫等藝術成就,吸引了大量士庶遊賞。後蜀時,寺中還有唐僖宗、前蜀王衍真容,玄宗手書匾額、佛掌骨、金銅普賢相、白金香爐等寺藏。大慈寺花木廣植,也成為遊賞的特色之一。南詔國宰相段義宗有《題大慈寺芍藥》「浮花不與眾花同,為感高僧護法功。繁蕊夜鋪方丈月,異香朝散講筵風。尋真自得心源靜,觀色非貪眼界空。好是芳馨堪供養,天教生在釋門中。」

宴飲購物

歲華紀麗譜

大慈寺還曾是成都著名的飲宴和熱鬧的購物場所。《歲華紀麗譜》講到,一年四季,僅官府在大慈寺舉行的飲宴,即有正月二日出東郊、上元節放燈、二月八日藥市、三月九日藥市、寒食出大東門、七月七日夜市、十八日散盂蘭盆、八月十五中秋及冬至節等。官府早宴、晚宴於大慈寺設廳。平時宴飲,官民可以隨興而致。大慈寺內可以買物閒逛,還設有表演棚位,觀看藝伎表演。

遊客食用齋飯

大慈寺地處太古裡商業中心

閒遊生活

大慈寺茶園

放河燈活動

唐宋成都士庶在大慈寺的遊閒生活還有品茶閒話、觀燈賞月、登樓望遠、納涼避暑。在中國古代,遊樂絕不是一種單純的消閒事,而有太平盛世的象徵意義。所謂「以遊觀之多,而知一方之樂也;以施予之多,而知民生之給也;以興葺之多,而知太平之久也。」佛教所具有的神聖意義也藉由大慈寺民俗活動,展示了人間天國的象徵意義,對帝國而言是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對士庶而言則是天人畢會、曼妙殊勝的極樂之宴。

編者評語

唐宋時期的大慈寺,以其講究的建築、精美的壁畫與豐富的寶藏, 實質上是將自己脫身成為了一座藝術博物館。藉此脫身, 大慈寺已不再是信徒獨有的神聖空間, 同時也是成都士庶共有的文化、娛樂空間, 在唐宋成都士庶的文化生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大慈寺富有世俗特色的豐富活動更加證實了佛教融入普羅大眾世俗社會生活的事實,並進一步以世俗化的姿態完成了佛教中國化的轉型。

(來源:成都市佛教協會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堅持佛教中國化 講好成都佛教故事丨第三期:福康安與成都昭覺寺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講好新時期佛教故事,是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和傳承優秀民間文學的重要手段。關於這座人物塑像的故事,不僅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在清人釋中恂修纂的《重修昭覺寺志》裡,而且廣泛流傳在成都地區的民間傳說中。昭覺寺山門裡的福康安塑像福康安,滿洲鑲黃旗人,大學士傅恆第三子,乾隆帝嫡後孝賢皇后的侄子,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清朝中葉名臣、民族英雄。
  • 大慈寺,定義成都氣質
    太古裡是成都的時尚地標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太古地產與遠洋地產再度攜手,專門為成都打造出不亞於北京三裡屯的第二個太古裡項目?又是什麼原因,讓古馳(GUCCI)、無印良品等等國際品牌紛紛選擇在成都的太古裡開出全國甚至全球最大體量的旗艦店?
  • 揭秘丨成都大運會開閉幕式如何講好新時代成都故事?
    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 雷倢每一次世界綜合化型運動會開閉幕式,都是展示舉辦地城市形象的窗口,成都大運會開閉幕式如何講好新時代的成都故事?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閉幕式總導演甲丁表示,目前所有主創團隊都已經在成都開展採風調研與創編工作,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開閉幕式。」
  • 成都必打卡大慈寺,已有1600多年歷史,被譽為「震旦第一叢林」!
    作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成都以其獨特的美麗、美食和美麗,吸引了無數遊客來到這片天府之國。但是,在眾多的景點和小吃中,有一座位於市中心最著名的寺廟,被譽為「震旦第一叢林」,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這就是大慈寺,又叫古大聖慈寺,位於成都最繁華的街區,毗鄰大海中的太古裡。這是一個罕見的與世隔絕的佛教場所。大慈寺建於魏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規模宏大的千年古剎。因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僧人眾多,被譽為「震旦第一叢林」。大慈寺建於魏晉,唐宋處於鼎盛時期。
  • 大慈寺50名行腳僧從成都出發 徒步峨眉拜普賢
    為感恩三寶、追慕古德,同時也感恩在大慈寺修建過程中給予大力扶持的十方信眾,以及不久前為大慈寺義拍籌資的333位善信,今有大慈寺知客覺能法師、念佛組宏玄法師及達州鳳凰寺住持演法法師 行腳僧一行50餘人,昨日早8點半,在大慈寺舉行起香、告假儀式。而後從成都春熙路太古裡出發,一路南行。覺能法師等一行人已行過成都新津。
  • 佛教故事的興起,佛教對文學的促進
    佛經除了講解法義和修行外,也有一種是講佛教故事。如《維摩詰經變文》、《阿彌陀經變文》、《法華經唱文)。講經文一般是嚴格說經,宣揚義理的。講佛經故事則稍有不同,一般是講述佛陀生平行事以及在佛經裡出現的故事。講述佛陀生平行事的有寫佛陀成道的故事的,亦有寫過去無量生的故事。
  • 中國佛教協會發布《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9...
    加強佛教自身建設,就是加強信仰建設、道風建設、教制建設、人才建設、組織建設」,引領改革開放後的佛教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以後,本會第九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總結佛教中國化的歷史經驗,努力開創佛教中國化新境界,努力開啟弘揚人間佛教思想新階段,努力展現佛教文化新面貌,為開創新時代佛教事業發展的新局面規劃了藍圖。
  • 2018中國佛教講經研習班在杭州圓滿結業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靜波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主任、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結業儀式上講話。培養講經弘法人才,為講經法師做好服務,是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義不容辭的責任。光泉法師說: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這對佛教弘法事業提出新要求,帶來新挑戰。中國佛教講經交流基地每年開辦佛教講經研習班,2018年年初還舉辦了佛教英語講經培訓。
  • 美麗成都·美麗寺院丨又見明黃
    在成都,各處的銀杏有著各自不同的意韻。燦爛的明黃不僅存在於成都的街頭巷尾的銀杏枝頭,也在於成都寺院的飛簷畫角、石碑幽廊、古樸大殿處。在成都千年古剎寺庵裡,無不有高大挺拔的銀杏,其氣勢雄偉,樹幹虯曲、蔥鬱莊重。有「詩佛」之稱的王維曾作詩詠曰:「文杏裁為梁, 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 去作人間雨。
  • 成都大慈寺舉行萬人抄寫《心經》供養觀世音菩薩法會
    2018年2月20日,農曆正月初五,下午1點,大慈寺大雄寶殿外隆重舉行萬人抄《心經》供養觀世音菩薩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法會由大慈寺監院覺能法師主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法會由大慈寺監院覺能法師主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 在成都呆一天應該怎麼玩?今天給你指條路線,老少皆宜不花錢
    第二次來成都,終於去打卡了成都的網紅書店,位於遠洋太古裡西裡B1層的方所書店。其實書店的正門並不花哨,或許我們還可以用簡約進行形容。但是,從正門而入進入書店內部則是另一番的景象了。書店的內部空間就像一個巨大的殿堂,約2層樓的高度類似簡約的工業風空間設計,混凝土粗糙兒簡樸的牆面下是木質的書架,暖暖的燈光照在書籍上,在此心也自然的平靜了下來。
  • 國內最「喧囂」的寺廟,毗鄰成都最繁華鬧市,玄奘曾在此受具足戒
    寺廟,中國佛教的信仰之地。這座寺廟名為大慈寺,許多人也許知道成都的寬窄巷子、武侯祠,但是對於大慈寺,即使去過成都的人如果沒有留意過估計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大慈寺也叫古大聖慈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東風路一段,建於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被譽為「震旦第一叢林」,歷史不可謂不悠久,大慈寺後面那條路便是大慈寺路,由此也可見這座寺廟的地位。
  • 成都有哪些著名的免費景點?這幾個地方一定要去,好看又好玩!
    成都和其他城市一樣,也有很多免費的公共的供大家遊玩的公園、博物館,但象成都一樣,將古剎寺廟及著名的文化歷史老街形成的景色,免費開放給遊客,還是很少見的。計劃去成都旅遊,這幾個著名的免費景點值得一去,好看又好玩,千萬別錯過了!
  • 從比爾蓋茨講的一個故事看佛教布施
    記得曾經看過一段比爾蓋茨講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有人問這位首富,世間有沒有人比他更富有。比爾蓋茨說有一個,接著他就講了一個故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在這位首富還沒有發家的時候,曾經在一個報刊亭想買一份報紙,但尷尬的是他隨身帶的零錢不夠。本來要走了,可賣報紙的小販非常大方地把報紙免費送給了比爾蓋茨。兩三個月後,比爾蓋茨再一次來到這個報刊亭,很巧的是零錢居然又沒帶夠,但小販又一次毫不猶豫地把報紙免費送給了他。
  • 【87期】大國佛教第二彈:2016中國佛教三大特色及效應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林恩)文/吳言生2016年的中國佛教,在取得令人矚目的八大成就同時,也呈現出全民性、網絡性、世界性三大特色,並由此帶來了規模效應、媒體效應、國際效應這三大效應。2016中國佛教第一大特色——全民性【關鍵詞:規模效應】佛教活動不再囿於寺院之內,而逐漸成為全民參與的盛大嘉年華式狂歡:4月24日,寒山寺第五屆萬人抄經活動隆重開啟。
  • 佛教與中國民俗,我們常見的這幾個節日原來是從佛教來的
    佛教自兩漢時傳入中國,對文學、藝術都發生了極大的影響,隨著其在民間傳播的範圍不斷擴大,佛教信仰在百姓心目中愈來愈根深蒂固,因而中國固有的民俗也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增添了許多與佛教有關的因素,尤其是佛教宣揚的因果報應在民間影響最大,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民俗莫不與此息息相關。
  • 成都「最繁華」的商業區,圍繞「大慈寺」而建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會,位於中國西南地區,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領袖,成都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別是成都在商業方面的發達程度,我相信去過成都旅行的人都印象深刻。來成都旅行的人和在成都生活的人一定去過。 那就是成都的「太古裡」。成都「太古裡」商業區的最大特點是,這裡的建築物違背了傳統商業區的「高求大」風氣,都變成了仿造的小平房,回歸正軌,在高樓林立的春熙路地區表現出了特別獨特的特徵。
  • 「動態」成都市佛教協會學習貫徹中佛協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精神
    大家一致認為,中國佛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是在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偉大時代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推進新時代佛教中國化進程,續寫我國佛教健康傳承新篇章有著重要意義。成都佛教界要結合自身實際,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為積極推進佛教中國化,開創佛教事業健康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
  • 佛教英語交流基地召開首次辦公會 開啟中國佛教國際化徵程
    佛教在線廣東訊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佛教故事,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經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佛教協會批准,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廣東省佛教協會協辦的「佛教英語交流基地」2017年正式落戶廣東。
  • 3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你大乘佛教的精神:普度眾生、堅持真理
    自釋迦牟尼出家創立佛教以來,已經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時間。在這兩千多年前的時間裡佛教產生了無數的傳說故事,有些廣為流傳,有些則不為人知。下面居士我就說幾個有趣的故事,讓大家了解一下佛教的精神。一、三獸窣堵波傳說,釋迦牟尼前生的某一世是森林裡的一隻兔子,和一隻狐狸、一隻猿猴是好朋友。兔子在修菩薩行,帝釋天想測試一下他的境界,就化身成一個老者來到了森林裡,遇到了這三隻動物。老者對他們仨說:我又累又餓,你們能不能給我些東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