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一張保單化解城市治理難題

2020-12-19 瀟湘晨報

被流浪貓抓傷、天降牌匾砸到頭、倒伏大樹砸壞車,還有雷擊、暴雨、沙塵暴,以及暴力搶劫等各種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毀,卻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負責,該找誰來補償?城市治理與民生息息相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有可能會演化為難解的信訪事項。面對無明確主責的疑難信訪問題,北京市海澱區信訪辦公室創新實施公共管理綜合保險項目,有效化解了這些棘手的信訪訴求,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

從四川樂山來京務工的老李,三年前經歷了一場「飛來橫禍」。2017年8月24日,老李在海澱區錦秋家園附近被大風颳落的木板砸中,造成重度顱腦損傷,這塊飛來的木板到底是誰的?雖經多方調查卻始終沒找到責任方。因無力承受巨額醫藥費,老李的妻子和孩子抬著他到海澱區信訪辦反映訴求、尋求救助。區信訪辦接訪後,組織保險公司、保險顧問、律師等多方面的專業人員疏導化解,考慮到老李家庭的實際困難和後續費用,給予老李一次性醫療救助30萬元。這筆資金正是從公共管理綜合保險中賠付的。

據北京市海澱區信訪辦副主任孫國英介紹,公共管理綜合保險是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主體責任為保障對象的商業保險,主要承保轄區範圍內由於管理活動而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第三者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依法應承擔的經濟賠償和救助責任。

一張公共管理綜合保險保單及時解決了許多難以明確主責的訴求反映。81歲的遊客光女士在圓明園被野貓抓傷,通過這張保單,光女士獲得相應醫療費用補償;空巢老人秦先生散步時被人行道上一根電纜絆倒,導致多處受傷,查不到這根廢棄的電纜的產權單位,也是這張保單為秦老先生提供6萬餘元醫療費救助;2020年8月的大風暴雨造成樹木倒伏,砸損海澱區汽車20多輛,保險公司履行理賠手續,妥善解決了因極端天氣造成群眾利益受損問題,贏得了有關單位及群眾的好評。

保費從哪裡來?據了解,過去一個大活動就要專門投意外險,現在海澱區信訪辦牽頭整合全區300多家被保險單位需求,組織專家對公共管理綜合保險進行科學論證,由財政每年投入350萬元保費,通過公開招標方式,中標方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保險公司最終承保方案確定的賠償限額達8億元,相當於財政預算資金使用效益超過200多倍。

「城市治理重在防範於未然,把風險防控做在前面,既降低了保險事故的概率,又有效避免了信訪問題的發生。」海澱區信訪辦副主任孫國英介紹,風險防控並非是「意外」事故發生出險這麼簡單,而是引入風險管理專業團隊,壓實單位責任,避免「意外」發生。

海澱區成立了由區信訪辦、相關責任單位、保險公司、保險顧問、風險管理專家組成的事故預防工作小組,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點及時提醒相關責任單位進行處理。比如提醒綠化部門加固樹木、熱力管道排查管道等。通過風險防控預警,有效減少風險事故和突發事件。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竹說:「由於在風險防控上加大了投入,保險事故發生率一直處在較低水平,近幾年出險費用逐漸降低,賠付的金額每年平均200萬左右。」據統計,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化解疑難信訪問題200多件,取得了件件案結、群眾滿意的良好效果,為城市綜合治理、解決同類信訪難題提供了有益借鑑。

公共管理綜合保險的覆蓋面也在不斷擴大,比如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相關風險也納入保障中。「還有哪些風險可以納入公共管理綜合保險中,也在不斷吸納轄區居民的合理意見與建議,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優化保險保障。」北京市海澱區信訪辦公室主任趙立華告訴記者。此舉不僅減輕了政府財政壓力,以較少的資金投入解決了大額賠償問題,還轉移、分散了部分公共管理事務的風險和社會救助壓力。

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城市治理要求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和手段,不斷改進社會管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北京市海澱區積極引入保險機制參與社會管理,有效化解了信訪矛盾糾紛,有助於進一步推進公共服務改革創新,有利於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政府行政效能。(記者歐陽夢雲)

來源:國家信訪局官方網站

【來源:北京市信訪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海澱法院打造知產糾紛「源頭回溯」治理機制
    12月23日上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海澱法院創新智慧財產權糾紛「源頭回溯」治理機制的相關情況。該機制通過回溯行業類案化解批量糾紛、回溯關鍵規則加強示範性裁判、回溯共性需求輸出「海知經驗」,推動智慧財產權糾紛源頭預防、柔性化解,最大限度保護創新成果、維護公平正義。
  • 海澱法院打造智慧財產權糾紛「源頭回溯」治理機制
    12月23日,北京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海澱法院開展智慧財產權糾紛訴源治理工作情況,介紹海澱法院智慧財產權糾紛「源頭回溯」治理機制。4月籤署了《智慧財產權協同保護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由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人調委、北京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安排調解員進駐海澱法院,成立調解工作組,接受法院委託。
  • 海澱城市大腦如何讓城市變「聰明」?記者現場探訪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7月30日),記者從北京市海澱區獲悉,海澱城市大腦「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將於今年年底建成,中心通過對城市大腦接入的視頻、圖片、語音、文本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處理,為場景應用提供分析結果、預測預警和決策支持。海澱城市大腦如何使城市變得更「聰明」?
  • 北京海澱檢方打造民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記者7月24日從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近年來,通過依法辦案、釋法說理及檢察和解等工作,海澱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將精準監督與和解息訴相結合,2017年以來,共成功化解民事糾紛250餘件。 據悉,工作中,海澱檢方將踐行「楓橋經驗」貫穿辦案全過程,明確了化解案件矛盾糾紛是檢察機關履行民事檢察職能的必然要求,在案件辦理的各個環節加強矛盾化解工作,通過民事檢察工作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或者緩和雙方的對抗。在監督條件不成熟或是促成和解取得效果更佳的情況下,大力提倡檢察和解工作,以實現雙贏多贏共贏作為案件辦理的效果追求。
  • 北京海澱十多家醫院配備院警
    處理醫患衝突 不到十分鐘化解疫情期間,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的防疫規定不理解不支持,偶爾會引發一些矛盾,汪沁不厭其煩地解釋疏導。「來婦幼醫院的大多是弱勢群體,孕婦和孩子居多,民警執法時要綜合考慮,遇到糾紛和衝突,不能偏向任何一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防止矛盾升級。」
  • 尋找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鑰匙」
    藏於老弄堂中的民宿引發鄰裡間矛盾,如何化解?住在老公房中的居民訴求,該怎樣解決?樓宇維修資金匱乏的難題,有何途徑破解……這兩年,黃浦區探索了「黨建+法治」的基層法治建設新模式,找到了破解這些大城市治理難題的「鑰匙」,打造出一個個可複製可推廣的法治實踐案例。
  • 海澱咽喉將打造科技城市新樣板!
    同時,該地區人口密集、交通擁堵、城市功能缺失、環境品質不高,「大城市病」現象非常嚴重。區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提出「馬上清(青)西」城市提升計劃,目的在於通過城市提升行動,改善地區交通狀況,彌補城市功能短板,提升環境品質,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構建更加有利於科技創新和宜居宜業的新型城市形態。
  • 蘇州吳中區社會治理「一張大網」建設邁出新步伐
    蘇州吳中區社會治理「一張大網」建設邁出新步伐 發布日期:2019-08-21 10:41 來源:蘇州市吳中區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今年來,蘇州吳中區紮實推進各職能部門專業網格融入社會治理
  • 遼陽白塔區「黨群一張網」解社會治理難題
    這得益於白塔區通過現代化、科學化方法,實現「黨群一張網、服務叫得響」的治理理念。按照遼陽市推進「黨群一張網、服務叫得響」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相關部署,白塔區突出「站位高定位準、部署快舉措實、亮點多基礎好」三大特點,闖出了一條具有「白塔特色」的社會治理新路。解放思想探新路,打造示範樣板區。
  • 超大城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都探索」
    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超大城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都探索」新華社成都11月26日電 題: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超大城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都探索」新華社記者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十九屆四中全會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您期待的城市治理是怎樣的呀?
    受廣東省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的委託,為了解我省城市中有哪些治理的頑症難題應當通過依法治理的途徑解決,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現開展關於通過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全省城市治理頑疾難題現狀的問卷調查
  • 談談訴源治理,多元化解糾紛的那些事兒
    本期《城市進行時·政法篇》節目嘉賓:大理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李澤靈、書記員劉錦榮,和您一起談談訴源治理,多元化解糾紛的那些事兒!我們說的訴源治理,多元化解糾紛,就是立足於預防層面,強調社會糾紛的源頭治理,是通過將化解機制延伸到社區、農村和基層一線,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社會糾紛的發生,使糾紛止於未發、止於萌芽。就是要讓人們群眾的矛盾糾紛在庭審門外就得到化解,讓社會調解優先,法律訴訟斷後。除此之外,社會治理法治化最基本的含義,無疑是促使群眾遵守社會規則。
  • 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這裡曾是亞洲最大的居住社區——面積63平方公裡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常住人口達80多萬人。
  •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2021-01-03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耿曉筠:一張保單的意義與能量
    耿曉筠:一張保單的意義與能量2016-03-12 13: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珠海特區報        &nbsp&nbsp&nbsp&nbsp3月7日,珠海市首張政策性水產養殖保險保單正式生效。金灣區13戶因年初那場世紀寒潮而受災的水產養殖者在最短的時間裡拿到了508.4萬元的保險理賠金,讓他們有了恢復再生產的能力。
  • 北京高考海澱和西城誰最強?海澱尖子生獨佔鰲頭,西城被海澱碾壓了?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北京高考成績出爐後,「優才看教育」整理的一張2020北京高考700分及以上學生分布表引發廣泛關注。從今年新高考考生成績分布情況來看,700分以上考生共80人,其中,海澱區57人,西城區14人,東城區6人,朝陽區3人。
  • 北京海澱:圓明園博物館今年啟動建設
    北京海澱:圓明園博物館今年啟動建設 2021-01-15 03:26:29 來源:新京報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百度「海澱城市大腦」落地西北旺鎮 網友:人工智慧已走到家門口
    10月16日,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人民政府與百度籤署合作協議,主題是「海澱城市大腦」在鎮域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落地的努力嘗試。雙方將共建「智慧西北旺」,構建中關村科學城新型城市形態。百度副總裁王路表示:「百度很高興能夠參與到北京的智能化建設中來,此次與西北旺合作,雙方將共同努力打造北京智能城市『樣板間』。西北旺鎮作為北京市海澱北部新區的『橋頭堡』,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資源優勢。此次雙方合作將進一步確立新時代西北旺發展的新方位,加快形成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有利於推進宜居宜業型的新型城市形態。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
    (原標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 宋貴倫丁元竹:黨建引領吹哨報到—北京城市治理創新實踐研究
    「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北京工作重要指示、探索大城市治理新路子的實踐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視察北京、五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明確北京城市發展定位,指明首都治理方向,提出要解決好特大城市的「頑症痼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