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因果報應

2020-12-16 農村老爺爺講故事

清朝的時候,安徽有一個叫範賢的人,生性純樸,卻不識字。在家裡種地為業,家產豐足,很是富裕。

同鄉中有一個姓吳的秀才,要去進京趕考,因缺少路費,就向範賢借了一百兩銀子,作為盤纏。範賢為人實在,覺得大家都是同鄉,也沒有讓他寫欠條,就把銀子借給了他,吳秀才考中進士,去金陵做官。

到了鹹豐元年,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安徽被太平軍攻陷,範賢家裡財產被洗劫一空。當時,金陵是清朝的軍事重鎮,還算安定。於是範賢便決定帶著妻兒走水路去投奔吳秀才。

到了南京,打聽到吳秀才在棲霞縣做縣令。範賢去縣衙找他,被差役攔在門外。範賢便天天在縣衙門口等候。這天,正巧碰上吳縣令外出,於是攔住轎子拜見,吳縣令卻裝作不認識他,並讓差役把他趕走。

看著家中妻兒挨餓受凍的樣子,範賢又氣又恨,絕心殺掉他出口惡氣。這天凌晨,天不亮,他懷揣鋼刀便出去了,相等吳縣令早上出門的時候,趁他不備殺死他。在他來的路上,路過棲霞寺,棲霞寺裡有一位高僧。高僧早起,遠遠看見範賢在前面走,後邊跟著十幾個奇形怪狀的惡鬼,十分兇惡。過了一個時辰,範賢又回來了。而這時,他身後跟著十幾個神人,面色安詳。高僧覺得奇怪,就暗暗跟在範賢后面。

只見範賢走進一片樹林,解下腰帶,搭在樹枝上,要上吊自盡。高僧跑過去,救下他。高僧問道:「施主何事想不開?要尋短見呢!」範賢說道:「吳縣令忘恩負義,弄得我狼狽不堪,我今早想圖個痛快,一刀結果了他,可是到了他家門口,我忽然醒悟,我殺死他,他罪有應得,可是他上有老母親,下有妻兒,他死了,他的妻兒依靠什麼生活呢?我殺了他,我也難免一死,我的妻兒誰來照顧?所以我就忍了這口氣回來了。」

高僧說道:「阿彌陀佛,原來如此,你心存善念,將來必有福報。就在剛才你生出惡念的時候,惡鬼已經來到你身邊,你剛生出一個善念,福神就降臨在了你身後。這一切都有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範賢迷惑地問道。

「對,今世的果,都是前世的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你前世是吏部侍郎,恃才傲物,嫉妒賢能。而吳縣令就是你前世迫害過的的一個學子。所以今世才罰你不識字,並償還吳秀才一百兩銀子作為補償。」

範賢又問道:「那吳縣令今世欠我一百兩銀子,會有什麼報應?」

高僧說道:「他只不過是李將軍的庫丁罷了,財物到了他那裡又怎麼會隨便動呢?」

看著範賢迷惑的樣子,高僧又接著說:「不出三年,金陵會被太平軍攻陷,大禍就要降臨,你趕快選個安全的地方去躲避。」

範賢問那裡安全。高僧說:「將來太平軍和清軍以長江為界南北割據,你可以去北方,比如保定。」

於是,範賢按照高僧的指點,來到保定,在一個農村開荒種地。一天在開墾荒地時候,挖出四錠銀子,他用這些銀子買房置地,很快富裕起來。

後來,太平軍果然攻陷金陵。吳縣令被一個姓李的太平軍將領所殺,家中財產也全部歸了李將軍。

以時間來算,僅僅過了三年,高僧的話就全部應驗了。

相關焦點

  • 因果故事;打獵人的因果報應!
    下面這則發生在古代的因果報應故事,也能說明人有前世,有今生,還有來世和善惡有報的因果道理。唐朝的時候,汾州(山西)劉摩兒和兒子都是打獵的獵人,父子兩人在同一天死去。後來他們的鄰居叫祈隴威,病死後又活了過來,並告訴別人說;他在陰間見到了劉摩兒父子。
  • 唐楚涵 | 東北民間狐仙故事結構分析及民間信仰特點——以《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所載東北狐仙故事為例
    東北民間狐仙故事結構分析及民間信仰特點——以《中國民間故事集成》
  • 真的存在因果報應嗎?聽108歲高僧講的這個故事,讓人心向善
    但是,因果報應確實是真實不虛而存在的。接下來讓我們聽一聽高僧給我們講的故事,真真切切感受因果的力量。這故事講述:一個小和尚跟著師父每日誦經參禪,雖然這小和尚有慧根,但是他的前世福報並不夠,所以有短命夭折之相,小和尚的師父了悟因果,知道小和尚很快就要往生了,於是便命小和尚回家探望雙親。如此以來,就算今生塵緣已了,也算盡些最後孝道。
  • 《弘明集》中因果報應論爭述評
    總而稱之為「因果報應說」。亦即因果報應是一總名,其餘三者為是個別、特殊之概念。當然,「名者實之賓也」,此種稱謂仍為方便的作法。  在印度佛教因果報應說傳入中國以前,中土曾流行一種與它相似的善惡報應觀念。其基本特徵就是「積善餘慶,積惡餘殃」。
  • 學佛的人該不該相信因果報應,六道輪迴
    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改革,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 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溼奴、溼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 輪迴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
  • 民間傳奇故事:現世報有關蛇的因果報應
    故事一陳某,上山打獵,發現一條約3公斤重的大蛇,他馬上用槍託按住蛇頭,想活捉它。不料蛇拼命掙扎,蛇身纏著獵槍,蛇尾碰巧扣著了扳機,「砰」的一聲,獵槍火藥直射陳某胸膛,陳倒在血泊中,抬到醫院未及搶救已死亡!
  • 因果報應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因果報應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其實從命運的角度來看,因果是並不存在的,或者說並不以普通人所理解的佛教因果循環的形式存在。因果循環如果是真的,佛教就不會在印度斷絕傳承了。無數惡人可以善終,好人不長命的故事就不會那麼廣為人知。華盛頓是美國國父,急流勇退的故事至今為人傳頌,頭像至今刻在總統山,萬人敬仰。但是對印第安人來說,他是用人皮做靴子的惡魔,小城摧毀者。但是因果報應又以另外一種方式而存在,這就需要理解命運的作用方式。
  • 民間故事:佛經繞耳疑鬼魂上身,跪拜之後方知因果
    待我出門之後,你依然喋喋不休,甚至還說到有辱我母親之語,我便暗自想著給你些許懲罰,讓你知道因果報應,終有輪迴。」周三全聽完之後,愣在了原地。此事敗露之後,老和尚再也沒來念過經,周三全也再沒聽到過誦佛之聲。但是從那之後,周三全每隔些時日,就去佛寺拜訪,只想求得老和尚原諒。
  • 《黑暗之魂重製版》因果報應奇蹟使用方法詳解 因果報應好用嗎
    導 讀 展開 《黑暗之魂重製版》中的奇蹟「因果報應」經常由於使用條件比較複雜苛刻而被玩家們遺忘,那麼這個奇蹟的用法究竟是怎樣的呢
  • 走馬鎮民間故事:民間故事走向世界,應該如何翻譯呢?
    其中,通過向國外友人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下孕育出的故事,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那麼用外語講述中國傳統故事,需要講述者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呢?重慶的「走馬鎮民間故事」是中國民間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陶克辛就是其中一位將「走馬鎮民間故事」講給全世界聽的人,但是因為民間故事中有大量的俚語,歇後語等,比如說「么師」一詞,不說外國人,可能很多國人都不一定知道這個詞的意思,為了弄清這些「俚語」,陶克辛先生向當地故事家請教,和當地居民聊天,以便能更好地弄清這些民間文化,了解之後得知,「
  • 劉守華:把中國民間故事「點石成金」
    圍繞故事家成長和故事村形成的諸多文化因素研究,他先後發表了《文化背景與故事傳承——對32位民間故事講述家的綜合考察》《中國鄂西北的民間故事村伍家溝》《湖北「故事村」裡傳承的梁祝傳說》《故事村與民間故事保護》《清江流域的女故事家孫家香》《漢族傑出的民間故事家劉德培》等多篇論文,將故事及故事家的研究置於特殊的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分析,注重發掘其被形式所遮蔽著的民族文化底蘊,既分析民間故事的「思想」和「藝術
  • 《肇事逃逸之因果報應》
    這就是坐落在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鄉的觀音禪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因果報應如影隨行,禍隨未到然福以遠離 ,福隨未到然禍以遠離。去廟裡燒香只是民間的習俗,想求點福,為以後出庭辯護順利而已。這句話,才讓她回想起那件事的來龍去脈,讓她知道了因果的真實,報應是絲毫不差的,從此以後她才逐步走上了學佛之路。那年夏天,嚴律師在通州接了一件案子,與弟弟一起開車過去的。當時是他弟弟開的車。走的是京通高速路,車過了雙橋,快到三間房時,弟弟一面開著車,突然說身上陣陣地發冷且特別難受,於是他隨手把空調關了。
  • 中秋節與民間故事
    關於中秋節總與月亮分不開,因為中秋節,如果是晴天,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中秋節和民間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在我們的家鄉民間,人們就有口傳相授的很多關於月亮神話的故事。古時候的人們認為月亮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宮殿。關於月亮的真實情況,過去的人們認識是朦朧的,是局限的,我們的祖先不了解月亮上的物體情況,所以人們只好憑藉著想像,很久以前就有了神話的構想。
  • 打撈我們自己的民間故事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講話中表示,打撈「失落」的民間故事刻不容緩。第11期「議事廳」,新華每日電訊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萬建中,探討中國民間故事為何「失落」?傳統民間故事在當代有何價值?如何重新激活中國民間故事的魅力?
  • 佛教:這十種話不要亂說,因果報應太大!
    佛教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在佛教的十大戒律當中,有四條戒律都是用來約束我們這張嘴的,因為我們的嘴,總是不斷的造業,我們每說過的一句話,都是一個因果報應。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說謊話的因果報應正是這樣的,所以不要再說謊話了。謊話只能說善意的,而不能說不善的。第九、論人是非的話,不要亂說。古人說:「論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沒錯,只有是非之人,才喜歡背後議論他人,經常說這樣的話,就一定有人到處在他人背後,說你的壞話,這就是因果報應。
  • 民間故事:三世因果
    據說,閻王老爺看到陽間有的人不信修行,不信行善積德,不信因果報應,就有意識的,在不同時間裡,在不同的地方讓極少的人不喝孟婆湯,從而使陽間人知道,人有轉世輪迴,行善積德有福報,行兇作惡幹壞事有禍報,甚至轉為畜道,下輩子當豬狗等。聊齋志異當中,就記載了一個人記得自己三世的故事。
  • 民間故事:煥顏丹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民間故事,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都曾想過這樣的畫面,如果世界上有一種丹藥可以讓人恢復青春,擁有盛世容顏,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世間有很多美好之事存在,但是大家卻不可動貪念,越貪婪,幸福就離你越遠。溫馨提示:「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文學。本故事屬虛構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由半杯水原創。不可與封建迷信相提並論,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需要請聯繫刪除。
  • 【春節】官員不相信因果報應?
    [摘要]現在的官員迷信,卻並不信因果報應,在他們看來,只要賄賂了神佛,買通了術士,按照術士說的去操作,就自然吉人天相,一路順風,哪怕作惡多端,哪怕天良喪盡,好像神佛也必然會保護他們。這樣的故事,不想在現今,又有了續篇。也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打卦看相看風水的,不僅自家財運亨通,而且居然可以幹預社會,讓某條路改道,讓某座橋出現,讓某幢大樓有某種特定的模樣。至於是否能讓某些官員用哪些人,不用哪些人,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自然小菜一碟。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三件事不能做,因果報應
    介紹佛教是一個非常注重因果報應的地方,修佛的人相信一切都離不開範疇的因果報應。即使佛陀也不能隨意破壞因果關係,這說明因果關係對修佛是多麼重要。一句話,因果關係意味著你能得到你所播種的,不管你做了什麼,為了其他的事情,你已經為自己埋下了一個「事業」,你培育出什麼樣的「水果」,取決於你的個人修養。
  • 民間故事《民間四大傳說》
    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是著名的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四大民間傳說《孟姜女哭長城》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和民間傳說故事《白蛇傳》四大民間愛情傳說。這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裡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遊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醜。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演變為白蛇。「白蛇鬧許仙」裡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