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論_63 基督教的洗禮(續)

2021-03-01 歸正神學

教會論_63 基督教的洗禮(續)

校對:劉加立弟兄 文字:自由的榮耀

教會論第63講。我們上一講,講到baptized in the name那我們中文是翻成「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奉」這個字原文是「is into 」,是進入到父子聖靈的名,而不是「in the name」;假如是「奉」的話,就是「in」。

那上一講伯克富說,各種的詞典,希臘文的詞典都支持「into」,就是「進入到父子聖靈的名」這個意思。

好,我們繼續講。這個意思,從一些平行的詞語可以清楚可見的,比如說,eis tonMousen,  eis hen soma就是奉……,中文是奉摩西的名,或者歸入摩西(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2節),歸入摩西就對了;或者eis to onoma Paulou,歸入保羅, eis hen soma, eisChriston,進入到基督裡面(羅馬書第六章第3節),受洗歸入基督耶穌,受洗歸入祂的死。

凱柏博士,就是亞伯拉罕.凱柏(Abraham Kuyper 1900前後)做荷蘭的首相,也是系統神學家。關於這點的論證,可見於他的著作……這本書的263頁和其後。由此可見,我們是否應該將這個「eis」這個介詞「進入」應該翻譯成「進入」(into),或者「in relation to」 「與某某人有關」這樣來翻譯。這個詞onoma 名字,「歸入誰的名」,與希伯來詞shem的用法是一致的。

它陳述了神所顯明,關於祂一些屬性,也涵蓋了神對祂的敬拜者而言,所有的屬性 the sum total of all that He is for His worship pers.神對我們來說,是怎麼一位的神。所以,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這個「名」呢,就是上帝的一切的屬性的意思。Deissman在他的《聖經研究》「bible studies」這本書的146頁,列舉了幾個關於onoma 名字一詞,在蒲草紙書卷,這一種用法的一些很有趣的例子;假如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的話,洗禮的公式就是,所謂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就是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這個洗禮的公式,就表示借著洗禮,或者說藉著洗禮所象徵的意義,也就是借著我們被潔淨。

受洗的人與那位神,自我啟示的神,或者那位向人啟示祂自己,並且啟示祂對祂子民而言,是怎麼樣一位的神,那位神呢,進入到一種特殊的關係。再來哈,歸入祂的名下,就是與這位神進入到一個特殊的關係;同時,受洗的人有義務按照所啟示的光,或者是在這個啟示的光中而生活。

我們不必假設,當耶穌用這樣的詞語的時候,祂的意思,就是要把它當作一個公式,恭候著的人來使用。意思是說,主耶穌吩咐門徒們說,要去萬民……當你去的時候,使萬民做我的門徒,中文是說,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他們的施洗。原文的意思是說,給他們施洗,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這個「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這句話主耶穌的用意,本來不是……不一定是作成一種的公式,每次都要這樣講的!我們不必這樣的假設。

主耶穌用這句話,是描述祂所設立的洗禮的本質;就正如用在,表示其他洗禮的本質的類似的表述一樣,就是要其他的經文,是講到洗禮的特質的(使徒行傳第十九章第3節;哥林多前書第一章13節,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2節;哥林多前書十二章第13節)。那我們沒有說,教會不可以用「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人施洗,我們只不過是說……伯克富只不過是說,不必假設,當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這樣講的時候,我們就每次施行洗禮的時候,都要說這句話,就是我給你施洗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

有的時候,有些人會藉助一些經文,來說明使徒們顯然沒有用三一真神的公式的,經文就有使徒行傳第二章43節;八章16節;十章48節;十九章第5節。比如說,第八章第16節: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第十章48節:就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洗;第十九章第5節: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另外,還有羅馬書六章3節:受洗歸入基督耶穌;加拉太書三章27節:受洗歸入基督。

有些人,有些學者們,訴諸於這些……引用這些經文,就說使徒們很明顯沒有用「奉父子聖靈」三一神這個公式的,但是不必這樣來做出這個推論,或者你不必用這個經文來說,這個經文是暗示這些的。雖然,絕對可能的一件事情,是他們就是用耶穌的名,沒有用三一真神的名。因為,他們並沒有理解到耶穌所講的話,在馬太二十八章所講的,是大使命裡面所講的,是在吩咐他們要用一個特定的公式。

再來哈,伯克富說,耶穌基督在馬太二十八章說,你們要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去給他們施洗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這個不一定是每次……主耶穌的意思是,不一定每次要講這句話;當使徒們出去的時候,他們奉主耶穌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者給他們施洗歸入基督的名下,這時候是不是沒有講,我們給你們施洗歸入聖父聖子聖靈名下?可能沒有講,也可能有講;總之,他們並不認為,耶穌在馬太二十八章那個,是規定他們必定要這樣說,是個洗禮的一個公式。

但是,也有可能,上面這些經文所用的表述,是要強調關於使徒們的洗禮的某一些的層面。值得注意的是,各處的經文用了不同的介詞,使徒行傳第二章38節論到,奉耶穌基督的名epi 那個是toi的洗禮。這裡大概是指一種宣認耶穌為彌賽亞的心,就是一個人承認、相信,耶穌是彌賽亞這樣的洗禮。根據使徒行傳第十章第48節,那些的哥尼流家裡的人是onomatiIesou Christou,,是奉耶穌的名領受洗禮,或者他們是在耶穌的名裡面,這個表示他們在耶穌的權柄之下接受洗禮。

再來哈,使徒行傳第二章38節,那個意思就是說,大概是一個人承認相信耶穌是彌賽亞而接受洗禮;哥尼流家裡,第十章48節那個字吶,那個介詞的意思是,在耶穌基督的權柄之下受洗;其餘經文及其一種的eis to onoma Iesou Christou的洗禮,就是耶穌基督的洗禮,或者進入到基督裡,歸入到基督裡的洗禮。這些的表述方式,或許只是要強調一個事實,就是受洗的人,與使徒們所傳講的耶穌基督進入到一種特殊的關係;因而,必須順服耶穌基督為他們的主。

但是,不論使徒時代的習慣是如何?很明顯的,後來當教會覺得有一個公式的時候,就沒有比大使命中的表述,來得更加的貼切的言辭了;這個公式就是,我給你們施洗,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早已在大概主後100年,所寫成的12使徒遺訓裡面已經採納了。好,這裡要講的是,教會後來是用這個「受洗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但是耶穌講這句話,不一定是規定一個硬性的規定的公式的。

好,現在我們來看C部分:洗禮在教會歷史上的發展TheDoctrine of Baptism in History.這裡分宗教改革之前和宗教改革和之後。這個是伯克富的習慣,每次提出一個題目來,他都給你走過2000年的教會歷史的。

在宗教改革之前Before the Reformation.

早期的教會的教父,他們看洗禮,是進入到教會一種的入教儀式 therite of initiation ;而往往呢,認為洗禮和赦罪和新生命的傳遞是密切且連在一起的,就是洗禮和赦罪和新生命的傳遞是非常密切的,他們有一些的表述就好像顯示他們相信藉著洗禮得到重生baptismal regeneration。請記得早期的教父是使徒死後的第一代的教會領袖,他們對整本聖經的認識還在成長中,所以有些人認為:洗禮、然後重生,重生是透過洗禮的,但是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乃是他們認為成年人的洗禮呢,這件事情上,他們覺得若一個人沒有一個正確的靈魂內心的情操disposition的話呢?洗禮是沒有功效的baptism asefficacious,they did not regard baptism as efficacious apart from the right disposition of the soul,簡單的說若沒有信心的話,洗禮就無效的。他們也沒有認為洗禮對於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是絕對必須的,乃是看洗禮是把整個的生命的更新的過程,這裡做一個完結。一個完全完結的一個元素complete。

再來哈,所以早期的教會,有些認為若重生就需要洗禮,總之洗禮與赦罪和新生命的開始有關的,當為成人洗禮的時候,他們都會認為,一個人的心若沒有這個正確的的情操、就是信心等等呢,洗禮是無效的,但是洗禮是整個的更新過程,整個重生過程一個完結它整個過程的一件事。嬰孩洗禮在俄利根和特土良的時代,也就是說大概是170的200年。在俄利根和特良的年代,嬰孩洗禮已經流行了,不過呢,特土良會不鼓勵嬰孩洗禮,為了一些方便的原因,我們下面會看得到的,一般的看法,一般教會領袖的看法,乃是說洗禮不應該重複,就是說你受洗了你現在來到這些所謂基督教的教會,你不要再洗一次,不過他們並沒有得到一個共識,那些異端所施行的洗禮是有效嗎?就是一個人在異端那裡受洗了,他現在來到基督教會裡面,他需要重新再洗一次嗎?教父們當時是沒有一致的看法,隨著時間的發展,不為那些已經奉三一真神的名受洗的人,重新再施洗就變成一個定規了。再講一次哈,這就是說異端思想的洗禮不算數,但是假如是奉三一真神的名施洗呢,早期的教父都不會再給他們重新再洗一遍,改革宗採取同樣的看法。

關於洗禮的形式沒有什麼爭議。從第二世紀開始,人們逐漸形成了一種的概念,就是說洗禮的運作多少少是神秘的,有點像魔術性的,就連奧古斯丁也感覺到洗禮本身了你只要施行洗禮,洗禮就有效。特別是在嬰孩洗禮baptism as effective ex opere operato 你只要做,恩典就會運行的,特別是嬰孩洗禮,奧古斯丁堅持洗禮是絕對必須的,他而且認為沒有受洗的嬰孩是不得救的。根據奧古斯丁的說法洗禮雖然是取消了原罪的罪孽,但是,並沒有完全將人的本性的敗壞除掉。罪孽在神面前,不需要承擔罪孽,但是那個敗壞還是存留的,經院主義,我再說經院主義什麼呢?就是主後一千年前後受到希臘哲學影響的神學,起初呢,經驗主義者認同奧古斯丁的觀點的,就是說成人洗禮的先決條件是信心,但是後來另外一個觀點慢慢地崛起,就是說洗禮在事情過程中一定是有效的ex opere operato 。你只要施洗,這個洗禮就是有效的,就是發生功效的。所以,主觀的條件的重要性就是人的信心就被降得非常非常低了,因此羅馬天主教的典型的聖禮觀呢,就成為主流的觀點了,就是說洗禮是重生和進入教會的聖禮,這個禮儀包括了洗禮所象徵的恩典 It contains the grace which it signifies ,洗禮就包含了它所象徵的恩典,就洗禮本身就有這個恩典,並且將這個恩典賦予那些不拒絕洗禮的人,假如你不拒絕,這個洗禮對你就有效的。這個恩典他們看著非常重要的。

因為a、洗禮是受洗者領受成為教會會友的永久的記號,他使受洗者成為教會成員一個不可磨滅的記號

b、洗禮潔淨受洗者的原罪和洗禮之前所犯的本罪,另外又免除了罪所帶來的玷汙或者敗壞,雖然情慾還是存留到。最後,洗禮釋放人逃脫永恆的懲罰,還有各種積極的正面的今生的懲罰。

c、洗禮將成聖的恩典和信、望、愛滲入到受洗者的心中,它將成聖的恩典和信望愛的超自然品德注入到受洗者,藉此使他獲得屬靈的更新;

d、洗禮使受洗者加入眾聖徒的團契,它使受洗者加入聖徒的團契和有形的教會。

好,我們來溫習一下這裡是在講什麼東西?我們從頭來看,從早期教父開始呢,他們感覺到洗禮跟赦罪是有密切關係的,洗禮跟新生命的開始、新生命的賦予是有密切的關係的。那他們知道一個成年人受洗心裏面若沒有真的信心,這個洗禮是無效的,而洗禮並不是新生命的開始本身,不是絕對、必須的。嬰孩洗禮到了第二世紀末,俄利根和特土良時代就已經有了,雖然俄利根並不怎麼贊成,一般的看法是我們不給人重複洗禮的,連異端的洗禮只要他是奉三一真神的名,特別是天主教,後來我們也承認那個的洗禮的。

  從第二世紀開始,人們覺得洗禮好像有點神秘或者魔術性的。連奧古斯丁都覺得嬰孩洗禮在整個施禮過程中有功效,就是說你只要做就有這個恩典,這裡講到的恩典的?讓我解釋一下,我們在講的是恩具means of grace,所以,天主教就認為,當一個人接受洗禮的時候,基督的恩典,他就得到了一部分、得到了一些,然後你去神父那裡認罪告解,又得到一些,去彌散又得到一些,所以,救恩不是一次過,耶穌為我們成就了,我們藉著信心就領受,不是的,每次去拿一點一點。所以洗禮呢,給你洗盡,你的原罪的罪孽,還有到洗禮那天之前所犯的罪,但是還有其他的要做的,才能夠洗淨你洗禮之後所犯的罪。經院主義起初是認同奧古斯丁的觀點的,但是另外一個觀點,就是你只要施行洗禮,洗禮就發生功效ex opere operato,就越來越佔上峰。所以,羅馬天主教後來就跟經院主義就是阿奎那的看法,就是洗禮就是重生的洗禮,對不起,洗禮重生的聖禮。簡單的說你受洗了就重生了。

那馬丁路德說的是受洗和重生是發生在同一個時刻,羅馬天主教簡直說,這個洗禮就重生禮,這個洗禮包含了恩典。就是說這個水、洗禮本身有給你新生命的恩典的能力的,只要你不抗拒,這個恩典就臨到你身上,這恩典很重要,因為你現在有了這個做教會的會友的記號,你的原罪洗掉了,到目前為止,本罪也洗掉了,還有洗禮將信望愛這些的美德。滲透在你的心裏面,讓你可以結出好的果子,這個是天主教的主流的洗禮觀。

下面我們要講宗教改革以來的洗禮觀。

 

點擊下方↓↓↓文字目錄即可閱讀全文 

教會論_01 教會論:導論;『教會』在《聖經》中的名字

教會論_02『教會』在《聖經》中的名字(續)

教會論_03『教會論』在教會歷史上的發展

教會論_04『教會論』在教會歷史上的發展(續)

教會論_05『教會論』在教會歷史上的發展(續)

教會論_06『教會論』在教會歷史上的發展(續);中國教會簡史

教會論_07『教會』的性質:教會的本質

教會論_08『教會』的多面性

教會論_09『教會』各種的定義;『教會』與『上帝的國度』

教會論_10『教會』與『上帝的國度』(續)

教會論_11『教會』與『上帝的國度』(續)

教會論_12 在《聖經》中不同時期的教會

教會論_13 『教會』的屬性

教會論_14 『教會』的屬性(續)

教會論_15 『教會』的屬性(續);中國教會的宗派和與差會的關係

教會論_16 『教會』的屬性(續)

教會論_17 『教會』的屬性(續)

教會論_17 問題解答

教會論_18 『教會』的標記

教會論_19 『教會』的標記(續)

教會論_20 『教會』的標記(續)

教會論_21 『教會』的治理

教會論_21 問題解答

教會論_22 『教會』的治理(續)

教會論_23 改革宗長老制的基本原則

教會論_24 改革宗長老制的基本原則(續)

教會論_25 改革宗長老制的基本原則(續)

教會論_26 改革宗長老制的基本原則(續)

教會論_27 改革宗長老制的基本原則(續):美國改革宗長老會 (PCA) 治會章程序言

教會論_27 問題解答 上

教會論_27 問題解答 下

教會論_28 教會的職份

教會論_29 教會的職份(續)

教會論_30 教會的職份(續)

教會論_31 美國改革宗長老會 (PCA) 治會章程 

教會論_32 美國改革宗長老會 (PCA) 治會章程(續)

教會論_33 美國改革宗長老會 (PCA) 治會章程(續) 

教會論_33 問題解答 上 

教會論_33 問題解答 下

教會論_34 教會的職份(續) 

教會論_35 美國改革宗長老會 (PCA) 治會章程(續) 

教會論_36 教會的議會 

教會論_37 教會的議會(續)

教會論_38 教會的議會(續) 

教會論_38 問題解答 

教會論_39 教會的議會(續) 

教會論_40 教會的議會(續) 

教會論_40 問題解答 

教會論_41 教會的議會(續);教會的權力

教會論_41 問題解答1 

教會論_41 問題解答2 上 

教會論_41 問題解答2 下 

教會論_42 教會的權力(續) 

教會論_43 教會的權力(續)

教會論_43 問題解答 

教會論_44教會的權力(續) 

教會論_45教會的權力(續) 

教會論_45問題解答

教會論_46 教會的權力(續) 

教會論_46 問題解答 

教會論_47 教會的權力(續) 

教會論_47 討論 

教會論_47問題解答 上 

教會論_47問題解答 下 

教會論_48 恩典的工具概論 

教會論_48 問題解答 

教會論_49 恩典的工具概論(續) 

教會論_50 恩典的工具概論(續) 

教會論_51 恩典的工具概論(續) 

教會論_52 恩典的工具概論(續) 

教會論_53 恩典的工具概論(續) 

教會論_54 聖道 

教會論_55 聖道(續)

教會論_56 聖道(續) 

教會論_57 聖道(續) 

教會論_58 聖道(續) 

教會論_58 問題解答上 

教會論_58 問題解答 下 

教會論_59 聖禮概論 

教會論_60 聖禮概論(續) 

教會論_61 聖禮概論(續);基督教的洗禮 

教會論_62 基督教的洗禮(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歸正神學 Reformed-Theology

       (長按上圖,可迅速關注)

      感謝您支持網絡平臺事工!

     

            

提示:林慈信牧師同意,劉加立弟兄校對,自由的榮耀弟兄文字整理,並由微信公眾號平臺:歸正神學(Reformed-Theology)發布。逐字稿文字只限於個人和教會私下學習交流,目的是造就教會;當文字和錄音不符時,以錄音為準。由於平臺同工的學識有限,個別詞句,需要大家來互補,願上帝賜福文字編輯和校對的肢體來雅正!不涉及國家政治敏感話題,敬請大家遵守。有願意參與文字錄入的服侍事工,敬請與平臺聯繫。若是請轉載或是其他方式使用時,必須保留本課原稿的完整性,註明此文章的出處和來源,若是有修改的地方,請聯繫平臺。反之所產生的後果自負!!!

中華展望聖約學院HorizonCovenant@gmail.com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市趙州基督教主恩堂舉辦洗禮、聖餐聚會
    受洗弟兄姐妹合影 2017年8月27日是石家莊趙州主恩堂一年一度的受洗日,經過了四周的慕道培訓,共有93人受洗加入教會,歸到主耶穌基督的名下。洗禮開始,馮牧師誦讀了《馬太福音》28:18-28;《馬可福音》16:16;《羅馬書》6:3-4的經文,並做了祝水成聖的禱告。此次洗禮分為浸水禮和點水禮。點水禮由馮牧師施洗,浸水禮由孫牧師和魏長老施洗。並嚮慕道友提問:「你信耶穌基督為你的救主嗎?」每個人的回答莊嚴而洪亮:「我願意!」
  • 遼寧鞍山綠化街教會舉行年末聖洗禮聖餐禮
    在2019年12月1日、本月的第一天、也是一周開始的禮拜日,遼寧鞍山綠化街教會分早晚兩場舉行了年末聖洗禮和聖餐禮兩大聖事。禮拜日的綠化街教會上午,從一樓到四樓、從主堂到副堂,前來參加聖事的會眾匯聚一堂,讚美、讀經、禱告。
  • 基督教長老制教會治理基本原則與實踐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教會治理九大基本原則  第一大原則:基督是教會唯一的元首  第二大原則:長老治理教會  第三大原則:眾長老治理一個教會  第四大原則:教會有兩種長老,具有同等權柄  第五大原則:執事是教會職分,幫助長老照顧那些生活有需要的
  • 鹽城市基督教真道堂舉行洗禮和聖餐聚會
    2017年7月29日,江蘇省鹽城市基督教真道堂舉行了神聖的洗禮與聖餐聚會。全天的聚會在敬拜讚美中拉開了帷幕,由聖詩二班代表會眾向主獻上盡情的讚美。安牧師以「信而受洗,必然得救」為題,對將要受洗的肢體們進行了真理的栽培與澆灌。顧牧師代表教會對41位受洗的人員再一次勸勉與提醒。
  •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目錄
    擊下方↓↓↓文字目錄即可閱讀全文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1 上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1 下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2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3 上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3 下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4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5 上 範泰爾護教學_基督教知識論_05 下
  • 教會與基督教教育
    所以基本上我覺得那個時候,大家對教學理念、基督教教育到底是什麼,都不是很清晰。但那個時候神已經把這個負擔放在我心裡頭。我一下子就想到,我剛信主的時候只有兩個願望,一個是讓我女兒受洗,還有就是如果有教會學校,我一定把我女兒送到教會學校去。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我自己有孩子,我一邊學習,也開始推動並且參與基督教教育。也就是在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為我們的教會學校禱告了,直到五年以後我們才有了自己的學校。
  • 基督教對於「懺悔」是怎樣理解的?教會的態度耐人尋味
    基督教也曾立下許多戒律,假如寬恕是無底線的,這些戒律還有何意義?關於此,基督教會在成立之初,也曾經有過普遍的看法,在《赫馬牧人書》中就曾有過相關記載,認為信徒在洗禮過後,還可以自行懺悔,以赦免受洗後所犯之罪,這是什麼意思呢?
  • 天國的奧秘丨教會和基督教有本質的不同
    聖經基督徒大多把教會和基督教兩個毫無關係的概念等同,究竟什麼是教會?有人認為由基督徒組成的就是教會!世人乾脆認為教會就是基督教,實在無知至極!手術移植基督教是宗教,是人的組織,與教會有質的不同!使徒行傳是初代教會歷史書,當復活的主升天后,五旬節聖靈降臨,在地上建立了第一個教會-耶路撒冷教會。
  • 《基督教預定論》—第一章 導論
    今天很少人還會注意預定論,即使是一般人眼中的「死硬派預定論者」對預定論的了解也未必很完全。不過今天大部份福音派教會都還把預定論擺在信條裡;預定論也曾經對政治界與教會界產生很大的影響。奧古斯丁主張預定論,這使他與教會中所有藐視神至高主權,對神不冷不熱的信徒劃清界線,壁壘分明;奧古斯丁成功地顯明了他們的錯誤,預定論也就成為普世教會所主張的信條。大部分經過歷史考驗的基督教信條,都包含「揀選」、「預定」、「聖徒永蒙保守」等教義;任何人即使只是大致瀏覽一下這些信條,也必定能夠看出這個事實。另一方面,阿民念主義存在了幾個世紀,仍只能勉強算是純正的信仰。
  • 認識基督教教義的要點
    基督教信仰指對基督及其救恩事件的真實性、可靠性隨持的堅定信心。2.教義(Doctrine)指有關信仰的學說和教導。3.信條或教條(Dogma)指以文件條文的形式發布的關於信仰的基本原則。基督教信條通常由教會的最高權威機構通過召開普世性的代表會議的方式確定和發布。4.基督教的信經(Credo)是基督教的最具權威性的信仰綱要,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宣認的經文。
  • 延續了兩千多年的西方傳統,您聽說過基督教七聖禮嗎?
    婚禮在西方屬於基督教七大聖禮之一。今日,就請各位跟著瓷兒了解一下基督教聖禮吧。 一、聖禮的概念 聖禮又稱聖事,是基督徒們常履行的一種義務性儀式,同時也被認為是教會成員互相分享神的恩典的儀式。
  • 基督教弟兄姊妹的生活禁忌
    基督新教,在我國被習稱為基督教,也稱耶穌教,與天主教並列。在16世紀,天主教會中興起一些反對派,他們反映了正在成長的資產階級的願望,教義上主張教徒無須依賴聖職人員而僅靠自己個人虔誠的信仰即可直接從上帝獲得靈魂拯救。他們把教皇控制的教會斥責為腐朽、貪婪和各種罪惡的淵藪,宣告脫離羅馬教皇的控制,紛紛建立獨立自主的教會。新教最著名的兩位領袖是德國的路德和出生於法國的加爾文。
  • 基督教的起源、發展及其基本教義
    14世紀興起突出人文主義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16世紀教會內部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天主教又一分為二,陸續分化出脫離天主教會、被統稱為新教的一些新宗派,形成舊教、新教的對立。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在維滕貝格教堂門上貼出《九十五條論綱》,反對臺徹爾銷售教廷贖罪券等,由此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 教會學校教育和基督教文明
    外國人來中國辦教會學校,同中國人到外國去辦孔子學院,有什麼區別?何況教會學校來中國辦學,並不是強要中國人信教,只是按基督教精神來做社會服務工作。近百年教會學校教育的歷史說明,它們帶給中國的是科學與民主的先進文化。它們把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精神灌注到學生的頭腦裡,使中國人第一次接觸到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 在中國的教會學校,絕大多數都是由屬於基督教新教的教派興辦的。
  • 洗禮是什麼意思? 洗禮的程序是怎樣的?
    洗禮是什麼意思? 洗禮的程序是怎樣的?時間:2017-08-07 13:25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洗禮是什麼意思? 洗禮的程序是怎樣的? 洗禮,出自《聖經》。你知道洗禮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嗎?今天學習啦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洗禮所代表的意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 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區別
    根據歷史背景,抗議宗基督教(Protestant Christianity)是為更正西方拉丁教會的神學錯誤,而抗議羅馬教廷的政治壓迫,恢復古舊正統的福音派基督教信仰以下是根據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的架構,對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區別做的一個總結:在啟示論(Revelation)方面,基督教相信上帝的特殊啟示
  • 良院課程:《基督教教義》第三課
    對異端的反思:上一堂課所看到的異端邪教,皆由基督教衍生,也都是改革開放的1980 年代後的教派。但是異端邪教並不是在真空當中出現,綜觀過去百年基督教在中國的經驗和觀察我國民間的特點,能幫助今日在教會事奉的每一位更清楚認識正統教義對健康信仰的重要。梁家麟說:「宗教關乎個人的認知和經驗,言人人殊是正常不過的。
  • 【0025】基督教思想史『十四-十六』
    第一節  東方基督教       1. 俄利根被稱為東方神學之父。他的許多教訓雖然不被教會所採納,但他的有些神學卻成為希臘(即東方)基督教思想的特點。俄利根對教會的傳統和聖經的權威及希臘哲學都一樣感到興趣。他用一種寓言的方法解釋聖經。並藉此意圖說明基督教和哲學間的協調。        2. 希臘神學在其救恩的意義上,不太強調罪感。
  • 基督教虔誠的修女,特蕾莎,為什麼人們會稱她為「教會聖師」?
    百家號作者:南蓉看歷史在基督教歷史中不知道大家都與基督教的歷史了解有多少呢?小編的一個朋友,她就比較喜歡了解關於基督教的歷史。前一陣子我們在聊天時談到了基督教的一個信徒。一個被人稱道的修女特蕾莎。她的許多論神秘默想的著作已經成為神秘靈修的經典,970年,教宗保羅六世將特蕾莎正式追封為「教會聖師」一一隻有錫耶納的聖凱薩琳與聖特蕾莎這兩位女基督徒榮獲這一殊榮。此外,十架約翰也被追封為「教 會聖師」。
  • 基督教英語詞彙
    >Hymn:讚美詩Absolution:赦罪Intercession:代禱,轉禱Offering (Tithes):奉獻(什一)Offertory Prayer:謝捐,奉獻禱告Scripture Reading:讀經Sermon:講道Sacraments:聖禮,聖事Baptism: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