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不合格」的設計管理者!

2020-12-12 良有方

01

楔子

最近一個月,良子基本都在加班或者出差中度過的,公司雖然項目很多,但掙的都是應收款。我作為主要經辦人,每天的神經都繃得很緊,所以容錯的能力有點下降。

團隊已經很給力了,但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我今天這篇是吐槽文,寫給所有「不合格」的設計管理者,包括我自己。良有方的朋友,文中羅列的現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切莫上綱上線。

02

我就是個傳聲筒!

不管是政府項目還是私企的項目,都會有甲方乙方兩方組成。地產項目,業主方(甲方)會配備設計管理的部門和人員;而政府項目很多時候會有個代建公司(或者EPC總包單位)代行管理職能,所以設計管理這個工作是省略不了,而且是極其重要的。

甲方有設計管理,乙方(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同樣會配備設計管理的人員對接甲方的設計管理者。

存在的問題:

Q1.對設計的要求,不翻譯,不解讀

有些甲方的領導和手下交代了一下任務,而下面負責具體操作的人會原封不動的截圖給乙方(現在微信很方便),既不消化,也不解釋,讓設計單位一團霧水。設計單位負責點的,可能還追問下。但大多數時候回復也就是:我們領導就是這麼要求的,不是說的很清楚了嗎?

Q2.對項目時間不計劃,不協調

良子就碰到過項目,設計管理者蠻橫的下指令:「明天一定要施工圖,因為是區長要的」,可今天我還剛接到指令看基地啊。如果我違約了,不等於他違約嗎,明天對區長還是沒交代呀。

這就是時間計劃明顯不合理。你作為設計管理不事先提出來,最後完不成,兜著走還是你自己啊 。

Q3.對項目進程不管理,不幹預

很多設計管理者明明發現項目進度出來狀況,但還是沒事人一樣。領導問一下他,他就催一下乙方。不催就是每天混日子。

你作為管理者不應該去了解為什麼會滯後,是不是應該去找出滯後的原因,並解決它。而不是反正來不及,躺死。

以上都是傳聲筒的典型特徵,大家還可以補充!

如果作為傳聲筒,上面的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

03

我不是你們專業的,

你們自己搞定!

設計管理招聘的人員從原來單一的工程管理發展到現在金融類、文秘類都有,所以在設計管理的過程中,不免有很多跨專業的管理。正所謂各行如隔山,所以做一個項目的管理一定要將項目的流程先搞清楚,具體做可以找到不同的專業人士來完成。但一旦流程亂了,那必將是事倍功半的 。

良子舉個例子:

有個城市更新的項目,上部有主樓要做建築改造,下部有商鋪要做店招設計和亮化工程,道路邊又要做外擺和景觀設計。

這個項目最少涉及兩個專業:建築改造和景觀設計,最好也是兩個單位完成,這樣交叉比較少。

而我們的總包找了三個設計單位:上部主樓改造設計,下部店招設計,道路景觀設計。而店招設計又是後期項目開工了再找的設計公司。上部主樓施工,腳手架會影響下部的店招。店招的外擺會影響道路景觀的施工,(前期又沒有基礎資料,還要測繪跟進,可又找了家不靠譜的單位)這真的是環環相扣。而包居然讓店招單位去協調另外兩家開展工作,這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把一個項目的流程搞得這麼倒置,中間還有那麼多的穿插和協調,設計管理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源於沒有專業背景

再把這種操作帶來的惡果也延伸下,讓不合格的設計管理者引起注意!

S1.流程倒置必然帶來返工,返工必然帶來工程費用增加,不管是設計費還是施工費用。

S2.費用增加,甲方爸爸必然不高興,要投訴主要負責人(臭罵,層層往下操作)

S3.如果項目沒能按時完成,後果更嚴重,大家都要被一鍋端了。

所以有一些企業(例如萬科)開始社會招聘一些有專業背景的資深設計師做設計管理,我就接到過電話。就是希望杜絕這樣的情況發生。

前十年,房企都希望校園招聘,培養老闆的青年近衛軍。那時因為增長比較粗放,標準化產品一做好,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了。所以年輕人吃得起苦,精力又旺盛,是符合企業的訴求的 。

而今後的很長一段日子,項目都會是精細化管理,所以沒有專業背景,想管理好項目就沒那麼容易了。最近瘋傳有些企業開始把招進來的「近衛軍」推向市場,讓其自生自滅了,這也是無奈之舉吧。

04

我以為。。。

在項目掉鏈子之後,我經常聽到:「我以為他已經做好了。。。」、「我覺得這樣不用改。。。」、「我沒有看到呀。。。」

我最早聽到這個「我以為」是在大學的時候,聽餘世維老師的講座。當時我就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成為那個「我以為」的人。

「我以為」,就是因為你沒去落實,才用猜測來代替。工作如果沒有被追蹤,它怎麼可能被落地。工作成果如果沒有反饋,怎麼可能形成閉環。

所以,我對團隊的要求就是:事事有反饋,件件要有著落。我相信不管哪個領導,都希望自己下面的兵,各個都是好樣的。但前提是你要有要求,而不是放任他們,就能茁壯成長 。

最後奉勸「我以為」的那些朋友,你們在一家企業以為的次數不會太多的 。

05

我是甲方!

我碰到的最可笑的設計管理就是:「我是甲方」,言下之意就是:我付錢給你,你必須無條件的服從我。

甲方付錢給乙方,乙方提供專業的服務,This is business !

但是設計管理不要動不動就我是甲方,給你的乙方扣「不合作」的大帽子。

S1.是不是配合首先要權威認定,不是單方說不合作就是不配合。

S2.如果是不配合,有沒有調查原因,什麼導致了不配合,有沒有辦法推進。

S3.真的無法合作了,也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嘛。

但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威脅,「做還是不做」,不做我馬上把你換了。

換了你一定就能解決問題嗎?

如果前置條件沒有處理完,接手的人就一定能完成?

半途接手的團隊,人家對這個甲方就沒點看法?

萬一接手的團隊,也提相同的要求呢?

到底是再換團隊,還是換你這個設計管理者呢?

老是掛著「我是甲方」的設計管理者,上面這張圖請收好!

其實你的管理到位了,你就是甲方。如果不到位,再喊也沒什麼用。

06

把鍋給爺背起來!

我還碰到很多做設計管理的,也很奇葩。

A1。乙方發了服務建議書,啥也不說就讓乙方開工。

A2。下達設計任務不發任務書,乙方發了設計範圍,甲方也不確認。

A3。開會沒有會議紀要,全靠記憶力好。

A4。就算微信溝通,只發語音,從來不打字。

這樣的管理水平,最後的結果就只有一條路:大家撕逼,互相推卸責任。可正因為你是甲方,所以乙方最後要麼隱忍,要麼退出。

我們做到的項目就是因為測繪資料不到位,測繪單位也不願意為自己的成果負責(籤字蓋章),我們後續的設計等於沒有依據,所以做的很辛苦。設計管理的人又外行,不去抓主要矛盾,源頭是測繪,依據有了就等於大樓有了基礎,才能牢靠。

我們的態度很明確:測繪導致的項目進度、質量問題,這個鍋我們不想背!也背不動!

一個專業的管理公司,對於往來文書,收發資料,合同管理都會有一套成熟的機制。不專業的公司,各掉各的鏈子。但是甲方不專業,乙方可不能不專業,不然這個鍋是背定了。

07

結束語

以上的林林總總,都是一個不合格管理者的日常。工程項目由許多的專業單位參與,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甲方只有尊重專業知識,用好專業單位的長處,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才能把項目順利推進。

但願良有方的朋友,各個都是靠譜的管理者!

相關焦點

  •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都這樣設計工作
    作為管理者,要讓做工作的人有效率、有成果,需要完成以下事情1. 需要對工作進行分析、整合、並設計出一套反饋機制2. 需要對做工作,特別是與做工作的人相關的方方面面進行分析,綜合運用各方面的分析結果3.在分析與工作相關的五個方面,我是不是用其中一個方面代表了其他方面?這樣的效果如何?管理者沒有辦法去「管理」員工,管理者能夠做的,是對做工作的人所做的工作進行分析,去管理工作,控制結果,去協調做工作的人。給他們足夠的信息,去激勵工作的人,讓工作者,主動的,有創造性的去工作。
  • 職場中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你想成為管理者嗎?
    我們在職場中,見到管理者能夠把一個團隊管理的緊緊有條是不是很羨慕呢?你想成為一名管理者嗎?那麼我們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呢?我個人認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不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也不需要一個全才,但是要是一個管理「人」的高手,管理就是管人理事,把人管理好,就是成功的一半,人管理好了,那事就自然也就理順,也就做好了。
  • 如何做一個卓有成效的職場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德魯克是著名的管理學大師,我拜讀了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受益匪淺。這本書的主旨是管理者如何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這本書闡述了實現卓有成效的管理工作的要素和學習方法。1、如何進行時間管理。2、如何挖掘管理者的自我價值。3、如何發揮下屬的長處。4、如何在工作中確定重點和抓住重點。5、決策的幾大要素和如何決策。
  • 新晉基層管理者,如何做好設計團隊管理?
    基層管理者該做什麼?從哪個方面下手?這是很多新晉的管理者普遍會遇到的問題。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有團隊事務處理、人員關係……如何發揮管理者在團隊的建設作用?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從3個方面分享了非常有用的建議,希望對你有用。周末有個朋友跟我說他最近有些工作的困惑(下面稱為z)。
  • 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必備的職業素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管理者的天職是將公司的目標與員工個人的目標掛鈎,並通過團隊的力量獲得成果。在現實職場中,有不少人是被一步步推上管理崗位的,但究竟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一個管理者的素養,可以分為意識和行為兩部分。
  • 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
    管理,是一切組織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任何一個有組織的集體活動,不論其性質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對它加以管理的條件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進行。那麼應該如何合理分配和協調各種資源,就需要管理者來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首先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掌握各種技能,比如技術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際技能。
  • 不懂得授權就無法走上管理的快車道,就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所以精明的管理者要懂得授權,授權的職責不再是做事,而是幫助下屬成事,授權是成事的分身術。如果管理者事事自為,必定成不了大事。不懂得授權就不是合格的管理者與親力親為相對應,高明的管理者能夠通過向下屬授權實施有效的管理。但是,授權是一個牽一動百的系統問題,絲毫的輕率和盲動都可能造成一系列的麻煩。
  • 請做一個「自由」的管理者
    在某種意義上,在現代組織中,所有管理者都是「中層」。任何一個成功的現代管理者,除了要學會管理下屬,同時也必須能夠對待好上級、平級,當然也包括管理好自己。我們做工作,如何才能總是得到上司的認可?最好的回答是:上司想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如果你不想做上司讓你做的事情,那麼就去改變上司的想法,但是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做上司吩咐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對上司要唯命是從,相反,如果對上司唯命是從,那麼你就是多餘的。所以,當你不贊同上司交給你的事情時,你需要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換位思考,我們稱之為「忠誠反對」。
  • 企業管理層:如何做一個有權威的管理者?
    管理者應該在不失親近的程度上樹立自己的權威,不能讓身邊的員工不把你當回事,因為這樣的領導是失敗的。對於企業管理層而言,如何樹立自身的權威呢?其實,張瑞敏做的只是監督員工保證產品質量,既沒有像其他領導那樣擺「官」架子,也沒有加大企業的管理制度,動不動就罰錢,工資。員工是打心眼裡地佩服這個領導的,願意跟著他打天下,因為他們相信張瑞敏的能力,相信他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所以即使這個老闆「不發威」,他們也願意死心塌地地跟隨。
  •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生產車間管理者?可以看看以下幾點
    作為一名生產車間的管理者,其個人管理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車間整體運行水平,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算是一名比較合格、比較優秀的生產車間管理者呢?我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完善車間管理制度,優化車間流程: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肯定是一名優秀制度制定者和執行者。生產車間的良好運轉,肯定依靠的是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一名優秀生產車間管理者,必須要清楚車間的管理制度,車間有哪些管理制度?
  • 有一天,你成為了管理者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所擁有的只是職位所賦予的職權,這並不意味著你擁有領導和影響他人的能力,一個管理者要想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追隨者,就需要拋開職位所賦予的職權與強制力
  • 領導力的九層修煉:你該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1 要有以人為本的理念 做事先做人,再輝煌的事業也是人做出來的,因此,重視人的因素是一位優秀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因此,當領導就應該學會怎樣組織和如何協調,這是凝聚自己團隊並為實現工作目標而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也是當領導必具和能力。
  • 204頁如何做一個高效率的管理者,果斷收藏
    如何做一個高效率的管理者管理者首先要理解的是:管理的概念什麼是管理呢?在實踐中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總結:「所謂管理,管就是收心,理就是理念.」「如何去收心,怎樣去理念」 是一直困饒著每一位管 理者的課題.我們不妨細細琢磨一下:收心.理念的靠的是什麼?毫無疑問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溝通」!
  •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這11種素質必不可少!缺一項都不合格
    管理者是通過協調其他人的活動達到與別人一起或者通過別人實現組織目標的目的人。一個好的管理者,不僅能夠實現組織目標,還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尊重。那麼,該如何做好一個管理者呢?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基層管理者必備的5大能力1、過硬的業務能力。
  • 為什麼走技術路線往往成不了管理者?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管理者?
    老王不服,於是找領導理論,認為自己從技術上與能力上不弱於老趙,為什麼提拔的就是他。 領導回答很簡單:你更適合走技術路線,做技術的帶頭人,不太適合做管理。現在老趙成了公司副總,而老王卻成了公司總工。 兩個人的風格截然不同,發展的路勁也不同,但最終都走上了公司高層。
  • 中層管理者如何統一團隊意見
    如:團隊組織團建訓練前,先找到擁護你的人提前跟他講,你要帶著團隊做團建,什麼時候做,需要他的帶頭配合支持。獲得他們的支持後,就可以在會上講團隊準備在什麼時候做團建訓練,希望大家積極配合,最後對於少數不能服從的人逐一面談,做動員工作。當團隊中三分之二的人願意支持管理者時,這個團隊的管理就是合格的。 小題大做。
  •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員工?
    作為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只要被企業和單位聘用,不管職位、薪酬和地位高如何,都應該兢兢業業地提升自己在相關崗位的知識技能,贏得同事、管理者和客戶的尊重與支持。先在所處的行業站穩腳跟,再徐圖個人的事業發展。
  • 萬字長文:純手工總結了一份體驗設計團隊管理者的成長法門
    編輯導語:每一個設計管理者都是從設計師成長起來的,作為一個獨立的設計團隊的管理者,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做好團隊綜合管理工作?本文作者從設計師發展的不同位置分為三個部分分享自己的管理經驗。那麼問題來了,做為一個獨立的設計團隊的管理者,到底應該如何定位自己角色?又如何做好團隊綜合管理工作,才能既有益於公司價值最大化?又有利於個人成長通道的最優發展呢?有教科書式的正確姿勢嗎?
  • 管理者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如何提高管理團隊的整體執行力?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老闆很重要,因為他是肩負著企業興衰的關鍵人物,負責戰略層面的指導工作。但是比老闆還要重要的角色就是管理者,企業管理者負責對公司日常一般事項進行決策的同時,還需要把這些好的制度和方案執行下去,否則,老闆再好的規劃,再好的宏圖都只能是空中樓閣,落不了地。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如何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後資本主義社會》等,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中,他集中論述了一個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他認為,所謂的效率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而不是「做對的事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