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還是有一些人睡成了扁頭,因為老一輩人常說扁頭的人聰明、好看,這種現象以東北和華北地區比較多,部分的皖北蘇北人,也有大扁頭。
不過這並非先天遺傳的人種差異,而是後天加工的結果。(遺傳性的可能極小極小,如果你非說自己是遺傳,那你就是。)
為什麼如今還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這與滿人的習俗分不開。在民國時期出版的《中華全國風俗志》裡就有不少記載。
「嬰兒初生,枕以硬枕,枕實以豆,務平其後腦骨,以硬起欠美觀,習俗然也」。
「兒生數日,置臥具,令兒仰寢其中,久而腦骨自平,頭形似扁」。
這兩條所指的對象都是滿人新生兒,由此也可以看出滿人對於扁頭的喜愛,至於喜愛的原因,曾有清末旗人說:「老祖宗都是要騎馬打仗的,身子骨不挺拔可不行」。
雖然沒明白騎馬打仗跟扁頭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人家怎麼說就怎麼算吧。
近些年的考古出土的顱骨中,也很少發現有扁頭的古代漢人,這也算是側面映證了滿人帶來這種習俗的說法。
清軍入關後把這種畸形的審美帶入了中原,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潛移默化地推廣它,自然而然就傳開來了,只是因為時間和地理的限制,南方受影響的程度就要小一些。
「辛亥之役,摸腦骨以別滿、漢,以滿人平直而漢人硬起也」
前面有說我們中國現在還有扁頭的原因是在於滿人,不過這種習俗古代就有了,而且不單單在中國。
西方醫學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就記錄了黑海西側生活著一群「大頭人」。
我國最早的記錄是在後漢書中,不過對象不是本國人,而是生活在朝鮮半島南部的辰韓人。「兒生欲令其頭扁,皆押之以石」。
「西天取經」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也記載了龜茲人大多為扁頭,他還覺得很有趣。
在近些年的考古發現中,世界各大洲基本都出土了經過人工造成的畸形頭顱,我國最早的扁頭可以追溯到距今約6500—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目前所出土的頭骨基本上都是畸形。
有專家做出推斷,先民們最開始並不是為了美觀,只是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慢慢進入到了農耕社會,其中某些權貴之家為了睡得舒服些,就用多餘的穀物填充枕頭,小孩子睡久了就把後腦勺給睡了。
其他人見了覺得好看,便開始模仿,最後又加上了族群分類、地位象徵等等附加值,因而颳起了一股浪潮。
或許現在還有人覺得扁頭好看,但是在醫學上這叫做「扁頭綜合症」,是一種畸形的表現,有可能還會給對人體機能造成損傷,這並非危言聳聽。
美國的精神病專家對比了兩百多例扁頭與正常孩子的智力情況,得到的結論是:扁頭症候群在一定程度上會延遲嬰兒的早期智力發育,對行動、認知和語言能力的影響很大。
所以各位新手爸媽們,就別為了那點迷信讓孩子長一個既不美觀又不健康的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